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激浊扬清的意思_激浊扬清成语解释

时间:

激浊扬清

jī zhuó yáng qīng

成语解释:激:冲去;抨击;浊:不干净的水;清:清澈的水。冲去脏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评过错;表彰良善;扬善除恶。

成语出处:《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浊,不能读作“zhú”。

成语辨形:清,不能写作“青”。

近义词:彰善瘅恶 、隐恶扬善

反义词:讳疾忌医

成语例子:待制为官,尽忠报国,激浊扬清。(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

词语分词解释

扬清 : 1.谓称扬美德。

激浊扬清是什么意思

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亦作:[[激扬清浊]]

国语辞典解释

比喻除恶扬善。参见「扬清激浊」条。《旧唐书.卷七○.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萧宋公瑀〉:「持诚秉忠,光辅二君,激浊扬清,欲人如身。」

激浊扬清的其他解释

激浊扬清是一个汉语成语,本意为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