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文,清明节作文300字(整理11篇 )
清明节作文篇1
我读初二那年的清明节,母亲在田里劳作的时候,受了惊吓,病了。到处求医问药也不见好转,初三那年的春天,我穿的棉鞋露出了脚趾头,校长把我喊到办公室:女孩子还是要会些针线的,你妈妈病了,自己要学一些生活的常识。
没几天,我一个要好的同学把我的日记本(没有我的名字)在班上传看,喜欢她的一个男生不知底细,写了一首诗在日记本上,被班主任看见了,听说是我的日记本,就找我谈心,列举“早恋”的种种弊端,毫不知情的我遇到没头没脑的批评,蒙了。等知道事情的真相,那种被朋友出卖的感觉,加上家庭正遭遇的不辛摧垮了我,我辍学了,在山脚下的一个“摆笔”场学徒,两周以后,了解真相的班主任辗转找到厂里,跟我道歉。我工作时手是浸在碱水里的,腐蚀的厉害,父亲也力劝我复学:就几个月了,拿了毕业证书,也许能找个好点的工作。就这样我回到了学校,继续我的`求学生涯。我初三返校以后的日子很难熬,似乎大家都在我不留意的时候议论我,又似乎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没有人在意。学校门口操场东侧有一个小水塘,初夏只有塘底有水。在校吃过午饭,我一个人坐在干涸的水塘里,发呆。某个午后,在偷偷哭泣的我听到脚步声,慌张地抬起头看:解东珍———邓习元的绯闻女友。那几天她和两个妹妹因晚上睡觉遭到邻居男孩的偷窥而报警,女生间多有议论,她也是心烦才在校园外闲逛,她发现了我,但是没有声张。第二天中午,在塘底,她带了她的工笔仕女画给我看,我虽然美术没有天分,但对美的东西还是喜欢的,渐渐地我们开始在1班教室里约会。因为她是二班的学生成绩又不好,汤老师委婉地提醒过我:交友要慎重,只是我跟她的往来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渐渐地也就不被关注了。中考结束的那天,她要我跟她合影一张留作纪念。这一张84年6月的照片是我最美时少有的画面。84年的夏天留在我的记忆里的是喜忧掺半:二哥考取了大学,我考取了县中高中部,而母亲的病情却更加严重了。好在每个周末我都能回家给妈妈做个人的清洁卫生,风雨无阻。当时很多同学对我无视学校“月假制度”却没有收到班主任批评感到很惊讶:班主任邵老师是我初中数学老师的爱人,他对我的家庭情况非常的了解。后来,他在87年5月送学生参加大学提前招生时问我:在学校谈恋爱了吗?我回答他:没有。我不能对任何朋友说的是:我在86年被“退婚”了。
我自小订的“娃娃亲”在男孩子考取中专以后,被男方单方面取消了,没有任何解释地就把我当成了陌生的路人。从此我失了“竹马”,再也不是谁的“青梅”。
清明节作文篇2
几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地方,点在那“欲断魂”的节气中,而我的思绪飘在那更远更远的空中,犹如断线的风筝,终究会落在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
从小,清明节在我的心中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节日,应该说是不熟悉,什么时候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烟雨一般,飘过则过,涣散则散,不会触到我内心的任何角落。
这似乎是唯一一个没有彩色气球、没有欢笑的节日。鲜花的美丽不是让我们观赏的,它们将飞向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到爷爷奶奶飞到的地方。
烟火,打开了人世间的另一扇门,那些话语那些泪水,都走进了那扇门。这扇门啊,多少年前我们看着那些此时令我们缅怀的人都走了进去,是缓慢的,以后的每一年,我们都要让火焰亲自打开这扇门,没有人的进出,只有那些被我们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论两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们有着同样的行路方向,多么宽广深远的路,永远只会是单行道。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时分去做了这个节应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爷爷奶奶的墓园。记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开得格外灿烂,挂满金黄色花朵的枝条在园中变得分外诡异,此时似乎已经不是生的.权力使花朵开得这样亮丽,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绽放。
一个穿着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衬托着一双白皙而修长的手,这手中有一束这样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声音是没有呼吸的声音。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时艳然绽放在我的身边。我看着他,沉默。无话可说的风静得像我与花之间空气的静,我与花同时都是这个世上还在呼吸的生灵,我却感觉这花并非来自人间。
