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_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成语解释

时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

成语辨形:穴,不能写作“血”。

近义词:亲临其境

反义词:胆小如鼠

成语例子: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毛泽东《实践论》)

成语谜语:抓虎仔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

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国语辞典解释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将皆然。」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