《首席执行官》观后感(收集9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1
电影《首席执行官》讲述的是海尔公司创业初期所历经的漫长而艰苦的发展之路和奋斗之路,相信看过这部电影的每一位朋友一定都感触颇深。
《首席执行官》是以一个谈判的形式开场的,当时的海尔还只一个负债一百多万的破旧小工厂,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冰箱不惜花巨资引进德国先进的技术设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冰箱全部不合格,作为海尔当时的首席执行官为了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当着全厂的职工面前砸掉了78台不合格的冰箱。“让海尔人明白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不可以讨价还价”。正是这种对质量要求的执着,海尔才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良好的企业信誉。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发展多元化竞争,为了走向世界,海尔毅然决然的要建自己的工业园。正如海尔执行官所说的,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就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形成国际化的大公司,就要成为狼,这样才能与狼共舞;一个民族要发展强大,就不能只有一个名牌,而要需要很多名牌。正是他的果断决策和自强不息带领着海尔迈向国际大舞台,海尔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海尔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功,离不开集体智慧、果断决策以及良好的'人员素质和严格的企业管理。我们更应该从中总结思考并自我要求。
从名仕集团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具备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的勇气,有开拓创新的智慧和精神。发展多元化竞争,着眼于未来,展现企业的实力与品牌也是我们名仕共同努力的奋斗目标。
从名仕员工的角度来思考,我们是否也有着同样的质量意识和企业荣誉感呢?是否有着同样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呢?还是只是急着完成工作却很少考虑将工作做到位?很多职场人对待工作都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态,“把工作做完”的愿望总是胜过“把工作做好”的愿望,而忽略了工作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做正确的事呢?如何体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呢?就像我们的企业文化所要求“每次给客户设计装修时都像给自己的新房装修一样”,把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以诚为本,以质取胜,专业执着,精益求精,以名仕事业为己任。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名仕家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为公司创造效益为自己创造价值。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2
海尔在17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外的卓著成绩;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时而峰回路转——无论什么样排山倒海的困难,海尔都能力挽狂澜。
海尔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果断的决策,销毁任何一件低质量的冰箱。对于刚起步的海尔,这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而从长远来看,却为海尔公司稳拿过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比德国人少了什么?少了一种质量意识,今天不砸这些冰箱,将来人家会来砸咱们的工厂!”锤子重重地落了下去,欣慰的是那把火把恶习烧掉了。作为受教育者,我们思想深处同样也存在着需要用火烧掉的落后与无知。
柳传志先生曾说过,当你确定脚下是一片坚实的黄土后,才能快速地向前跑去。成功需要准备,成功需要远见,成功更需要一个果断的目光。
AE公司不怀好意的合作,也许在多数人眼里会是十世不遇的良机,而在海尔眼中,那是一条扼杀海尔这一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因此,海尔拒绝了。看似很愚昧的举动却是一回富有真知灼见的抉择,放弃当下的15亿,高瞻远瞩的海尔在17年中创造了600亿的神话!
