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违两可的意思_依违两可成语解释
时间:
依违两可
yī wéi pǎng kě成语解释: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成语出处:《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斩钉截铁
成语例子: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应当态度鲜明,不要依违两可。
词语分词解释
依违 : ①顺从和违背,指犹豫不决:遇事依违两可。②依仗:此辈依违权势,贼害忠良。两可 : 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两者都可以:模棱~ㄧ这种会议参加不参加~。②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两者都可能:行不行还在~哪!
依违两可是什么意思
犹言模棱两可。
国语辞典解释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指对事情的态度不明确,模棱两可。《明史.卷二一八.方从哲传》:「贵妃求封后,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清史稿.卷三九一.倭仁传》:「刚正不挠,无所阿向者,君子也;依违两可,工于趋避者,小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