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烘堂大笑的意思_烘堂大笑成语解释

时间:

烘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成语解释: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成语出处: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补语;指大家都笑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哄堂大笑

反义词:鸦雀无声

词语分词解释

烘堂 : 1.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后泛指满座皆大笑。2.犹暖房。为庆贺亲友生日或入宅﹑迁居等设宴聚会。

烘堂大笑是什么意思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