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自公的意思_退食自公成语解释
时间:
退食自公
tuì shí zì gōng成语解释: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庶政惟私,万民以理,闲庭不忧,退食自公。”
词语分词解释
退食 :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于公,谓正直顺于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3.归隐;退休。4.食量减退;不进食。5.见"退鱼"。自公 : 1.《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传:"公﹐公门也。"马瑞辰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诗》言退食自公﹐正着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