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收集6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1
在最近的五四青年节之际,由赵薇导演的一部电影风靡大江南北,在季节的春天过后,又旋即刮起一股“春风”。赵薇的这部处女作电影,名字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根据女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络上的热炒,让我这个青春遗失久远的人也吊起胃口,在上观看了一遍,跟着剧情的发展,重温了一下当年的青春岁月。
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论从电影艺术的'角度看,还是从剧情设计上看,与传统的青春剧没有大的区别。那么,为何这部影片能点燃观众激情、刮起青春旋风呢?我想大致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当下的生活节奏太快,物质的追求让人们昏了头,忘记了什么是青春,不知道还有没有青春,突然抛出这样一部影片让人眼前一亮;二是赵薇导演这部影片,给许多“小燕子”的粉丝们,带来很大的好奇和期待,燕子迷们必然纷纷观看。据说公映7天票房达3.5亿元,青春真的火了。
《致青春》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一伙新生代青年人的大学生活,或者说是恋爱生活。郑微与林静、陈孝正之间的感情纠葛,应该说是爱得深沉,也爱得疯狂,爱得不可理喻。尤其是郑微对陈孝正的爱,由恨生爱,如此霸道,如此无礼、如此荒唐。但这就是郑微,这就是青春,而这种死缠烂打式的恋爱方式,却拿下了陈孝正。尽管陈孝正后来为了离开了郑微,但他们曾一度产生了真正的爱情。最后,郑微与林静消除误解,走向婚姻。验证了林静的那句话:爱情,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对于郑微对爱情的勇敢与疯狂,而室友阮莞对于爱情的大度与隐忍,却让人另有一番滋味。面对初恋赵世永的失身,阮莞悲痛欲绝之后,还能说出“既往不咎,下不为例”的话来,且陪伴女孩去医院做人流。张开卑微地暗恋着阮莞,但始终没有勇敢地去求爱,即使在阮莞车祸身亡后,张开还去阮莞的墓碑前送上“满天星”。爱的深沉,却叫人心碎。剧中人物还有许开阳、朱小北、黎维娟等,都围绕着爱情有自己各自的追求与表现,这就是青春的真谛。
这部影片好就好在,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重新审视一下人生。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一种跃动和张力。青春代表着敢想敢干,青春寓意着敢作敢为,青春诠释着生命的不悔。每个人都有过青春,每个人都有过梦想,每个人都有过初恋。这是人生萌发的小草,这是生命初升的朝阳。只要拥有过,追求过,哭过,笑过,感受过,就是无怨无悔的。就像郑微最后对陈孝正说的那样:我们追求过真爱,谁也不欠谁的,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
是的,《致青春》让我们再次思考青春,逝去青春的人,更能看清青春的意义。青春的永恒在于逝去。因为,任何人也没有生理上不朽的青春,但是,青春的精神可以永恒在心灵。让我们再一次向青春致敬!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2
拨开一层又一层的水汽,我所找到的唯有年华来过与走后的足迹。于是我急了,隔着水汽向未知的前方呼喊:青春,你要去向何方?
当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全国热映时,我也紧跟大部分人的步伐前去“捧场”。开始,我只是单纯地为了消遣时光而看,但随着表盘上的分针和着清越的滴答声而转动时,我逐渐与这部影片所彰显的主旨产生共鸣,与此同时,我也想起了许多……
时光荏苒,无形之中我已跨越9年,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学生成长为年少轻狂的初中生,今年八月份,我迈进高中的校门,成为万千高中学子中的一个。如今的我,感觉自己用教科书造了一座监狱,把自己囚禁于其中,囚禁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如今的我,仅仅眷恋于原始的、童话般的宁静,而不似从前那样朝气蓬勃了;如今的我,不再执着于三毛的散文,也不再为戴望舒和顾城的诗所倾倒所感伤了。我的心灵自留地上的“植物”品类明显减少,这并非我“见异思迁”,因为我并不是不喜欢“三毛们”“戴望舒们”和“顾城们”了,而是无暇去顾及,因为高中课程的繁重让我不可能品尝“零食”——去顾及那些教科书中未要求的范围。就这样,这些曾经的'喜好如流星一般从我心中划过,仅留下淡淡的痕迹,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回过头来再想想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大学生们虽然在大学时代享受着青春,但这只是青春在离别时的前奏,就像古人所说的“青春难永驻”一样,它们都是同一个道理,而且,青春也有点像听小曲,当小曲末了的时候,谁还会因为无声的死一般的寂静而停驻在那儿呢?其实,曲终人散早已是注定的事。
虽然现实是如此的不尽人意,但尼采说过,“你望向深渊,深渊也在望向你。”所以,我告诫自己:不能因为颓废而跌入深渊,不能用呆滞浮夸流年,也不能待梦醒花凋才觉前尘过往。
青涩的年华,应有不悔的追求,似箭的光阴,绝不能挥霍虚掷,因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开始看懂生活:其实,当课业繁重时,我们依然可以忙中偷闲与三毛对语与戴望舒恳谈与顾城交流,让自己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留地;当挫折袭来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去抵挡,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心灵自留地葱郁不荒芜。
