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整理 > 成语大全

依样葫芦的意思_依样葫芦成语解释

时间:

依样葫芦

yī yàng hú lú

成语解释:见“依样画葫芦”。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状语;比喻单纯模仿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照猫画虎 、照本宣科 、依样画葫芦

反义词:别开生面 、推陈出新

成语例子:梁遇春《途中》:“旅行的人们也只得依样葫芦一番,做了万古不移的传统的奴隶。”

词语分词解释

依样 : 1.照样;依旧。
葫芦 : 葫芦科。一年生草质藤本。茎生软黏毛,有卷须。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成熟后果皮变木质。原产印度,中国各地有栽培。果实可食用或药用,也可供玩赏或制盛器。种子可作制皂原料。

依样葫芦是什么意思

见“[[依样画葫芦]]”。

国语辞典解释

比喻一味模仿,毫无创见。参见「依样画葫芦」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内里掣肘,却也依样葫芦。」《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连夜在客店里打开行箧,取出些时务书,依样葫芦,写下几条,托顾举人笔削,以为进身之具。」近萧规曹随,如法炮制,一成不变反别出心裁

依样葫芦的其他解释

依样葫芦,成语,作宾语、状语,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出自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