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收集9篇)
攀登者观后感篇1
今天早上,爸爸在我弹完钢琴后,带我攀登石龙山。石龙山巍峨高耸,爬上烈士碑公园,需要消耗我大量的力气。在爸爸的坚持下,我终于登上了石龙山。登高望远,山上的空气真好,阳光照耀,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这时不时让想起我看过的电影《攀登者》。
精彩的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登山队员不畏艰难、挑战自我、勇攀珠穆朗玛峰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方五洲,曲松林,还有徐缨,李国梁,杨光他们,为了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从出发营地开始训练,窗口期时间很短,他们想尽办法走过大风口,穿越北坳路线和第二台阶,不怕困难,一次一次失败都不放弃,面对雪崩也不退缩。最后,她们成功登顶,为中国人争了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是好样的。
想到这里,我不仅对方五洲、曲松林等人更加敬佩,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特别是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要做一个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小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战胜自己。
攀登者观后感篇2
这些人都是娱乐圈备受瞩目的演员,更是集口碑和演技于一身的演员,他们无论是哪一个提出来都可以撑起一个影片,可是如今汇聚在一部电影内,那么这部电影的质量就毋庸置疑了!
历年来的国庆档都是各类影片厮杀的主战场,而今年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应景的影片也不在少数,而和《攀登者》能够相提并论的唯有《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从三部影片的预售上来看,《攀登者》以6500万的预售位列第一,而《攀登者》想看人数也超过了30万人,这就是《攀登者》已经预定了爆款大片的席位!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于祖国有着深沉的爱意对于革命先烈更是怀着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60年那个装备落后的时代,中国三人登山队完成冲刺,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足以振奋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
而如今被搬上荧屏自然值得每个人观看,也值得我们学习攀登精神,可是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更值得我们每个人观看!
攀登者观后感篇3
今天和家人一起去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着实被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
虽然我们在1960年已经登上珠穆朗玛峰了,但是由于摄影机丢了的缘故而没有拍到珠峰顶。这使的我们虽然登了顶,但是没有被国际上承认,这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遗憾。于是在1975年,国家又一次组织登山活动,这一次大家充满信心,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民知道中国人的决心。于是在这一年我们中国人又一次成功的登上顶峰。在这期间,攀登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大风暴,遇到强气流,遇到雪崩,但是中国队员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最终又一次成功登顶,使得观众们热泪盈眶,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有许多想法。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为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不仅如此,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无比强大,为了祖国而争光,为了祖国而奋斗。我们中国人不怕任何困难,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努力奋斗,拼搏,这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
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
攀登者观后感篇4
今年的国庆节由于妈妈身体的原因我们没有出去玩,只是去看了国庆三部曲,今天看了由我的偶像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登山队在恶劣条件下,牺牲了队友,最后只剩下三人的情况下登上珠穆拉玛峰,但是没有拍取有效的影像不被国际认可,继而再次冲击珠峰的故事。原来这是我们今年看《开学第一课》上那位双腿截肢的登山队员的亲身经历改编的电影。
我从来不知道登山也需要这么多的`知识储备,还有体能训练,看着我们中国的登山队员把中国梯挂在珠峰的第二台阶上的时候,并且把国旗悬挂在珠峰顶的时候。电影院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整个影院沸腾了。民族自豪感爆棚!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不怕吃苦和坚定信念的决心,美好的生活和别人的尊重都是自己挣来的,只有自己努力奋斗,才能有美好的将来!
攀登者观后感篇5
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砺前行!
攀登者观后感篇6
很感人的一部影片,有很多令人紧张的时刻,伴随影片的起伏观众情不自禁的发出叹息、欢呼、抽泣、笑声。张译扮演的角色很有张力,他除了在影片开头跟随队伍一起攀登珠峰之外,其余出镜的.情节都是在指挥的后方,但其实他的内心活动应该是最波澜的,情感丰富溢于言表,有悔恨、怨恨、懊悔、不舍、坚定、疼爱、释怀,这个角色演得很好,吴京和子怡的感情戏也为影片增添了美好的爱情元素,可歌可泣。井柏然这次演的也是很好,他很适合这类感文艺的角色,最后和藏族姑娘的合照,令人泪目。我喜欢那个时代那种朴实真挚的情感,照片、信件是最珍贵的追忆,他们靠双手双脚勤劳创造出了幸福和胜利,太珍贵了。很感谢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到我国第一次登顶珠峰的那些英雄,真的向他们致敬![威武]他们太棒了。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去登珠峰。
攀登者观后感篇7
珠峰放在现在也攀登不易,更何况是那个时候。看到第一次因为没拍照而不被承认,心里可惜又愤恨。而后来一次次攀登,经历了亡失败,到最后的成功登顶,这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给后人踏出了一条道路啊。一部很不错的主旋律电影。
片子还是很不错的嘛,尤其是彩蛋!哈哈哈!如果感情戏分再克制点,就更完美了!毕竟是让来完成任务的,不是来表演节目的。60年代,在一切条件都艰苦的情况下,我们依然登顶了!那会儿我们自力更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后来,我们要发展的更强大,要向世界证明我们可以!就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力量的认可和支持!但永远不变的是我们中国人不放弃的精神!不放弃每一个队员,同时保证完成任务!为什么要登顶?因为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未来的。
攀登者观后感篇8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59年,当时我们的邻国印度说:珠穆朗玛峰不能算中国的领土范围,中国人登不上珠穆朗玛峰。这样的情形之下,攀登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在1960年派出了214人的登山队,因为当时的.气候环境,最后只有四个人艰难的朝峰顶爬去。
电影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他们四个从珠穆朗玛峰北坡往上爬,在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时候,有一个30多米的垂直峭壁,他们就只好搭人梯上去,凭借坚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登顶的壮举,因为没有摄相机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所以当时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被世界认可。
回来后他们把路线制成地图,1975年第二代登山队再次出发攀登珠峰,并准确找到了当时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悬崖,建起了一座金属梯子在峭壁上,这就是”中国梯“,中国人终于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珠峰顶端,用相机记录下来这历史性的一幕。他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我们自己的山,自己会爬。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大山——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终有一天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攀登者观后感篇9
今天上午看阅兵,下午看《攀登者》。
《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看完《攀登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信念。“登上去,让世界看到中国人”1975年,他们背负着前辈的重担,他们肩负着祖国的使命,他们向珠穆朗玛峰发起挑战,这不仅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人内心意志的征程。低温,风雪,缺氧,这些艰难险阻挡不住中国人。因为他们有着那一颗想要登上去的心。对于登山队能集体作战登顶珠峰,对于五星红旗能在地球之巅飘扬,是十分骄傲和自豪的。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