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思_小不忍则乱大谋成语解释
时间:
小不忍则乱大谋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成语解释: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小不忍而乱大谋
成语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2回:“小不忍则乱大谋,赵谦想到这一点,便勉强挤出一点干笑来。”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什么意思
指计较小事,会影响大局。
国语辞典解释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其他解释
《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南怀谨《论语别裁》: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