大家都知道韶光易逝,青春难驻,如此想来,我也就大可不必为青春消逝而感伤了吧!致我终将逝去的青春,尽管青春终会湮灭于轮回之中,但我仍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苍郁茂盛的心灵自留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3
看着《致青春》电影里的郑薇,不禁佩服她的勇气。郑薇,她是一个多么勇敢的女孩,可以那样大胆地追随自己的内心,看看郑薇和陈之间的感情。突然发现,其实很多恋人都需要一个勇敢真实的人来化解矛盾,不管这个人是男是女,虽然郑伟的感情不算什么。
一部电影让我们想起了我们所有无敌的青春岁月。当年大学的宿舍可能很不一样。然而,简单和无序似乎是永恒的主题。不知道今天的宿舍会不会变。在那栋像油漆房一样的宿舍楼里,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完美的四年。当然,当我们在里面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明白它的完美。记得张爱玲说过:对于30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是指缝间的事;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年可以是一辈子。是的,在那四年的那一刻,很多经历真的像是一辈子。
几年前,我经常在百度上查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什么也没找到。看完电影回来,又查了他的名字,还是没有结果。其实我早就猜到这是结果。这是一个懒惰的人,不得不远离所有的网络,但就是这样。我想看看那个人,他现在在哪里,你好吗?其实我懂了能怎么办?现实中有多少感情能有《致青春》这样的续集?名字消失了,但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在我的记忆里:课本封面上歪歪扭扭的三个字,没有后座的破烂自行车,淡淡的烟草味。每个人都有过青春。那时候的我,表面傲慢,内心却充满了卑微。即使爱到极致,表面上还是保持着自尊。第一次真正动情的爱情也是最痛苦的经历。在那段感情里,欢乐、痛苦、期待和失落,最后的告别之夜,是最美的一天。就像烟花的闪耀。美丽过后,就成了过去。
那天晚上,我和他手牵手走在一所安静的学校里,玩着我最喜欢的把戏。他用手托着我的脚,跟着他往前走。那天,我说了很多话,流了很多泪。最后还是要说再见,挥挥手,明天再也不会有别的故事了。接下来的一周,我一个人发呆。那一周,即使在快速减肥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奇怪,于是就拿了起来。
看着电影里的郑薇,她勇敢回应,甚至毕业后,连电梯都摇摇晃晃的时候,她也敢于直面。我真的很佩服她的勇气。一次又一次,其实只有她敢于处理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当下活得更好。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意识到,当年的一种遗忘和掩埋,其实是自我否定,青春,谁不疯狂,谁就是。经历,才学会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4
“微微,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人首先要爱自己。我没有办法一无所有的爱你。”——陈孝正
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林静
一辈子那么长,一天没走到终点,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一个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人。有时你遇到了一个人,以为就是她了,后来回头看,其实她也不过是这一段路给了你想要的东西。——郑微
这是致青春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三句话。
其实很早就很期待这一部电影,因为是赵薇第一次担任导演的一部电影,主题也很符合我这个年龄阶段。《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看这部电影的人基本都是中青年人,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青春已经逝去或正抓着青春的尾巴,大家都是为了缅怀即将逝去的青春。每一个人的青春都精彩过,迷惘过,但最后留下的,却是我们深深的怀念。
故事情节是讲述的是一群青春男女校园时纯情幸福的爱恋和毕业后分道扬镳、形同陌路,最终相爱的人因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幸福的记忆,它包含着欢笑、痛苦、成长、蜕变,是生命定格下最唯美的.音符,是每个人心中最动听的旋律。有人说时间真是一剂霸道的良药,悄无声息地带走了我们最想留住的青春。
青春有苦有甜,有暖有冷,青春的我们都是那一段不可回望的时光里的人。成长是痛苦的,仍然青春的人们必须承受这苦痛,才能完成蜕变。每个人成长的定义各不相同,对我而言,真正领悟的人生和生活的真谛,怀着一个乐观积极、豁然阔达的心态,不会在被青春伤痛所困扰,那便是成长了。每一个人都是相互珍惜彼此的,但时光荏苒,渐行渐远,我们却再也不是那个曾经年少的人了。每一个人都会长大,残酷的现实推着我们走进社会世俗,我们对生活无奈,但我们必须要面对。一生里能够遇见许多人,但那人里却没有你,这是与朋友或爱人分道扬镳的无奈。我想,青春是一场必散的宴席。对它,我们都是有心无力,没有办法去留住它。其实,我们想要抓住的,也是那时光里那样的人。对于我来说,我只希望我青春时光里的人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走去,但是,请带着我们的那份不变的情谊。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5
