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整理8篇)

时间: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1

垃圾该如何分类?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最后去了哪儿?随着《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孩子们对于垃圾分类也越来越关心。小班的老师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展开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开展的大讨论。各班老师基于幼儿的经验筹划并实施了垃圾分类主题相关的活动。

老师组织家长和孩子共同观看垃圾分类动画视频,利用一起学习垃圾分类儿歌等寓教于乐的方法,给孩子们的心灵播下爱护环境的种子。

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了解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知道了要根据垃圾的种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丰富了孩子对生活中各类垃圾的认识。

在对垃圾分类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提出了家里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垃圾桶也有区别吗?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对小区里放置的四色垃圾桶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了解各色垃圾桶的不同用途。

在这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到垃圾桶有不同的颜色,垃圾桶上也会有不同的标志,懂得投放垃圾时要仔细观察垃圾桶的颜色和标志,再将垃圾投进垃圾箱里。

为了巩固垃圾分类知识,老师们组织家长带领孩子开展了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的实践活动,鼓励孩子从身边做起,积极参加垃圾分类。

这三场活动都是基于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而设计和开展,丰富了孩子们关于垃圾分类知识,让他们明白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也收获良多。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垃圾处理的严峻形势,产生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责任感。让我们携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2

虽说“垃圾”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会带来不良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好生活中的“垃圾”,那么这个随处可见垃圾就会变废为宝,美化生活。11月25日,杭州市武林幼儿园开展了共创无废校园活动。

活动开始前,为了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垃圾不分类对生活的影响,老师们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传递危害无穷大的.道理。随后,通过分辨垃圾桶标识的颜色和分类游戏的学习方式,教会幼儿分辨垃圾桶的标识和用处,并将写有垃圾名字的图片卡纸,丢入不同分类的垃圾桶内。通过游戏幼儿了解到生活垃圾是需要分类投放进不同的垃圾桶的,部分垃圾还可回收再利用。

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通过玩游戏来主动学习、建构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初步了解垃圾分类。此次分类活动还影响到了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参与共建,从教育教学绿色办公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摒弃不良习惯,变废为宝,共建生态文明、和谐有序的“无废校园”。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3

垃圾分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为将环保的种子注入孩子的心里,让孩子懂得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近期新市镇第二幼儿园组织开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保教育活动。

为了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爱护环境,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我园教师利用故事、绘画、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教育活动,从中让幼儿懂得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垃圾分类再利用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小班的孩子们了解了垃圾桶的颜色与分类,并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哪些是易腐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于中大班的孩子来说,让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去处理生活中的垃圾,学会正确投放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分类,我们一直在行动,教育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小手拉大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处理中来,促使大家在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认识到环境保护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4

为培养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小朋友的环保意识,让大家懂得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实现垃圾分类量化递减,垃圾的无害化等好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2022年10月8日,浔阳区第四幼儿园及滨江分园开展“低碳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1.垃圾分类宣传

通过垃圾分类倡议书和温馨提示把环保理念渗透到社会面,营造节能降耗、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加强垃圾分类宣传,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在电子屏里宣传塑料污染,让环保理念、环保知识融入幼儿园的每个角落,也深深根植在幼儿园家长和教职员工的思想里。

2.集中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老师向小朋友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利用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孩子们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朋友们在家中通过图片、绘本、动画、游戏等多种方式认识了垃圾分类标识,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分类知识和回收处理的做法。

3.垃圾分类齐动手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努力践行垃圾科学分类,绿色环保生活。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增强了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也使垃圾分类的行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创建文明城市、美丽家园作出更多的努力。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5

一、宣传培训先行,创设支持性环境

首先,XX中心园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进行动员宣传,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并向家长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宣传、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接着,购置分类垃圾桶,按照要求做好垃圾桶“四分类”,在班级、办公室设置2分类桶,在公共区域设置4分类桶,幼儿园食堂产生的餐厨垃圾设置餐厨垃圾桶,并做好日常记录工作,创设支持性环境,营造分类氛围,积极调动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

二、开展分类教学,分类垃圾齐动手

为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XX中心幼儿园将垃圾分类纳入教学活动,组织各年龄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垃圾分类宣传员进班级、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老师组织幼儿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标志和基本分类常识,在班级区域中设计了垃圾分类的区域游戏,引导幼儿使用班级分类垃圾桶进行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将平时的`加餐和午餐中的垃圾投入到相对应的垃圾桶,幼儿参与度高,有效强化幼儿垃圾分类意识。

XX中心幼儿园正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后续还会分年龄段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由幼儿园带动幼儿,幼儿带动家长,提升师生及家长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实现垃圾分类全园化、社会化。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生态文明重要思想,XX幼儿园2022年11月26日-30日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我能行”系列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全园教职工、幼儿行为习惯和文明新风尚,为师幼创设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

孩子们利用国旗下的情景表演,让全园师幼认识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不同种类垃圾的正确投放方法,倡议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垃圾分类,校园美十分。副园长张薇分别从垃圾分类的优点和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两方面向全园教职工进行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培训,幼儿园还通过宣传栏、发放传单,发放倡议书、微信推文向家长和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各年级班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图片、视频、垃圾桶实物认识等多种途径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活动,让孩子们认识了不同种类垃圾分类桶的标志,为正确投放垃圾积累了经验。孩子们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用纸箱、奶粉罐、纸杯等废旧物品手工制作了有害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走向社区和街道,一边向过往行人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和投放指南,一边捡拾路上垃圾到指定垃圾桶,用实际行动进行垃圾分类,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好习惯。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垃圾分类知识,还将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的好习惯带动了家庭,带动了社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吧!做文明有礼大足人,为美好环境注入一份力量!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7

为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提高幼儿和家长的垃圾分类意识,西岗区第五幼儿园在2022年11月开展了《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

活动中,西岗区第五幼儿园利用幼儿园电子屏与知校平台积极进行《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传,面向幼儿园内相关联的每一户家庭开放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大门。

在此基础上,西岗区第五幼儿园请到了国家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李玉鹏来到西岗区第五幼儿园,为全体教师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讲解《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提高教师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高度,并请到大连市电视台少儿频道来到幼儿园拍摄幼儿园垃圾分类相关工作,进一步宣传幼儿园的'垃圾分类工作。

幼儿园此次系列《大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传活动只是市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在市区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西岗区第五幼儿园一定会坚持不懈的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教育,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普及到教师、家长、幼儿之中,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之中。

幼儿园垃圾分类环保工作总结篇8

本阶段通过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完成了本阶段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积累,幼儿基本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并懂得了“垃圾分类”的意义。

主题活动之一,谈话活动“垃圾去哪了?”通过谈话和讨论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和分类后的好处。初步知道了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认识了三个类别的标识。并会进行初步的分类。

主题活动之二,游戏活动“垃圾分类”,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之中,能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老师及其他幼儿的讲解和回答;并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绝大多数幼儿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了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物品,培养了幼儿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活动延伸将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园配合,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意愿。

主题活动之三,春游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有了一定的荣誉感。之前关于垃圾分类的一系列活动局限于教室、园内或家里,为了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在观赏大自然美的同时,有意引导幼儿观察路边垃圾桶是什么样的,同时,碰到垃圾进行拾捡,并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把捡到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桶。进一步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的习惯。

每次活动的延伸活动都是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因此,按原来的预期,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探索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