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德本财末的意思_德本财末成语解释

时间:

德本财末

dé běn cái mò

成语解释: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成语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词语分词解释

德本 : 1.道德的根本。古代以孝为德本。

德本财末是什么意思

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德本财末的其他解释

德本财末是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的关于伦理规范同物质财富关系的思想。《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因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也就是说统治者只要有了德,天下百姓才会归附,有了百姓就会有土地,有了土地就能生产财富,国家财政也就会随之增加。如果轻德重财,“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就会“财聚则民散”,导致统治覆亡。这种观点,在道德伦理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上,发展了先秦儒家义利观上的唯心主义倾向,而在财政上则为发挥儒家的反聚敛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