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整理2篇)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篇1
伟大的精神历时光而不朽,中国女排精神永不过时。当年,女排精神不仅成了中国体育精神的一个代名词,而且超越体育成为激励全国各行各业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当近10亿中国观众聚焦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当全世界华人瞩目这场意义远超体育竞赛的巅峰对决,一份久违的感动像闪电击中亿万观众,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
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让人忆起曾经的光辉岁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荣获世界冠军。咚咚的“铁榔头”,敲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提振了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支光荣的队伍不仅是竞技舞台上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更成为无数中国人的.励志榜样。“三连冠”“五连冠”,在那个国门刚刚打开、人民呼唤精神力量的时代,中国女排以她们无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巅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帜,让世人看到中国的集体主义、爱国精神、自强意志,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能创造怎样的奇迹。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价值标签。
时光流转,世事沧桑。30多年来,女排姑娘有过成功登顶的荣耀与辉煌,也有过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弹就有多强”,正如主教练郎平所言:“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永葆求新求变的精气神,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专业素养提升实力,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靠苦干巧干赢得竞争,这是新时代女排精神的丰富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启迪所在,也正是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力追上时代的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今天的中国,时代正打开一幅全新的场景,冲顶更需要坚强的意志、精神的伟力。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艰巨挑战,面对困难众多的经济新常态,我们依然要发扬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去解决众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去化解“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风险,去应对暮气日长、锐气渐消的挑战,为民族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动力。
“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涉过经济转型升级的险滩,都需要发扬女排精神,去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梦想化作风帆。
壮哉,女排精神!加油,中华儿女!
《中国女排》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我和亿万国民一样,一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中的决赛,随着一个个紧张而精彩的场景的出现,感动的泪水一次次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大家似乎都在和万里之外的女排一起心跳和,在经历了近两个小时的激烈争夺之后,大家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女排再次问鼎世界冠军宝座的时刻。那一刻可以说举国欢腾,无论男女老幼,情不自禁的兴奋均无法抑制。
这让我回忆起1981年我在西安进修,中国女排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时的情景,各高校狂欢并上街游行庆祝,一夜间所有的扫帚,拖把均当成火炬被烧光,人们的兴奋程度无以言表。中国女排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再度中兴,期间虽然多次历经波折,但她们总能在陷入低谷后回归正途而崛起,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35年来,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她必将推动着一代代人砥砺前进。
我在这里重复大家都在说的话题,当然不是仅仅高兴于我们的金牌榜上又增加了一块金牌,也不仅仅是为了说几句赞美的话,而是觉得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活生生的素材,来激发更多正能量,以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因为一个积极健康向好的社会,太需要更多正能量来维护。
作为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尽管我们如今繁荣富强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走了不少弯路,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一度有一部分人丧失了国家至上的信念,丧失了万众一心为了民族振兴的信念,社会正能量的缺失一度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绊脚石。我们倡导弘扬女排精神,弘扬正能量,并不是少数人狭隘解为单纯向某几个人学习的问题,而是要弘扬一种民族精神的问题。
与此同时,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都离不了顽强拼搏、团结合作、不畏困难、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没有这些精神即便不会停滞不前,至少也会制约发展。所以女排精神,绝不是仅仅适合于体育行业,同样适合于所有行业,所有地区,所有单位和所有的人。
就学校和而言,现在面对的青少年学生和孩子们,都是出生在生活条件相对好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人,不仅不曾经受风雨,经受挫折,甚至连小小困难也都可能未曾面对过。尽管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必要故意让他们经受挫折,经受风雨,但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女排的发展奋斗历程以及已经形成的女排精神,应该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引导鼓励孩子和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战胜困难,尤其要好好学习女排那种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无疑是他们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我们与万众一起狂热欣赏了女排比赛以后,应该多思考怎样用好这一生动教材,让更多学子受益。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