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收集8篇)

时间: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1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这句经典的话就出自《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看完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我不禁感慨万千。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马皓文因一次意外事故而入狱,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儿子马飞七年的成长时光。出狱后,他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和满满的爱给予马飞自由成长的空间,教会马飞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当马飞面临学业问题时,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却从未放弃。他向校长求情,打算用一个月的时间将马飞的学业提高,证明他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他不断鼓励儿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最终儿子在他的鼓励下步步成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父亲带着儿子在外出游,途中突遇特大洪水险情。在返途中,父子二人不慎走散,而此时突遇特大洪水泛滥。马飞执着地在原地等待父亲,不料身陷险境。而另一边父亲马皓文也在急切地寻找着儿子马飞,眼看洪水马上就要来了,救援人员正紧急地疏导大家撤离,可还没找到儿子的马皓文怎么也不愿离开。他坚信儿子马飞一定还在。此刻,马飞不停地在水中挣扎着。岸上的马皓文撕心裂肺地喊着“马飞你在哪?马飞!马飞!”几近绝望地马飞好似听到爸爸的呼喊,他微弱地答道“爸爸你在哪?快来救救我,我快不行了!”心急如焚地马皓文依然坚信儿子一定还在。他急促地朝着废墟喊道“马飞!想办法!你一定能出来!看看周围有什么利用的东西,你能行!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正当马皓文与救援人员僵持不下时,一个声音从洪流中传来。是哨声,与此同时还有一道微弱地光不停地闪现着。那是马飞,那是儿子,此刻的马皓文激动不已。只见马飞脚踩着木板,手紧紧地握着手电筒,不停地吹着口哨。马飞得救了,父子两终于平安团聚。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他不顾生命去救自己的儿子,此刻,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马皓文那深沉的父爱。马飞在危难之际能独立思考化险为夷,也真正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育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

影片中,马皓文关于对儿子的教育的观点,也让我深受启迪。“我希望儿子学到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是的,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要了解更多的课外的知识,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父爱是什么?父爱就是黑夜中照亮我们的一束光,父爱就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地最强动力。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2

我看过许许多多的电影,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银河补习班》。影片中的主人公马飞有着让人钦佩的永远不服输的精神,马飞的爸爸用自己浓浓的父爱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儿子在成长的路途上战胜困难。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爸爸说过的一句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马飞非执行一次航天任务的时候,他们的中继天线断了,在宇宙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与地球失联了。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想起了爸爸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要一直动脑子想”,这句话启发了他,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用尽自己的力量把中继天线修好了,他们便成功返回了地球,创造了航天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影片中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马飞的爸爸由众人崇拜的优秀桥梁设计师、火炬手变为了被人冷嘲热讽的坏人。他替单位背黑锅不幸入狱。那时候天真朴实的小马飞被幼儿园的老师称为“缺根弦”,被同学嘲笑,因此他很自卑,一直生活在被人嘲笑的`阴霾中。爸爸在监狱中度过了水深火热的七年,遭受了狱友的冷漠与陷害,但爸爸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始终不服输。

七年后,爸爸终于与日思夜想的儿子马飞团聚了,可爸爸却错过了马飞的童年时光。此时的马飞却正处在叛逆期,被老师和同学们称作学渣,他还因为在学校里屡次犯错而被学校的教导主任开除了学籍。但是,爸爸和教导主任打了一个堵:马飞在期末考试时一定能够取得年级前十名。即使马飞在别人眼里是学渣,但爸爸用自己的父爱一直鼓励着儿子,在爸爸的心目中儿子像少年霍金一样聪明!

在接下来的日子,爸爸吃尽苦头,但他始终为儿子树立好榜样。

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举办了一次航展,马飞和爸爸偷偷地溜出学校,去参加了航展,但是在返回的路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马飞被巨大的洪水淹没了。就在他绝望的时候,爸爸用喇叭提醒他,“看看周围有什么东西,动动脑子,相信儿子一定能逃出困境。”马飞仔细观察四周,想出了好办法,他制作了一条小木筏,并且借着口哨与手电筒,终于得救了。

当马飞回来的时候,正上赶上了期末考试,他取得了全年级65名的好成绩。尽管没达到赌约,但是此刻的马飞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树立了远大的梦想,养成了永远不服输的精神!最终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我们每个人心中要一座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让桥坍塌!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3

