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精选10篇)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1
莱莉从出生到慢慢长大,脑海中的五种情绪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一直在调配着茉莉的日常生活,后来因为父亲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莱莉只得和熟悉的中西部生活说再见。然而搬来旧金山,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混乱渐渐在心里滋生。
感受每一种情绪的存在
情绪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脑海中出现,随着我们的接触的人,事,貌似每种情绪都会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地出现,茉莉小时候,基本都是快乐的回忆。可是搬过家之后,让她从熟悉的环境中一下子切换了出来,可茉莉却一下子没有适应过来。这时候,做父母的也没有感知到茉莉的恐惧与悲伤,恐惧与悲伤积累多了变成了愤怒,最后她开始厌恶父母。儿时的那些梦想、快乐记忆一下子都消失了。如果茉莉可以感受到这些情绪,并和爸爸妈妈表达。最后她也不会想离家出走。愤怒与厌恶达到极点的时候,人可以做出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而我们将情绪转为忧伤,去抒发出来,这时候反而让我们平静下来。所以,要适时表达自己的忧伤,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不要忽视任何积累快乐的经历
每个人慢慢地长大,所有的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悲伤都会形成记忆球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所以,会有很多人长大了不自信,缺乏安全感,对生活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这其实和小时候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的经历充满了快乐,遇到悲伤的时候,也能够慢慢抹平。这个孩子长大后会快乐阳光很多。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每一个情绪产生的原因,让孩子们正视这些情绪。这样,他(她)长大后遇到任何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就都能够驾驭喽!
所以,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要做情绪的主人。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2
最近,我和弟弟一起看了一部动画片,名叫头脑特工队。我和弟弟都看得津津有味,里面讲的是主人公莱莉的脑子里有五个奇特的情绪小人,分别是乐乐,忧忧,厌厌,怕怕,怒怒。你一定不知道在莱莉的大脑总部周围还分布着5座个性小岛,分别是家庭岛,诚实岛,冰球岛,友谊岛和淘气岛。
一天,莱莉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原因要搬家到旧金山,莱莉的生活开始变化,她不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校,新的朋友,她开始变得不开心,开始逃避,不愿意与朋友父母交流,5个个性小岛慢慢地倒塌了。而乐乐和悠悠通过努力并在其他情绪小人的帮助下重新让莱莉积极乐观地适应这个新环境。
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喜怒哀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遇到问题要冷静,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或者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控制。生活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充满阳光,我们也不可能一种情绪打天下,七情六欲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什么莱莉的记忆球,最后是彩色的,而不是单纯的快乐。她笑过,哭过,得到过,失去过,情绪五味杂陈,这才是人生真正该有的样子。失去过,方能明白得到的可贵,悲伤过才能了解快乐的真谛。
我快11岁了,和莱莉一样的年龄,我也会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有一次,我想妈妈陪我睡,妈妈没同意,于是我回怼道:“那我宁愿一个晚上做上百上千个噩梦,你们也别想睡好觉!”只见妈妈微微地抬抬眉毛,好像要发大火,把我烧着似的,但是她忍住了,说道:“回房间去思考思考后再跟我说!”这时姨妈看到我的白袜子丢在墙边,好心地问我:“这袜子用来干什么的?”正在气头上的我就不耐烦的说:“我去表演的时候用的,你别管!”一气之下姨妈走了。
那天晚上,如果我能冷静下来和妈妈好好地说明,这几天我在做噩梦,希望能陪我一下,我想妈妈会同意的。对于姨妈的好心帮助,我能耐心些,姨妈也不会生气了。看完这部动画片,在妈妈的引导下,我终于明白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她们道了歉。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3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头脑特工队》,快来跟我一起欣赏一下吧!
