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1
动画电影《西柏坡》在6月份上映了,爸爸告诉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华诞,虽然没有到电影院去观看,但是爸爸从电脑上下载后,我是和妈妈一起观看的,里面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儿童,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核桃。他作为儿童团团长勇敢、机智、坚强,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身上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最让我激动的是故事里面的小动物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可爱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一点也不次于迪斯尼的卡通动物形象。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每看到这我都会开心的大笑;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后来才知道,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现在大屏幕上,心中那种激动的感觉真是无以言表,想到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从我们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机智勇敢的核桃,善良可爱的枣花,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完电影,妈妈让我好好体会这部影片的意义,实际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已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格外珍惜!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倍珍惜目前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美好。
什么是观后感篇2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3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红色动画电影,名叫《西柏坡》。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他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由于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是,满腔热血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并定下了任务口号“滴滴”,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枣花的妈妈是共产党员,在前线,枣花想去前线找妈妈。于是,借此机会,儿童团团长核桃领着枣花就准备上前线了。可是,在路上,一只小动物冒了出来——她是枣花多年来的好朋友,一个“功夫高手”——小鸡一凤。结果,又有两只小动物冒了出来,一只是擅长挖地道的狗獾阿欢,一只是“神气”十足的顺毛驴。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在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勇敢地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后,核桃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
后来,枣花回到核桃原先站的地方,拼命挖土,想找到核桃,却只找到首长伯伯送核桃的钢笔。几天后,核桃还是生死未卜。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声从远处传来,核桃凯旋归来了!原来,是阿欢挖地道救了他。就如歌词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树”……
90分钟的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核桃受伤,奋力爬山,顺毛驴、一凤、阿欢跟在后面,就在核桃即将摔下去时,原先听了核桃他们说话被打动的小动物们,带来更多小动物撑住了核桃,保护了核桃。于是,一条“火龙”——小动物们个个也都举着小火把,核桃也举着火把——浩浩荡荡地上山。小动物们能来帮助核桃,不因为什么,只因为核桃那种坚韧、不怕苦、不屈服的精神感动了小动物们。
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们演绎着这样一种精神。我要向他们学习,做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的大树!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4
学校组织我们去看了一部名叫《西柏坡》的电影,我们都兴奋不已。
该片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
儿童团团长核桃带着小妹妹枣花和小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并和西柏坡儿童团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中国儿童的风范,我们是多么勇敢,多么机智!”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核桃、枣花、大金瓜们用不懈的努力和对祖国的热爱换来的,不易啊。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也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胜利。核桃队长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和敌人周旋,最后保证了西柏坡和党组织的安全,也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
他们多么伟大啊,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是领略不到这种苦难和温馨的。但如果我们生在了那个年代,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是逃避?是面对?是坚定,还是背叛?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勇敢地保卫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坚定地守护西柏坡吧。
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像影片里的孩子们那样机智地防守西柏坡吧。
我也相信,我的猜测是对的:
看看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看看那先保卫祖国的孩子们,我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慨呀!
那些小皇帝和小公主们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怎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怎能理解大人的心哪!
现在的孩子已经离不开父母的保护和关爱,他们也将永远依赖着父母生存。
我们要学习影片里的孩子们,他们是那样的勇敢,那样的机智,那样的坚定,这才是中国儿童应有的风范!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5
周六,我参加了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到西柏坡参加“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这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活动。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既是一个组织者我有幸参加了他们的活动。
“西柏坡”革命圣地,说它是我的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有些夸张,但它的确是我向往的地方。因为它的特殊地位,我也多次想去看一看。看看革命领袖战斗过的地方。旅游的地方虽然不多,红色旅游的地方也去过一些地方。每一地都有不同的'感觉、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感触,在这里对革命领袖的敬重,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却更加的强烈。
西柏坡地域虽小,却成就了建国伟业。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在方圆仅有几百平方米的地方,座落着十几间的简陋农舍,看似极不起眼的村庄,因为有毛主席党中央的存在,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
西柏坡的条件设施极其简陋。如果拿它和普通的农家相比没有什么两样,但让作为中国共产党首脑所在地就极不寻常了,几间茅舍即做办公室,又做休息室。办公室里摆设的办公桌、沙发、转椅、茶几、电话、茶具是其工作条件的全部,寝室内一张床几件常用衣物足矣。室内是他们费寝忘食的工作所在,而屋处磨盘旁、楸树下,是他们几位领导商讨军国大事的露天会议室。三大战役的蓝图绘于斯。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原因何在?其实答案就蕴于此。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与人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所以才明白人民所想,群众所愿,才能众望所归,才能顺应民意,那天下的得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让我感触特别深的还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简陋仍是其特点,重要更是其特色。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六届二中全会的会址座落在中央大院西侧一所白色的较大的房子里,那是中央工委时期的一个大伙房。会场是伙房听起来可笑吧。但它却布置得朴素庄严。主席台是一张普通的长条桌,上面铺着粗线毛毯,主席台上方挂着两面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两边墙上是八面鲜红的党旗两边是记录的方桌,下面是代表的坐席,除了几张沙发是专门给前线将领们的专设座外,其他座席均是人们自带的座具,没有主次排位,没有前后排名,只是按与会的前后座定。因为时过境迁,讲解员的讲解不能含盖全部,因为本人文笔所限,不能全述全貌。还是让我们看看门口镌刻的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会议作出的6条规定吧:“不作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我觉得这六条能说明一切。在此,我也想提醒一下我们的党员干部,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些憾颜?
