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收集10篇)

时间:

攀登者观后感篇1

今年的10月1日,正值祖国母亲71岁生日之际。我再次观看了电影《攀登者》,仍然让我震撼万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攀登者》讲述了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的遗憾,1975年有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徐缨(章子怡饰)、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的纪录片。同时证明了“世界上如果有奇迹,那一定是中国红”的真理。

攀登珠峰的途中,“最强攀登联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队员们多次命悬一线,但他们更在危难之际团结一致、奋力抵抗,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挑战人类极限,展露了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攀登珠峰的过程中,“最强攀登联盟”也历经了无法预料的磨难。有一次发生了剧烈的雪崩,雪崩像巨浪一般向登峰队员席卷而去,当突击队员紧急向后撤退之时,后方突然裂开了巨大的山间缝隙。眼看雪崩袭来,队员们就要被吞噬淹没或坠入山谷,登山队员冒着生命危险纵身一跃……整个影院的人不由自主地发出一片惊呼。

其中最震感我的一幕:在珠峰的第二台阶上,一名队员氧气瓶脱落,不巧砸在了李国梁的头上,李国梁当场昏厥,跌落峰坡。和他系在一根登山绳上的队员,一同滑向了山坡下的悬崖。队员们无数次奋力的用登山镐砸向峰壁,总算在命悬一刻之际停止了下滑。那时,李国梁的整个人还悬挂在峰崖,眼看绳索已经支撑不住了,李国梁自己为了不拖累队友,将手中的摄像机传给队友,割断了自己的'登山绳,顷刻间,坠落悬崖,壮烈牺牲……我为他默默流下了眼泪。

在经历了艰难险阻后,队员们终于成功登顶珠峰,让中国的国旗飘扬在珠峰峰顶,测量出珠峰新高度为8848.13米。整个影院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想:攀登者把五星红旗插上珠峰的那一刻,奇迹中国红声明全世界。

最强攀登联盟的“攀登精神”是一种坚持、一种挑战、一种超越、一种……更是一种使命。它赋予我们前进动力的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祖国,祖国神圣不可侵犯。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把最强攀登联盟的“攀登精神”融入生活,不惧困难,向极限挑战自我,攀登属于自己也属于国家的“峰顶”,让“奇迹中国红”永恒于世界。

攀登者观后感篇2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登山队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虽然看这部电影时我有些害怕,但我却很感动很自豪,真想大声喊出:中国,你真伟大!

1960年,中国的三名攀登者登上了珠峰,其中一名叫曲松林的攀登者后来截了双脚。因为攀登者的`鞋子都带有刀锋,在攀登最高峰时,他们搭成了人梯,为了保护同伴,曲松林在零下30多度的情况下脱掉了鞋子。最终他们登上了山顶,遗憾的是为了救曲松林,没能留下影像资料,不被世界承认。

为了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可以登上珠峰,1975年他们又开始了登山行动。李国梁为保护相机,为保护同伴,牺牲了。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方五洲等9名登山者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峰,并测量出了准确的高度:8844.13米。

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共同维护,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光荣!

攀登者观后感篇3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要去攀爬珠穆朗玛峰!

攀爬途中遭遇雪崩。把用来拍摄登顶证据的摄像机扔了。虽然最后爬上了珠峰,但没有人去拍下这个证据和历史的时刻。外国人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性。所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在十年后我们重新组织了登山队。当年有三位登山成功的英雄,也重新归队。经过5年的训练,中国人再次攀爬。虽然过程途中也经历了雪崩与大风。但队长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就带着队员奋力向上爬到达顶峰。在1975年中国人实地测量出了,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

看了这个电影后,我发现很多人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最后登上珠峰,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我开心的流泪,自豪的'流泪。最后,我们所有人都想电影屏幕中的国旗敬了一个礼,为他们的顽强精神感动!

攀登者观后感篇4

今天,我自己来到了电影院,看了一场名叫《攀登者》的电影。

电影刚开始就是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第一次来到了珠穆朗玛峰,攀登这座海拔最高的山。走到了一半,队长不能坚持下去了,把队长给了方五洲,方五洲带着队员,爬上了顶峰,当时为了救队员,把照相机弄丢了,结果没有证据,苏联不相信他们爬上了珠峰,还说他们骗人,经过了15年,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爬上珠峰,承认这是自己的山脉,又爬了第二次,但还是没有人爬上。

最后,方五洲就剩下最后一次机会,要是窗口没了,就爬不上珠峰,但他们坚持不懈,死了也要保护好照相机,要是没了照相机,就没有了爬上珠峰的证据。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后爬上了珠峰,插上了五星红旗。

中国人才是最强大的,即使别人有再先进的武器,我们的.勇气也会战胜武器,取得最后的胜利。

攀登者观后感篇5

珠峰放在现在也攀登不易,更何况是那个时候。看到第一次因为没拍照而不被承认,心里可惜又愤恨。而后来一次次攀登,经历了亡失败,到最后的成功登顶,这都是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给后人踏出了一条道路啊。一部很不错的主旋律电影。

