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技术要点(收集5篇)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篇1
关键词:早春番茄;育苗设施;蔬菜产业
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31-1
0引言
番茄就是人们常说的比较常见的西红柿,是世界上普遍栽培的果菜之一。其色彩鲜艳、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栽培,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蔬菜在各个季节的需求表现的比较明显,因此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兴起,早春蔬菜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对于早春番茄的育苗工作来说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早已成为了菜农们关注的话题。
下面作者将从消毒、施肥、温度、湿度、光照、病虫害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广大菜农有所帮助。
1消毒
消毒尤其要说的是种子的消毒和床土的消毒。
1.1种子消毒
这里比较合适的是温汤浸种方法。热水温度达到55℃,搅拌的同时浸种15分钟,最后在30℃环境中催芽。
1.2苗床土消毒
用多菌灵消毒,每1000公斤床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克。将多菌灵配水溶液,喷洒在床土上,拌匀后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经过几天即可杀死多种病原菌,效果显著。
前期的种子消毒和床土消毒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为育苗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确保种子和床土没有问题也是育苗的关键所在。
2施肥
早施基肥。
如果在营养土配置时肥料比较充足,那么整个苗期可不用施肥,如果叶片颜色变淡后,便是缺肥表现,可喷施少许质量有保证的磷酸二氢钾500倍液。
3温度
在齐苗以后,这时床土温度不要太高。
“两叶一心”期切忌苗床保温措施跟不上,避免早春落花落果现象发生,影响早期产量。晴朗天气的中午床土温度容易过高,可以适当通风,注意适度,以免通风过大造成温差过大影响幼苗。
4湿度
苗床湿度要适中。
不要一味的浇水,一般苗期不需浇水。晴朗天气的中午可以适当浇水,但不要用冷水。也要注意水量的大小,草木灰可以吸湿。
5光
幼苗对光的要求比较严格。
对于冬天来说,外界温度较低,人们担心温差造成幼苗死亡,不敢揭开草帘让幼苗见光,就会导致幼苗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幼苗花菜的形成和发育。要增加光照,要经常保持覆盖物的清洁,草帘尽量早揭晚盖。阴天也要正常揭盖草帘,尽量增加光照的时间。
6病虫害
育苗期病虫害的防治也要关注。
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猝倒病等。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然后及时喷药保护,防止蔓延。
7结语
早春番茄育苗主要是顺应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需求,紧跟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步伐。番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高质量、高产量的种植效果成了菜农和人们关注的结果,早春番茄要想保质保量,早春育苗至关重要。
以上就是早春番茄育苗工作的注意事项,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小视,这样才能确保番茄质量与产量。希望以上早春番茄育苗工作的注意事项对广大菜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先友,邢后银,龚明香,柏广利.番茄设施春提早栽培的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01).
[2]曹元海,顾圣兴,韦洪珍,洪桂,罗荣军,解兆全,严传海,朱同玉,冯德育,张太勤.蔬菜新品种樱桃番茄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
[3]许翠莲,苏秀丽.富田佳利生物活性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
[4]王强,宋羽,帕提古丽,杨生保,杨涛,王柏柯,王浩,余庆辉.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番茄栽培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01).
[5]杜兴金.大棚早春番茄育苗技术[J].农业知识,2003,
(20).
[6]刘桂芝,李杰林.温室早春番茄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1998,(01).
[7]李剑.根据苗相改进早春番茄幼苗的管理技术[J].农村科技开发,2004,(03).
[8]李秀媛,胡芳杰,杨昌鸿.露地春番茄早熟高效益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1996,(06).
[9]牛焕义.温室春番茄育苗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1996,
(01).
[10]谢荣贵.培育春番茄壮苗技术[J].中国蔬菜,1982,(04).
