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的意思_虎踞龙盘成语解释
时间:
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成语解释: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踞,不能读作“jū”。
成语辨形:踞,不能写作“据”;龙,不能写作“尤”。
近义词:龙盘虎踞
成语例子: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宋 辛弃疾《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词)
词语分词解释
虎踞 :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2.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3.形容怪石雄伟之状。龙盘 : 1.亦作"龙蟠"。2.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3.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4.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
虎踞龙盘是什么意思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通常指帝都而言。亦专指南京
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
国语辞典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势周旋,形曲折,虎踞龙盘仙子宫。」
虎踞龙盘的其他解释
三十集电视连续剧《虎踞龙盘》是一部以九一八期间东北沦陷为背景的抗日题材作品。该剧以普通百姓生活为切入点,深刻的提示了那个混乱年代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了东北人民面对肆虐的匪患和关东军的铁蹄,奋起保卫家园、捍卫民族尊严的铮铮铁骨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该剧从朴实的平民视角,以真切质朴的百姓目光审视和洞悉了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从而将日本侵略者欺世盗名的强盗嘴脸昭然于世。同时也生动的展现了华夏儿女在求生存的本能中所涌动的无与伦比的爱国热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虎踞龙盘,汉语词语。有形容地势险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