成功并不是空穴来风,成功靠的是毅力,靠的是拼搏,靠的是奋斗。
海尔人都有一股不懈拼搏的动力。动力来自何处?压力。正是自身压力的'催促,方能使人断切所有的后路,勇往直前,破釜成舟。企鹅因为身体臃肿,翅膀短小,在首次着陆时都要向海里沉潜,以获得深水的压力,将其送往上岸。惟有压力能完善执行的动力。
“只要找到了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如今全世界的各大企业群雄并起,犹如一只只凶猛的狼,而海尔却提出“与狼共舞”,勇于加入国际跨国公司间的竞争。顽强与坚定终让企业走向了全球化。
没有沉不了的船,没有倒闭不了的企业。我们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危机。而避免危机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强执行力,海尔推出了6S管理,并用46天完成了25款冰箱的样品设计。这是日本、韩国用一年时间来完成的。这支年轻而富有激情的团队早在各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尽管如此,海尔仍在继续进步,仅仅用7年时间便通过企业文化的延伸及“东方亮完西方亮”的理念,成功实施了多元化的扩展,这是不断追求的阶段,更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按照马思洛的需求原理,一个人的最高需求是归属感,被信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海尔为员工所提供的主人翁意识让人体会到创业的激情与搏击的动力。也正是这种风格个性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成就了海尔的辉煌。
成功源于细节,高度取于态度,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立于山之颠峰俯瞰,挑战与机遇同在!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3
每当金色的旭日初升时,我们总会心中揣着一大摞梦想上路,怀着激情狂热地呐喊,但每当夕阳悬空映霞时,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而《首席执行官》的主角就以创业的激情,严谨的精神以及不屈的勇气锻造了一段成功企业的辉煌史。
一股创业的激情是创造一所成功企业和经营好它的动力,一所企业或某一项事业就是航驶在自己人生之路上的一艘船,而这一种创业或创造的激情和热情就是吹动它前进的一股源源不断的风。在剧中,如果主角失去了这中创业的激情,企业就会失去生机;如果主角失去了这种创业的激情,机会之门就不会为他们开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创业的激情,他的事业就会黯然无光。
同样,在我们大学生活,这种创业的激情也不可缺失。并不是要我们运筹帷幄的去干一番大事业,去要让生命多与总不同,而是当我们每干一份工作时,都要怀揣一份热情,去发掘去创造去坚持它。学习或许是枯燥的,但创造的激情可以为其注入活力;工作或许是麻烦的.,但是创业的激情可以为其增添色彩。
所以正如《首席执行官》中所说:失去了这所企业并没有什么痛苦,但你失去了这种创业的激情与成就感,你就一无所有。
而但凭一腔热情去闯世界还不够,有严谨的精神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剧中“砸冰箱”的片段对很多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利益与原则发生冲突时,你该选择哪一方?剧中主角的举动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如果劣质冰箱流传,或许企业的利益丝毫不损,但百姓的利益与企业的信誉就被劣质的冰箱给“砸”了。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新闻:日本本田公司的某款汽车就因底座某部件比预计中的短了0.5毫米,即在全球召回重造。所以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一所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大学,严谨并不是要求你一板一眼地去干某件事,而是需要一种塌实,不浮躁不散漫的精神。学习需要塌实,生活需要条理,交友需要谨慎,一切都无法失去严谨的精神,否则碌碌无为随意散漫就会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代名词。
最后,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员工们眼神流露出的不屈勇气。那种为自己的正当利益据理力争,不倔于强势的气场令他们的“敌人”都为之折服。拥有这种不倔的勇气,才能为自己的事业开辟道路,拥有这种不倔的勇气,才能锻造一种非凡的人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4
《海尔首席执行官》讲述的是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秉承一种“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十多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1985年春,当青岛电冰箱厂还是一个欠债147万、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35岁的新任厂长凌敏第一次踏出国门,去德国科隆进行引进买下了一条去掉了自动化部件的生产线。开始了以后的经营管理活动。
影片中从侧面中体现出了海尔的上层管理的方法及员工的素质。影片中有两个细节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仓库里还是出现了七十六台不合格品。凌敏被激怒了,他毅然将这些冰箱全部砸毁,让员工把品质意识烙在心中,他说到“今天不砸这些冰箱,明天别人就要来砸我们的工厂”,他那一锤砸毁的不仅仅是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同时也将重视质量,重视细节的观念深深印在了每个海尔人的心中,正因为这样,通过砸碎76台劣质冰箱,在员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质意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现在海尔牌冰箱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质量都是一流。二,影片中海尔在“找螺丝”事件中,只为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螺丝,使得全体员工都推迟了当天下班的时间,通过严格要求员工必需按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使工厂建立了优良的企业制度:“日事日毕,日清日高”;通过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出不良品到下道工序,使工厂员工建立了市场链观念也正是反映了海尔人的这一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合作伙伴及社会的认可。为以后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海尔公司一直坚持创新发展精神,使得如今的海尔在中国乃至世界拥有了一席之地。正像张瑞敏曾说过的“在新经济条件下,速度决定企业生死。哪个企业不打破常规,对此作出创新性的反应,就必败无疑。市场不给你改错的机会,也不给你改错的时间”。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所以不论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和“激情创新”的工作理念,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做到高人一眼,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那么相信我们的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影片中讲述海尔从濒临倒闭,不为人所知到全球知名品牌这条主线,展现了执行官凌敏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对内的科学管理,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洞悉,并合理的利用,果敢的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使企业能一步一个脚印,稳定并快速的向前发展,并最终成为商界奇迹,充分展示了凌敏的睿智与干练,临危受命,不畏压力,力挽狂澜、果断决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优秀的领导素质,正是我们当今乃至将来的企业管理者要努力学习和效仿的。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5
抬头仰望璀璨的焰火,或许大多数人会想起过去的难忘岁月,亦会有许多人怀念已故或已离开自己去远方的人,但画面定格在这一双忧郁的眼神,这一张眉头紧锁的脸孔,为何?他在想什么,在忧郁什么?