[11]王威.早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广西农学报,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篇2
关键词保护地;番茄;需肥特点;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S1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106-01
东港市保护地面积1.2万hm2,其中番茄种植面积3333.33hm2。保护地占全市区旱田面积的40%,保护地生产每年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使其成为东港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其产量、品质与发达区域比较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针对东港地区保护地生产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现将其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总结如下。
1番茄需肥特点
番茄定植前与定植后比较,养分吸收量少,表现为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增加,特别是自第1穗果膨大后养分吸收量增加速度加快,至生育期结束吸收氮、钾、钙的量占番茄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70%~90%。在氮、磷、钾、钙、镁等元素中,番茄吸收钾元素量最大,其累计吸收量约为氮元素的2倍,其中果实膨大期以超过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0%居各生育期之首[1]。番茄营养生长期钾素主要集中在叶内,约占70%;结果期的钾素主要分布在果实内,约占60%。因此,番茄果实膨大后叶片缺钾症才会显现。在钾肥施用上,以果实膨大期追施为宜,以确保番茄产量和品质。番茄对氮和钙、磷和镁的吸收规律基本相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番茄对氮和钙、磷和镁的累计吸收量逐渐增加,尤其是氮和钙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番茄第1穗果实膨大后,其对氮和钙的吸收速率迅速增大,尤其是对氮元素的吸收量急剧增加;与氮元素相比,番茄对磷、镁元素的累计吸收量都比较低。虽然番茄苗期吸收磷元素的量不多,但磷元素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其不仅影响后期植株生长发育,而且会影响花芽分化[2]。
2施肥技术
番茄保护地栽培条件与露地栽培条件相比,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更多。据研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每生产1000kg番茄需要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量分别为3.86、1.15、4.44kg。要实现番茄产量60~75t/hm2,吸收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量分别为231.0~289.5、69~87、267~333kg/hm2。
2.1育苗肥
要想培育壮苗,需要事先准备好肥沃疏松的床土,同时还要求土壤养分含量丰富,包括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其他养分,pH值在6.0~7.0[3]。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番茄育苗床土配制方案:未种过番茄的菜园土、腐熟马粪按体积比为1∶2配制营养土,在每100kg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3kg、硫酸钾0.2kg;未种过番茄的菜园土、草炭按体积比为1∶2配制营养土,在每100kg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3kg、硫酸钾0.4kg;未种过番茄的菜园土、细炉灰、腐熟马粪按体积比为1∶1∶1配制营养土,在每100kg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3kg、硫酸钾0.2kg;未种过番茄的菜园土、炭化稻壳、腐熟的有机肥按体积比为1∶1∶1配制营养土,在每100kg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3kg、硫酸钾0.2kg;未种过番茄的菜园土、河泥、腐熟厩肥、草木灰按体积比为4∶2∶3∶1配制营养土,在每100kg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2kg。苗期追肥常用充分腐熟的稀粪,一般结合浇水进行。也可进行叶面追肥,用0.1%~0.2%尿素水溶液喷施叶面。
2.2大田肥
一是底肥。要实现番茄产量达75t/hm2,大田底肥应施用优质的腐熟有机肥75~90t/hm2、过磷酸钙525~750kg/hm2、硫酸钾150kg/hm2。整地施肥前,先将磷肥掺入有机肥中进行堆沤,然后在翻地时均匀施入耕层[4]。二是追肥。第1次追肥时间为第1穗果开始膨大至兵乓球大小时,施尿素135~180kg/hm2或硫酸铵300~390kg/hm2、硫酸钾180~225kg/hm2。第2次追肥时间为当第1穗果即将采收,第2穗果膨大至乒乓球大小时,肥料用量与第1次相同。第3次追肥时间为第2穗果即将采收,第3穗果膨大至乒乓球大小时,施尿素120~150kg/hm2或硫酸铵270~360kg/hm2。为提高根系活力,延迟植株衰老,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可进行叶面喷肥。在番茄盛果后期,于晴天傍晚选择0.3%~0.5%尿素或0.5%~1.0%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结合喷药进行叶面施肥,连喷2~3次。
2.3CO2气肥
设施栽培大部分环境比较密闭,特别是冬季外界气温低时,缺少通风,棚内CO2亏缺问题比较普遍,对植物的光合效能产生一定的制约。为此,在东港市新城区沟北村三组某农户家的无柱钢架温室内进行试验,对温室番茄增施CO2缓释颗粒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杭州富阳市广丰园艺设施有限公司生产的CO2缓释颗粒剂,可大大提高棚内CO2浓度,从而增强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增产幅度达10%,平均果重增加25.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0.8个百分点,采收期提前7d,同时硬度增强、品质提高,使货架期延长1~2d。因此,设施大棚增施CO2缓释颗粒剂可以有效提高棚内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3参考文献
[1]韩广武,禚元春.保护地番茄的需肥特性及平衡施肥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4):133.
