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草房子读书笔记范文(3篇)
初中生草房子读书笔记范文篇1
轻轻合上书,我还沉浸在桑桑有趣的故事中。脑中一遍一遍的回放着桑桑那些有趣的故事。秃鹤顶着光溜溜脑袋,在众目睽扮演光头司令的搞笑场景,直到被他的努力维护仅自己的自尊而感动;害羞的纸月拉着外婆的手,出现在桑桑院子时那娇小可爱的模样;蒋老师与白雀没有结果的爱情;不幸的杜小康与厄运相对时的悲惨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刹那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这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让桑桑在这短短六年时间里,敢受到了世间冷暖渐渐的长大了。
我不禁佩服起这个少年,为了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为了自己的尊严不被侮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当台下观众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却一个人哭了,把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屈辱发泄出来了。油麦地全体师生都哭了,在他们眼里有一个最英俊的少年,在我们眼里是一个不屈的灵魂。
一个人从富有到贫穷只是一瞬间的事,就像杜小康一样。他家住在油麦地的一间“红门”里,他们家几代都在油麦地经商,是油麦地的首富,所以他爸爸杜雍和对他一直是有求必应。他拥有的跟多是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可就在他爸爸拿了自家所有钱又去购买一批货准备继续经商时,船翻了,他们家破产了,杜小康停了学。懂事的他在停学后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父母维持着生计,在校门口卖东西,没有一丝卑微的神色,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不怕苦,不怕累,精神饱满地过着每一天。生活就是如此,世事难料,只有拥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下去的勇气,什么困难都不用怕。
六年很快就过去了,桑桑因为爸爸的工作,要离开这一片让他迷恋的草房子了。在桑桑心中这一片金色的草会在他的记忆中永存。这些参杂着温馨、快乐、悲伤、温暖的记忆,这也会在每一个向往金色麦田的孩子,它陪伴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在草房子的对面,在桑桑身边还会发生多少有趣的事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一片草房子永远在闪烁……
初中生草房子读书笔记范文篇2
外婆家的门是红色的。从红门往外看,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鸭子在春天的荷塘嬉戏;荷花在夏天的荷塘争艳;落叶在秋天的荷塘漂浮;鱼虾在冬天的荷塘游泳——这都是从那扇红门里看到的。
红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刷的,新房子刷上红色油漆,谁都觉得好看,也喜气。也是从那个时候,生活开始富足起来。十几年下来,红色油漆没有一点褪色,依旧是那么红。但是我并不喜欢那扇门,很早就学过“朱门酒肉臭”这句诗,所以对红门一直没有好印象。
其实也有那么一扇红门,杜雍和家的门。我也讨厌那扇门,门里面那个虚伪的世界,连酱油都羼水的虚伪世界。《草房子》看了好几遍,我最喜欢翻到“红门”那篇,因为我喜欢杜小康那跌宕起伏的经历,或许真的是人一倒霉起来什么坏事都接着来。对于杜小康来说,坏事一件接一件来。尤其是在看到其他小孩子在学校上课,而自己却只能在学校门口卖些小东西;看到小伙伴们一起游戏,而自己却没有勇气和他们一起玩;面临着要和父亲放鸭子的现实,而自己却只能选择接受。或许是对于倒霉的事让我感同身受,我总是很同情杜小康的遭遇。
让我最感到现实的残酷的,就是那扇红门被摘掉,只剩下一间空屋子的情景。刹那间,我似乎能感觉到杜小康在想什么。或许安静地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甚至是心跳声。面对着家徒四壁的房子,想起曾经的风风火火,又想起如今的凄凄惨惨。即使是麻油地最结实的房子,却不如草房子,里面的热闹和温馨或许是今后都感受不到的了。还有,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是否还可以回到那个草房子里面和伙伴们一起念书呢?红门里还会不会回到从来那副景象呢?杜小康一定是带着这样的疑问的。
不久前,外婆家搞起了装修,说要把那扇大红门也卸下来,换上防盗门,才既安全又美观。看着装修工人抬着那扇红门,走得很远很远,不禁又想起了杜小康家的那扇红门,我竟感到了同样的空虚。
因为我再也看不到那扇红门,再也不能从红门里看到四季的变化了。
初中生草房子读书笔记范文篇3
这些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草房子》这本书,这是一本充满感人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许多人物,如可爱顽皮的桑桑,有坚强的杜小康,有秃顶的秃鹤,还有柔弱文静的纸月……
这个故事讲了在油麻地小学金灿灿的草房子里发生的许多欢喜、感人的故事,有着桑桑美好童年的回忆,真是所美丽而又感人的草房子。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桑桑,因为他很顽皮,也很勇敢,比如有一次他让同学把秃鹤的帽子放在旗杆顶上、把蒋老师的信弄丢了、在板仓帮纸月勇敢地尝苦药、让火针一下子扎在身上……这些都写出了桑桑很顽皮,也写出了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最令人感动的人物就是秦大奶奶了,她为了自己的地,就算睡在艾地里,也不愿回到人们给她在河边盖的新房子里。然而,自从她把落水的小女孩乔乔从河中救上来以后,人们接受了她,与她一起过日子。本以为会快快乐乐的,但是秦大奶奶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只是仅仅为了一只南瓜!这都是因为油麻地人纯真的爱感动了秦大奶奶,使她在垂暮之年散发出人性的光彩。
最坚强的人是杜小康,他从小就在油麻地最富有的一个家庭里长大,但是在一夜之间,就变得非常贫穷,爸爸希望能够再富起来,可希望却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杜小康做了一件正常人永远都做不到的事,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地摊!
这本《草房子》使我深受感动,故事中主人翁的童年经历是我们今天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是怎么也体会不到的,这是一本永远值得珍藏的书!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