满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满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这样森严;满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这般凄凉。
清明,十岁的清明节。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间的一切光亮刺眼。这两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就像墓园中的墓碑与花朵,但它们确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绪就这样飘飞。从小就很少有放风筝的习惯,更没有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的经历了,而真正放飞过的几次中有一次风筝就很美丽地自由了。我在清明节的思绪就如同那放飞了却永不归回的风筝。
在这“欲断魂”的节气中,思念是永不熄灭的灯火,而怀恋是那个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谢的花朵,那样使人心碎。
清明节作文篇3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时,每个地方都会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在家乡,每年清明节的头几天,人们都要忙着刻纸钱,买黄纸、香蜡。家族的族长要集合全族人开会,会上定好谁家买吃的,谁家买祭祀用的材料。定好后,大家各自行动。
一到大街上,琳琅满目的祭祀用品会让你眼花缭乱,处处可见香、蜡、纸钱、大串纸……人们精挑细选,货比三家,目的是选出物美价廉的物品。一些没有上街的妇女可忙开了,在家准备着上山要用的食物,小孩们也来帮忙,添着自己的一份力。清明节的那一天,一些年事较高的老爷爷、壮个儿的叔叔,带上买来的大串儿纸,到亲人坟上挂纸,挂纸就是把串儿纸栓在木棍上,将木棍插在自己亲人的坟头上,意为给逝去的亲人房头上“挂花”。挂完花后要面对墓碑鞠躬磕头,祈求平安得福,多添富贵。
在家里的人们则准备锅、碗、瓢、盆、筷、勺,还要预备必不可少的鞭炮。清明拜祖是庄重的、严肃的,如果哪家哪户少去了一个人,就是对祖先的不敬,要被族长罚跪的。清明时节,很少有艳阳天,一般天上都会下着蒙蒙细雨,人们行走在上坟的路上,悲伤之情油然而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正应了这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在我的家乡,逝去的`人的坟墓大都立在林子里。人们进了林子,找一个较宽敞的地方支锅点火。一部分人开始侍弄饭菜,一部分人则在坟前烧香点蜡、摆放贡品。所有工作都做完后,就点放鞭炮,族人按辈分依次到原始祖先那儿磕头祈福。祈福完毕之后,便将做好的饭菜盛装在一个盆里,八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味佳肴。在家族坟地里聚餐,大概是与老祖先共餐的意思。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怀念、感激之情,同时也是想让祖先们看看这个家族有多兴旺。用完饭后,由族长将剩余的饭菜均匀地分给族里每一户人家,带回家去,意为族内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群散开后,人们各自去亲人坟前痛苦一场,诉说一些思念之类的话,祈求佑护等等。回家的时候,还要捡几个石头带回去,当是捡着元宝了,还要折几根松树枝,当摇钱树,将它们放在家神面前,祈求祖先佑护。
死去的人虽然都不在了,但活着的人却把他们放置在心里。每年的清明节,家乡的人们都要把对逝去亲人的那份记忆拿出来晾晒晾晒,表达的是亲人之间那份血浓于水的感情
清明节作文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滴答滴答,窗户外面下起了绵绵的细雨,天虽阴,但是却在雨刷之下显得透亮清澈。绿叶在雨的细心呵护下显得更绿更嫩,我此时便知道,哦,原来今天是清明。
春天的雨总是在清明之后完结,而在这最后的属于雨的狂欢之中,春似乎将它有的一切水珠都散落出来,但也不大,只是密、紧、时间长。春雨给人的感觉也是大地如此,他不及夏天的狂暴,秋天的悲凉,冬天的寂静,他来的寂静,尤其是在清明这一天,从早到晚雨几乎一直在下着,但他从来都不吵闹四是在为地下的亡灵考虑,让他们这些今日要受后人祭祀的先人在这春的日子里享受雨水,享受宁静,享受自然。
而这清明的风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他们轻柔令人想多吹一吹时,不时的雨水随风打在你的脸上,凉凉的',让人感到很快活,仿佛自己也是树叶,贪吃春的末尾的雨水。风也有别的好去处,穿过城市来到田野之间,他慢慢地轻柔的摸着田地上刚播下的种子的嫩绿的芽,是一张温和且凉爽的手,爱抚着一只玩了许久的猫风,又向深处吹去,吹到树林之中,春夜雨春风像小提琴音乐大师,一个放生,一个奏曲,你若置身其中,你就爱上他,你会觉得自己仿佛位于维也纳金色大厅,欣赏着名为清明,有一丝绿色气息的交响曲。