[2]高凤玲.番茄的土肥特性与施肥技巧[J].河北农业,2011(7):31-32.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篇3
关键词:基质栽培;嫁接番茄;生长;品质;影响
番茄是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已成为其设施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质栽培是设施内近年来新兴的无土栽培技术[1],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具有定植和移栽简单、气相比例大、保水保肥性能好等优点[2],可通过改善植物的营养和生长条件而提高产品品质[3,4]。因此,基质栽培在设施蔬菜种植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嫁接栽培是克服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有效技术措施,前人围绕嫁接番茄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关于嫁接与栽培形式相互作用对其生长、品质影响的研究尚少,因此,旨在通过研究不同基质栽培形式对嫁接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土壤连作地区合理的栽培形式,为设施番茄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接穗为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番茄新品种烟粉207,砧木为板砧2号。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5~8月在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所番茄连栋大棚内进行。试验设3个处理:CK为对照,采用常规土壤栽培形式,畦宽50cm,畦间距80cm,畦长6m;T1处理采用基质槽式栽培形式,栽培槽上口宽40cm,底宽20cm,高
20cm,L6m,槽间距80cm,装填蔬菜专用商品栽培基质(山东商道公司出品)与上口齐平;T2处理采用基质袋式栽培形式,基质不拆袋直接铺入宽50cm、间距80cm、长6m的畦内。幼苗于2016年5月1日定植,每畦双行定植36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供试品种4穗果后打顶,浇水施肥采用滴灌方式,田间管理按照常规管理进行,所有处理间保持一致。
1.3测定方法
测量供试材料株高、茎粗、叶片数等指标,每处理测9株,取其平均值,株高(从地面到生长点)用卷尺测量,茎粗(第4节)用游标卡尺测量。
进入盛果期进行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果实硬度采用GY-1型果实硬度计(牡丹江市机械研究所生产)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WYT-4型手持式糖量计(泉州中友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测定;VC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光合速率测定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英国LI-COR公司),采用Li-6400-2B光源,设定气体流速为500μmol/s,控制叶温25℃,设置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为
1000μmol・m-2・s-1。测定前用1500μmol・m-2・s-1的PAR对叶片进行光诱导,使叶片活化。
果实品质测定参照王鹏勃等[5]方法,在第3穗番茄成熟期,分别在每个小区的前、中、后3个等距离点取样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CK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显著高于基质栽培处理T1和T2;2个基质栽培处理中,T1处理番茄株高和叶片数显著高于T2处理,但二者茎粗差异不显著。
2.2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T1处理番茄单果质量最大,CK处理最小,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2处理番茄前期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CK处理;T1处理番茄产量最高,比CK处理增产25.8%,T2处理番茄产量较CK处理减产4.6%。
2.3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T1处理番茄的果实硬度是3个处理中最大的,T2处理番茄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
2.4不同处理对嫁接番茄烟粉207光合作用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T2处理番茄光合速率最高,极显著高于CK处理,T1处理番茄光合速率略低于T1,但差异不显著。
3结论与讨论
番茄烟粉207嫁接后,在土壤处理中的各项生长指标最高,这可能与土壤中养分含量高,番茄对养分的吸收量大于基质栽培有关,但与马栋等[6]的研究结果有所出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采用基质袋培的番茄植株生长量最低,这与袋培限制了番茄根系的生长,降低了养分的吸收量有关,与Bar-Tal等[7]和Kharkina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产量方面,基质袋培形式的嫁接番茄前期产量明显高于其余处理,这是由于基质袋培限制了根系的生长,更多地将养分向地上部供应,从而利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加快了番茄果实的生长,提前了成熟期[9],但基质袋培形式的番茄总产量偏低,这可能与番茄盛果期所需肥水较大,基质袋培后期肥水供应不足有关。槽式基质栽培番茄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单果质量最大,果实硬度最大,品质也较好,这与槽式基质栽培番茄根系根部病害少、生长旺盛、吸收能力强有关。
我国设施蔬菜经过多年的发展,土壤状况变差,对番茄等蔬菜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采用基质栽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蔬菜根部病害的发生,延长温室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在盐碱地、沙漠等土壤状况不适合发展蔬菜生长的地方进行蔬菜生产,从而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10~12],推广意义较大。
参考文献
[1]张广楠.基质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甘肃农业科技,2004(2):6-8.
