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一隅三反的意思_一隅三反成语解释

时间:

一隅三反

yī yú sān fǎn

成语解释: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善于类推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举一反三

成语例子:清·沈起凤《谐铎·垂帘论曲》:“感叹悲戚则用南吕,一隅三反,诸可类推。”

词语分词解释

一隅 : ①本指四方形的一角。引申指一个角落或狭小地区:各在天一�┯纾�偏安于一隅。②事物的一个方面。引申指片面,不全面:一隅三反|一隅之见。
三反 : 1.三个来回。2.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3.三度反叛。4.指一九五一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一隅三反是什么意思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与“举一反三”意同,谓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

国语辞典解释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干初先生墓志铭〉:「干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