清明时节,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主要的任务还是祭祀从古至今皇帝祭祀大典,在今日贵族祭祖,在今日众人扫墓,也在节日,书生烧纸在今日人们总是需要这么有一天来尽情的抒发自己对先人的追忆,村子里大片大片的烟雾升起,阵阵的鞭炮声响起,一家家一户户都将祖先牌位放好,烧香跪拜,而城市中便觉得少了些味道。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依旧人们似乎忘记了从古至今的传统,也许与这种现象有关城中的雨,总觉得与农村的雨无法比较。
在晴天过清明你是受不了的,因为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雨的透亮?你也说不上来,但是没有雨,没有风,没有祭祀,就谈不上是清明。
我总爱在清明早上踢一把长椅,织一把大伞,坐在院子里吹风听雨声,这是我的意识,看一会儿绿叶屏幕幽清,闻一阵凉风,摸一串雨水清明,带有的感受永远都是美的静的,但其中却带着一丝的忧伤,我有时也像断魂人似的呆呆的望着路上的那些与我想象中一样的断魂人。心中想着清明,确实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节气。
清明节作文篇5
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每年都会给去世的亲人送上一份哀思。我们家也不例外,清晨全家开着车前往墓地,给我去世的爷爷扫墓。在返回的路上,我们会路过烈士陵园,所以爸爸妈妈和奶奶要带我去看看那里的英雄们,我很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烈士陵园。
我们来到东仪路的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心中充满深深的感动和感慨。一进大门,我先看到两旁有两个笔直石头,上面写的“魂魄托日月,肝胆照河山”,这几个字,然后紧接着两旁有许多高大的松柏树,就像许多战士再守护着烈士们,为烈士们站岗,放哨。紧接着我看见了很大很宽的一面的浮雕墙,浮雕墙的正面雕刻着解放军叔叔勇敢地与敌人做斗争。在背面雕刻着一些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们的头像。
往后走有十四个大字,上面写的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草坪上有许多漂亮的蒲公英,紧挨着,就是九烈士和曹力如,杜斌丞十一位烈士的墓碑。我和爸爸妈妈提前准备好的菊花为这十一位烈士送上,我轻轻地把菊花放在他们的墓碑前,然后深深的鞠了一躬。在往后走就是所有烈士的'墓碑,个个墓碑上面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九烈士的故事,爸爸给我讲九烈士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在西安被国民党集体杀害的共产党员,在九烈士当中最大的33岁,最小的只有18岁,我被这些年轻的烈士们为国献身的精神而感动。
通过这次瞻仰烈士陵园,深深地意识到,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清明节作文篇6
清明节回老家上祖坟,一进村门,就看见爷爷在拐弯处迎着。
座落在那小山下的一个小房子,我爸爸就出生在这里。背后的小山叫羞山,他小时侯一放学就上山找笋子和各种果子,要么吃,要么卖,卖来的钱就买书。走在山上崎岖的红土小路上,一阵阵清新的风拂面而来。
爸爸成年后远离本土,到大城市奔跑,现在,对他曾经有养育之恩的父母,怎能不怀有一种感激之情?
可是——
我生在异地,自然对这陌生的故乡没有太多情感,虽在电话中知道他们很爱我,但说实在的,我对他们的情感毕竟不怎么浓。
爸爸妈妈与爷爷在客厅谈话,我便去厨房看奶奶。那里的灶台十分奇怪,上面是一口大锅,下面有一个大洞,似一个房子。洞里的火正旺,只见奶奶用铲子在锅中炒。我走近一看,锅中的肉丝炒出了油,“噼里吧啦”“噼里吧啦”地响。奶奶将切成丁的'竹笋从热水中捞出,一同放进锅中。她一边用手熟练地将白白的面条放进煮沸的泉水中,等熟了又用筷子捞起,就着些许面汤一同放入盘中,用炒好的肉丝、笋丁连卤做浇头,上面再撒些青葱,原本淡色无味的面,一下子被富有了生机。
奶奶笑着,眼角皱纹如刀痕一般明显。她端来了刚刚煮好的面条,还有热气。
我问爸爸:“这面叫什么?”他边吃边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羞山面!”我连忙品尝,面条十分顺滑,口味与阳春面差不多,样子也差不多,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又对爸爸说“这里面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之处啊!”爸爸看着我说:“外面的面鲜是因为放了很多味精,这可是一点味精都没放!”这样细相,还真是味道不错,于是我一口气吃完连汤都没剩下,盘子像被我洗过似的。
这碗面很真实,就像爷爷奶奶对我的爱一般。想到这儿,又牵起了我对正踩着的这块地的情感。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本啊!这片土地,湖南,顿时变得那么熟悉。
林清玄一口饮习西江水,我现在一碗食透思乡愁啊!