[2]杨华,何伟,崔元圩,等.设施嫁接茄子基质与土壤栽培比较试验[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860-1863.
[3]段崇香,于贤昌.日光温室黄瓜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J].农业工程,2002(增刊):193-196.
[4]蒋卫杰,汪浩,郑光华,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及其营养生理基础[J].园艺学报,1996,23(2):139-144.
[5]王鹏勃,李建明,丁娟娟,等.水肥耦合对温室袋培番茄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2015,48(2):314-323.
[6]马栋,李清明,于贤昌.槽式有机基质栽培方式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9):23-25.
[7]Bar-TalA,FeiginA,SheinfoldS,etal.Rootre-strictionandN-NO3solutionconcentrationeffectsonnutritionuptake,ranspirationanddrymatterproductionoftomato[J].ScientiaHorticulturae,1995,63(3/4):195-208.
[8]KharkinaTG,OttosenCO,RosenqvistE.Effectsofrootrestrictiononthegrowthandphysiologyofcucumberplants[J].PhysiologiaPlantarum,1999,105(3):434-441.
[9]王敏,李建O,高艳明.限根栽培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6(5):1199-1203.
[10]祖艳侠,顾根宝,郭军,等.不同基质对袋培黄瓜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2(增刊):59.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篇4
关键词番茄;高档;无公害;栽培技术;贵州独山
中图分类号S641.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1-0111-01
番茄是贵州省独山县夏秋蔬菜主栽种类之一,常年栽培面积2000hm2,受水热条件和土地所限,连作障碍逐年增加,番茄青枯病逐年加重,制约了番茄产业的发展。独山长丰合作社蔬菜示范基地实施3项关键技术后植株长势强健,至10月下旬还能收到部分商品果。在综合采用嫁接、避雨栽培、病虫绿色防控等3项技术的条件下,只施用3~4次药可以控制番茄地的主要病害,平均防治效果80%以上;商品果无病斑、着色均匀,色泽光亮,果蒂无裂纹;植株长势强健;商品果产量、质量明显高于露地栽培的。
笔者连续多年在基长镇秀峰村长丰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开展番茄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现将该基地实施多年且效果良好、果品质量优异的高档无公害优质番茄生产的最关键3项技术(嫁接育苗技术、避雨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嫁接育苗技术
番茄嫁接栽培是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一般在苗期进行,优点是:一能减少种子的用量,1株种苗通过嫁接成2~3株,降低生产成本;二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三是砧木比接穗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提高品种抗病性,减少各种病害的发生和降低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收入。
1.1嫁接方法
1.1.1劈接法。当砧木有5片真叶、接穗有4片真叶时就可选择适合的天气进行嫁接;嫁接前3d用高效杀菌剂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农用链霉素对所有的苗木喷施1次;嫁接时每切削10~15株苗后刀片须放在消毒水里浸泡(实际操作中,每人至少要准备2~3把刀片轮换使用),选择砧木苗切面横茎与接穗切面横茎大小基本一致、砧木苗中央垂直纵切口深度须与接穗楔形斜面长度基本一样(若粗细不一时须将接穗带表皮的一面与砧木任一方表皮纵向相接,可提高成活率)。方法是在砧木苗床内用刀片将砧木保留2~3片真叶横切断,并在横断面中央垂直向下切1.5~2.0cm切口,然后截取接穗(保留顶部2~3片真叶),并向相反的方向各斜削1刀,呈小“V”字型,插入砧木切口,对齐后用嫁接夹固定[1]。
