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人观后感(精选4篇)
领跑人观后感篇1
喜欢领跑人这个词——pacemaker!为的不是自己,而是让身边的人跑出更好的成绩,这特别像一个园丁,像一个老师的角色。
因为本身也是一个跑者,所以对这部影片特别有感受,虽然这部电影有不足的地方和情节,部分甚至不值得推敲,但它让我感动了,那么就值得给一个五星。
对于以下几个片段特别有感触:
1、是企鹅是鸵鸟,跑了就知道。
人天生的本能就是跑步,关于跑步的种种,跑步的感受,别人说了给你听没用,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只有自己跑过才知道。
2、你现在是在做自己喜欢的还是擅长的事情?
这是真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选择,但事实上现实的大家大多数都选择后擅长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可以带来收入,而渐渐地远离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只要自己足够喜欢就能把这件事情变成擅长。但是我们又会面临各种瓶颈,无论是喜欢的还是擅长的。如果一开始就选择擅长,那么在偶尔做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一旦遇到挫折就止步不前。反而是一直坚定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不断向前。
所以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关键并不是我们走了多远,而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走着。
3、跑者脚就是光线背后别人看不到的丑陋。
看到这部分特别心酸,表面看到人家的好成绩都是很羡慕,但是有多少人愿意这背后所承受的痛苦。
4、痛苦但依然想尽一切办法跑着。
虽然马拉松不建议这样,还是以自己的健康为本,但是看着这一幕还是感动了,真的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不顾后果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跑,只是为了跑着。
领跑人观后感篇2
普通的人物,普通的故事,除了打鸡血式的结局。
也许因为谁都预料到该有结局,所以导演采用皆大欢喜的喜剧荒诞式结尾。一直不明白教练对万浩的态度,最好的战术棋子?听话的队员?还是尊敬的选手?但最后教练放下跑表与手册走出去迎接万浩,以及万浩依旧唯唯诺诺的看着教练说明着一切。我好像明白又说不出来,导演很聪明,现实依旧是现实,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在更多人的肩膀上攀爬。
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有强迫的,有自愿的。谁能否定资源的力量?谁能否定别人的牺牲,只不过不曾想过,自然就不曾见
就像万浩的弟弟,就像所有享受着万浩付出,跑在他后面的`人我也一直跑在别人的后面,我很确认。最喜欢影片中,反复问到的一个问题:喜欢的与擅长的,你选择哪个?大部分优秀的人会说:我擅长的就是我喜欢的也似乎所有的聪明人都说:我先选喜欢的,实在不行,大不了在做自己擅长的。也似乎这个选择很是占优,在决策上。
生活总有着无尽的烦恼,解不完的结行的状况不是什么突发情况,所以对于自己不行的现状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我们都只是普通的正常人。“不行”,是我们的通用标签,所以所谓不行以后再改作擅长的,是荒谬的逻辑。因为不论是喜欢的,还是擅长的都存在不行的时候,都存在瓶颈。
的确,因为我们的平凡,我们无法一跃龙门身价倍,也无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多年来我所学到的。我学会看待自身但,我们依旧可以跳,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所谓的瓶颈不是你可以前进多远,而是你是否一直在向前走?
人是脆弱的动物,所以我们在身体疲惫之前,就彷徨于30公里,心理早在30公里就停下,所以有太多的事我们没有从一而终。有多少人可以在为别人奔跑了大半辈子,勇敢的为自己跑一次,从30公里处开始。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部并不精致影片的原因。
弟弟吃泡面时想起哥哥马拉松的最初的目标竟是为多一箱方便面,我也联想到了林林总总的类似现实我们跳过了4米4能得到什么?究竟会得到什么?弟弟在万浩跑完30公里,彷徨放弃时,无言的打开雨伞。
领跑人观后感篇3
第一次看韩国片,还是分两次看完的,感觉良好。
在喜欢与擅长之间,你会选择怎么做?大多数选择自己擅长的东西,然后,一直持续,这是谋生的需要,很难逾越;但做自己喜欢的事却可以有无限的希望和快感,但谋生毕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于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默默无闻地在一条路上走下去,直到老去。结尾纯属夸张,比较励志。
人只有在希望中才会有无穷才智和力量,这份力量甚至可以创造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生而为何?这是很多人已经懒得去想的问题。我知道我喜欢什么,但我选择依靠擅长的积累作为谋生之需;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我只能在既往的路上继续。于是,谋生成了一切,理想成了彩虹,如此,老去。
马拉松是一项实现孤独与喧嚣的运动,长距离的奔驰,不断与自己对话,浮想万千和一片茫然,在运动的极限中体验纯属自己的快感和失意,冲刺阶段快感如潮释放,而此前的一切,不过冷暖自知。发现自己愈来愈喜欢马拉松,享受长时间的独自奔跑和最后瞬间的释放。掌声和喧嚣于己无关,超越才是享受。
影片的结尾的确是为了媚俗的皆大欢喜臆造,但抒发的却是周万浩长久以来一直被压抑着的东西,如此,喜欢与擅长,理想与现实,被完美统一。电影不是教科书,被完美统一的何止是周万浩的结局,或许,那也是绝大多数人在夜深之际无数次展现的梦幻通道。现实已经如此残酷,我们借此集体意淫一次,总是欢快的!
领跑人观后感篇4
这是一部出色的马拉松题材电影,体现了不屈不挠、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体育精神。
周万浩是本片的绝对主角,不论是头戴“黄鸡”头盔跑步送外卖的他,还是被国家队选中参加训练的他;不论是街头,还是运动场;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出现迈开双脚急速向前奔跑的场面,你都会觉得:这个男人,真强!
万浩家里只有他和弟弟。小学时,他为了赢二等奖的奖品“一箱方便面”,和弟弟有了一个“红伞约定”,万浩如愿得了二等奖,从此,万浩走上了运动员之路,可是,他并没有“一飞冲天”,生命的启承开合才刚刚开始,脚伤让他选择了当“领跑人”,再然后,他当体育老师没成,做生意也没成,欠了高利贷的他,窝囊地寄居在朋友家里。
万浩的生命里只有马拉松。
万浩的弟弟,虽然从小家庭环境不好,但是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进入大公司工作,他的生命里把贫穷困难化作了自己的动力,但却不知如何把兄弟之情溶解开来。
相比,万浩具有了小人物的所有特性:内心单纯,容易上当受骗,没有社会地位......他的生命里,仿佛注定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跑马拉松。所以,他跑着,不屈不挠地跑着。
他的挣扎、纠结、彷徨,让我们看得如此辛酸。伦敦街头,在马拉松30km的“出发点”,缺席哥哥无数次比赛的弟弟,终于将内心的兄弟情化解开来,带着一把红伞来助威了。红伞在人群中悄然打开时,内心好感动。这是兄弟之间的暗号,是对彼此的信任。然后,这位万浩大叔,重新迈开步伐,抛下“跑完全程可能终生不能再跑步”的恐惧,大步向前冲。让我掉眼泪的场面在随后上演,腿抽筋后的万浩大叔,硬是拿观众的小旗帜在腿上猛扎,这时的“解说员”很给力,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流血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在这个马拉松赛场上,流着血的他,俨然像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勇士。勇士最后不仅跑完全程,还拿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虽然,影片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他想传达给我们的体育精神却如此真真切切;虽然,影片中出来个中国选手阳阳,貌似故意丑化中国人,但整体拍得真的很好!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