这个周末,我和爸爸观看了一部《银河补习班》。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学会了人间的美妙哲理和对梦想的追求,最终孩子从一个学习差、性格内向的人变成实现了自己梦想的宇航员。

看完这部电影仍令我记忆犹新,感触深刻。这部电影部分反映了当时教育制度的死板,以成绩为导向的压榨式教学理念,让学生压力山大,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我认为学习不能像书呆子一样死读书,要把读书当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书读活了才是真正的读书,就像里面说的一句话:你们的`教育就像这个刚蒸出来的馒头,一直反复的蒸,你认为刚蒸出来的馒头会比反复蒸的馒头更好吃吗?是啊,学习虽然重要,复习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光顾着复习,却没有容纳新的知识,那么你的知识就一直没有那么广阔,而且也知道不了这世上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

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人把学习看成只是一种为了光宗耀祖,为父母而努力的一种令人厌倦的东西。对于这种看法,我表示既生气又不同意。书,是为自己读的,自己脑袋装着真正有用的知识,别人对你刮目相看,自己也终身受益,就拿我来说吧,我以前也像大多数小孩一样,不喜欢学习,对学习充满了厌倦,成天都知道贪玩,爸妈心急如焚,怎么说我都无动于衷。直到有一天,老师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来了一次突击测试,一下子就惊慌不安,因为我知道我这次没有认真的复习和学习,一定会考得十分的不理想。

果不其然,这一次的考试我只考了80分,对于二三年级来讲,是非常差的成绩了,而且这次的考试还算稍微比较容易,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来讲,简直是一如反掌。老师也找我谈话了,他跟我说:“学习并不是为家人和老师而学的,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你的未来,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只不过是辅导你们罢了。”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多年来我都认为学习是为了家长或者老师而读的,那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的意义呢?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认真的温习功课和看书,我后来居上,那种学富五车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感觉头脑中的知识都是美好而又珍贵的东西。

“书有百味,其味自鉴”这是这部电影给我意味深长的启示,影片中父亲的主动式教育方式,令我终身难忘,他警示着我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习,永远永远……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4

看了《银河补习班》,看完的人处于两种不同的心境之中。有人欢笑,有人哭泣。

每个人都对影片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像“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马皓文对马飞的爱,即父爱。

我们常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父爱——高大而威严。但并不是所有的父爱都是“轰轰烈烈”的表露在外的,更多的是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始终来支持着孩子、相信着孩子,无时无刻给孩子力量,这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独特的爱的表达。

影片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片段是:儿子马飞不会写作文,在考试前,爸爸马皓文带着马飞去草地上实实在在的感受生活,从而获取孩子写作的灵感。马皓文没有用“简单粗暴”的说教,而是让孩子用鼻子去闻花草的清香,用手去抚摸它们,用自己的心真实地去感受世界美妙且充满生机的模样。写作文,就是把我们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用我们的真诚去打动别人。写博客亦是如此,也许我们没有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但我们的真诚是独一无二的。做人亦是如此,脚踏实地是我们做事的态度。

在父亲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只是没有打开“开关”而已。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的父亲都是“最了不起的英雄”。父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给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生活的勇气,孩子从父亲身上学到“我要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父亲用自己的爱教育着孩子,孩子又用自己的爱回报着父亲,这便是父爱的力量。

影片中父亲对孩子说:“把自己的桥修好,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大的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桥”,修好“桥”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父亲身体力行的教育着我们,给了我们无尽的.勇气,这就是来自父爱的力量。就像格尔迪所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小时候,最怕的事情就是走夜路,怕黑怕到极致,晚上一个人根本不敢上厕所,常常半夜被尿憋醒,但是就是不敢自己去上厕所,有一次实在憋不住了我就大哭了起来,给爸爸吵醒之后,他说:“你尝试一次自己去上厕所,你给爸爸唱个歌吧,你唱完了我给你唱首歌”。就这样慢慢的伴着爸爸的歌声,黑夜好像也没有那么恐惧了,是爸爸用他的实际行动给了我们力量,也许事情很小,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印迹。我们的勇敢来自于父爱的力量,他用他的力量给了我们战胜恐惧的勇气!