1.1.2贴接法。砧木、接穗苗的苗龄、大小与处理同劈接法。方法是在苗床内将砧木从下部第2片真叶上方2cm处用刀片斜切1刀,切面呈30°的斜面,切口斜面长0.6~0.8cm;将接穗苗上面留2叶1心在紧邻第3片真叶处用刀片斜切成30°斜面(长度在0.6~0.8cm),然后将接穗苗切口与砧木苗的切口对准形成层,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子夹住嫁接部位。
1.2嫁接后管理
嫁接苗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防病害,长出侧芽再次取穗嫁接,可持续按接2次以上。嫁接后及时给苗盖上薄膜和遮阳网,在10d内不能喷水和药剂,等嫁接伤口愈合好后才能喷水和农药。一般从嫁接至嫁接苗成活需7d左右。嫁接后头3d要求白天用遮阳网覆盖小拱棚。嫁接后4~6d见光和遮阳交替进行,中午光照强时遮阳,见光后叶片开始萎蔫时就应及时遮阳,并逐渐加长见光时间;嫁接苗成活后,中午间断见光,待植株见光后不再萎蔫时即可去掉遮阳网正常管理,并及时抹除砧木上萌发的枝芽[2]。
嫁接后前3d温度白天控制在25~27℃,夜间17~20℃,地温在20℃左右;3d后,白天23~26℃、夜间15~18℃;7d后撤掉小拱棚进入正常管理。小拱棚要做成拱圆型,不要让水滴抖落在苗上。嫁接后头3d小拱棚不通风,湿度必须在95%以上;3d后小拱棚内湿度维持在75%~80%,每天要进行放风排湿;苗床通风量要先小后大,嫁接苗发生萎蔫时要及时关闭棚膜。
2避雨栽培技术
2.1避雨棚的搭建
采用“T”型棚避雨设施,厢面连沟宽1.4m,每一厢搭建1个避雨棚,厢面宽0.9m,厢沟宽0.5m;在厢面按4.5~5.0m的柱距栽好水泥柱,棚柱高2.7m,入土0.4m;在每根柱的柱顶下0.3m处架2.0m长的横梁;在每一行的两头及中间的架柱,每间隔1根,横向用长毛竹将各行的架柱连在一起以加固避雨棚;柱顶和横梁两头拉3条铁丝,且每行的两头的边柱用内撑柱顶住或拉1条铁丝并在一起用锚石埋在土中0.4m以下;用长2.2m、宽3cm的竹片固定在中间顶丝上,两端固定在边丝上,形成架面,竹片间距1m;在栽好苗后用宽2.5m、厚0.03mm的塑料薄膜盖在避雨棚的拱片上,两端用竹(木)裹住膜并绑在两端的边铁丝上,最后用压膜带或塑料绳按拱片距离从上面往返压住塑料薄膜,压膜带固定在竹片两端;两厢棚边缘之间间隔10cm。需栽水泥柱约1500根/hm2[3]。
2.2移栽与管理
搭好避雨棚后施农家肥45~75t/hm2、优质复合肥1125~1500kg/hm2,移栽前20d均匀施于厢面并翻入土中,盖好地膜备用。在嫁接15d左右移栽,每厢栽2行,株距0.6m,移栽2.7万~3.0万株/hm2,移栽时应选择接口愈合完好、生长正常、长势健壮的嫁接苗移栽,移栽不能过深,栽种时接口应距离地面10cm以上,后期如培土也应该防止掩埋接口。栽好后插架按单蔓或双蔓管理。当结果过多,光照不足,应及时疏花疏果,保持适当的根冠比例[4]。
3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在番茄移栽前2~3d喷施或浇灌防病药剂带药移栽;移栽后及时浇加入防病药剂的定根水,预防疫病、青枯病和枯萎病等土传病害;栽后视天气状况和苗情选用异菌脲(扑海因)、百菌清、戊唑醇、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噻菌铜、氢氧化铜、恶露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炭疽病、青枯病、枯萎病、疫病(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农药并按说明书使用),并在药液中加增效剂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和采收间隔期[5]。
3.2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一是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以鳞翅目害虫为主的害虫。每年4―10月,每2~3hm2菜地安装杀虫灯1盏,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m,诱杀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小菜蛾、瓜绢螟等蔬菜害虫的成虫。二是用黄色粘虫板诱杀美洲斑潜蝇、蚜虫等害虫。在成虫发生期菜田均匀插挂黄色粘虫板300块/hm2,黄板高出蔬菜30cm,每月更换1次[6]。
