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收集5篇)
孩子上学篇1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又听不懂人生观的大道理,跟在家玩电脑打游戏比起来上学确实是件既累又枯燥的事儿,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个一直很困扰我的事儿。
今天听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我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愧是大方之家的讲座,高深的道理在简单实在、接地气的例子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当中娓娓道来,每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王老师说现在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持证上岗,都要通过学习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唯有家长担负着影响教育下一代这么重要的工作却是不用学习随时都能上岗的。所以说每个家长都要随时随地地虚心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爱上学习取决于"兴趣"和"心态".首先是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别把学习当罪受。这就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对家长来说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而不是按照自己脑子里对孩子定下的模式和框框去要求孩子,批评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家长的表情、语气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无处发泄,只能用消极的学习来对抗。"这句话值得每个家反思。
王老师用他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的时候才是每个家长放下肩头的重担,彻底轻松的时候。人可以一夜暴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教授和学者。学问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需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不论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是任重而道远。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550字(二)
今天,我和女儿一起观看了王金战老师《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爱学习,学习好。"别把学习当罪受。"一语道出了孩子的心声,也何谈不是我们家长应该思考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孩子不爱学习,通过正确的方法改变这种状态,让孩子爱上学习。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些小体会。
一、陪伴孩子学习。
《穷爸爸、富爸爸》里说,"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而很多父母为了追求事业有成往往缺失孩子的成长相伴,这样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情感缺失,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也容易造成将来对父母的无责任感。爸爸妈妈们请暂时放下工作,回到孩子们身边,给他们最好的爱,让他们的成长不再孤单。让孩子的成长,多一份的父母的陪伴。孩子上学了,在孩子做作业时,尤其是要求父母为其听写生字、判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父母要放下手里的活计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事实证明,学校通过留作业的方法调动家长参与,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在这一方面我自己一定要加强。
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他应尽的义务。
目前,许多小学在推广"快乐教育"的经验,为的是让孩子在高兴中学习,这不失为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以前我的孩子总有一种为了我和他爸爸在学习,在这一方面,我也是花费了很多心思,让她明确学习是为了他自己。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一种观念,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同以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做父母的还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样,孩子对学习的愿望就会增强而且持久。
三、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
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对于学英语,可以这样举例: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和他们聊天交流。这样的表述简单明了,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家长们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引导孩子,激发孩子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我的孩子愿望是当解放军,于是我就带她参观以下军事院校和大学生多聊天,让她明白只有有知识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家校携手培育。
有一位教育名家这样说过:"谁放弃了家庭教育,谁就几乎葬送了孩子的前程;而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辉煌的未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长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我作为一名家长同时也是一名老师,我深知家校的联系和配合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多大。配合老师是为了你的孩子,不是为了老师或是学校。充分认识家校共建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共建教育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学校与家庭若在学生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就会给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种种的困难,降低学校教育的效率。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要努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五、安排好时间和空间。
