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收集7篇)

时间: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银河补习班》。影片主要讲述了由一个学渣变成中国最棒的宇航员的故事。

我认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就是马飞和另一位宇航员因为出现了意外,太空版脱落,他们被困在了太空。而他出仓的氧气只可以在太空停留4分钟,马飞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去修理宇航器,最终安全的回到了地球。

我对马飞的成绩直线增长很吃惊,他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他可以成为一个状元?因为他的.爸爸马皓文对自己的儿子有很大的信心,也对自己的儿子给予很大很大的鼓励,也教会了儿子在课本上无论如何都学不到的知识。

这个电影使我受益匪浅的句子是马皓文对马飞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么每天拉弓有什么用呢?

当我离开影院,真的让我收获满满,我不仅喜欢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很多情节让我印象深刻,给我很大的启迪我要努力前行修好属于自己的地球。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2

影片中马皓文对儿子特殊的教育方式虽然神话的有点不真实,但能看得出对现在大环境下应试教育有诸多疑惑。可能很多人有这方面的想法,但现实的教育模式并不能照搬电影场景中那么完美,不是所有家长都能有马皓文的智慧和行事逻辑,而每个普通孩子也不会像电影小主角一样能有最正确的指引和循循善诱的'家长,更多的还是面对现实,不论优秀或平凡都请不要忘记思考,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电影的其他角色,包括小马的继父也是真心善待这个孩子的,甚至有些可爱!另外,几段历史事件都出现的恰到好处,甚至看到某几段画面会感动甚至有泪水涌出。

这部电影太适合有娃的家长带着孩子去看,也让他们知道知道父母虽然多数情况下无所不能,不要把家长对自己的好视作理所当然!谁不是第一次当父母,谁又不是第一次当子女,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3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的电影。这个电影讲的是有一位叫马飞的小孩。他小的时候学习很不好,经常被校长批评,还差点被开除。通过他爸爸的认真陪伴和鼓励,他变成了全校最优秀的一名学生。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电影里的一些情节让我非常感动。马飞的爸爸在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虽然他的钱很少很少,但还是给马飞点了牛肉面,让马飞吃饱,自己却饿着肚子。我深深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还有一次小马飞被困在洪水里的时候,他想到了爸爸说的“只要你脑袋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马飞在危险的时候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努力想办法。这个时候我就觉得他就是一位大英雄。

马飞长大后当了宇航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宇宙飞船坏了。马飞冒着危险进入太空中修理宇宙飞船。我屏住呼吸,一动也不动,呆呆地看着大屏幕。那时候,我真希望有其它飞船可以来救他。最后,马飞真的做到了,成功地修理好飞船并且安全地返回到陆地。我为中国有这样的宇航员感到自豪。

我希望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跟马飞一样,我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社会服务。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4

言传身教比100个道理强

“爸爸,我像你一样,永远也不会认输!”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马飞躺在床上,看到爸爸在工作,问:“那我也能够不睡觉吗?”

马皓文明白儿子的细心思,他没有拒绝,也没有命令和说教,而是说了一句:“你自我的事情,永远不用问我。”

就之后工作了,马飞获得了意料之外的自由,但看看爸爸,也拿起教材认真翻看起来。

马皓文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影响了孩子的一举一动,比起说教更加有效。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三观的建立,都直接来源于父母。模仿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来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照单全收。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优秀,都是经过父母无形中的熏陶,孩子情不自禁地去模仿父母,从而逐步变得优秀。

每一天沉迷手机的家长鲜少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关于言传身教,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正面例子:田母拒金,使田稷严以自律,终成齐国一代贤相;陶母封鱼,陶侃牢记母训,清廉正直,成为东晋初的重臣;寇母题诗,寇准勤于政事,亦成一代名相。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我;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我,并检验自我的人格。”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5

为什么要学习?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地。”

影片中,马家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上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

这段话听起来好笑,却是很多中国孩子从小受到的学习教育:“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大学。”渐渐地,在很多孩子心目中,学习只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是为了找好的工作。

很少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大学,也不是好的工作。马皓文却能够告诉孩子:“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地。”

于是马飞在童年时期就找到了自我的'梦想,并进取不断地为之努力。当校长求马飞放弃飞行员面试,参加高考让学校重获昔日荣光时,马飞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最终他成为飞行员,后成为宇航员,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入选航天计划。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那些在专业领域获得非凡成就的大师们,都是先找到了自我热爱的事物,然后在这个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得以今日的成就。

教育带来人生无限的改变,高考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没有梦想,没有梦想的学习,是枯燥的也是机械的。

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人生就像是射箭一样,梦想就像箭靶子,失去了箭靶子,每一天重复拉弓的动作又有什么意义?”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6

要思考,不要“听话”

“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

电影中,马飞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嘲笑、否定,慢慢地,他也理解了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认为自我就是他们说的那样。可是马皓文却告诉他:“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你的脑子要一向想。”

有这样一幕,马皓文站在堤坝上,应对凶猛的洪水,不顾一切地用喇叭对不确定是否活着的儿子喊:“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想办法,动你的脑子,你能出来,你能出来!”

这句话在关键时候救了马飞一命,他用门板和床单做了一个木筏,让自我从被洪水所困的屋子里逃了出来。如何制作一个木筏不是任何教科书里的知识,但这确实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可能想到的。

《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对5岁的儿子说:“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去捍卫它;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

缺乏“独立思考”的.孩子长大后依靠性强,喜欢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自我的观点,更没办法为自我的未来做出选择。

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会更加客观的看待事物,理性的进行决策,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跟随教师和家长的想法,他能够自我启发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篇7

周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银河补习班》,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电影,令我十分感动。

电影讲述了父亲因意外事故入狱,错过了儿子成才教育期。孩子成为学校倒数第一名,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学校要开除他。父亲为了让孩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带他去了很多地方,在大自然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和方法,教会他如何开动脑筋。在爸爸的鼓励与引导下,儿子考到了年级前十名,并且考上了理想大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看完这部电影,我和爸爸都非常感动。今后如果遇到困难,我也要多动脑筋解决问题,不能被困难吓倒。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这部电影,也诠释了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更是沉甸甸的。通过这部电影,让我和父亲都很受教育,明白了教育不能死板,要和实际相结合,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受教育成为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