片子还是很不错的嘛,尤其是彩蛋!哈哈哈!如果感情戏分再克制点,就更完美了!毕竟是让来完成任务的.,不是来表演节目的。60年代,在一切条件都艰苦的情况下,我们依然登顶了!那会儿我们自力更生,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后来,我们要发展的更强大,要向世界证明我们可以!就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力量的认可和支持!但永远不变的是我们中国人不放弃的精神!不放弃每一个队员,同时保证完成任务!为什么要登顶?因为人类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走向未来的。

攀登者观后感篇6

三十号,母子去看巜攀登者》后,孩子说这部被喷的最多,因为感情戏太多。

我对他说:可能如你所说,可是在我的脑子里并没有留下太多这种印象,因为在观影之前,我没看过任何影评,而你看过一部分。

人们总是会不自觉的相信差评,然后在观影过程中去找证据进一步认可。所以观影前最好不看影评,只看介绍。因为影评是别人的观后感,看了以后再去观影容易被别人牵着走。观影后再去看别人的影评,对比自己的感受,这样才会更客观的评价一部电影。

另外,看一部电影,如同读一本书,你只需“我取”,“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关注打动你的,对你有用的其它的不要太在意。

孩子说:可是电影不是书,有人看到问题就应该提出来,剧组才能改进,才能拍出更好的电影。我对他竖起拇指,然后跟他谈了我的观影感受受。

观看影片阅读文章,没有人能准确完整的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个人觉得我们可以学习队员们为了梦想永不放弃的精神,虽然登山队解散了十几年,但他们没有放弃锻炼,国家需要,一封信便又聚在一起,虽都已人到中年依然能胜任。当有参训人员质疑训练科目没人能在三分钟内完成时,方五洲一言不发,脱下外套,三分钟内完成了全过程。

学习他们为了确保成功,做足准备,曲松林留在原来的营地十几年,分析天气情况,做了大量记录,甚至能倒背天气歌。

学习他们的隐忍精神,被误解时,方五洲没有抱怨,从一个优秀的登山队队员下放成锅炉工,他在哪个位置都认真做自己的事。

学习他们的'合作精神,每次登山都制定详细的方案,各部门都尽职尽责,为了共同的目的密切配合。

学习年轻队员勇敢担当,勇于磨炼自己的精神,李国梁说:你们这代人总是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站了出来,我们年轻人不锻炼,什么时候才能从你们身上接过这重担?

我想我们普通人看电影,除了娱乐,就是能从中学到东西,所以更应该关注正面,淡化瑕疵,我很庆幸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感觉收获颇多。

儿子听了说:俺也是。哈哈,这小子幽默是与生俱来的。

攀登者观后感篇7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在藏语中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光辉、神圣。

珠穆朗玛峰终年被皑皑白雪所覆盖,最低温度会达到-50℃左右,而最高风力将达到8级以上!无数年过去了,多少人要想要去征服它,为了登顶,又牺牲了多少年轻的生命。

整个观影过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珠峰那恢弘的气势及绚丽的电影特效,而是一代代登山人那执着的信念和舍生忘死的使命感。

第一次登顶,八名登山队员遭遇雪崩,仅有三名队员幸存。其中一名队员的左脚因为被冻而导致肌肉坏死,不得不切除了半只脚掌……但遗憾的是,虽然这次他们登顶成功,却并没有被国家认可,因为他们在雪崩中丢失了摄像机,没有留下有效的证据。看到这里,我真的为这些队员感到难过和不值,委屈地掉下了眼泪。

任务失败不意味着彻底放弃,登山队大本营决定:等待下一个窗口期,进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

但是,在执行第二次珠峰登顶计划时并不顺利:傍晚,十位登山队员在北坳遭遇了罕见的8级风暴,导致一名医生的右腿被水烫伤,一名队员的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甚至连他们的帐篷都被吸走了!

可是大本营坚决不放弃登顶计划,无论队长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我再一次地哭了,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由登山队的摄影师带领九名队员进行这次登顶行动,依旧不顺利;当这支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第二台阶时,身为队长的摄影师被一个从天而降的氧气罐砸中了头部而滑下了山坡,其他同伴为了救他竭尽全力的拉住了他身上的绳子,可是摄影师身为队长不想连累伙伴们,因此他割断了绳子,坠崖身亡。

当大本营会长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简直后悔极了:这都是自己的错,如果不是他这么倔强,就不会让这么多的队员牺牲了。

虽然他伤心欲绝,但是登上珠峰的任务是必须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民族的期盼、是代表我们亿万中华儿女寸土必争的信念与决心。于是他再次任命登山经验最为丰富的方五洲为队长,带领余下的七名队员继续艰难前行,誓要完成这一次登山计划。

怀着祖国的期待,这支队伍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珠穆朗玛峰!他们在登顶珠峰骄傲的喊道:“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了!”

