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尺蠖之屈的意思_尺蠖之屈成语解释

时间:

尺蠖之屈

chǐ huò zhī qū

成语解释: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的弯曲。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尺蠖求伸

成语例子: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这在李白看来,也仿佛是‘尺蠖之屈’……是必不可少的历程。”

词语分词解释

尺蠖 : 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爬行时身体一屈一伸,像用手量长短,故名。身体屈起时如桥,故又称“造桥虫”。成虫身体细瘦,翅大而薄,称为“尺蛾”。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茶尺蠖、桑尺蠖、梨尺蠖等,危害茶树、桑树、果树等。

尺蠖之屈的其他解释

尺蠖之屈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出自《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一种昆虫,爬行时屈伸其身体,状如尺的量物。信:通“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