父亲永远是孩子心中的超级英雄,无关富贵,贫穷与落寞。因为我们无法忘记小时候是父亲用肩膀托举着我们,让我们离蓝天更近了一步,父亲托起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更托起了我们孩子心中的整个世界和未来,父爱就是有这种力量。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5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对于学生的学习,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一味的灌输书本知识,学生只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考验。影片中,爸爸带着儿子来到郊外草地上,在大自然中观察草的颜色;闻一闻草的气味;躺下来,近距离感受一下草。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明白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教育方式才是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让孩子在真实感受中学习,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学习。

学生的学习情绪应该是快乐、主动的。

在这部影片中,孩子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学习情绪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抵触学习、被动学习,到后来的主动、积极地学习。而正是这一变化,才产生了学习结果上的变化。对于学困生,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压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和抵触心理,而这种沉重、复杂的学习情绪必然会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中。相反,学习的快乐只有你单纯、简单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时候才可以体会到。

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学习的助力器。

影片中,主人公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反正我也学不好”。马飞已经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彻底地否定了,对于学习这件事,已经习得性无助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每次学习上的失败,以及周围学生、老师、家长对马飞的批评、指责。对于马飞的学习失败,没有人给予鼓励,而只有指责,久而久之,连马飞自己都认定自己在学习这件事上已经无能为力了,更不可能拿出全力去攻克困难了,如此恶性循环。而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挖掘学生的长处,扬长避短,利用优势去带动并且转变劣势。

家庭教育方式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这部电影中,马飞学习生活中重大的转折点是马飞爸爸的出现。马飞爸爸的出现改变了孩子自卑、叛逆的学习心理,让孩子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自我效能感。纵观孩子的成长之路,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小学之前的六年是尤为重要的,不论是孩子的性格养成方面来说,还是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平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也会让孩子在日常的熏陶中养成谦和、自信的性格。

孩子们的童年美好而短暂,而教育的责任艰巨而重大,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良好的教育机智、精深的学科知识、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需要你我终身学习,共同努力!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6

前些天,我去看电影《狮子王》,正好碰到了我们的英语老师陈老师,在知道了我要去看电影后,她就给我推荐了另一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她说这个电影是邓超演的,很幽默,也很感人。她还说,最好让爸爸妈妈陪着我去看,尤其是爸爸。

今天下午有时间,我就和家里人一起去横店电影院看《银河补习班》。

电影3:20开演,我们起床时就2:50了,出发时已经3:00了。大家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快走,当我们赶到电影院进场的时候,只剩下一分钟时间,电影就要开播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马皓文和马飞父子俩之间的一些事。马皓文由邓超演,这也是我喜欢看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

电影的刚开头的镜头,是个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就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问天阁。去年我的脚受伤了,爸爸妈妈推着轮椅去这里参观,我和爸爸还在问天阁里照了相。现在看到电影镜头里,有两个宇航员坐在问天阁里,我觉得很激动,也很自豪。

这部电影是以倒叙开头的,马飞是一名宇航员,他要登上飞船,进入太空,吴京演的是总指挥,穿着一身军装,帅极了。

另一名航员和亲人道别,而马飞的父亲马皓文没到现场。在大家的注视下,两名宇航员登上了宇宙飞船。火箭点火了,带着飞船起飞了,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当进入了运行轨道的时候,飞船的外面的.隔热层出现了故障,和地球失去了联系,两名宇航员十分镇定,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讲述着他和他爸爸之间的故事。

小时候的马飞是个顽皮的孩子,成绩班上倒数第一,教导主任在全校大会上宣布开除他,这时候,他的爸爸刚从监狱出来,出现了在了他面前,他向教导主任保证,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马飞的成绩进入年级前十。

电影里有个很感人的地方,就是爸爸带着马飞去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和他玩捉迷藏。爸爸藏了起来,马飞找不到爸爸,就很着急,结果碰到了一群很坏的小孩打他,他爸爸一下子冲了出来,让他儿子怎跑了,他却被那几个坏小孩打得满身是伤,肚子还被踢了一脚。这个地方我觉得非常感人,父爱很伟大,爸爸为了不让儿子挨打,自己冲了出去。

看到这里,我哭了。周围的人都在哭,有的拿纸擦眼泪,有的小声抽泣。有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是马皓文经常说给他儿子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剑靶子,如果连靶心都找不到,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他还说,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

最后,在爸爸的辅导下,马飞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的时候,果然考到了年级前十。

电影结束了,我看到大家出来的时候,都在往垃圾桶扔纸团,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刚哭过,擦眼泪的纸。我也扔了手心里的纸团。今天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流了很多眼泪,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7