一份关于美国儿童的调查表显示:把上课的时间都加起来,一人一年用于上课的时间只有51天,而且要假设这51天是昼夜不分地上课,不睡觉、不吃饭、也不玩耍,其余的时间都跑到哪里去了?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好时间和空间。孩子应该有一个作息时间表,平时的作息时间应与周六和周日有所不同。在家里孩子应该有一个使他感到舒服的学习地方。
六,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要有所行动,制定学习计划是行动之一。家长要帮助孩子确定重点和目标。除了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应该和孩子在一起学习,养成一种家庭的学习氛围,记得有一次孩子在写作业,我在玩手机。孩子就小声嘟囔说:"当大人就是好,大人不用写作业。"从那以后,只要孩子写作业,我要不做家务,要不就看看书写写教案,陪她一起学习,他的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
七、奖励惩罚孩子要适度。
孩子上学篇2
关键词:学校;教育发展;思考
孩子上小学两年多,每天放学回来总是围着我说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当老师的我也免不了向孩子问一些学校常规问题,问来问去,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
我们当前的小学教育正处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成熟阶段,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年。驻足回首这些年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偏远地区的学校,校园硬件设施上了一个层次,教师队伍配备精良,学生的面貌、思想、行为焕然一新。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型力度不大
那天孩子一放学就告诉我:“妈妈,老师又给我们发脾气了,说嫌我们淘气,吵闹,最后老师一摔门就去办公室了。”说这样的话我已经听过好几次了,我真可惜那位老师,多么好的学习时间,却由于太率性而给浪费了。教师是学生的主导,老师要遵从学生的差异性。但在实际漫长的教育生涯中,老师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潜在性的东西也发挥出来了,从批评到体罚,再到发脾气,这样的事件发生已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老师的自身的素质与修养?这仍然是老师们的对待教育教学的态度观念问题。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更新了,有了对自己工作高度的责任感,有了对教育教学较高的认识,不计较得失,摆好心态,因势去引导学生,就会产生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育人氛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再多一点爱心、耐心与恒心了。
二、学校班额过大,新课程理念落实不到位
孩子班上的人数是58人,四个班平均60人左右。我总爱问孩子:“老师今天提问你了吗?”“老师让你领读课文了吗?”孩子总是撅起小嘴:“没有,我举手老师总不叫我。”难道是孩子表现不积极?还是学习差?从她的作业与成绩及老师对她的评价看,似乎也不至于这样。究其根本,还是学校班额设置过大,老师在一节课中就没多少时间面向全体同学,对于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只要点到问到就大略就绪。至于锻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就被限制了,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也暴露了老师们驾驭课堂能力的高低问题。老师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拿出最好的方法,捷径的路子来解决棘手的问题。比如针对提问一事,要分批分量,尽量在两天之内达到均衡提问,避免产生不良现象。
三、学校课程设置落实不力,浮于表面
孩子们天性贪玩好动,一遇到音体美课程,欢呼雀跃,高兴得不得了。我在代课当中也遇到这样的情形。好几次听女儿说:“唉,体育老师不知咋了,课没上成。”“真扫兴,今天音乐又没上。”等了好多天的课,却没上,孩子们的失望感可想而知。平时翻看孩子的美术本,一学期结束了,好好地几幅作品也没有,老师的批阅几乎不见。一看课程表,却安排的满满当当,合情合理。思考之余,确是我们学校工作落实不力。课程是安排的合理,但在管理环节与实行环节有了脱节。如果说课程执行者有了请假,学校课程安排人员应及时安排老师顶岗,不能放空挡,且要有要求完成上课内容,不能完任务的上课。另一个现象就是在小学阶段,语文数学老师要音体美课加课,使得课程开足开齐的事实不能得以实现。更为甚至,学校兴趣小组的开设只是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张贴在墙上只成为一张空纸。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教学大纲。这就要从源头――学校管理处严格要求力度,促使课程上齐上好。
四、片面追求教学成绩,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尽管当前大兴素质教育,新课程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地区,情形就大不一样。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了缩小与城市教育水平的距离,地区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方案,如各兄弟学校的毕业水平测试成绩的评比,给予一定的奖罚。从而使得各学校再教育质量的管理手段上,翻新了花样。教学的实施者因此也加大了学生的作业练习,订购的复习资料悄然出现在孩子们的书包里,孩子的书包不知不觉重了些许,作业又时写到晚上十点多,当年的减负在今天的孩子身上又成了一句空话。一个活蹦乱跳的幸福童年就在成堆的作业中被淹没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实践力于何处可寻?学生的个性有何从培养与体现?难道只是一张带着成绩的考卷?
在大兴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要与国际教育接轨不远的明天,出现了背离教育理念的种种误区,要改变这些不良的现象,还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学校教育的正确引领与支持,且学校行政部门要制定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各种合理有效的制度,加大检查力度,教师们更要彻底摒弃陈旧的思想观念,运用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优良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刘诗雄,宋秀国.论学校精细化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9,09.
孩子上学篇3
“我家孩子经常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都要我打电话问,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家孩子上课、做作业时老坐不住,我说了无数次也不听。”
……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孩子需要经历心理的断乳期――即离开第二个妈妈(幼儿园老师),去面对陌生的小学老师。孩子需要面对新的环境,学习不再像以前一样游戏化,每天严格的作息时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作业负担也逐渐加重。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呢?