4参考文献
[1]姚建萍.番茄嫁接栽培优势及嫁接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31.
[2]李兴龙,陆忠权,周继清,等.“独山秀峰牌”西红柿幼苗嫁接技术应用研究[J].种子,2012(4):121-123.
[3]孟凡钢.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2):92.
[4]戴维,赖佳,文静,等.川西北丘区大棚春提早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4(4):26-27.
番茄栽培技术要点篇5
珍珠番茄,为茄科蕃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圣女果、袖珍番茄、迷你番茄,果形有球形、洋梨形、醋粟形,果色有红色、粉色、黄色及橙色,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m。在我国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珍珠番茄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营养食品,果实直径约1~3cm,鲜红碧透,味清甜,无核,营养价值较高,其中含有谷胱甘肽和番茄红素等特殊物质,可增加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并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适合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珍珠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方法,它采用基质和固态有机肥栽培珍珠番茄,并直接用清水灌溉,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省工、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不仅可以可以解决连作障碍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
2013年3月~2013年10月,潍坊科技学院贾思勰农学院实习基地引入樱桃番茄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践,每667m2产量可高达20000kg。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设施条件
珍珠番茄应选择在南北向的大棚内种植。珍珠番茄类属喜温植物,营养生长期生长最适温度为白天22~25℃,夜间10~15℃,生殖生长期最适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22℃左右。
栽培槽
棚内栽培槽为南北方向,包括两种类型:地下式和地上式。槽边框高24cm,内径宽48cm,槽距72cm,温室内北面留80cm,南面留30cm。为防止土传病害和肥水流失,使用0.1mm厚的聚氯乙烯薄膜铺在槽内,膜边用砖压紧,膜上铺3cm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1层纺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用水泥硬化温室四周的沟表土和走道,防止杂草生长和泥地带入栽培槽内。
灌水设施
棚内安装自来水设施,每个温室配备独立的灌水系统,每株植物设置1个滴剑,每个栽培槽配备两根滴灌带,滴灌带连接在棚内主管道上,灌水系统一般采用塑料作为材料。
栽培基质
无机基质可用沙石、珍珠岩、煤矸石或炉渣等,有机基质可用草炭、玉米秸、菇渣、锯末等,用玉米秸、蛭石、珍珠岩按2∶1∶1的比例配制基质,在距离使用前16天的时候,工作人员对基质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将基质堆25cm厚,喷湿盖膜。消毒完成后,工作人员要在基质中混入了消毒鸡粪(10kg/m2)、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2kg/m2)、水(适量),将这些成分完全混匀后即可进行填槽。一般在作物收获后,工作人员再对基质进行消毒,基质可重复使用2~3年。
无土育苗
品种选择
为了确保有机无土栽培技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选择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其要求有:抗性强、耐贮运、耐低温、耐弱光、结果节位低、果形好、生长势强、丰产。
