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收集9篇)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1
一口气看完了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我是在激动、理解、宽容中欣赏完的。的确是不一样的视角,却给了我们很好的惊醒,告诉我们用心做老师。
用心做老师,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目光投放的学生的身上,想想他们需要什么。影片里院长和马修老师就是两种类型的教师的典型的代表,院长一类可能就是一些个别的把自己的目的放在教学之上的老师,一开始的时候,他非常反感马修老师带领孩子们成立合唱团,而且态度非常明确,他对马修老师说“我不喜欢你的态度,更不喜欢你的做法”,但到了自己加官进爵的时候,伯爵夫人来参观的时候,指名要欣赏马修老师组织的合唱团的时候,这位院长却完全变了态度,组织合唱团成了他自己的主意,而且对此还到处吹嘘说是自己的人性化教学,是自己对教学法所做的新贡献。但实际上呢?他为了这群乌合之众闭嘴,变得老实一些,什么样的体罚都用上了,让池塘底教养院变得死气沉沉,乌烟瘴气,甚至是阴森恐怖,在这里的孩子好像囚笼里的小鸟一样,绝望地在高墙之内,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们没有希望,直到马修老师来了,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位代课老师,但他知道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找到了孩子们的特点,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鼓励孩子,他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善于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出他的教学方法的转变,他让孩子真正找到了自由,心灵的自由,他甚至敢于去破坏院里的规矩,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郊游,这些都是马修老师从孩子们的眼中的到的。
用心做老师,我们应该在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去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位代课老师,他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位伟大的老师,至少在他的学生心目中。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看到马修老师都是在尊重、相信、理解、宽容自己身边这些可能在当时院长看来劣迹斑斑的男生,正是这些让我们感觉的马修老师教育的伟大,即使是一位在当时人人都望而生畏,人人都认为无可救药的蒙丹的时候,马修老师还是更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宽容,蒙丹对马修老师的大不敬在我们好多人看来是无法容忍的,但马修老师还是不断的替他说情,所以当最后蒙丹被警察带走的.时候,他朝马修老师淡淡的一笑,或是对马修老师最后的回报吧,但可惜的是教养院却没有给这样的一个少年一次信任的机会,结果也是把他推上了悬崖,以至于教养院最后遭到蒙丹报复性的放火。的确,马修老师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们犯的一切都错误都是可以容忍的,都应该充分地相信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用心做老师,我们在于一种理念的传播。如果问马修老师做为一名代课老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能就是一种理念的传播,这种理念是符合人性发展需求的,是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交给学生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马修老师给皮埃尔一个演唱的机会的时候,皮埃尔没有辜负老师对他的期望,“在皮埃尔专注的眼神里,我突然领略出许多东西,有着骄傲,被宽恕的喜悦和一种新的感受,他第一次懂得了感激。”通过我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这之后,我们是不能要求想要的太多的,记得电影中一个镜头让我很是感慨,在回看片段的时候,五十年后的皮埃尔指着照片中的马修老师说“还有那个代课老师,叫什么来着?”当通过老同学的回忆他也想起来他的老师叫做克莱蒙马修的时候,他说“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不知为什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眼角涩涩的,鼻子有些发酸,在我们看来是皮埃尔恩师的马修老师,竟然在五十年后,皮埃尔竟然连名字也记不起来了,但皮埃尔却的确由一个教养院里不懂事的顽皮小子成长成为一位受人尊重的音乐家,这不得不说是马修老师给他在思想上的启蒙所带来到,这也许就是马修老师传播理念,不去追名逐利带给我们的最好的启示吧。
用心做老师,我们应该善于去细心地去观察我们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如果说皮埃尔是千里马的话,那么马修老师便是决定他命运的伯乐了,这要取决于马修老师对皮埃尔的细心观察和培养,才让他做了合唱队的领唱,并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以至于最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但又有谁会相信这样的一位音乐家竟然是从教养院里走出来的呢?用心做老师,我们还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打击。看看下面这段电影对白吧,当最后,马修老师因为带着孩子们去野外,擅离职守被开除的时候,他和院长有一段对白:
马修:院长先生,在临走之前,我想说出对您的看法
院长: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马修:你是个既无能又坏心肠的人
院长:他们呢?