今日闲暇,去影院观看了新上线的电影《银河补习班》,观影过程中,我的思绪纷飞,想到了我儿时的记忆。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组织全班拍艺术照,有好几个不同的造型可供选择,可是几乎全班都选了“小博士”的照片。这当然不是同学们自己的选择,而是家长们的意愿。因为戴着学士帽,手里拿着卷轴的小博士寓意最好,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业有成,将来上学,成为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只有我爸妈让我自己做选择,小小的我,哪里懂博士是什么,于是便选了一个穿婚纱的新娘造型,因为最漂亮。大合照里,一圈小博士围着我一个新娘,人群中最格格不入的我,却是笑得最灿烂的那个。

稍大一点后,爸妈也给我报补习班,但在发觉我根本毫无兴趣之后,便再也不强迫我去上课了。那时候,奶奶家的房子有个很大的厅堂,在里面唱歌会有回声,音效非常好。我喜欢唱歌,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以后想当歌手,于是我爸就经常陪我坐在那个厅堂里,听我唱歌。他从来没有嘲笑过我那些看似不着边际又不自量力的梦想。他告诉我,他是我的第一个歌迷。

这些事情,曾经我都想不起来。我原以为是理所应当,我原以为并不足挂齿。直到在看了《银河补习班》的点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之中所蕴藏的,是一些很了不起的东西。

我们常以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为我们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不是的,并不是这样。父母对孩子最深切的爱是始终让ta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或许在很多家长眼中,影片中的马皓文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好爸爸,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在每个孩子都拼命上补习班的大环境下,马皓文没让孩子上,而是选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他保持思考,找到目标;在每个孩子都被耳提面命要考清华北大的时候,马皓文告诉自己的孩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甚至就连儿子那些“不务正业”的爱好,“不切实际”的梦想,这位爸爸都支持无比。

有人说,这样的爸爸只能教出后进生,只会把孩子的前途都毁了。但我却觉得,这位看似“不称职”的爸爸才是最爱孩子的那一个,因为他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是当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一个和自己一样平等,一样拥有自主权利的生命体。

这是一种高级的爱,是褪去了父子身份之后,两个生命体之间的爱。是一个生命对另外一个生命,带着体恤,理解和共情的爱。

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去爱你所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8

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

——题记

小时候,总听到这样的句子,父爱像山,虽然能够熟练背诵,其实心里是不太懂的。这难道说的是父亲的身体都像大山一样雄厚、伟岸、坚毅吗?那身板瘦小的父亲怎么办呢?难道他们的爱像小山?现在想来,还在因为我的奇思妙想而窃笑。

上周,我在电影院看到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结束的一刹那,我突然对父爱如山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爸爸的爱永远是孩子最大的靠山!电影里的妈妈可以说孩子笨、蠢、傻,可爸爸永远相信他是天才!

这部电影投射出当下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心理: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孩子不行了,就这样了,没出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告诉孩子目标就是考清华北大,不然以后就得上街卖煎饼;只知道让孩子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却从不告诉他们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爱是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无论电影中的妈妈对男主角马飞多失望,无论老师、同学如何羞辱他,父亲永远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你是最聪明的孩子,只要一直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你就不是老师口中的差生。

电影中,每个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都要忙到夜里11点,马飞却常常不按时交作业,而他的父亲却默许这种行为。不是他认为不用按时交作业,而是在他眼里,不应该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反复巩固已学会的知识上。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年纪,应该让孩子去玩耍,去掌握更多新的知识,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思考。

一天,父亲问马飞最想干什么,马飞说考清华北大。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妈妈说的,考不上就要去卖煎饼。可是考清华北大是一个梦想吗?爸爸告诉他,考清华北大只是过程,毕业之后呢?“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在这样一位父亲的引导下,马飞从小就有了当飞行员的梦想,经过努力,后来他真的成为了宇航员。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现在很多家长会为了教育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追求,觉得孩子的学习就是一切。虽然孩子是需要陪伴,但不是仅仅陪伴就够了,他们还需要家长做出表率。电影中马飞的爸爸也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马飞努力前行。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大人努力追求梦想的样子会被孩子看在眼里,所以有一天他也会像你一样努力,离自己的梦想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