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观后感优秀(收集2篇)
国学经典观后感优秀范文篇1
学习国学的好处很多,我听了,我也想了。而让我真正明白的是看完《王老师国学讲座》后,我深深的被触动着。“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以前经常会听到这一句话,而多的是疑惑,半懂。看了讲座后,让我对这一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讲座的内容是推广儿童经典诵读的理念,看过以后,我感触很深。
讲座先讲台湾的孩子从小接受类似于美国的教育,渐渐忘记了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对中国的许多名著一无所知。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如何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文化呢?接着,就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倡导孩子读经。经就是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我现正在学弟子规,它对我的影响非常之大。弟子规是中国历史悠久,教人做人的书之一。每小句三个字,朗朗上口,短小精悍,脍炙人口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历史故事。弟子规主要教人孝顺。每一小段都有一个有关这一段的内容的故事。
其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以前我一直没有做到,现在听了古人的教训,觉得自己实在是不应该。
弟子规里的一字一句都包含一个深刻的道理,短短几百字,概括了一生的哲学。只要我们去品读,去感悟,去体会,就会感觉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华夏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
国学经典观后感优秀范文篇2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是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中孕育。
我国最著名的国学经典是“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论语》主要讲述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做人的准则与学识的方法;《孟子》主要讲了孟子与其他思想家的争辩和对弟子的言传身教;《大学》主要讲了弘扬光明的品德;《中庸》主要讲了怎样修养人性;《诗经》中主要记载了各种诗词曲乐;《尚书》是一本历史典籍;《礼记》是一本门类杂多的典章制度书籍;《周易》主要讲了古时的八卦之术;《春秋》主要记载了鲁国的编年史。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不仅仅要学习现代的文学,更应该继续领略和发扬古代的经典文学,使华夏的精髓得以保存。国学经典用记叙语言的方式引导着华夏人民做人处事的方法与历史的传承,让人们学会怎样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说将“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文学宝典一一记之,但你心中也必须存有一盏指引你向往社会与生活的“明灯”,如果你没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进的徒行者。所以无论你性质如何也应该拥有一盏“明灯”。
而“明灯”出现的唯一途径就是--探索国学经典的奥秘与神奇,并发扬它,使它得以保存。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