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

“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光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在这次的《天宫课堂》里,我收获颇丰,感受到了太空舱里的那些“乐趣”,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员工作的不易。在这次天宫课堂中,分别有:指令长翟志刚,太空教师玉亚平,航天员叶光富。

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项目有: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在课堂的开始,王亚平老师介绍了睡觉的地方,小型厨房,饮用水和冰箱,接着展示了运动的地方。接下来就要开始有趣的实验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叶老师的太空转身动作,通过叶老师的动作,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在太空中由于失去浮力不能像在地球上行走一样,转身也与地球不同…这些项目都令我收获满满。

可想而知,航天员叔叔阿姨们在太空舱里工作的不易与艰辛。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祖国作贡献。他们爱国敬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使人敬佩。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苦铭心。

山河虽无恙,吾悲当自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也必定会为祖国作出奉献!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2

今天可真幸运,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充满奥秘的《天宫课堂》。叔叔阿姨们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传授了我们很多的科学知识,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原来遥不可及的太空能变得触手可及!

书中的那些太空奥秘的'知识在航天员叔叔阿姨的操作下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们无法想象科技原来是那么神奇的一个东西!瞧,在地面会浮在水面的乒乓球,可是当它来到了太空中,只要轻轻一碰,就乖乖地沉在水底!同学们欢呼着,大叫着,直呼不可思议!此时此刻,我下定决心,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努力去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探索更多的奥秘!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3

今天,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这些航天员们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在太空舱的生活。

叶光富老师给我们表演了怎么在太空舱里转身,他先用右手旋转,转动身子,再把双手张开,速度就变慢了,如果把手搭在肩膀上,速度就变快了。他展示完,又向我们介绍了细胞在太空中和地球上伸缩和运动的区别。最后,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制作了一颗用水做成的透明水球。王亚平老师先用蓝色色素把透明水球染成蓝色,再用泡腾片给它弄出小气泡。

王亚平老师说:“这些气泡就像一个个人一样”。

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在这太空中有许多好玩的东西,我们的航天员和祖国真是太伟大了!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4

在2021年12月9日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太空授课。

电视上,太空教学已经开始,航天员们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实验,把我们带进一个全新的太空环境。温柔的语调,幽默的语言,让屏幕前的我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通过观看这次太空授课,我也颇有感触。

王亚平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太空家园,又通过一些实验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地球上与太空失重环境奇妙的差别,各种各样的实验是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密切合作的结果,是以先进的航天技术为保障的。

仰望太空,我们有牵挂,因为空间站里有我们兢兢业业的中国航天员;我们有底气,因为中国航天人的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中国星”闪耀全球!浩瀚太空里有越来越多中国航天员的身影,正在抒写着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上完这堂课后,我不得不为我国的航天技术感到骄傲,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小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将来也要去太空探索奥秘。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5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2月9日,我们观看了由这三名航天员所讲解的“天宫课堂”直播课。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熟练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已经开启。

中国航天员在40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太空试验向人们展示宇宙魅力。他们的太空授课,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从中我也明白了艰苦的条件能锤炼吃苦的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遇到困难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6

12月9日下午15:40,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第一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的三位航天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航空实验,让我感觉最神奇的就是“泡腾片实验”了,水球里放入泡腾片后,无数的小气泡将蓝色的水球变成了地球的模样,而且还很Q弹。

上完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让从小就喜欢做实验的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努力成为一名航天员,遨游太空,带领大家开展科学实验,为科技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7

我们有时会忘记,除了我们生活的城市、村庄、深山,大地外,还有天上的世界——太空。

这个世界是美丽的,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你从来见到过的景色、现象。你可以感受到浑身飘起的奇妙。在看过天宫课堂后,我见识到空间站的魅力,我开始对宇宙中的更多事物好奇起来,我惊讶于那些违背地球上自然状态下常识的东西。

旋转不停的陀螺、由一个框镜边做出的水球,这些让我知道原来在没有引力的环境下,竟能做到这么多事情!其实,天宫第一课给我最大的两个感觉就是震惊和对宇宙知识的渴望,它让我对宇宙的认知真真正正的刷新了。我真的非常有幸能看到天宫第一课。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8

在这节神奇的太空课上,有些问题还有可能在飞船上得到验证和解答,让奇思妙想变成“眼前的现实”,这个“天地连线”的课堂,还有全国亿万人民的密集关注,强烈鼓舞了同学们,他们的科学意识、想象力、求异思维终于呈现了井喷。为我们搭建了宽敞的思维平台,提问机会,允许学生思想奔放甚至撒野奔跑,充分理解、包容其不足,同学们潜在的发散性思维,就能够喷薄而出。

一堂课,让奇思妙想和怪想终于得到了回归,这种精神收获,要比课堂本身更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平时的教育,也能想方设法,给我们制造提问机会,鼓励我们多提问、善提问,这对于我们学生潜在的发展,以及创造活力,肯定是一个积极的推进。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9

我们刚刚观看了天宫课堂的授课视频,王亚平等三位老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授课。我们观看了动态的生物细胞和漂亮的水膜,当蓝色注入水膜的那一刻,水球不断变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蔚蓝色的地球,我们感到生活在地球上是多么的幸运,在我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感到自己应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也感谢学校为我们这次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等我们长大以后,一定利用所学知识武装自己,报效祖国!强国有我好少年!

看《天宫课堂》观后感篇10

自神舟12号载人航天飞船任务完成之后,三名航天员回到了离别三个月的祖国。才过不久,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了。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担任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在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13号火箭发射了。可惜我没有及时观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过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员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车,向航空基地驶去,大巴车前还有交警骑着摩托车保驾护航。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员进入了火箭,紧接着,话筒传来了“十,九,八……”每一个数字都十分激动人心,最后听到了“点火”。随后,火箭的底座喷出了红色的火焰,烟尘向四处扩散,火箭也腾空而起,像一只穿云箭直插云霄,场面十分震撼,之后各个助推器也是分离了,神舟13号也是发射成功。

本来神舟12号的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呆了三个月,这本让我很吃惊。但没想到这次神舟13号的三名宇航员将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让我惊讶。他们为了给国家做贡献,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个月时间,很让人敬佩。自东方红一号升空成功后,中国在航天事业接连取得重大发展,这一个个成功都是由无数个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努力奋斗,用无数汗水换来的。

据说神舟14号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升空,不得不说,祖国的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个接一个的升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