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观后感(收集7篇)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1
201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奥运赛事上面大放异彩,为国家争得了一枚枚珍贵的奖牌,为中国挣得了一份份自豪与荣誉,为自己赢得了一次次掌声与欢乐。更让人值得兴奋的是,沉寂多年的女排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郎平朗指导的带领下,这一群勇敢而又美丽的女孩子们终于赢来了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金牌,实现了真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华丽逆转,让国人为之而动容,让中国为之而激荡,让世界为之而震撼。
当然,除了珍贵万分的金牌让人振奋之外,最令人推崇的是,女排精神火了,坚持就是胜利,不放弃,不言弃的`女排精神真正活起来了。在这一伟大精神的带领下,不只是体育界大放异彩,倡导女排精神,就是整个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把女排精神当成了一种奋斗的动力,坚持的勇气。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女排精神的话,那我想说,女排精神就是一种永不言弃的坚持与毅力,永不服输的坚强与韧性,永不言败的决心与勇气,永不投降的骨气与侠气,永不妥协的自尊与自强。正是因为这种震慑灵魂的精神与品质,女排才能再次登上巅峰,让全世界为之喝彩助威,让全中国为之骄傲与自豪。
而对于女排精神最好的证明就是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在这次亚运会上,关注女排的人越来越多,期待女排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女排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然,这些女排的巾帼英雄们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她们终究是顶住了压力,扛起了中国女排为国争光的大旗。
以此来看,在运动界,女排精神真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伟大精神,它可以把女排队伍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全国人民动员在一起,它让大家明白了坚持就会看到希望,坚强就会迎来光明。所以,让我们牢牢把女排精神烙印在自己心中吧,只有真正理解了女排精神的含义,我们才能够像这些女排姑娘一样取得成功,赢得掌声。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2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3
中国女排真是了不起!中国女排真是太棒了!中国女排真是太伟大了!”随着中国女排姑娘最后一次扣球落地,不仅仅是里约热内卢的小马拉卡纳体育馆全场沸腾了,相信国内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也为之振奋、热泪盈眶,大家击掌庆贺,欢呼雀跃,激动兴奋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一路走来简直太不容易了。自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这个女排在小组赛上战绩并不佳,仅仅取得了2胜3负名列B组第四的成绩。但是,在最后三场非常关键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姑娘们逐渐进入状态、蓄积多年的能量终于爆发,不仅打出了精气神,更让亿万国人热血沸腾,纷纷直呼又看到了“中国女排精神”。
先是四分之一决赛中在巴西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之下,中国女排以3:2逆转战胜巴西队昂首挺进四强。再说在半决赛中对阵荷兰队,中国姑娘更是势如破竹,以3:1力克荷兰队,不仅报了小组赛不敌对手的一箭之仇,更是让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闯进奥运会决赛。最后说决赛迎战塞尔维亚,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不利开局影响下,没有放弃、者、队员还是“郎指导”,说得最多的还是归功于“女排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女排姑娘们之所以在此次奥运会上能有精彩的表现,就是得益于“女排精神”的'支撑和激励,她们在赛场上的每一分争夺、每一次扣杀,都是对“女排精神”的最好延续和完美诠释。
其实,无论是30多年前还是30多年后的今天,“女排精神”已不仅仅是属于中国女排和中国竞技体育,它更属于整个社会、一个时代。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打响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的强势回归,更体现了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呼唤。这,才是中国“女排精神”的魅力所在、时代价值的。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4
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女排》再次公布主演,黄渤将出演“陈忠和”一角,这也是黄渤和巩俐两位顶级演员首次合作。
本次发布的海报定格了陈忠和(黄渤饰)指导比赛的激情瞬间:神色紧张,却带着必胜的意志,尽显冠军教练风度。同时曝光的剧照则展现了陈忠和更多面:指导队员时,他自有七分威严;战局焦灼时,招牌“迷之微笑”上线。“微笑主帅”形象跃然展现。在黄渤眼中,陈忠和指导温和与严苛并存:“他是个很接地气的教练,永远笑呵呵的,但实际训练中非常严苛。他其实很渴望赢,有求胜的信念。”这样复杂的.陈忠和指导一度让黄渤犹豫,差点儿拒绝这个角色,“演一个有真实原型、而且大家很熟悉这个原型的人物,创作上有难度。感谢导演的信任,才让我下决心来出演,希望能为这个角色添一份光彩。”
1986年,女排写就五连冠伟业,但随着主帅变更、名将退役,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一沉寂,就是17年。直到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淘汰上一代名将、提拔新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下,中国女排队伍焕然一新。陈忠和指导继承着老女排精神,终于带领中国女排赢得了久违的胜利!2003年第9届女排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阔别了17年的世界冠军奖杯终于回来了!