后来,妈妈也学会做羞山面,味道也差不多。朋友王博申吃完后,称赞不绝于口,可我不知怎的,就觉得奶奶的那一碗令人回味无穷。
又到了一个清明,我想起《诗经唐风》中的《蟋蟀》所云“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是的,“今我不回,日月其除”。
好想再喝一口奶奶的羞山面汤,闻一下也行。
清明节作文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说的正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于每年冬至后的一百零八天。在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而其中“扫墓祭祖”的习俗,流传甚广。
清明节这天,我们来到村后的小丘陵上,进行祭祖活动。一到墓地前,刹那间,我就感到心里沉重起来。爷爷带着我们来到老太爷的墓碑前,开始祭祖。
我望着高高垒起的土堆,顿时觉得倍感亲切。我虽然没见过这位先人,却仍然感觉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感觉。
墓前的杂草和我齐腰高,一看就有一段时间没人清理了。我们拿来铲子,一边清除杂草,一边培上新土。一切大告成功后,我从旁边柳树上折下一条嫩柳,插上去,希望它能勃勃生长。
爷爷说:“别让老太也饿着了,放点贡品过去吧。”说着,从包里拿出贡品:苹果,酥饼,小蛋糕……全是老太爷爱吃的。我接了过来,双手奉上,以表示尊敬。“老太爷呀,平时喜欢喝酒。他现在走了,也要给他送点吧。”奶奶说,然后拿出一瓶新开的白酒,倒入墓前的碗里,全部洒在墓前的土地上。
这时,妈妈从车里拿出一捆香,亲切地说:“该上香了。”她分给我们每人两根香,上坟前烧香祷祝。接着我们拿了一包纸钱,焚烧在墓前。听爸爸说,这是怕老太爷在天堂钱不够用,特地送给他们的,让他富裕点。
最后,我们每人拿了一束菊花,捧在手上,然后放在碑前,表达对老太爷思想上的寄托。
清明节,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些物质的贡品,而是一种缅怀先人的情感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篇8
清明节作文篇9
今天是清明节,七点整我们就到了公墓群。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毫无“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各式各样的花圈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各种色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手中的鲜花大概也因暴晒而显得无精打采,像我一样闷闷不乐地垂着头。
来到奶奶墓前,爸爸妈妈摆出了各种祭品,点燃了香。在袅袅的香烟中我仿佛看到了奶奶的脸,那么和蔼,那么慈祥。我揉了揉眼,眼前还是一片煞白的墓碑,上面刻着几行黑字。我终于忍不住眼中的泪水,任凭它们放肆地在脸上流淌,我的思绪也回到了过去:那时,我才上幼儿园,奶奶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书,一字一句地念着《江城子》,教我背了一遍又一遍。当我终于完整地背下来时,奶奶高兴地拍着手说:“我家辰儿就是聪明,谁家的也比不上。”可是,奶奶,当我现在能背上许多〈江城子〉的时候,您又在哪里?为什么,书里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却变成了事实?您还对我说,长大了要走远些,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可是,“千云过尽,归鸿无信”,我又到哪里找回我与您共渡的时光?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从一个稚嫩的小丫头长成一名风华正茂的初中生,您却在这孤坟中躺了整十年。刮风了,下雨了,有没有人知道你的冷暖?独自面对着远处的青山,有没有人知道你的寂寞?您说,要让我好好学习,将来我买了大房子,您去沾我的光。我努力学习了,家里也买了大房子,可您为什么不履行诺言呢?奶奶,您一定要好好保重,您会看到,我会让您引以为傲的!
我擦干了眼中的泪水,坚定地举了三个躬,转过头,泪水却再次涌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耳畔是妹妹清脆的声音,重复着我教她的诗句。还有最后一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清明节作文篇10
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来到死去家人的坟墓前扫墓。而我是陪着妈妈来到我最爱的姐姐坟前。
那是一段悲伤的回忆。那本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正陶醉在梦乡的我,突然呗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惊醒了,此时我的心情为何感到如此纠结?