这是在1985年的一个晚上,海尔集团厂长凌敏在当时厂面临严峻危机时的与同事一同去德国寻求技术时观赏焰火的片断。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自己身边的人或事,当时的海尔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厂,为了接受来自德国科隆集团技术人员的考察,凌敏带领全体职工连夜把“疲惫”的厂改观。虽然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一种顽强不屈的势头,使海尔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破厂在14年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跃进世界前列。一棵小树的成长尚且需要精心培养,尚且还会遭受风吹雨打,电闪雷击,更何况海尔,一个濒临倒塌的摊子。
是什么使海尔起死回生,又是什么使海尔不断前进,不甘心满足于现状而不断创新。就是那种渴望眼神,就是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就是那种严谨的态度。八百多号人在一个即将毁灭的厂的时候所流露出的渴望,是一种会令人心碎的杀伤力,在面对美国极具挑衅的AE公司提出的苛刻不公平要求,看到自己的不足却勇于改进的不低头的意志;因为一个螺丝钉的`安装出现问题而留下所有员工检查800多台冰箱的严谨态度,是一种使人不得不敬佩的原因;是一种让AE这样强劲的公司说出“我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对手而自豪”的原因。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一直坚信这句话,不能因为最初海尔的惨状而武断地认定凌敏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不具备领导能力的人。相反,他是一个真知灼见的人,他会对一件事或者说一个想法经过深思熟虑后付诸行动,要不然就不会有海尔后来的工业园,将海尔当时全部资产倾注也是于事无补,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咬牙坚持着,一次次地找市领导请求支援。在春节期间,拖着疲惫的身影,在灯光把影子拉长的同时也无形地表露出凌敏的劳累,导纳劳累不等于精疲力尽,休息并不代表放弃,他还是走过来的,他说过“路是走出来的,只要有路,就不怕路远。”
海尔的路就是在这样崎岖颠簸的道路中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而我们呢?
海尔全体员工汇聚长一股不屈不挠,顽强不屈的力量推动着海尔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们在以后的日子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也应该迎难而上,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的“海尔”,做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6
看了电影《首席执行官》,感受颇深,影片主要讲述了海尔公司在外债140多万面临破产的情况下,凌厂长是如何带领海尔员工站起来,走出国门,成为一代豪杰的真实案例。本片不仅教导我们要自强、自立、不畏艰难,而且还弘扬了一股名族正气,为我中华儿女在世人面前树立了光辉形象。对影片中的凌厂长我由衷的敬佩。
一个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做大,除了有一位有胆识、有魄力的决策者,还要有一支爱岗敬业、视厂如家的团队。海尔为了拥有自己的品牌,着眼于未来,投资15亿元建立自己的工业园。可15亿的资金并非小数目,在寻求同行及银行未果的情况下,海尔人并没有放弃,而是他们的迫切愿望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来华投资的美国AE公司,可为了不失去海尔的品牌,凌厂长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苛刻要求。他们强烈地民族自尊心让我深深感动。我们的海尔人真有骨气,不愧为中国人。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靠大家做出来的`。在凌厂长的带领下,大家自强不息,树立了决定的信念。特别是看到砸冰箱那个场面,我的心深深地被触动了,眼中充满了泪水。他们的举止充分证明了领导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凌厂长对大家说若把不好的产品销售出去,海尔将永远石沉大海,将永远退出市场。同时也砸醒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凌厂长通过“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来强化质量管理,追求卓越的品牌形象。
海尔远大的战略投资也让世人为之一振,先是多元化生产,将品牌打进法国市场,接着又在美国建立海尔冰箱厂,他们不仅为中国人赢得了民族自尊,而且还为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品牌打开了一扇门,做出了榜样。
看了海尔成功的经历,我为之高兴,同时也深有启发,特别是砸冰箱的举止和为了查明多一个螺钉而拆开800台已封的冰箱。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他们是多么的敬业,多么的有责任感、使命感。我想作为泵厂的一名员工我要向海尔人那样爱岗敬业,执着的追求,不离不弃,善于把握机会,抓住市场,不断创新创造,树立坚定的信念,与领导同事团结一致,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拧成一股绳,不断发展壮大企业。
