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收集9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1
一朵梅,若经不起冬雪的寒冷,便不能傲然挺立,让它的美丽为世人所惊叹;一把剑,若经不起铸造的残酷,便不能俨然出鞘,用它的锋利让将军惊叹;同样,一个人,若想得到其他人的惊叹,就必须经得起生活的历练,在逆境中被铸成一个英雄,然后在世界上傲然挺立。
在本次《新春第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邰丽华,那个坚毅而乐观的聋哑女孩,她承受着先天的残疾,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残酷训练,但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心,而是选择了舞蹈,以这无声的方式,使她的生命活出色彩。最终,她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以经典的节目《千手观音》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的的喝彩,她的人生也因此绽放出了最美的光辉。后来,她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聋哑学生,把美丽的光辉传给他们。她也因此成了一名真正的英雄。
看着她艰难的里程和她对人生的顽强不放弃,我深刻的反省,她能够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不妨回头望望,看历史星辰的启示。
勾践,卧薪尝胆。身为大丈夫,凌云壮志怀于胸。在夫差惨无人道的压迫下,坚持生活,暗中招兵买马,最终打败夫差,替父报仇,为千古世人所铭记。孙匡,囊萤映雪。多少年来寒窗苦读,多少载的勤奋好学,终于成就了这个学子。孙膑,为师兄庞涓所陷害,遭受着非人的酷刑,在最终逃出生天已成为了残疾。但正是他,围魏救赵,帮齐国打出一场漂亮的仗。此外,还有司马迁,贝多芬等。这些像被众星捧月一般的世界伟人,哪个是随便成功,哪个没有奋斗历史?
这些成功的人们,他们都经历过一番磨难,他们都是在逆境中变成人们心中目中的英雄,贝多芬曾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顺境中,这句话它十分朴实无华,但对于逆境中的人们来说,这就是我们活下去的力量,是理由,是信心。只要不在逆境中腐朽,而在逆境中燃烧,就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面临挫折,那么不要选择逃避,大胆地迎上去,在逆境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逆境中能够铸造英雄,然后,像梅一样的傲世而立。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2
阳光,一路轻跃,在生命的四季里,编织那个最美的岁月童话,摊开手心,小心翼翼,掬一捧耀眼的光,心中,悄然开花。
是你,用岁月沉淀下来的亿万光年,谱写出了一册册家史。袁裕校,用历史为我们证明了他的存在,用时间证明了他家庭的存在。一件件古董,一件件珍器,一件件用心收集的木器,竹制品,七八十年代的缝纫机,古老的煤油灯,还有载有我们爷爷奶奶辈儿的辛酸血泪史和奋斗史的粮票和邮票。以前的我们只是听说过粮票油票布票的存在,却总是无法想象爷爷奶奶,在为我们阐述他(她)们青春时的痛苦欢愉和无奈。因为在这之前,我们也没见过它们,也不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当坐在报告厅,亲眼目睹了袁裕校为后人为历史也为他自己留下来的这些时,我们顿时感知到了上辈儿所经历过的艰辛生活。看着一张张褶皱的粮票时,我知道,粮票的背后,一定承载了上辈人说不完的故事。是袁裕校,让我明白了,我们祖先的艰辛,也是他,让我知道了现在生活的美好,让我懂得了珍惜。
是你,用肢体和心灵的美丽,向全世界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及特殊艺术与人性之美。邰丽华,你是独一无二的千手观音。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你有百只手千只手万只手,帮助了无数的聋哑残疾儿童。你,给了他们重生的'希望和梦想,还有熠熠生辉的生命。如果说艺术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断去跋涉,搏击那种惊涛骇浪,那么人生的过程却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浅浅地濯足,体味之中静谧的清冽。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触电”,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触电”来自欣赏你的舞蹈,你用痛苦和坚持走过青春,用艺术写下了你的辛酸与奋斗。你用你坚强不屈的意志为我们证明了你的存在,宜昌的存在,和大中华的存在。是邰丽华,让我明白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生存的道理,也是她,让我懂得了执着与不懈,让我知道了奋斗。
那些被唤醒的记忆,沿着荧屏上一张温和的脸,重新附上灵魂。一路走来,那不熄的生命之光,在涌动,在窜逃,在永不停息……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3
古有多少家庭之间的谆谆教导,五千年的文化像是河水流过肥沃的土地,滋生出一片茂密,而纵然树良多,也好不过一世为之惊叹。故千百家风,贵在传承。
片中介绍了一个特殊的家族,是爷爷手中能流出高山峻石的画笔牵扯出来的情缘。老人在书案前的行云流水勾画了了在漫长的岁月中深深地印在了孩子童真的眼眸里,那些墨汁和色彩似变换成了春天细细的牛毛雨,无声地敲开了稚嫩的心门,温柔地滋润了他们的一生。然而这丹青手艺竟像是画在宣纸上的'延绵的墨水,一直淌到了子辈的笔尖——一家子齐刷刷地站在了美术的庭院中,生了根,绘画怡然成为了他们的灵魂。