22岁进入国家队担任陪打教练,后又成为创造女排中兴时代的英雄主帅,陈忠和一路逆袭,励志经历在排坛堪称绝无仅有的传奇。任教期间,面对举国上下的期望,和瞬息万变的战局,始终风度翩翩,笑对一切。“迷之微笑”也成为他最显著的标识。黄渤自曝为出演这个角色“学习”了不少文字、影像资料,全方面地钻研人物,还特意收集了人物的小习惯:“他是福建人,爱喝茶,喜欢收藏小古董”,表演时也将这些细节装载在角色中。谈及对陈忠和指导的看法,黄渤感叹:“他为中国女排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5
崛起中国女排的传奇正式起始于世界杯的赛场。1981年,郎平的惊天一扣帮助女排赢得第一个世界大赛的冠军,此后中国女排开启了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1982年世锦赛获得冠军,1984年奥运会获得冠军,1985年女排世界杯获得冠军,1986年世锦赛获得冠军。看到这个五连冠是让国人振奋的。
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女排也是国家崛起的缩影,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国人发奋图强。郎平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五连冠)为刚刚向世界敞开胸膛的中国,带来了极大的民族自信。中国女排也被赋予了冠军之外的更多内涵,并最终归结为“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影响力延续至今。”
那个时候的女排姑娘,如郎平、梁艳都是家喻户晓的。多少人因为她们感到骄傲。只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是这些光芒的背后是多少汗水堆积起来的。
那个时代,训练的条件并不像现在,器械缺乏,条件艰苦,都是训练时的一些阻碍。她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可是这些姑娘们就是能够克服,一次又一次在赛场上创造奇迹。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似乎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中国女排究竟是怎么了?这是那个时期大家心底的声音。黄金球员的退役,战术的'落后种种原因。女排姑娘们在赛场留下了眼泪。不,不,这不是我们的中国女排。
女排姑娘——郎平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只是这次她的身份是以女排主教练的身份出现了。即使是这样,郎平的小屋里仍旧是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6
在里约奥运会中,中国队屡屡夺冠:乒乓球队、跳水队、羽毛球队……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中国女排夺冠。
中国女排小组赛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地闯入淘汰赛,进入淘汰赛后,斩巴西,挑落荷兰,闯进了决赛,与塞尔维亚队争夺冠军。
大家都知道,中国女排曾在小组比赛中0:3输给塞尔维亚,但中国女排不言放弃,敢打敢拼,使尽“洪荒之力”来打这场比赛。虽然第一局以19:25输给了塞尔维亚队,但在随后的三局比赛中统一思想,调整心态,贯彻教练战术,以25:17,25:22,25:23连胜三局,最终夺得了本届奥运会女排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次奏响里约!
过去,每当我拉小提琴跑音时,都会发泄似的将琴弓使劲地往琴上一摔,随手将琴放下,愤愤地离开琴室。看了中国女排决赛后,我明白了,失败一次两次算不了什么,只要你坚持,练好基本功,夯实基础,就会胜利,获得成功。
中国女排不也失败过吗?但她们却没有放弃,而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小组赛接二连三地输球,她们没有气馁,而是及时总结比赛得失,发现自身不足,扬长避短,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最终,她们收获了胜利的果实,为中国争光夺彩,赢得世界的尊重。
虽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任重道远,相信日后也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一定要发扬中国女排的精神,刻苦学习,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社会,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中国女排》观后感篇7
“体育兴则国兴,体育强则国强”,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接连获取优异成绩,屡屡为国家赢得荣誉,彰显中华民族正以足够自信的姿态走向强大和崛起。30年来,中国女排队员们在赛场上挥汗拼搏的身影,令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热血沸腾;中国女排赢得冠军,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国歌在赛场升起飘扬,激荡国人心潮澎湃;当经历低谷遭遇失败,中国女排顶住质疑与冷落,不抛弃、不放弃屡败屡战绝不轻易认输,向世人展示出震撼人心的坚强……如今,中国女排以崭新姿态回归世界顶尖行列;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全国各行各业英姿勃发。
“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冠军,主教练郎平写在微博的这句话,生动阐释“女排精神”之所以让人感动并代代相传,关键在于行动、力量和能力等重要“硬核”支撑。中国女排的.辉煌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依靠严格训练、团队协作和顽强奋斗一分一分拼来的;“女排精神”不是凭空喊出来的,而是历经时间与实践的检验,在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中提炼和凝聚起来的。学习中国女排、弘扬“女排精神”,显然不能停留于“被感动”,而是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踏实付出,让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将“女排精神”带给我们的热血沸腾,转化为立足本职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女排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入围2019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实至名归;“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具有跨越时代的宏大力量,成为新时代追梦人奋勇担当的精神价值注脚。让我们坚持党的领导,近14亿中国人民手挽手、一条心、一股劲,在苦干实干中发扬“女排精神”,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朝着胜利的方向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伟力!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