随着这一声声欢呼,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照耀的是八颗骄傲的中国心,照耀的是不屈的中国魂……

攀登者观后感篇8

挑战不可能,看夏老先生登珠峰43年终于在69岁戴双假肢登顶成功有感。

执着、真心真的是“可怕”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们的威力有多大可以激发你多大的潜能,“夏老说,这毕竟是我一直奋斗的目标”。著名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曾在别人问他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登山时也说过因为山就在那儿。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这是我家朱一龙老师说的)。

43年来,夏老遭遇了截肢、癌症,风暴、地震,可这些都不及他的决心。夏老用自强不息,一撇一捺写好了一个人字,那么我们呢?你热爱的是什么?你又有什么目标?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人总要为自己热爱的事业献身一次才不白走这一趟。所以你还等什么,别说明天要怎么怎么样就做好今天吧!

攀登者观后感篇9

在开始写之前,我又去做了一点功课,为什么要登山?

当被学生问到,登山能解决吃饭问题吗?吴京饰演的方五洲说:“几亿人就只想着吃饭问题,那我们民族又能有什么出息?”

我也有自己的一点理解。是为了探索自己的可能,可能到达的高度。

印象深刻的还有他说的一句话,他说:为什么登峰对他来说是天堂,对别人来说就像是地狱。

我想到了改变,思考,也许还有其它的可以代替的词语。

这部电影是和老大一起去看的,担心她会看不懂,也许这需要过程,反正也不需要她来总结写观后感。她也问我为什么要登山,我觉得我的这些理解,她可能还不会懂。

我只是给她提了一下,之前给她讲过的科比的故事,对她说:我也说不清楚,但这让我想起来科比,他为什么要那样要求自己去练球呢?

再升华一点或许也可以这样去想,人既然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什么还要攀登,创造,热爱,探索更好的自己?

挑战自己的极限,到达更高的高度,做自己卓越的领导者,到达你自己也不知道但却是你应该到的地方。

除了这些,还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在隔十多年后,第一次相聚向方五洲敬酒,先说感谢他,当初他们三个人登山在第二台阶他滑落下去,队长方五洲在紧急时刻没有伸手去抓曲松林递过来的相机,而是抓住了他的手,救了他一命,这也导致了后来因为没有影像资料,不能证明他们三个人登顶。

第二杯酒他又说恨他,为什么不去接相机。队长方五洲说,再重来一次,他还是会救他,因为生命更重要。这也是我比较喜欢这部影片的地方。

十多年后,国家重新组织的登山队新队长李国梁也是在登山途中,自己滑落的时候,选择把相机递出去,自己隔断绳子滑下山崖,此时当作为副总指挥的曲松林把李国梁的尸体拉回来的时候,抱着方五洲大哭。我觉得那一刻,他可能才真正明白队长为什么救他。

我觉得自己能理解的也很浅,但我喜欢电影里这一个地方的态度:生命更重要。

攀登者观后感篇10

看完了《攀登者》,这是一部好电影,它让我对吴京和张译的喜爱达到了一个新高,因为他两人在电影里特别好地展现出革命年代中国赤子身上的那种韧性和狠劲儿,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不服就干”。

这是一部不怕被剧透的故事,因为影片基本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情况,1960年,出于维护国家荣誉,中国登山队在队长阵亡的情况下坚持作战,一名队员甚至不惜以废掉自己十根脚趾为代价,帮助全队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在登山过程中,由于遭遇雪崩,摄像机遗失了,没能留下登顶的证据,这件事让中国在国际登山界十几年抬不起头,而之前生死与共的登山队员们也因为这事互生龃龉,渐行渐远。

15年后,中国登山队终于等来了雪耻的机会,三个曾经托付生死而又不能原谅彼此的老队员们和一群热血激昂的新人一起抵达了珠峰大本营,他们要为祖国洗刷冤屈,重新登顶,这就是《攀登者》要讲的故事。

吴京和张译在演员里并不以英俊著称,但他们身上始终有股实干家那种朴实亲和的`气质,影片中两人表现张弛有度,举重若轻,张译饰演的角色拖着队友尸体回营大哭时,我听我身后有人小声哽咽说:“给我张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京,很多年前,吴京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那个在阴暗的小巷里被甄子丹乱棍打死的黄毛杀手,现在一转眼,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百亿影帝,当我在荧幕中看着吴京一步步登顶时,我觉得那不仅仅是他饰演的角色在凛冽的逆风中前行,更是他本人在一步一步地顽强向上。

片尾字幕升起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就是这部影片的素质。

我一边跟着鼓掌一边就想起电影里引用的那句名言,有人问英国登山家马洛里,为什么要登珠峰,马洛里说:“因为它在那。”然后他就踏上了登顶之路并永眠于群山。

有未经证实的传言声称马洛里一定登上了珠峰,因为他之前许诺,如果登顶成功,他就把自己深爱的妻子照片留在那里,几十年后,当马洛里的尸体被发现时,人们并没有在其身上发现妻子的照片,因此有人据此认为马洛里之前一定是成功登顶了。

马洛里是否成功地把自己的挚爱留在珠峰之巅目前依然是个谜,然而,中国的攀登者们却毫无疑问地在珠峰上留下了他们的挚爱,那是他们勇气与牺牲的回报,一面飘扬于世界之巅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