这特别的艺术家风崇高而庄严,他们是家风传承的最好典范,每个人都接实了这份传统,把它紧紧地攥在手中。我想,是不是我也应该拿住我们家的那根接力棒,然后也紧紧地握着不放开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小并没有看到过很多关于家风家纪的文字说明,长辈们也不怎么提及,可父亲却一直以自身来告诉我,孝顺,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亲的故乡在远方,作为一个男人的稳重如山让他把对家的思念和牵挂压在心底。近些年爷爷身体微恙,消息顺着风飘进了父亲的耳中,明显的,他与大伯的通话多了起来,常常看见他靠着椅背对着电话那头轻声细语,带着孩子的无限担忧稳着语气叫声爸。父亲工作很忙,但他依旧请了假期留在爷爷身边照顾。我知道,这是父亲的担子,是他的责任,可如果抛开这些冷漠的包装呢,露出的是一份怎样炙热的真情。父亲用行动教我一笔一划地写会了“孝”这个字,而如何将它写好则是我一生要去学习和执行的事情。我会用我的手掌接过这份不需过多言语的传家宝,细心雕琢,让它变得更加珍贵。
家风的意义不只在于它本身,懂得的同时知道传递,使善意、美德撒播到更多的地方,使这肥沃的中华大地上人人以礼相待,家家和睦美满。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4
能使人前行的力量有很多:有的人为了拼搏而前行,有的人为了感谢他人的期望而前行,有的人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前行;可是不管理由是什么,你前行的道路上也只有你一人而已。只有他们,如同一盏盏明灯一般,照亮了旁人前行的路,任凭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始终不变的是他们的守候。
花甲老人袁振江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的爱心捐赠了,他与他的妻子、女儿一起化名为高振宁,为聋哑孩子们寄去了爱心和希望。袁振江老人的家庭并不富裕,住的房子很破旧,北京晨报的记者描述说“就连桌布也打了补丁”,可见其生活的`拮据。五柳先生陶渊明,家徒四壁,却能保持本心不变,有书便忘怀了得失,他在精神领域方面给予了我们不知多少。而袁振江老人遭受到了同样的情况,却隐藏了自己的痛苦,将希望与光明带给了需要的人,也只有这样品行高尚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吧。每日省下的200元都是老人辛辛苦苦地走街串巷卖牛奶所得的,除此之外,他还会到处收捡一些废品来卖。有的时候,他早上晚上得来回好几趟,其中的累,相必别人是体会不出的,只有老人那卖牛奶的三轮车上的锈迹,彰显着岁月的流逝。岁月流逝,却又沉淀了下来。袁振江看着孩子们走进了新的学校,有了更好的环境。坚定地说着一定会坚持,也会这样让自己的后代传承下去。说完,他笑了,眼睛周围布满了沟壑……
英子姐姐是资丘山区里一所山村学校的校长,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她几乎爬遍了资丘所有的山。她利用网络的力量,为担负不起学费的孩子征求助学金,就这样一直坚持着。“这么苦,为什么不放弃呢?”有人问到。那时她的父兄全都抱恙在身,她总是得城里、山区到处跑。不放弃只是因为一个原因,为了帮助那些孩子们实现他们渴望念书的心愿。她跟孩子们说道:“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开阔自己的眼界。”于是,她成为了孩子们跨出去的台阶。
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传递光与热。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了前行的方向,也更加相信,前路一定是一片光明。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5
如果说家庭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如果说家庭是一株苍翠繁茂的大树,如果说家庭是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那么,家风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家风,家庭的动力便化为乌有;没有家风,家庭的美丽便日暮途穷。孟子曾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就像一个家庭的度量衡,权衡着家的魅力。看完《新春第一课》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我感悟颇深,让我真正明白了何为家风。
《新春第一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宗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充满人情的故事。
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宜昌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宁儿。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充满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深深的母爱,诗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一句是多么的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封1936年8月2日于囚车里写的家书,虽然没有“家风”这两个字眼,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股正义,乐观的家风。尽管赵一曼与宁儿只在1930年4月有过唯一一次合影,宁儿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但我相信,宁儿的母亲赵一曼与宁儿的父亲陈达邦所营造的家风,一定会激励宁儿的成长,优良的家风不会被历史长流所泯灭。
《新春第一课》不但讲了英雄的事例,还讲述了许多现代人们在家风方面的佳话,比如受家风影响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师楠,激励全家作画的年余耄耋之年的杨启发,照顾战友父母的李元成,拾金不昧的余佳琪,孝敬老人的罗必炎,美德少年李熠辉这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无不让我感动。