故事讲述的是女孩茉莉的大脑中有五个情绪小人,分别是乐乐、忧忧、厌厌、怒怒和怕怕,他们控制着茉莉的各种情绪。乐乐一直希望茉莉永远快乐,所以她不想把任何事情交给忧忧处理,直到有一天,茉莉父母带着茉莉搬家,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大脑总部里,忧忧不小心碰到了核心记忆——茉莉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而乐乐为了抢救核心记忆,和忧忧一起被吸进了管道里,进入了长期记忆区,并开始找回大脑总部的路。途中,她们发现了茉莉小时候的幻想伙伴冰棒,在冰棒的帮助下,乐乐和忧忧得以离开了长期记忆区,搭上思想列车,返回大脑总部。
在乐乐我忧忧离开大脑总部的同时,其他几个小伙伴怒怒、厌厌、怕怕也有了麻烦。代表茉莉大脑中的主题的四个小岛停运了,并一个一个的掉进了遗忘谷——将事情遗忘的地方。没有了乐乐的指挥,厌厌、怒怒和怕怕手忙脚乱,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修复主题小岛,可是一个都没用。接二连三的事故使茉莉失控,甚至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在另一边,乐和冰棒不小心掉进了遗忘谷。他们借助在遗忘谷中茉莉小时候的幻想玩具——靠歌声驱动的彩虹小车逃出了遗忘谷,但是冰棒却被遗忘了。于是乐乐和忧忧接着赶路,及时回到了大脑总部。乐乐回想起忧忧在途中帮助她的各种事,明白了忧忧的好处,再也没有忽略她,而茉莉也调整好了情绪,快乐了起来。
在电影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电影最后,大脑总部的控制台扩建了不少,每个情绪小人都操控着自己的版块,这让我明白了每种情绪都有它的好处,没有一种情绪应该消失。没有快乐,你就不会有情谊;没有悲伤,你就不能品味人生。所以,学会接纳每一种情绪吧,它们对你可是有很大的用处的哦!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4
亲情,是人生当中比较美好的情感。我们成长的世界里,从婴儿到儿童,再从儿童到少年,进而从少年到青年等等,陪伴我们左右的常常是那种幸福的亲情世界。
电影《头脑特工队》,就向我们观众展现了那么的一个亲情的世界。在电影故事当中的表现,便是那个带着快乐与开心的淘气岛。淘气岛由记忆中心的金黄核心球影响,记忆球里常常向我们展现莱莉与爸爸、妈妈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一家子,每天开心地过着美好的生活。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爸爸与妈妈,未曾放弃过对女孩莱莉的关心与照顾。
尤其是在莱莉试图出走,试图离开她与爸爸、妈妈搬进去的新家时,爸爸和妈妈就非常着急地打电话以图找到出走了的莱莉。莱莉脑海中的快乐情感记忆衰弱的时候,她曾经与父亲、母亲发生过争吵。可是,这些经历永远也比不过他们友好相处、快乐生活的美好记忆珍贵。所以,乐乐拼尽全力要回到控制中心,只是为了莱莉的快乐,为了莱莉的爸爸与妈妈在她记忆中建立的淘气岛,可以发光发热,可以让温馨常伴莱莉的左右。
是的,人生的旅途当中,我们需要守护那片来之不易的亲情世界。我们当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珍惜与父亲、母亲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才不会失去美好的情感,我们才不会被各种不好情绪所左右。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忧忧触碰了莱莉那些美好记忆的记忆球,让莱莉收获了珍贵的感动,收获了珍贵的亲情,让莱莉心中的那片淘气岛重新建立起来。
人生的长路,我们当珍惜我们记忆深处的淘气岛,珍惜那种童年时光里与父亲、母亲的美好相处,珍惜那些我们生命里来之不易的亲情和缘分。只有这样,才不枉此生!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5
这是一部讲述了11岁小女孩莱莉因为爸爸的工作变动,而不得不离开她原本的生活跟随家人搬到旧金山,她的生活被五种情绪所掌控,尽显了大脑内情绪的多彩世界。
像我们所有人一样,莱莉被她的情绪引导着,它们分别是快乐、恐惧、愤怒、厌恶和忧伤。这些情绪住在莱莉的大脑中,控制着一台控制机器。五个人合作为莱莉的生活出谋划策。在这里,所有的记忆被存储在水晶球里,摆放在记忆库中。其中金色是快乐的记忆,蓝色是忧郁的记忆。而核心记忆则连着小莱莉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家庭、友情、诚实、兴趣……
有一天意外发生,快乐和忧伤意外脱离了控制中心。在返回大脑控制中心的路上,他们遇到了莱莉小时候的幻想玩伴,一头粉色的大象——冰棒。“莱莉11岁了,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和我玩了,”乐观的冰棒讲到这些时哭了出来:“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用属于我们的火箭船带着莱莉去月球……”
可是,此时,莱莉的友谊、诚实……小岛一个接一个地轰塌。火箭船和快乐、冰棒却一起掉到了深渊里,面临着即将风化的凶险,快乐和冰棒一次次地唱着能让船只发动的歌曲想要驾驶着它冲上去,却因为两人太重,最后冰棒纵身一跃,跳入谷底,目送快乐回到平地上。最后风化后被吹散。
其实快乐一直不希望忧伤出现,她曾经一味地想要封闭忧伤,比如画地为牢,希望忧伤不要离开圆圈,不让忧伤触碰记忆球……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6
第一遍,没看懂,第二遍,似懂非懂,第三遍,好像懂了,又好像还有些地方不太懂。
什么电影这么“烧脑”?一部儿童动画片而已,值得看三遍?太夸张了吧!