播种育苗
首先要用温水浸种,一般采用50℃的温水,浸种时间为10~15min,温水浸种完成后,漂洗去除瘪籽,对番茄种子进行消毒,在清水中浸种3~6h,再用纱布包上种子,在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大部分的番茄种子经过2~3天,就会发芽。
选72孔穴盘进行无土育苗,首先,配制基质,草炭:蛭石的比例为3:1,再加入三元复合肥(1kg/m2),三者混匀后,装入穴盘中,并用竹片或木片将基质刮平。其次,在每个穴中央用小棍压出1cm深的小孔,每孔播1粒种子,上覆蛭石1cm,盘下用塑料薄膜与土壤隔开。最后用喷雾器浇透水,把穴盘移入育苗棚。苗盘要保持湿润,在20~30℃下经过5天可以出苗。大约30天后,珍珠番茄长出3~4片真叶即可出盘定植。
定植
定植时间为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定植前应该首先对番茄幼苗进行适当的抗旱锻炼,然后将栽培槽内整平,大量浇水,让基质浸透水分,双行三角形定植,株距30cm,每667m2定植2500~2800株,定植时要选择优良的幼苗进行带土移栽,标准是:无病虫害、健壮、整齐。定植深度是覆土时要注意的首要问题,保证植株露出子叶,并且苗坨要略低于基质。定植后要浇透水,一般情况下,定植成活率达100%。
栽培管理
光照、温度管理
番茄对日照要求并不严格,在夏季中午温度高且阳光充足的天气,可在大棚外覆盖遮阳网,目的是进行遮阳降温。要经常清洁棚壁,以增加透光率,保证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白天室内温度保持在21~24℃,夜间16~18℃。结果期要保持昼夜温差10~15℃,以利于雌花分化。
水、肥管理
首次追肥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定植后的第20天,营养生长期追肥频率为10~15天/次,采用根部追肥(复合肥5g、膨化鸡粪20g/穴),追肥地点为距离植株15~20cm的地方。花后施肥频率为7天/次,采用叶面施肥(0.3%~0.5%的磷酸二氢钾)。结果期,7天追1次肥,每次每株25g,肥料应均匀撒在离根5cm处,最后一批珍珠番茄采收前7天停止追肥。施肥时要注意控制使用氮素化肥,防止徒长,可以追加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珍珠番茄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要经常对植株进行滴灌。滴灌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晴天的上午,每次滴灌时间为16~18min。在炎热的夏季,为保持基质湿润,应每天滴灌1次。
植株调整、疏花疏果
当珍珠番茄长出6片真叶时,为保持植株直立生长,要及时进行吊蔓。采用单蔓整枝的方法,侧枝长10~15cm时进行打杈。可视品种适时摘心,在最后的花序上留2片叶摘顶。植株长势较快时,要经常引蔓。
为保证果大质优,要及时疏花疏果,以减少植株养分消耗。生长期间要及时去除老叶、病叶,并及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病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在定植前进行棚室消毒并定期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或彻底更换;生产上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老叶、病叶及病株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珍珠番茄的虫害较少,可采用铺设防虫网、定植前高温闷棚、挂黄板、紫外线诱捕设备等物理方法进行防治。珍珠番茄的病害一般采用化学防治,为确保农产品不受农药污染,要选择低残留农药并注意安全使用间隔期。
及时采收
采收时间一般定在绿熟期,采收时用剪刀剪断果柄,采收后进行分级包装。
【参考文献】
[1]贾卫坤,黄敏,邹海青,耿开友,宋之春.迷你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蔬菜,2012,(07):28-29.
[2]姜国利,张淑波.北方有机态番茄无土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2):202-203.
[3]曾长立.有机生态栽培基质配比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2):308-311.
[4]曾长立,陈禅友,董元火.乌塌菜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