家风就是一个个无言的教诲,教诲着人们走向光明,教训着人们学会生活,她犹如一簇埋藏于心底的圣火,燃烧了人心的贪婪,燃烧了人性的罪恶。愿让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永远教育着我追寻完美的自我!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6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嘿!铃声响了。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走进了教室,李老师精神抖擞的打开白板和我们一起观看“20xx年新春第一课”。
“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我们宜昌有着历史优良传统,过年时爆竹声声响,舞狮采莲闹新春。美丽的宜昌有着美丽的山水文化,西陵峡、山峡大瀑布、大老岭、后河森林公园、柴埠溪……有著名的水电文化,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那数一数二的高级水电工程,世界闻名。
宜昌有着名人巴土文化,周立荣是长阳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xx年成为新闻重大人物,恋歌声声唱巴土,20xx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恋歌》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他还担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还是继续传承巴土文化,打造梦幻土家。
那铿锵有力的峡江号子,在胡振浩爷爷口中流出,他是秭归人,于1986年当上了教师。1988年前当了船工号子,他以前在江边的.时候,经常听见纤夫唱号子,现在没有了,他想是让我把这号子声传下去,还是把它带到土里,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从秭归唱到了北京,后来再拍号子的MY时在相机前与世长眠,但这号子声已经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同学口中了,他是我们永远的峡江号子王。
三国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当阳古战场。汪国新他是我国的一级画师,他手中的关公真是正义凛然,他在拜访小学时带领学生们读三国,写三国,聊三国,看三国,画三国,品三国。还举行关公文化万里行活动,他的画笔三国情,三国文化就这样弘扬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丧,巴山舞,出嫁时哭嫁……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个县城里都流传着。
在湖北武汉与四川的重庆的两座城市之间,有一片美丽清晰,环境优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来将会变得更好,这梦想之城的召唤下,使更多投资商人进入宜昌。3年后宜昌便变成不一样的宜昌,5年后你将入住这奇丽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7
生命绽放的花朵,不一定像牡丹般鲜亮夺目,却可以如雏菊般撒满山野,遍地留香。他们默默无闻,平凡地生活,但他们的生命之花却因爱而格外沁人心脾,他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在孩子们的心田,他们的生命之花在人们心中留下缕缕芬芳。他们用奉献将爱洒向人间,他们用爱点燃孩子们未来的希望。
凝一家之爱,送千里温暖,他用14年改变着北京到远安的距离,他用14年温暖着一校师生之心,他用14年感动着全社会,他是平凡的高振宁也是伟大的高振宁。高振宁并非一人之名而是一家之名,袁振江老人用老伴的姓自己的名和女儿的名组成了这个新的名字,这个名字载着一家人满满的爱,这个名字送给了远安特教班满满的温暖。温暖的爱背后是每天清晨踩着三轮车叫卖牛奶的'寒冷,是每周在劲松桥下收废铁的辛劳,是每月省吃减用汇款两百元的坚持。是什么替他在清晨里御寒保暖?是什么为他在辛劳时消除疲倦?是什么支持着他14年从未间断的捐赠?是爱,是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爱,是他血脉里不停沸腾的爱。这份爱跨越千里阻隔,这份爱翻越千山万水,这份爱给予千百孩子温暖。无论距离有多远,有爱就有温暖。
聚四海之爱,载千百希望。她是开在长阳资丘的雏菊,撒满山野,遍地留香。她用五百多个假期翻越无数座山走遍十四个村只为将希望带给每一个贫困学子,十年网络助学,她筹款81万元,帮助了458个贫困生,十五年的艰苦支教,她让资丘的孩子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她叫刘英发,她就是带来希望的英子姐姐。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十年网络助学,英子姐姐从未放弃,即使父亲病重,大哥瘫痪,她依然带着满腔热血,一颗爱心坚持不懈地汇聚着各地的爱,将希望带向资丘的深山。她用爱凝聚着四海的力量,她用爱传递着未来的希望,她向世人证明有爱就有希望。
他们的生命不像牡丹般雍容华贵,却似雏菊一样馨香高洁。他们简单的生活,默默地奉献,将爱的种子洒向人间。他们用爱让孩子们迎来春天,他们用爱让孩子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十几年的时间,十几年的善举,十几年的爱,将千里的温暖传递,将千百的希望点燃。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8
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足以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需要人们来弘扬,去传承。而让人履行良好的家风家训或许并不简单。而保持一颗诚信的心更是难上加难!