我与莱莉很像,都是十一岁的女孩,聪明却又调皮,懂事却时常任性,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搞得全家鸡犬不宁。
我与莱莉也有不像的地方,莱莉最讨厌吃西兰花,我却喜欢吃西兰花,当然更喜欢吃牛排和巧克力。
莱莉经常为一些小事情而闹情绪,我更是一不顺心就发脾气,我发脾气时的表现与莱莉几乎一模一样:气冲冲地跑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下把门关上,然后一个人在里面生闷气。
爸爸妈妈说,这是成长过程中“叛逆期”的表现,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会“叛逆”?但是前几年我确实没有这么“叛逆”。
莱莉的爸爸妈妈很爱莱莉,我的爸爸妈妈也很爱我。莱莉的妈妈总是那么和蔼可亲,莱莉的爸爸偶尔也会发脾气。
我闹情绪发脾气时妈妈总是对我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但是能够自己轻易控制好的情绪还是情绪吗?
妈妈有时候自己也控制不好她自己的情绪,这时候的妈妈就从一个“和蔼可亲的妈妈”变成“面目可憎的妈妈”。
即使我不闹情绪不发脾气时爸爸也总是唠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
爸爸说:“没有为什么,小孩就是应该听父母的”,我很不服气,我也没有见到爸爸什么事情都听爷爷奶奶的。
《头脑特工队》与其说是一部“故事片”其实更像一部“科普片”,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与其强行的“控制它”还不如自然的“顺应它”,遇到伤心难过的事,痛痛快快地哭出来;遇到开心高兴的事,敞开胸怀地笑出来。
影片的最后,莱莉调整了自己的情绪,成了一个充满朝气活泼开朗的女孩,我也一定会像莱莉一样,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让父母不再为我操心。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7
《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这个成长更是我们在这个故事后对自己的全新的认识。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的存在。
我们总希望正面的情绪能抵抗负面的情绪,社会一直让我们做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些悲伤,有时我们遇到什么坎坷,即使你看无数遍搞笑的电影也不会开心,反而大笑一场可以让我们满血复活,重新再战!就里面的有一句话:“正是这些五彩缤纷的小岛,才成就了现在的莱莉”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每一个小情绪,害怕让我们小心翼翼的驶着小船在海面上行驶,厌厌让我们有自己的个性,不随便跟风,怒怒让我们再收到外界刺激从而保护自己,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正视,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还记得除了莱莉的脑袋里有小人还有很多人,正说明了一句话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是像乐乐那样开朗活泼,所以这样我们才要正确看待自己。
其二:成长伴随着失去。
我们在这些即没了童年又没有成年的感觉,也许现在有人跟失去乐乐的莱莉,变成暴躁,敏感,多疑,叛逆……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失去纯粹的记忆球,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个性之岛,但最后还是有了各种各样的个性之岛。
到了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正视自己,正因为有了这些性格,我们的人生才能这么有意义……
不过本片没有续集,但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8
时光带不走优雅,生活永远慈悲!我们用一生追求,如何成为一个生活家,生活的艺术家。
很喜欢的一本书,终于拍成了电影,昨天去影院看《头脑特工队》的时候看到《小王子》是今天上映,但是今天还没有时间去看,明天一定要抽空去看一下。其实今天是为了总结一下《头脑特攻队》的观影感受。昨天晚上20:00的场次,空荡荡的影厅算我们一共只有六个人,合伙包场的节奏,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评价蛮好的影片硬是没人看。