马修:他们没的选择。
院长:我也没有,我从来没想过去改造犯人,别告诉我你想在此终老一生,我和你一样有其他抱负。
马修:别把您的失败怪罪在孩子身上。
院长:你以为我喜欢当看守,总要有人去做,你去做呀,带着你朝圣拐杖去巴黎见特级部长,“嘟嘟嘟嘟,我是马修,我们要真的教育家,而不是废物,”快加入,您是大圣人,大圣人,有信仰,其实你只是个失败的音乐家,代课老师,小小的代课老师,小小小小小小小,小代课老师,懂吗?你以为你是谁,小小的代课老师,小小小小。
马修:你疯了
院长:我累了,去下地狱吧
马修:不,是离开地狱。
用心做老师,我们不应该刻意去追求名利。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也是引用电影最后的结尾的片段独白“他并不刻意去追求名利,他的所作所为只有他知道。”当悦耳的音乐响起的时候,这个小院里,一切的肮脏、冷漠都烟消云散了,马修提着自己的行李,带着孩子们美好的祝福——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因为在这之前,这里的孩子是冷漠的,是孤独的,是排斥别人的,但自从有了他,孩子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了,生命中有了信仰了,所以最后马修老师说“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乐观,我真想向全世界高声大喊,但又有谁会听到我的心声呢?根本没人在乎我的存在,伟大的艺术家很快地找回了自我,我叫克莱蒙马修,失败的音乐家和失业的代课老师”,虽然他这么说,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听出他的明显的自信,对自己音乐家的自信,对自己代课老师的无怨无悔,因为他没有像院长一样地去追名逐利,而是坚守自己的阵地,净化孩子们的心灵。
马修老师的日记的最后说自己是失败的音乐家和失业的代课老师,但我要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启蒙家和最伟大的教育家。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2
学校组织大家观看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看了以后感觉有很多的借鉴意义。电影中的学生都是一些问题学生,而我们学校的各个班级中也会有个别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就更多了,电影中马修老师的成功和校长的失败给我很多启发。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影片中的马修老师用音乐启发孩子,他不顾院长反对,硬是要将学生组一个合唱团,它发觉这群叛逆的小孩有音乐天份,它要让这群小天使高声欢唱生命之歌。另一位是不屑参加合唱团的男高音同学,但他老是在扫地时偷偷的哼唱,有一次意外地被马修老师听见,觉得悦耳动听,于是在一位夫人来参观时安排了一场独唱,获得全场观众的赞赏。这群孩子从一开始不服从马修老师,花招百出的捉弄他,经常气得马修老师七窍生烟,到最后孩子非常喜欢马修老师,感谢马修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唱出自己的.天空。马修老师用自己的方式取得了自己教育的成功。我相信这些学生通过参加合唱团不仅学会了遵守纪律,增强了自信心,也陶冶了情操,他们的人生可能因此而改变。由此可见,一位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老师也深感责任重大。
影片中的校长则是一个失败的典型,他凭借自己的判断确定是那个坏学生(不知道名字)偷了学校的钱,在不经过调查的情况下对那个学生又打又骂,并最终把那个学生赶出了学校,后来事实证明是冤枉了那个学生,但却酿成了恶果。那个学生为了报复校长放火烧了学校的宿舍,幸亏同学们都不在里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学生他的道德品质可能是不好,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坏事都是他干的,我们不能凭自己的经验去看待他的一切。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学生,不仅不能教育学生,反而会让自己的工作陷于被动。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3
人本平凡,但不平庸,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杰作,永远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不管是谁,哪怕是夜空中并不起眼的小星星,也会绽放只有它才拥有的独特光芒。教育一个孩子,如同牵着一只蜗牛散步,不能急,不能火,棍棒并不能起到作用。因为牵着蜗牛散步的人不同,长大的蜗牛也不同,有的勇攀高峰,有的安于现状。每个孩子的未来,基本都掌握在教育者们的手中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真实的诠释了这个现象。在一个辅育园内,被送进来的孩子们无理、傲慢。而这个辅育园的园长更是贪图官利,内心丑恶。他实行了不听话,就惩罚的不合理规定,使孩子们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坏习惯变本加厉。
园长的这一做法让新来的音乐老师马修十分反感。相处了一段日子以后,他发现这里的孩子们心灵纯洁,声音动听,于是将他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马修教他们唱自己写的歌,孩子们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这些饱含正能量的歌曲,使孩子们恢复善良,乐于助人。这些得到了一位女公爵的赞赏。于是,贪婪的园长为了官利,欺骗女公爵说合唱团是自己的杰作,女公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奖励了园长金钱和官位。而马修仍然在教孩子们唱歌,帮助孩子们走出阴影,重现阳光、快乐的童年。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后,园长将责任嫁祸于马修并无情的将他开除。而园长继续对孩子们行使不合理的.管教,因为多次严重体罚学生,关学生禁闭,不给学生饭吃等等,被人检举最终送进了大牢。
影片以倒序法放映,批判了棍棒教育以及那些贪图官利,金钱的教育者们。将善良的马修和丑恶的园长做了明显的对比。园长的不合理管教方式只会让孩子们走向沼泽,监狱,但善良的马修将孩子们拉了回来。影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闪光点和本领特长,只要勤于发现,乐于探索,勤学苦练,就能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本平凡,但不平庸,只要有皎洁的月光笼罩着我,给我温暖,哪怕我是一颗又小又丑、光芒微弱的小星星,也会绽放异彩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4
没有华丽的服饰,没有惊天动地,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就足以震撼人心。