一直在学校里,没有机会看想看的电影,赵薇的《致青春》吸引我了很久,但直到暑假,我才有机会看到。我本准备看电影,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辛夷坞写的书,花了很长时间去上海的最大书城买的,是电影纪念版的,包装也很精致,只是字小了。
我几乎一口气读完的,奇怪的是找不到一点共鸣,于是又读了第二遍,才算看懂一些。
也许我是初中生,看惯了叛逆,看惯了完美结局的爱情故事,看惯了虐心的电视剧情,看惯了职场上的阴险狡诈,却还没长大。
小说中的女主角郑薇是新生代演员杨子姗饰演的,很像年轻时的赵薇,大大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冲动,直爽,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可爱,任性,却不屈不挠。‘玉面小飞龙’这个外号很适合她,一个80年代的小燕子。我以为她就这样快乐,没心没肺下去,但后来她还是变成了职场精英,有淡淡的冷漠,如月光,索性她还有人爱,还保存一份天真。
阮莞是出了名的美女校花,也是最坚守爱的一个人,他为了自己第一次爱的赵世永付出了太多,他们俩的恋爱断断续续维持了六年,最后阮莞却嫁给了一个只见过6次面的医生吴江,听起来很荒。唐,但很现实。
林静是郑薇的青梅竹马,是郑薇口口声声说要嫁的`那个人,但刚进大学就去了国外,很多年后才回来,他们俩两情相愿,只是时间带走了太多,不过最后他还是如愿以偿的娶到了郑薇。
陈孝生是一个封建刻板的理工男,他的认真误打误撞的吸引了郑薇,经过郑薇的疯狂追求,他乖乖驯服,不得不承认郑薇和他轰轰烈烈的爱过,那段时光被描写的太美好,幸福和甜蜜,让人觉得心头一暖。可为了单亲家庭的母亲,只能抛下爱情追求事业,最后只得眼睁睁看见自己爱过的人不爱自己,娶一个自己不爱的有利用价值的欧阳小姐。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人的青春,太多太多伤感的故事,他们的爱与不爱,都只是青春里的一部分,都被长大后‘生存的追求’而一一击败。有人在回忆,有人拼了命找回回忆,有人却再也回忆不了。
故事是残酷的,郑薇和陈孝正这一对令人羡慕的男才女貌分手了,郑薇和林静结了婚,阮阮在结婚后地一次意外中身亡,很多人改变了当初,很多人再也找不回当初的爱。
我不怎么懂,因为我还没有经历青春,没有爱恨,10年后我再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书后最后一句话让我懂了些;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篇6
因为《还珠格格》,对赵薇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对她也多了一份期待。赵薇陪我们度过了最为青葱的年华。
《致青春》首映那天,我们组织了一支队伍去影院观看,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写给我们80后的电影,只有我们才能看得懂,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载体去告别青春。
影片效果很好,观影的过程中,影院内笑声一片,引起了所有现场观众的共鸣。
我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是为了祭奠我们那些轻舞飞扬的青春年月,是为了给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个交待,是为了铭刻那一段让人终身难忘的回忆。很多时候,逝去了才会觉出珍贵,才能感受到美好。正如影片台词所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可怀念的又何止是青春呢?
影片的场景和情节我们看着特别熟悉、特别亲切,因为那是我们经历过的岁月,每一个人都有交集在里面。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阮莞,敢爱敢恨的郑微,邻家大哥哥林静,寒门出身、丝逆袭的陈孝正,命运坎坷的朱小北,嫁入豪门的黎维娟……这是电影吗?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传记么!
关于青春,一定不会少了爱情、友情、梦想、激情、冲动、努力、不可一世、不顾一切、纠结、难过……
关于影片,给了我们一个很残酷的结局:人往往成为了那个自己当初最厌恶的模样。陈孝正是这样,林静是这样,郑微是这样,黎维娟也是这样。那些纯粹的爱情和梦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的不堪一击?每个人最开始都是纯真素朴的,原本就是美好的,只是后来随着欲望的膨胀和灵魂的迷失,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没有了青春和梦想,再富裕的生活也是无趣的。有人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杀掉的不仅仅是细腻的皮肤和红润的脸色,还有时刻滚烫的热血和昂扬的斗志!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我们的青春为什么逝去了?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是不是把灵魂丢在后面了,是不是那些美好的情愫没跟上我们的节奏?
一生之中,最为灿烂和美好的时光就那么几年。“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毕业好几年了,对于那些青春年少时候的伙伴,不仅仅是想念,甚至是渴望了。
看完电影,发现逝去的不仅仅是陈孝正他们的青春,我的青春也不见了。
谨以此文字献给我的那些已然逝去的青春,祝愿大家在以后的岁月里越走越好,祝愿大家还能保持那份纯真素朴!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