电话的那头传来一个消息,我抱着话筒,愣愣地好久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说大姐“走”了,怎么可能?大姐在昨天晚上,我还看她好好的,她还伏在桌子上给我讲题。他们是骗我的。对!我缓过神来,冲着电话喊:“你们骗我,我大姐好好的。”
“美辰,你大姐真的没了。你快来吧。”此时的我感觉手脚无力,就像瘫痪了一般。好不容易来到现场,看她,我那笑起来嘴漂亮的大姐,躺在血泊之中,头发依然那样飘逸,皮肤依然那样滑嫩,留下的只有那没有知觉的双手,毫无表情的脸庞。我站在那里,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爸爸妈妈的'哭喊,周围人的围观,我充耳不闻。在我眼里只有大姐那孤单的身影。一句话总回响我的耳边:“辰辰,大姐带你玩去。”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血顺着雨水流走了雨水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掩饰了我的眼泪……
站在大姐的坟墓前,很多场景出现在我眼前:灯下,大姐为我补习功课;大姐为我扎辫子;大姐跑到冰激凌店为我买冰激凌;大姐为我打那些欺负我的男生;大姐为我攒钱买玩具做生日礼物;大姐为我挨了妈妈的打;大姐……
我眼前早已模糊一片。细细寻找大姐的身影,却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座座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看着大姐的坟墓,总觉得大姐就站在旁边一样,似远似近,似近似远,仿佛一伸手就能抓到,一阵风吹过来,还是被吹走了。
坟墓上的草多了,总是要拔的,大姐喜欢花,于是我在周围种了许多花,我每年都会来看大姐,为大姐梳理头发,她的头发如今变得如此糙,连花都在渐渐枯萎,我摘下一朵,连根都断了。
仰望星空,总会看见一群星星照亮着我,中间最亮的那颗是大姐的吗?那颗星星真的好美好美。
看着那远去的坟墓,大姐,我们又要明年再见了。
清明节作文篇11
又是一年清明至。《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古往今来,清明就是告别清冷,迎接明媚的代名词,也是追忆与展望的复合体。这一天,人们既祭奠先祖、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也插柳踏青、户外远足、拥抱春天。
《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中说:乍温复清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清明扫墓,是古已有之的习俗。游子都会努力在清明赶回家乡,为祖茔铲除杂草,添些新土,洒扫祭奠。近年来,随着文明祭扫的普及,以往焚香烧纸、燃烛放鞭的现象已逐渐被植树、送花所取代。许多身处异地他乡的人,也在这一天面朝家乡的方向,遥寄思故、思乡之情。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农时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成为节日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万物复苏,人们迎来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俗话说,“清明时节,麦长三节”,这时,黄淮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已经绽放盛开。田地里,农民们开始抓紧时机抢晴早播,为取得新一年的'丰收而辛勤劳作。生机与希望就开始伴着清明的春风成长、向上。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正是踏青游玩的大好时节。人们扶老携幼、呼儿唤女,举家到郊外远足野炊,观赏春色,纾解冬日残留的忧郁心结。北方民间过去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谐趣说法,所以折柳、戴柳、插柳蔚为盛行。编柳条环、戴柳条帽成了年轻人时尚的装饰,也成了清明常见的娱玩。但从现今环保角度来看,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柳树的一种损害,还是不宜提倡为好。
春风中,人们在绿地上放飞风筝,任由清风把梦想托举到远方的高空,孩童们奔跑嬉戏,更为清明的春时春景平添了几分春意。我想,走出伤逝,迎接生的美好,才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
相关范文
-
护士台人员年终工作总结(精选3篇)
邮政储蓄营业员工作总结(精选2篇)
英语考试总结范文模板3篇
参加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 参加志愿者活动感受
参加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摘选800字5篇 参加志愿者的心得体会
志愿者活动心得优秀范文5篇范文 志愿者精神及志愿者活动心得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优秀范文5篇范文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幼教个人心得体会范文推荐【5篇】
幼教个人心得体会全新范文摘选 幼师教学心得随笔
幼教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 幼教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怎么写
做有情怀的幼儿教育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育幼儿感想
新幼儿教师实习心得3篇
音乐教师实习心得体会3篇 音乐课实训心得体会
采购人员日常工作的个人优秀心得范文 采购个人工作总结ppt范文
采购人员工作情况的个人心得范文5篇 采购员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