挺有意思的一部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尤其是茉莉去旧金山的新学校的第一天开始,也是整部电影开始高潮的地方,我已经被电影里的人物带入了那个大脑中。导演成功的让我讨厌了“忧忧”,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她搞砸的,我恨不得已经把眉毛拧的跟“怒奴”一样了!我真想不要忧忧了!但是我转念想,如果没有“忧忧”,茉莉的生活会怎么样?一直处于极端的状态么?不是快乐的大笑就是生气发怒,那她就没有静下来发泄自己的委屈的时候了。果然到最后,忧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辛巴为我解开了我一直不能理解的一个点,为什么只有忧忧能把茉莉离家出走的“点子”灯泡从控台上拿下来?他说“因为只有忧忧会为未来担忧啊!乐乐想到未来是美好的,即使出走也会有快乐的未来,怒怒只有愤怒,只有忧忧担心离家出走后的结果不好,你说呢?”成长就是一场旅程,我们在路上会遇到开心的,不开心的,恐惧的,厌恶的,但是我们还是一路走来了,我们随着列车的越走越远,渐渐忘记了许多令我们开心的、伤心的事,甚至有些记忆将永远不复存在,但是我们边走,又边组建了新的记忆世界。晚安,愿每个人的童心都能躲在潜意识里,而不是记忆埋葬场。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9
动画片最开始是来哄小孩的,比如迪士尼早期公主系列,在现在看来完全是人物纸片化三观有问题。后来开始掺杂一些心灵鸡汤和人生道理,人物也开始朝丰满的方向发展,比如亲情和友情,比如相信自己,比如善待自然。卖萌和搞笑最开始作为调味品,但是近两年出现了一种几乎全靠卖萌咯吱人笑的动画类别,而道理也就是通过一个正能量的故事那么一笔带过,看了之后除了笑过并没有留下什么别的痕迹。小黄人,说的就是你。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妈的主控情绪是悲伤,你爸的主控情绪是愤怒么?哪个片子里不是父慈母爱天下太平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告诉你,你妈在对你爸不满意的时候花痴当年放手的异国帅哥,你爸脑袋里大部分时候是在开脑洞完全不理解你妈和你说的啥么??哪个片子不是家庭和睦,一个人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死人不算)我就好奇孩子回家问妈妈这段什么意思妈妈怎么回答…
别的电影敢直白的对你说,It'soktobesad么?敢说不论如何悲伤终有一天会主控你的生活然后你只能拥抱这悲伤么?哪个片子不是欢乐多过悲伤,不管是重新认识亲情友情还是重新认识自己都是正能量满满?哪个片子主人公不管出场多么落魄最后结尾也是逆袭成功?就算没有得到最开始想要的是不是也得到了一个别的然后再论证一番这个别的其实更重要?
所以孩子们还在雀跃欢笑,却看哭了半场的大人。喜悦恋恋不舍的让出了控制权,记忆缓缓退色然后随风飘散,曾经形影不离的幻想朋友融化在黑暗的记忆的深渊中。只有悲伤有感染记忆的能力,因为不管儿时的记忆有多甜蜜,联想到当下内心也总还是有苦涩。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列车,不论我们怎样哭喊,都无力阻止热二律在自己身上残忍的展开。能做的只有接受现实,带着满腔复杂的情绪,挥别童年继续前进。
导演说这是一封写给孩子的情书,我觉得这更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的情书:献给所有的孩子,愿他们从未长大。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600字篇10
这部电影是一个比我小十岁的少年拉着我一起看的,中间夹带各种吐槽各种乱入所以看完了也并没有泪目。可能那个所谓幻想的朋友已经离我远去太多年,以至于我们俩在讨论剧情的时候我还言之凿凿的说我就没有意淫过BingBong这样的存在,言外之意就是我从未如此孤独与无聊过。然而当我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似乎又不那么确定了。
片中有个场景,是那些在废墟里堆着的一个个记忆球,都还会在joy的触碰下熠熠闪光,重现着当年的温度与色彩,然而它们的主人却都已经不记得了。可能很多人都会为此感到惋惜,我却并不这么觉得。我一直很庆幸有些事我可以想不起来,因为遗忘就像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那些被我们亲手埋葬掉的并不只是欢乐,更多的则是忧愁,苦闷与绝望。如果能让我不记起后者,我心甘情愿将与之相关连的一切都通通忘掉。
就像对一个小时候受过欺凌的人来说,可能他的整个中学时期都是晦暗无光的,即使是中间夹杂着的短暂而微小的快乐,他也不愿意无端想起。而对于一段结束得异常狼狈不堪的恋情,也没有人想要一直记得前任当初对自己说过的情话,因为那些甜蜜的耳语远远抵不过最终背叛劈腿所带来的伤害。如果我们无法剥离记忆,那就只能选择连根拔起。
这个过程可能一开始只是自己强迫自己忘记,但等过了几年,就会发现自己是真的什么都记不得了。即使你翻开当时所写的日记,听到曾经单曲循环的歌曲,都未必能想起自己当时纷繁复杂的心情。很多记忆就这么在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逃避中消磨掉了。
虽然快乐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快乐的体验却是可以再现的。就像成年后升职加薪后的雀跃就并不一定比小学春游前的兴奋来的少,下一段恋情的开花结果也会比之前的惨淡收场来的更心满意足。然而如果我们记得太多,就一定不会快乐,不管过去的记忆是好是坏。
所以,还是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老话,珍惜现在吧,相信这也是这套遗忘机制的初衷所在,努力让现在的自己活的开心充实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