那是一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实为“少管所”,那里有让人头疼的孩子,冷酷的校长,死板的教师,严厉的制度,一切都是那么阴森。教师以残忍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便以破坏行为进行报复。可这一切竟在马修——一个平凡的失败音乐家的到来而被改变。他对学校“一犯错就处罚”的制度深恶痛绝,他绝不相信这些孩子真的无药可救。当他发现这些孩子有唱“歪歌”的天赋时,顺水推舟组建了合唱团;他发现一位叫莫翰奇的孩子拥有惊人的歌唱天赋,建议莫翰奇的母亲将他送入音乐学院,最终造就了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马修对所有人包括叛逆至极的孟丹都有一颗包容的心,这不得不使人为之感动。
在这部法国电影中,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个画面:马修被解雇离开学校时,满地的纸飞机上写满了孩子们的祝福和思念,马修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在这个瞬间,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溢出了眼眶,我突然感觉: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十恶不赦的,是没有优点只有缺点的。在生活中,能遇上向马修这样老师的概率不及十万分之一,每个人都有潜力,关键在于挖掘的方式,老师不能就成绩而一概而论。就好比莫翰奇,一个令家长失望至极的叛逆少年。他的歌唱天赋被马修充分挖掘,最终成就自己。同时我也被音乐的力量所震撼,竟可以让这群任性,叛逆的孩子乖乖被驯服,这无疑彰显了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观看这部影片,我不禁为刻薄,势利的校长的粗暴残忍而愤恨,为孩子们曾经不幸的遭遇而惋惜,为孩子们能遇到马修而庆幸,为马修的善良真诚而感动……无需华丽的语言,也无需跌宕起伏的情节,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5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我们用各种角度欣赏这世界;为了放松、为了娱乐、为了欢笑,走进电影院,沉浸在被黑暗压缩的空间,享受电影的嘲、情节,投入布幕上的影像,用心感动。
去年美术课,老师分享了一部好电影给我们──放牛班的春天。它扣人心弦的画面,至今依然烙印在我的脑海。一位代课老师──马修,进了一家收养孤儿或不正常孩子的学院,全校只有几班,通通是难以管教的学生;纵使上课时间,打闹、恶作剧、也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一次,一群学生被马修老师逮到改编歌词,在宿舍里乱唱;从此,他发现他们愿意唱,只是不会唱。于是,马修老师训练他们一阵子,组成的合唱团名号便打响全国!但马修却被任性的校长资遣,那一群原本只会闯祸的野孩子,居然从窗口偷偷丢出一架架纸飞机,滑过的弧线,宛如孩子们内心如刀割的.伤痕,代表他们忧愁的哀伤。
多么感人的一部片!一位平凡的代课老师,竟能把一群只会为非作歹的小孩,教化成懂得感恩报答的小孩。整部电影我都睁大了双眼观看,深怕遗漏了哪一形。它说明了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凡事没有不可能。老师的那一份细心、苦心,全在学生身上印证出来;每滴眼泪、每份心思、每次口舌,是那么的真挚诚信。大家眼里的小孩,只是尚未被爱的一面;在漫妙天籁的回声中,才能体悟他们真心吐露出的美,以及童年应有的稚气。唯有如此的感动,才能让你我的心,多一个温暖的慰藉。
一场电影,是属于自己的冒险旅程,让自己的心灵感动;一场电影,是回顾以往时光与满足超现实幻想的方法;一场电影,将多为你我的人生,增添丰富的色彩!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6
假期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放牛班的春天》。看完之后,感动至极,所以写下这篇读后感。下面,有我一一道来。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天傍晚,莫翰奇小时候的同学贝比特来看望他。贝比特把马修老师的日记给了他,日记讲了:在一个男生寄宿学校里,有一班问题学生。一名叫蒙斯特马修的人来学校当老师。马修老师认真教学生们,甚至组起了一支乐队,得到了公爵夫人的认可。最终,因为一场大火,被劝退。院长因为体罚学生,也离职了。
我最感动的地方就是马修老师教学生唱歌。马修老师每天晚上,等到学生们睡熟了,开始写歌,白天时教学生唱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修老是用自己的.心,融化着每个学生心里的一块冰。他把自己的精力毫无保留的花费在学生身上。他用这样的方法,一次一次消除着自己和每位学生之间的隔阂。他和学生很亲密,还被当作亲人。
还有一个情景我也很喜欢:马修老师刚来到学校时,麦神父就被学生刺伤眼睛,院长就要关学生的禁闭。而马修老师却不体罚学生,只是想让做坏事的同学自己承认,可见他费尽了多少心思,想方设法的和同学友好相处。马修老师还为学生,又一次写起了歌。
我觉得马修老师特别伟大,能为自己的学生付出一切。面对许多问儿童,他并没有逃避责任和体罚他们。他就像一位英雄,不顾自己,去帮助自己的学生。
这部电影十分好看,十分感人。我推荐给大家。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7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刚来到这个学校时,就看到一个孤儿——贝比诺。贝比诺是一个孤儿,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坚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会来接他。
马修用自己执着的心,建立了合唱团,还发现了一个拥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他的嗓音与众不同,这也让他获得了马修的信任,马修也让他在合唱团中独唱。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马修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曾今无恶不作、行为极差的那些学生,向他扔纸飞机,飞机上写了学生对他的看法和告别,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在这部电影中,校长受这所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行为所影响,常常虐待学生,但在后来,在马修的劝说下,他还尝试着折纸飞机;还有一次,他被学生们用球击中了头,不但没有去责骂学生们,反而和他们一起踢球,校长也逐渐变得善良了,但他还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级开除了。
