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的意思_投笔从戎成语解释
时间:
投笔从戎
tóu bǐ cóng róng成语解释: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戎,不能读作“jiè”。
成语辨形:戎,不能写作“戊”。
近义词:弃文就武
反义词:解甲归田
成语例子: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投笔从戎”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成语谜语:秀才当兵
词语分词解释
投笔 : 1.谓弃文而就他业。多指弃文就武。从戎 : 同“从军”:投笔从戎|捐躯远从戎。
投笔从戎是什么意思
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国语辞典解释
汉代班超因家贫而常为官佣书以供养,后辍业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典出《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后指弃文从军以卫国建功。《孽海花.第二五回》:「你道珏斋为何安安稳稳的抚台不要做,要自告奋勇去打仗呢?虽出于书生投笔从戎的素志,然在发端的时候,还有一段小小的考古轶史。」近弃文就武﹑弃文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