但有一个人他说他要一辈子履行他以前许下的诺言,恪守诚信之道。他叫李元成,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在部队时,他与战友付先根约定,上前线打仗时,如果其中一个人牺牲,另外一个人就要负责照顾那个人的父母。但他们没想到,当时的一个约定,竟然成为了现实。几个月后,战友付先根倒在了沙场之上。他说他会去照顾战友的父母,起初其他人都不相信。而在一年之后,他退伍回家,他回到家后第三天,便就去照顾战友付先根的父母,并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而他也亲切的叫着战友的父母,叫他们“伯伯”和“刘妈”,他将他们视作自己的亲生父母般照顾,让他们十分感动。而天有不测风云,战友付先根的弟弟付先强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他更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更细心地照料战友的父母。他说要一辈子履行承诺,一辈子默默奉献。
恪守诚信之道,诚信,一个纯朴的家风,需要人们去弘扬它。而他却仍义无反顾的去一辈子履行,去完成,就是因为那一个微不足道的约定,他将其视作珍宝,去保护,去珍惜。他是把他们的开心转化为自己快乐的源泉。诚信是一个极其渺小而又伟大的词语。一些人只会纸上谈兵,而不去实际行动。而诚信又是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它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或许有些人永远都不会明白,他为什么要去履行承诺,那是因为他出于自己的良心和他那一颗纯朴的诚信之心。而承诺似乎看不见,却又感觉触得着。而默默奉献却是他最常做的事情,他将所有的'精力都付给了战友的父母,都只是因为诚信。
诚信之道,将会伴随越来越多的人的成长,而诚信之花,将会开满世界各处,让各种地方洋溢着“诚信”二字。
家风家训只会教育我们,督促我们,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家风家训,而我们只能依照家风家训,去努力完成,努力实现。而一个良好的家风家训,能使我们更好的积累知识不断进取。
诚实,诚信,做一个诚实的人,努力恪守诚信之道!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篇9
不知不觉间,被烟花的绚丽所笼罩的春节已悄然离去。看着前方,一段坎坷的旅程已经开始。
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此次新春第一课的重点内容。何为家风,家风便是每个家庭,家族的处世之道。何为家训,家训便是家中长辈对正在成长中的我们的告诫,也是一代代人用自身教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节目中介绍并举出了几个典型的例子,让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便是杨启发老人一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家族与书画结缘,自成一派,形成了良好,和谐,向上,高尚的家风。自身出资举办了杨山草堂画展,共130多幅,深受参观者好评。
结合普遍家庭的情况,令我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个家族会形成这样的气氛呢?我想,答案便是传承。因为社会需求,大多数父母每天不遗余力的工作,缺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形成相冲的思想,使我们无法在最关键的时刻及时听取父母的教诲甚至产生相逆的思想。而杨老却做到了,他对书画的热爱在其孙子,孙女年幼时便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以至于其孙子杨柳还没桌子高时便拿笔涂鸦,为他后来培养了兴趣基础。可我们这一代,接受了众多智能机器洗礼的孩子在父母工作之时便养成了宅在家中,沉迷于网络的习惯,仅有少数拥有健康高尚的兴趣爱好。这是多么可悲且可怕的事啊!
一家四代人热爱一件事,可以兴致勃勃地交谈是如此幸福。可见家风的形成与家庭成员彼此的沟通是如此重要。
通过这次新春第一课,我希望我们大家主动与自己家长沟通,尝试理解父母,无论结果如何,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收获,不求像杨老一家忠于一个事业,但愿使家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家风家训宛如脚上的铁链,它使我们在未来的旅程中行走的更加缓慢,但在给予我们束缚的同时,也让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更加沉稳。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