培养自理能力
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孩子在各方面已经越来越独立,但是仍然需要家长加以引导、监督。有的孩子在进入小学后,经常不会收拾自己的书包,忘带学习用品,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却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家长在孩子入学前要让孩子学习处理自己的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整理床铺、玩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摆放碗筷,收拾桌子等,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以更快适应即将面临的新环境。
掌握交往技能
研究发现:与同伴交往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比那些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要差。“这可能是社会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的调整让他们感觉到压力,结果导致学习困难。”“赢得一场竞赛不是目标,培养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才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孩子需要知道:朋友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兴趣或观点都应该和自己是一样的?如果与同伴发生冲突,我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同时又不伤害同伴?这些都是孩子需要学习的。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可以从语言入手,即教会孩子正确理解和接受他人的语言。如家长叮嘱孩子下课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耍,而有的孩子竟然在上完第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如多和孩子交谈,尽量不使用叠词,如“饭饭”、“果果”等,尝试用多种方法表达一个事物,如“这是我的家,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这座漂亮的房子就是我的家”等,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而学会与他人正确交往。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孩子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通俗地说,习惯是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成为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在大脑皮层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孩子在经过幼儿园的学习后,已具备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正确坐姿,与人交往友好相处等。家长在家还需帮助孩子养成诸如规律生活、遵守常规,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尽快适应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这样一个快速变化期。
选择适合的辅导课程
孩子上学篇4
在路上,他自言自语的咕哝着:“终于解放了”他甚至有些欢呼雀跃。不知是为了自己摆脱了束缚还是自己计谋的得逞。当然,回家免不了父母的一番严厉的批评,他母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真是恨铁不成钢,干脆别去上学了,像跟他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去外面上班吧。他自己却无所谓,什么不是干呢,上完学也是得上班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罢了。唯一有点放不下的就是自己在学校的一帮子关系过硬的兄弟们和谈了半年的女朋友。无情的岁月泯灭了许多年少的轻狂与无知,沉淀下来慢慢品味你才会知道谁是真的朋友。他的女朋友对他很好,他们在高一就开始认识了,她是他在全班里最能交谈到一起的,也是最愿意和她交谈的一个。她对他很好,多到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于是在一个天空明朗的夏日,她和他告白了,他却有点惊慌失措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她,他开始了逃避她的生活。其实他也是喜欢她的,只不过是年少的无知少年的羞涩阻挡住了他......
后来,快到放暑假的时候,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向她诉说了自己的爱慕之意,虽然不知道结果,心里很忐忑不安,但他坚决的说了,不计后果,哪怕是自己最不愿意的结果,他也不怕,因为他不想再一次的失去了。结果当然是令他欣喜若狂的!虽然以后的日子里白天他见到她他仍是不敢向她说话,那一刻周围只剩下无情的尴尬和羞涩!至少他不在乎,因为他心里是认定了她的!一辈子的认定,又怎么会向那渺小的尴尬低头?从此他的世界里只有她,她永远在那个唯一固定的位置下扎根了,并开始发芽长成一株永远向着太阳的太阳花,永远都在灿烂的微笑。
他带着这些美好的想法,完成了一下午的消磨时光的挑战。傍晚的时候他开始无聊了,他有点思念学校了,他开始想:若在是在学校这个时候应该是吃罢了饭的,他就如同往常一样在楼下慢慢寻找她的身影,在她不发觉的情况下再默默的注视着她的快乐的玩闹,直至上课铃声的准时响起。现在呢?也只能是一人独坐窗台望眼欲穿罢了。这样慢慢的不时他脑海里便孕育了一首诗,他会写诗,至少他自己认为自己还是有些才华的,从会写诗开始他就写了好几十首。
〈一人独坐〕
漓漓秋雨屋檐遮,寂寥小庄无言说。
心绪反侧谁人窝?浅滩独留一人搁。
写完这首诗,刚开始有些排解了压抑的心情,过了一会儿,无边的若大海一般的孤独和忧伤就把他彻底淹没在了海底。这仅仅只是第一天罢了.