感触还很多,不过我从中也发现在这里有些似乎不和谐的地方。一名貌似主席的人的讲话让我感到有些许的不舒服,他们竟用领袖来创收了!还有某位在世的领导的文物也让我看了颇有微辞。
还是让我引用黄震老将军的一句话吧:“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主席教导我们要把进京赶考的试卷答好。其实答案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6
周五的上午,我们没有看到《西柏坡》,下午爸爸就又领我去了少年宫,终于看到了盼望已久的《西柏坡》了。
影片主要讲的是:国民党想要偷袭共产党所在的西柏坡的根据地,主人公核桃哥哥、枣花、大金瓜发现了敌人的阴谋。一路上,他们和小动物不断地与国民党三个敌人进行周旋。最终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破坏了敌人的阴谋,打败了敌人。
这部影片有很多令我感动的地方。其中核桃哥哥那种坚强、勇敢的精神非常让我佩服。核桃哥哥为了小伙伴的安全,用计把小伙伴引开了。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给首长爷爷报信,当国民党的轰炸机对着他所在的小山坡一顿狂轰乱炸的时候,我的心真为核桃哥哥难过。当核桃哥哥毫发无伤回到村里,那些小伙伴兴奋地把核桃哥哥抛起来时,看到这,我高兴地在座位上也都跟着手舞足蹈了。
看了这部影片,还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生活大都很富裕,可以吃穿不愁。而核桃哥哥那个年代是多么艰苦,一支钢笔都成了最珍贵的东西。他们艰难地度过了旧社会,盼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是幸福的。我们能生长在现在的繁荣盛世,更是幸福的。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回报我们的祖国吧!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更加幸福!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7
在学校的安排下全体师生在阶梯教室观看了电影《西柏坡》,这是一部有关抗日战争的影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儿童团核桃带着妹妹枣花和伙伴大金瓜,瞒着大人们偷偷上前线参军。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应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返回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翻山越岭,与一路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终,核桃冒着生命危险,在掩护伙伴们逃脱的同时完成了报信任务。
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感受到了当时儿童的勇敢、坚强。那时的人,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人,最后想到的才是自己,这种舍己为人,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作风,怎能不令人敬佩?有危险的时候都争着要当掩护,让他人撤离,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性格,怎能不令人仰慕?
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部分就是那一幕:核桃让枣花和大金瓜回村报信,把最安全的任务交给他们,自己引开敌人,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况且他的腿上还有伤。敌人的轰炸机要扔炸弹的时候,他又让动物们逃走,只留下他自己。他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作斗争,为同伴争取了时间,报信的任务完成了,人们都以为核桃牺牲了。几天后,核桃头上、胳膊上绑着绷带回来了,伙伴们都很高兴。不久后,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西柏坡纪念馆里,还留着那支被炸变形的钢笔。电影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脑海里还回想着那一幕……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始终把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看作自己的职责,努力放下师长的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以宽广的胸襟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尊重、理解、真情善待每一个学生,与他们建立朋友般的友情。无论孩子学习优劣、家境贫富都一样地教育、关爱。家访、谈心,让单亲家庭的孩子鼓起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上,要嘘寒问暖,从细节上去关爱学生。公正无私地爱孩子,真诚朴实地与家长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理解,赢得了孩子的'认同。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8
这次,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美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美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一定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学生和老师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9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西柏坡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西柏坡电影观后感篇10
每年寒假,我和表姐都要到电影院看电影,今年我们看了《西柏坡》。看完《西柏坡》,我受益匪浅。
里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小孩子,是枣花、大金瓜、长生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儿童团团长:核桃。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故事里面也设置了很多的小动物,如: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伙伴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动物伙伴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
“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每到此处,都会引来观众的大笑。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很多小朋友掉了眼泪了,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后来才知道,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现在大屏幕上,全场一阵欢呼,有好多人留下了眼泪,我相信,那时发自肺腑的。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更不敢相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核桃,能有为了革命而献身的精神,真是“儿童团,出英雄”!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