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赶鹅说课稿(整理2篇)
老爷爷赶鹅说课稿篇1
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说课。音乐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下面我将以《老爷爷赶鹅》这一课同大家共同探讨与分享。
一、教材分析
《老爷爷赶鹅》》是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三年级上册。《老爷爷赶鹅》是一首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歌曲。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之间的对话。引出的风趣、形象的鹅叫模仿声,生动的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歌曲为C大调,单乐段重复带扩充的结构。第二声部在第一声部演唱一个小节之后进入,形成二部轮唱,轮唱的前16个小节多属平行三度和声音程,音响较丰满、协和、悦耳。在最后一小节处汇合成同一音调,在323210551的反复中结束。
(二)目标的确定及分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指南。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二声部轮唱。
(2)能力目标:运用电脑多媒体引导,培养学生自主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创造能力以及表现力,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和综合艺术感。在二部轮唱的实践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对国外的儿童歌曲有一初步认识。
(三)重难点的确定及分析
本课的重难点是:第二乐段中的休止符,以及二声部轮唱的协和与均衡;
二、教法及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幸福的环境。在学法指导中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教案
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复习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引导学生说说《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绪、速度、演唱形式等谈谈自己的观点,而引出今天要学的歌曲与这首歌完全不同。
第一个环节:
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的复习歌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行神谦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绪、速度。以便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二个环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三年级的孩子能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所以我安排的就是划拍视唱法自学前半段歌谱。接下来,我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当学生们通过自学对音乐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接着我进行旋律模唱法,通过教师分乐句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a’音模唱出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音准节奏又能培养音乐记忆力。而在后半段的教学中,针对休止符这一难点,我采用的添音练习法,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后半段既是较难唱准的部位,又是歌曲中最精彩的地方,教师应紧紧抓住歌曲表现得意境,指导学生用先弱后强、古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这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练唱,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唱歌曲,然后完整并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自信心的参与到音乐中,并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第三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通过听示范演唱,我们自己试着来唱一唱,可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合作,最后再分组演唱,达到良好的二声部合唱效果。引导同学们关注而声部轮唱的基本要领:一是各声部应整齐、统一。二是声部之间的对位,应该非常明确。并注意提示学生在开始的合作应该注意轻声唱,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板书设计:本课教学我采用图文式板书,目的是激发学生情趣,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1、老爷爷赶鹅
多媒体展示区
一、复习《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学习《老爷爷赶鹅》
三、二声部轮唱训练
老爷爷赶鹅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由《歌唱二小放牛郎》《老爷爷赶鹅》《蜗牛和黄鹂鸟》三首歌曲组成。这些作品均包含一定的故事情节及不同角色。本单元的内容是多元的,涉及到“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表现能力,促进审美情趣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叙事歌曲的欣赏已经出现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这种歌曲的体裁也有一定的认识,本课的学习在这个单元的音乐学习内容中是起深化作用。
2、教材分析:
《老爷爷赶鹅》是一首活泼、风趣的二部轮唱歌曲。歌曲短小集中,形象鲜明。以卖鹅的老爷爷与路人的对白,引出风趣、形象的鹅叫模仿声,生动地刻画了老爷爷赶鹅的场面,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歌曲富于变化,琅琅上口,具有浓郁的罗马尼亚民歌风味。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和青睐。
3、说分析学情: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模仿能力较强。按常规,我们的音乐课都在本班教室上课,教学设备受到限制,我校的孩子们生性也有些调皮,注意力容易分散,为此,我把激发兴趣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4、教学目标:
学情决定着教学的实施方法和手段。音乐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和依据。根据编者意图和审美的角度,尤其学生的学情和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培养学生音乐的兴趣入手为此,我为本课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是:
(1)初步了解说唱艺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轻快明朗的声音来演唱有趣的叙事歌曲。
(2)在歌曲的学习和二部轮唱的实践中,增强孩子们参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融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及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地把握休止符的演唱。
难点:二部轮唱的实践学习,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歌页。
二、说教法和学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本课的音乐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故事引导、兴趣激发、参与体验、创设情境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流程的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音乐中的故事”为主线,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享受——在享受中创造”,最终从歌曲学习中感受叙事歌曲的魅力。
1、在体验中发现——叙事歌曲的魅力
(1)教师用说唱的形式(节奏念词)来讲故事,说说故事中的人物,并让孩子们谈谈讲故事与说唱故事的不同。
意图:关注兴趣,以说唱故事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这样容易激活孩子们学习的兴奋点,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美的同时也感受人声的音色美。
(2)我用问侯的方式进行难点的突破。
“嘎嘎老爷爷︱0嘎嘎嘎0”
“嘎嘎你们好︱0嘎嘎嘎0”
意图:因为歌曲的后半部分节奏出现明显加快,而且出现了八分休止符,孩子们不容易唱准。所以,我把它作为难点来突破。
2、在体验中享受——感受二部歌曲的和声美(解决难点)。
(1)聆听教师范唱:教师准确生动的范唱能够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音响感受,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
(由于前两个乐句极为简单,孩子们对歌曲音调也有一定印象,所以我让孩子们随琴声用稍慢的速度直接跟唱,从而让孩子们获得识谱的自信心和乐趣。为后面的学唱打好基础。)
(2)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整体感知。
意图:克服孩子们“喊唱”“赶拍”的现象,为二部歌曲学唱打好基础。
(3)歌曲轮唱学习,两声部尝试合作,关注学生歌声的控制,声部的协调,让孩子们感受合作的快乐。
(当孩子们已能较好地齐唱歌曲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习二部轮唱,关注:
①各声部的整齐
②声部之间的对位(纵的关系)的准确性)
3、在享受中创造——歌曲的二度创作体验
根据创设的情境,我引导孩子们用人声这一天然乐器来完成歌曲的表演。
创设情境1:(歌曲的开始)
师:同学们,一个赶着鹅群的老爷爷从远处正向我们走来呢!你们能用动听的歌声来表现吗?
创设情境2:(歌曲结束)
师:现代化的城市是文明整洁的,这俩鹅群如果在城市呆的时间长了,会污染我们的环境,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用歌声把它送走呢?慢慢地……它们渐渐地……走远了。请你们用动听的歌声来表现!
意图: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根据孩子们对歌曲的理解,完美地演绎歌曲。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表演能力,也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孩子们审美情趣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自己对本课的学习感受;
2、要求孩子们下课后把这个故事以唱的形式“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将“音乐中的故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巧妙地问候语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进行重、难点的学习,特别是二部歌曲的轮唱部分,我能用多种教学方式大胆地尝试教学。最后根据我对歌曲的理解,对歌曲进行了二度创作,让孩子们能更有趣地演唱歌曲,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了“讲”故事的多样化,在学唱和参与活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积极探索与创新能力,又适时渗透思想教育。也达到了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丰富情感,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单元目标。看到孩子们能开心的学习音乐,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向“有效的音乐课堂”挑战,让孩子们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
板书设计:
老爷爷赶鹅
轮唱:相同的旋律前后隔拍演唱的形式。
歌页:
2/41=C
1、有个老爷爷—进城赶群鹅—听到有人喊—要买一对鹅—爷爷回答
2、有个老爷爷—进城赶群鹅—听到有人喊—要买一对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