第二天早晨被母亲的训斥闹醒,起来草草的洗漱一番,连早饭也没吃。他在学校的日子里早已习惯了不吃早饭的习惯,他很嗜睡的,把时间都奉献给了睡觉。打开电视机依旧是那永远不变的几个台,依旧永远不变的节目,只消看了一会儿,就昏昏然了,干脆就躺在沙发上打起了盹。等再次醒来时就该吃午饭了,照例午饭夹杂的调料还是训斥。吃完了就再去看那在他眼里每天播放的差不多都一样又幼稚无聊的动物世界。他自己想,如果多在家待一段时间,估计世界上又将多一位动物学家。傍晚是他最喜爱的时候了,他可以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屋顶的天台上,看着太阳慢慢变红、慢慢落下,无尽的红霞会将他的思绪拉扯的很长很长......他会想到他的同学、他的兄弟、他的女友。他们还好么?这个时候应该漫步在校园里吧?他们会想我么?他们会想起这个时候有人在想他们么?
第三天照例被训斥吵醒,新的一天又将开始,他现在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日了,或许两三天亦或许很久了。每天的生活都如同机器人般执行着人们给它的命令,机械又重复着,他已经习惯了,确切的说是麻木了。他想:“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他不想改变,他也无力改变!
第四天、第五天、第......
直到了第七天,他觉得有些受不了了,他感到无尽的压抑、寂寞、无力、负重感,将他紧紧围拢,密布的不透一丝阳光。他决定去学校了!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他想至少现在是应该去学校了!嗯,等到了明天就准备去学校!
第八天他就收拾了东西开始去往那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学校......
终于,他把学校抛弃了,学校也没一点悬念的遗忘了他。他只不过是一个过客罢了!他带着一丝遗憾又夹杂着些许无奈优雅落寞的转身、离开!
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他的那些兄弟和他的那个他今生最爱的女友,他还没享受完兄弟们的满满的情谊;他还没来得及给女友一次让她难忘的浪漫!但,所有的所有一切,都随风而逝去,化做一缕炊烟,只能抬头仰望,却始终抓不住它的踪迹!
可怜的天真终究会被无情的现实打破!
他真的真的真的思念他的女友,她的身影她的言语她的一个小动作她的一举一动,他还没看够,也永远看不够,他真心想无时无刻的陪伴在她的身边,看她的微笑、看她的吵闹、看她的小脾气,他希望那一刻变成永恒。他和他分别了几天,他不记得了;他有多久没看到她的身影她的脸庞,他也不记得了,他的心已经麻木了,他的心理已经垮了,他在心中苦苦建造的那方天地已经坍塌了,化成了一片虚无。
他不敢想象如果以后她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了,他该怎么办?他真的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他现在想起了一句老话:娶了媳妇忘了娘。他原来还不理解这句话,认为没有那么严重,母亲毕竟是生自己养自己的人,怎么会因此忘记了呢?现在他懂了,没有一点疑惑的懂了!
孩子上学篇5
1、让孩子与一个小伙伴同行去学校。帮助孩子找他一个同班又住得较近的同学作朋友,这样,以后去上学时就不会感到孤独,也有安全感了。另外,当你和孩子分手时,要尽量表现平静、自然的样子。
2、亲自送孩子去学校。当孩子大哭大闹地不去上学,喊着说身体不舒服,或者说昨天和同学吵架了,老师不喜欢他,作业难写了……你应该对孩子表示理解,同时说:“我小时候也碰过这种事,但不去学校不是办法,让我们想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先去学校,放学回来再一起讨论。”
3、与孩子共同讨论、当孩子放学归来时,你不要忘了接着与他讨论早晨的问题,问清楚原因。如果孩子不能解释为什么不愿去上学,或者所提的借口有些牵强附会,你不防婉转地问他,这样可能会启发他毫无保留地与你交谈。例如,这样问:“今天在学校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在听孩子说话时,既要听事实,又要注意揣摩孩子的表情,还要观察他的某些动作,比如皱眉、坐立不安等,然后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4、与老师交谈。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应主动找老师交谈,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也讲给老师听,因为老师可能还不知道孩子忧虑的原因。老师知道后,三方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个关心、体贴的好老师对孩子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你应毫不犹豫地在老师面前多为自己的孩子争取一点特殊关照,这可使你的孩子顺利度过难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