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收集7篇)
我的1919观后感篇1
电影开始,屏幕上现出大大的“我的1919”,我想这个“我”是指谁。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可能是在刻画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个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但这个“我”又何尝不可为中国或世界。我们故且说“中国的1919”吧。
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围绕着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的激烈斗争,本来就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本来就是中国许多血肉之躯参与的.战争,本来就是中国代表在国际法庭上据理力争起效(注:不清楚作者是什么意思)。但是,句“弱国无外交”,中国的山东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只能在列强的铁蹄下挣扎了。在个弱国里有几个精明爱国的有识之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那么多的爱国青年只有用鲜血来激起什么或证明什么。最后,中国第次拒绝在国际性和约上签字。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凭着腔热血,他顶住压力,据理力争。终于,中国人第次对列强说“不”,但终究,中国的外交还是失败了,因为——弱国无外交!一个泱泱大国,引领世界潮流上千年,竞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究其根源就在于民族精神的缺失。
中国是有脊梁的,只不过太少了,少到使他们无法撑起中国这座大厦。我们可以设想,倘若巴黎和会上没有顾维钧,结果会如何呢?为了中国这座大厦屹立不倒,我们要做中国的脊梁。
我的1919观后感篇2
20xx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多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派遣十几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在西方列强的战争中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借此提高国际地位,向列强换回一些支离破碎的主权。然而在协约国胜利后,美、英、法为了安抚日本,竟将同为战胜国的中国架上案板宰割,把德国战前在山东霸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纵使有顾维钧等人竭力周旋,纵使中国使团最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还是没能换来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事件让中国人民彻底认清了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嘴脸,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光阴荏苒,在这一百年间不知有多少中华儿女牺牲在追求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最终换来了如今强大自信的中国。今天,中国不用再为了讨好谁而牺牲自己的国民,反而可以在别国的战乱中安全撤侨;中国不用再看其他国家的脸色行事,反而可以当着美、英、法的面在安理会投下反对票;中国不用再为了一纸条约而终日惶惶,反而可以无视任何伤害中国利益的所谓“裁决”。在这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产值,可以令美国忌惮的军事实力,以及团结在一起的十四亿人民。
顾维钧的1919是灰暗无助的,我们的20xx是光明可为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局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观后感篇3
今天下午我们整个初二年级在大礼堂观看了纪录片《我的1919》。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这样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我的1919观后感篇4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主义。有人在战场上不畏枪林弹雨,有人在学术上尽心尽力,有人在外交的舞台上面对强权势力坚守民族气节。
《我的1919》讲述了一战结束的背景下,各参赛国为了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而召开巴黎和会,中国派出顾维钧等五人作为代表团。此时的中国国力尚未从之前的沉重打击中恢复,在国际会议中得不到基本的`尊重,甚至连足够的席位都无法争取。为了抗辩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顾维昀在会议上勇敢地发声,这既是他作为中国人悲切的心境、也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内外各种压力时的疾呼。最终,他拒签了凡尔赛条约,留下了中国人在逆境中倔强的身影。
中国需要务实的人,为自己的理想、也为时代的进步;中国也需要一份情怀,鼓舞每一个人心中有祖国。和平时代谈爱国是容易的,因为我们个人的发展道路和祖国是一致的;但在社会不稳定的时候,在面对与你对立的强权时,我们是否还能坚定地说出我们的信仰,愿意承担这个国家目前的不足并为之奋斗?想必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但对祖国而言,这些可贵的人又是至关重要的。
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顾维昀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至少让这个国家慢慢回到发展的正轨上。他是真真切切为了祖国而考虑,在浩大的政治纠纷中也承担外交官的责任。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我的1919观后感篇5
搭上历史快车
踩上历史的风火轮,一路留下沧桑和喜悦的印辄,亦沉沦、迷惘,亦激情、豪迈,经历了漫长岁月的磨合。曾经一度的积怨和愤慨在历史的快车上渐渐淡去。但《我的1919》却像一支火焰点燃了我心底深处那股浓浓的情怀。剪不断,理不去。
在和谐、太平的今天,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硝烟;
在与青春捉迷藏的美好华年,是否还记得奋力抗敌,激情澎湃的五四;
在随波逐流与世浮华的时尚风中,是否还记得巴黎和会上那个坚定的“不”字。
当你记起这一切时,难道你的心没有为之一震,没有为流行在现今社会的一些喧嚣哭泣吗?
曾经一时,因政府的软弱与不和而让敌人乘虚而入的岁月已随那个“不”字,随着北京上空喷薄而出的.那股热血儿,永远的消失了。高高飘扬在中华大地、联合国上空的是那鲜艳的、永不褪色的五星红旗。
跨越历史长河,展望那些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震撼的场面;那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那些视国如己,抛头颅、撒热血,只为保家为国的豪迈。谁还敢说“东亚病夫”,谁还敢在中国的领土作威作福?
光辉的一页已带着芬芳留在了历史的昨天。而现在的辉煌还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铸就。放下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收起虚度年华的安逸;放飞爱国情怀。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
搭上历史的快车,越过坎坷与泥泞,下一站将会是一片晴朗。
我的1919观后感篇6
压抑了近80年之久的耻辱与仇恨在1919年6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爆发了,中国人民第一次向世界列强说“不”!
在巴黎和会这个分赃的会议上,各国列强只为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无视中国人民的呼声,更无视中国人民的愤怒与仇恨,赫然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这是列强对中国人民最大的轻视与侮辱。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国谈什么外交,只能任人宰割。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绝不能是弱国!中华民族有着无与伦比的傲骨,它不甘落后,正努力发展,奋起直追。一个优秀的中国外交官的`一声“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看着列强的士兵举起屠刀,看着千万中国英魂埋骨异乡,看着列强无视中国的主权与利益,看着日本的嚣张气焰,看着全国上下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中国人民的愤怒被点燃了,被引爆了!
确实,看着国内外的人民为中国获得应有的权力而英勇牺牲,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我们的愤怒,还能压抑吗?不,我们不能了,但我们别无他法,只有努力发展自己,增强国家的实力,尽快地从一个被欺的“弱国”这顶沉重的帽子下,挣脱出来。
历史的车轮可以验证,中国的人民可以验证,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验证,在今日,中国不是弱国!
我的1919观后感篇7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我的1919》。这部电影描绘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正义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电影我不禁惊讶于顾维钧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肖克俭强烈的爱国思想。与此同时我也记住了一个历史性的年代-----1919年。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限;1919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顾维钧代表一个“弱国”去参加巴黎和会,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能言善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卫了中华民族的权利。他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了正义,讨回了平等。他让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正因为他在和会上的正义之举才让中国挺起了胸脯,面对一切不公平说“不”。
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弱国“即使作为战胜国也会遭到别人的蔑视,也不会拥有应得的东西。旧中国走上了一条曲折坎坷的路,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离梦想已经不远了!’’因为现在我们有领先的科研成果,现代化的工厂。可以说是一个强国了。这一切都是那些在和会上蔑视中国的人所想不到的。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但不能再让历史重演!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