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观后感(精选2篇)
《釜山行》观后感篇1
看完《釜山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恐怖与心累的感觉。
以前看过的灾难片基本都带着英雄主义,在众人危险时刻主角总能准时出现并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釜山行带给我的感觉要更为真实,更为震撼。因为在片中,没有夸张的拯救,有人们对逃离的渴望,也有人性的爱。
看过其他影评,大多数人是认为,该影片揭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将人类危急时刻只顾及自己狼狈求生的丑态呈现在大屏幕前。而我以为,这样的'事情是再正常不过了,在唾骂那些自私的人的同时,不妨想一想,在那样的生命危急时刻,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大爱无私,舍己为人呢?
于是,我更愿意将人性的美好来作为本篇影评的着手点。影片中,有刚开始稍显自私却慢慢改变的石宇,有用纯真的心来看世界的秀安,有一对心地善良且幽默风趣的夫妇,有一对处于朦胧恋爱阶段的高中生,有最终为救人而死的老乞丐,还有一对年老的姐妹。这些人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而我先从中选择那一对夫妇的故事来细细品味。
准爸爸尚华是个看似凶悍无比实则内心柔软的壮汉,而准妈妈盛京是个霸气外露却又不乏温柔的女子。首先让我喜欢上的是他们的相处模式,尚华对他人是个爷们儿的霸气形象,面对爱人却又极尽温柔,而盛京在遇到危险时冲尚华大喊一句也为紧张的剧情添加了笑点,这反差让我好生向往那样的感情。
而其实整部电影下来,更值得别人喜欢的,是他们的大爱与无私。
不难看出,夫妇两人在逃亡中互相担心的同时,也在时时刻刻顾及着其他人,与车上其他人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何等的高尚!这更让我感觉,他们的融合,是十分美妙的事情,集结了那么多的美好。
与其说尚华最后是为就盛京而死,倒不如说他是为了拯救全车的活人而死。他死前仍惦记着孩子的名字,在那一刻,我看到了恋人的爱,看到了父亲的爱,也看到了正气。
所以我想,这分明是披着丧尸片外衣的情感故事啊。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爱。
临屏细思,不知所言。
《釜山行》观后感篇2
韩国丧尸电影釜山行,一部经常会在美国电影出现的丧尸这次出现在了韩国电影中,相比较美国电影片中场面,这部韩国电影更倾向于对人性的展现,更有深意值得人们思考。
影片男主是一位工作狂,为了事业而忽视了家人,致使妻子离开自己而和女儿的关系又比较紧张,正临女儿生日之际,在他让女儿再次失望之时,男主决定做点什么来挽救弥补他们间的关系,于是答应陪女儿踏上釜山之行去见妈妈一面,但是没想到这趟釜山之行竟成了不归路……一夜间丧尸病毒的迅速传播让这趟列车俨然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然而没成想车上也有一名感染者,应该庆幸他们是在车里还是车外呢?列车因为这名感染者也在慢慢沦陷,越来越多的丧尸在攻击感染正常人,车里的幸存者也在逐渐递减,他们要如何在密闭的列车里躲过这场劫难呢?
每个人在危机时刻所做的决定和举措是千差外别的。有的`人只顾自己保命不管不顾,而有人却可以不惜让自己涉险帮助他人,展现还得蛮犀利现实的。碰到这样的事儿谁不害怕不恐惧呢,但是此刻人性的弱点却暴露无遗,你会如何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抉择,想必不是道简单的选择题。看得过程有痛心也有欣慰,男主开始是那种只想护自己和女儿周全而不愿伸出援手的那类人,但是看着那些素不相识又一次次救自己女儿的那些人想必是有所感悟和触动的,他的行为态度转变是让人有所欣慰的,只可惜最后的结局还是有些过于苦涩,让人难以挣脱那复杂的情绪。而那名中年男子的所作所为从始至终都让人唾弃无法接受,人可以自私但是怎么能自私到这般地步?那位失去好姐妹的老婆婆最后的举动其实还蛮解气的,那种心灰意冷的极致表现蛮出彩的。
你会从中看到什么是伟大的父爱,什么是胆小如鼠,什么是舍己救人……有时还真不能以貌取人,好比那名乞丐,看起来最不起眼也是最没用的人却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不妨体会下其中的那份大爱。其实最难的不是去想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而是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和怯懦,有时不放手一搏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为了我们所爱的和在乎的人其实能做到什么程度自己都没法估量。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