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个学监,而且他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时候,马修老师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的。的确,马修老师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们犯的一切错误都是可以容忍的,都应该相信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启示: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应该看到学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长起来。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8
“放飞孩子的梦想,让他的身体到灵魂全都变成一个天使。”这是我在今天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后发出的感慨。同时,这部影片叙述的也正是一些问题少年脱胎换骨,直面人生的全部过程。
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他的才华没有办法展示出来,所以沦落为了一名男子学校的代课老师。在那儿,马修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难缠的问题少年,他们整天干着偷窃、吸烟的勾当。而院长却以极为暴力的手段管教着这班问题儿童,以体罚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学校里是司空见惯。性格沉着冷静的马修老师尝试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个现状,他决定用音乐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们沉封已久的心灵。他在自己专用的乐谱上为孩子们创作了一首又一首歌曲,他希望一段旋律或者一个跳跃着的音符能唤回孩子心中久违的温暖,能把他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
马修老师刚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进展得很不顺利。其中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班上的一个小男生。皮埃尔拥有着天使的面孔和美妙的歌喉,但是却有着一颗魔鬼的心:自私、冷酷无情。在马修老师不厌其烦地挖掘、引导下,他的音乐天赋被充分地展示了出来,最后,他彻底地摆脱了那个邪恶的自己,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
马修老师在学校目睹了院长的冷酷,还有其他老师的.无情和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后,并没有对这些孩子丧失信心,他不仅只看到了他们的缺点,更发现了他们的潜质,他不体罚学生,给他们反省、改正的机会,他像一个坠入凡间的天使,把问题少年心灵里的肮脏清扫得一干二净,还他们原有的天真和纯洁。现在我们的社会上不正是需要像马修这样的老师吗?如今的独生子女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与重重保护之中,所以他们的心灵都是非常的脆弱,经受不了任何来自外界的伤害。老师就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我们遇到的是像院长那样冷酷无情的老师,那我们的一生几乎都要被毁了!我们都满心期待着能遇到马修这样的好老师,能让我们的身心都健康的好老师。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篇9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音乐电影,在音乐课上老师带我们观看,但看完后我意犹未尽,回到家抽空又看了一遍。
影片主要讲了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来到一所“池塘之底”学校当学监。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是一些父母双亡或是“不良少年”。校长哈珊十分严厉,一系列惩罚学生的措施:关禁闭,罚做卫生等等,也有学生受不了这种惩罚而跳楼。而主人公马修来到这所学校教受大家音乐课程,他发现学生们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坏,他利用合唱的方式,让“池塘之底”的孩子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他发现了莫杭治·皮耶尔的天赋异禀,并培养他,还有每周六都在门口等家人来接的佩皮诺……影片的最后,因为一场大火,校长把马修辞退,只顾自己如意的.校长也被举报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我认为影片最感人的部分是马修正要离开学校时,什么又放纸飞机的合唱方式送别他,可爱的佩皮诺追上这样上车离开的马溪区,并和马修离开,而马修被辞退的那天刚好是一个星期六。这可谓是全片的暖心之笔。
其实,生活中的苦难并不一定都是不幸的,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它,在这个春天,我们也应不负昭华,为将来播下希望的种子,浇灌辛勤的汗水,以后便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记得加缪说过一句话:很多事情没想的那么糟糕,毕竟还有阳光来温暖我们的骨头。以希望来看待生活,生活也会厚待你。
相关范文
-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大全(3篇)
小说《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000字范文(3篇)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通用(3篇)
《阿甘正传》观后感600字范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1000字作文(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3篇)
关于《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范文(3篇)
年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五篇(3篇)
年建团100周年心得体会范文(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2篇)(8篇)
学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模板(3篇)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8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800字大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