同时作为一名小区管理者,我将带领小区各成员认真工作,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学习海尔人的敬业奉献精神以及品牌质量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自己一定会胜任的。
与此同时,我呼吁泵厂的全体员工通过观看影片有所启发,看清形势,不要坐以待毙,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激情和恒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天问问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做好了没有,我相信泵厂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7
一种创业的精神激励了我,一种坚强的意志鼓舞了我,一股拼搏的力量引导了我。一场真实的创业戏,给了我最强烈的震撼。
先苦后甜,苦难是人生的大学。创业”是从苦日子里创造出来的“。今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公司教育我们吃苦耐劳的意义。这是工作能力的最基本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地基准。
在工作上,绝对不能有顽固不化的思想,要敢于打破陈规。“别人能干出来,自己也可以干出来。”“咸菜、稀饭怎么啦?”只要精神存在,生命的火焰将在所不惜。受这么一点苦算得了什么?这能算得了苦吗?
只有意志坚强,才可能事业成功。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千万不要”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做不到位,就差那么一点点。“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中国人比德国人少了什么?质量意识!“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发现自己的短处,及时纠正,加强质量意识!从思想上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只有优质的产品,只有每一个产品都是优质的,才会有初步的成功,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以前很不理解,刚栽上的苗子,为什么领导一来就不由分说的拔掉,还要严厉批评。今天,当目睹76台冰箱被大锤砸下,那一瞬间,给我的心灵,一种强烈的震撼。我才更深刻的理解了领导的苦心。拔一棵苗子是多么心疼,多么难受。自己的工地,自己的苗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用自己的血汗造出来的,谁都舍不得拔。但如果今天你不拔这些苗子(不合格的),”明天别人就会砸你的厂子。“可见,领导的这一点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只有真正感到心疼了,才会从思想上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真正的改正错误。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思想上的大跃进!
对待工作,要有冒险精神,“做事哪有不冒风险的?风险没了,机会也没了。”就像小平说的`,“抓住时机,发展自己。”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敢于解决。“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就不信没有解决不了的办法。”“只要知道路怎么走了,就不怕路远。”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他的发展一定要多元化,不要让别人说,“你再扩大规模也只是冰箱。”
涉世之初,带着强烈的创业激情,寻觅成功的感觉。
我宁肯犯着错误去挽救损失,也绝不会为个人的利益给公司造成一滴损失。
人都是有梦想的,只是追求不同罢了。我何尝没有创业的激情,也想尝试成功的喜悦。决不会总是“赚钱,赚钱,还是赚钱。永远再也找不到那两样东西了。”要以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决不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人生的路,要坚强的走。其实“我们唯一怕的就是我们自己”。战胜自己是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挑战极限。还是那句话,“只要路找到了,就不怕路远。”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8
《首席执行官》讲述的是海尔集团如何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如何地发展壮大,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企业。是海尔集团创业史、发展史、奋斗史。其中充满了艰辛、荆棘、坎坷、血泪,更不缺乏成功后的喜悦欢声笑语。
片中有一个镜头让我流泪。德国人对青岛冰箱厂的验收,看看有没有条件去用人家的生产线,德国人还怕你的地方不合乎要求,你用人家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坏了人家声誉,人家也不卖给你生产线。凌敏厂长也知道自己的情况,想尽办法去改变吧,那桶慌乱中弄倒的涂料、那紧紧张张战战兢兢的几百张面孔,怎么能瞒过见多识广的德国人呢。但是从海丝踏进厂的第一步,面对几百名工人的目光,她读懂了。她走过工厂的每一步,尾随的几百名工人的脚步,她感觉到了。海丝哪里是在验收厂房呀,分明是验收这群人啊!分明是那穷则思变、谋求发展的精神感动着海丝,好日子是从苦日子里创造出来的,是一颗颗愿意创造好日子的决心,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是一张张赤诚的面孔让那位来自异乡的德国女子的心灵得到了撞击。感动了一向高傲的德国人。我看着片子一直在流泪,为我们的贫穷而流泪,为我们的企业家的辛苦而流泪,为我们的坚持而流泪,为海丝最后宣布验收通过而流泪。
