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金马碧鸡的意思_金马碧鸡成语解释

时间:

金马碧鸡

jīn mǎ bì jī

成语解释: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清·汪琬《代寿洪太傅七十序》:“自是之后,禁旅可班,军屯可复,金马碧鸡可致。”

词语分词解释

金马 : 1.金制的马匹。2.指金马门。3.指汉代国家藏书之所。4.指朝廷或帝都。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6.我国福建省沿海金门﹑马祖两岛的并称。
碧鸡 : 1.亦作"碧鸡"。2.传说中的神物。3.山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西南。4.山名。在今四川省西昌市。5.汉王褒《碧鸡颂》的省称。6.一种会报更的林鸟。

金马碧鸡是什么意思

1.形状像马的金﹐形状像鸡的碧。皆为宝物。亦指神名。《汉书.王褒传》﹕"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寶﹐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襃往祀焉。"《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后汉书.郡国志五》﹕"越巂郡十四城﹕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后以"金马碧鸡"作为祥瑞之物。 2.山名。在今云南昆明附近。两山上分别有金马碧鸡神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二.云南府》﹕"金马山﹐府东二十五里﹐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滇池也。汉宣帝神爵元年﹐方士言益州金马碧鸡之神可祠而至……即此。"后以"金马碧鸡"借指边远之地。

国语辞典解释

传说中的神名。《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襃使持节而求之。」今云南省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南有碧鸡山,相传为汉代祭祀金马碧鸡神的所在,两山上均有神祠。

金马碧鸡的其他解释

传说中的神明。《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今云南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两山相对,山上都有神祠。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年)所著《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同山有金马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在如今的春城昆明和云南大姚,都分别有“金马碧鸡坊”,成了当地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