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50字(整理7篇 )

时间: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1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乐平先生,他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漫画家。《三毛流浪记》这本漫画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头上长着三根毛,大鼻子、大眼睛,身上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小男孩,他是个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的流浪儿,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毛”。

三毛生活在旧社会的上海,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保护,没有一个温暖的家,街边、桥洞成了他睡觉的地方,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都有父母的疼爱,而自己没有,泪水不禁哗哗地往下掉,但他为了生存,吃尽了各种苦头。他送过报纸、当过服务员、擦过靴子,还被骗去做过小偷……虽然他没有温暖的衣服穿,也经常吃不饱,但他还是坚强的生活着,他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小动物,有时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拯救落水的小朋友,三毛真是个心地善良、正直的孤儿。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为我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没有让我变成孤儿,还让我上了一个最好的学校,为了报答我的家人、感恩老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要学习三毛的坚韧不拔、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长大后为祖国争光。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2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我今天终于读完了注音版的《三毛流浪记全集》,我被三毛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三毛是个可怜的`孤儿,他没有家,也没有最亲的爸爸和妈妈,他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想起三毛的悲惨经历,我心里就很难过。

三毛常常受人欺负,吃了很多苦头。虽然三毛这么可怜,但是他很有尊严,他很坚强、善良、勇敢、乐观,愿意帮助别人,从不向困难低头。他帮别人擦皮鞋、卖报纸,拿到真的钱去买吃的,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从三毛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希望三毛能像我们现在这样,穿上漂亮的衣服,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每天高高兴兴,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上幸福生活,不再担心被坏人欺负,那该多好啊!

从电视和大人那里,我听说非洲还有很多像三毛一样的孩子,他们还在挨饿。其他地方也有在地震中失去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我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帮助,能高高兴兴地过上“六一”儿童节,不要再像三毛那样吃不饱、穿不暖、到处流浪。

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三毛一样开朗乐观、正直勇敢,珍惜时间和粮食,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3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东阳新华书店买了很多课外书,我每天都坚持阅读,最让我难忘的是《三毛流浪记》。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

在旧社会,由于残酷的战争,三毛变成孤儿。他没有家,没有爸爸妈妈,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他四处流浪,在饥饿的时候,吃贴广告的浆糊,甚至和狗抢食物,把训狗的链子套在自己的头上,最后抢到的食物还是被大黑狗抢回去了。三毛还要做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他的童年真的太悲惨了,跟他比起来我们幸福多了。

三毛是个善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他经常帮助那些和他同样命运的孤儿、老人。当他看到一位被推倒的老人很饿时,他拿出一块烧饼,分了一半给老人吃,老人很快吃完了。他想老人一定饿极了,虽然自己也很饿,但他还是把剩下的一半又给了老人。三毛还不顾自己的危险,救起落水的孩子。

三毛也是一个好学、坚强、能干的.孩子……在流浪的生活中卖过报纸,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擦过鞋……他总是受人欺负,而他挣的钱连一顿饭都吃不饱。虽然他吃了很多苦,但他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4

从前有个叫三毛的流浪小孩,他看着对岸的小镇,心里想着:那里或许可以找到饭吃,于是他走到岸边,挽起了裤腿,淌着河水朝对岸走去,一直走,一直走,还没有走到河中间,河水已超过了胸口。三毛挣扎地喊到:“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啊?”正巧有个老渔夫划着小船经过,看见三毛在求救,赶忙让三毛抓住船桨,把三毛救到了船上。回头一看,一条鱼也被一起带了上来,老渔夫把三毛带到了自己的小茅屋,让三毛脱掉自己身上的湿衣服,换上从小茅屋里拿的干衣服,衣服实在太大了,穿在三毛身上,像个长袍,老渔夫看三毛可怜,便收留了他。

一天老渔夫教三毛怎么撒网捕鱼。三毛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将渔网撒出,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渔网“飞”向小船,老渔夫被渔网网住了,三毛自己一下子掉进水里,过了几天,他们捉到两条大鱼,老渔夫说:“三毛在这边等我,我去换米。”说完,他走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三毛不见了,老渔夫很急,拿起渔网就往水里捞,没想到既捞到了三毛,又捞到了一条和他一样大的'活鱼,真是意外收获!

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和三毛一样的流浪人,我们要包容他们,而不是嫌弃他们。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5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三毛是个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期侮,他挣到的钱还不够自己填饱肚子,只有和他样的儿童关心他,给他温暖。

《三毛流浪记》的每个苦难画面,每句字里行间,都是在呼唤公正,呼唤仁慈,呼唤同情,呼唤人道,呼唤文明。

三毛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了解过去,了解历史,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完成的份答卷。因为了解过去,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成长的脚步更沉着,更坚定,可以让视野更宽广,心胸更博大。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以外,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以及心灵的感动和震撼,而这些,在阅读三毛时都会得到。

如今社会已经突飞猛进,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大大的改善。我们要比三毛幸福的多得多,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更应该去学习三毛那种积极乐观,坚强,不畏艰难的精神。我们幸福的每天是三毛最想拥有的',当我们从幸福中路走来,不应该忘记三毛的苦难和期盼。

三毛已经永远沉淀在无数人成长的记忆中,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三毛依然会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让我们体验苦难和不幸,也学会同情,学会关怀和珍爱。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6

我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

三毛是个孤儿,她没有真正的家,只能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晚上只能睡在街上。如果讨不到东西,那只能整天饿着肚子。不仅这样,她还经常受到别人的欺凌,身上到处都是伤疤。

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却不一样了。就说我吧,我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爸爸妈妈把我照顾的很好,什么都为我考虑到了,可以说我要什么有什么。就是这样,有时候我还对妈妈发小孩脾气,弄得大家不高兴。现在想来;我是多么不应该啊。看看流浪儿三毛,她的生活是那么悲惨!她小小年纪就要靠打工维持生活。我现在的生活和三毛的相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冬天到了,妈妈早就为我准备了厚厚的毛衣,而三毛没有衣服穿;晚上,我睡在柔软的被窝里,三毛没有地方住;我不仅吃得好,还经常换口味,三毛经常没有吃的;我天天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知识,三毛却不能上学……这么一比较,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应该珍惜我拥有的一切。看到三毛悲惨的生活,再瞧瞧自己,我真正体验到了自己的幸福。

关于三毛流浪记的读后感篇7

给我印象最深的本书是张乐平写的《三毛流浪记》,主人公三毛,头顶三根枯黄的头发,瘦小的身子,好像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他没有亲人也没有家。街边、桥洞是他晚上睡觉的地方;他睡得是砖;枕的是瓦;身上盖的是晚霞。为了生计,他卖过报纸、拉过黄包车、擦过皮鞋、卖过艺……可是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还是吃不饱穿不暖。

看到这里,我鼻子酸,两行珍珠像断了线似的往下掉。心想:三毛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没有人疼爱他,长得面黄肌瘦,大冬天得不到点温暖,甚至连自己的住处都没有。穷困的.生活逼迫他小小年纪就到处流浪,担负着他不应该担负的工作,饱受着痛苦生活的折磨。他是多么可怜的孩子啊!

可是,三毛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却很善良、勇敢、乐于助人。他曾不顾个人安危,救出了落水男孩;他曾自己饿着肚子,把食物让给饥饿的兄妹俩;他曾帮拉货的老大爷推过车……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敬佩。

读完《三毛流浪记》以后,我想对小伙伴们说句话:“大家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片苦心,不浪费老师的耐心教导。要像三毛那样,勇敢去克服个个困难,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