片中还有一个镜头震撼人心的是凌敏砸76台冰箱的场面,这个镜头已经做为好多讲师讲课的案例,重视产品质量的案例。当时冰箱供不应求,用轻工局长的话来说,现在找他批条的就有很多位,就是现在纸糊的冰箱就有人要,现在负债一百多万,不抓紧搞生产,搞什么提高质量意识训练。在工人们的要求“不要砸,我们花钱买,扣我们的工资”声中,凌敏挥起了大锤。“我们比德国人少了什么?少了一种质量意识。质量,质量,我们不是在天天讲天天练吗?就是不到位。今天不砸这些冰箱,将来人家会来砸咱们的工厂呀!”凌敏砸的不仅是不合格的冰箱,更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最后一把火烧掉了不合格的冰箱,也烧掉了工人们的`恶习。
我看完此片,我真正理解了有人评价此片通篇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处废镜头。这个片子据说是海尔集团斥资7000万打造的,不仅仅是宣传海尔,也是给我们中国企业一个警示。据说现在世界五百强企业把《首席执行官》当做案例来解读。电影通篇也反映了,海尔是怎样的与时俱进,怎样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海尔的反应速度,海尔的团队精神是每一个不同行业学习的榜样。
建议我们都抽出时间观看《首席执行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海尔的精神,反思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虽说看完片子是短暂的,我相信它给每个人带来的心灵震撼确是长久的。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9
影片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胸怀振兴民族工业大志的优秀人士,十七年如一日奋力拼搏,历经风雨百折不回,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0多亿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真实故事。
让我最感动的要数海尔人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了。80年代,海尔仅是一个小工厂,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冰箱,花巨资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为了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当场将70多台不合格产品砸毁。因为,海尔人知道产品有了质量保证,企业才会有良好的信誉,才会得到消费者的承认,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生产多元化的产品,为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海尔要建自己的工业园。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15亿人民币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于是,向同行寻求支援,向银行寻求贷款。但都因“企业尚小,风险太大”而被拒绝,甚至遭到热嘲冷讽。但是,海尔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和职工打成一片,携手共创自己的工业园。
也就是在这时,良好的工人素质,严格的'企业管理,深深吸引了准备在华投资的美国AE公司。AE公司虽然愿意提供所有的资金,但因苛刻的合作条件,海尔人断然拒绝了。如果那样的话,海尔将失去自己的品牌,这又和海尔建工业园的目的相违背,同时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尊严。最后,海尔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打动了政府。于是,在政府的资助下,海尔工业园终于建成了。
企业为员工着想,员工为企业奉献;企业为社会增荣,社会为企业服务;这何尝不是大海与浪花的共荣共生共波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检视过去、展望未来。因为,我们还年轻。然而,无论如何,年轻却不能是我们一再降低对自己要求的资本。百舟竞流,不进则退啊!时不待我,我必争时,这才是我们面对竞争应有的态度!
所谓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
正视危机、不惧危机、在危机中审时度势,危机会是我们飞跃的契机。反之,若回避危机、为危机所困,甚至迷茫,必然在危机的追赶里为竞争者所败。为此,公司的生存理念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加强思考企业危机感!”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危机的勇气和挣脱危机的智慧!
最后引用海尔总裁的一句话: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什么事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让我们以此共勉。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