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重庆的日记(精选4篇)
与重庆的日记精选篇1
我的家乡就是全国闻名的山城—重庆。重庆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重庆是一座山城。顾名思义,重庆有数不清的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一座连着一座,连绵起伏。房子依山而建,一栋栋,一层层,错落有致。站在房子里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家乡的人们,一出门,不是爬坡,就是上坎,正如人们说的:“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重庆不仅是山城,还是举世闻名的桥都。奔流不息的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宛如两条蛟龙盘旋在城的中间,江上矗立着一座座雄伟的大桥,有峨公岩大桥、朝天门大桥、黄花园大桥……你看,有的桥是拱形的,像一把弓箭架在江面上;有的桥是圆弧形的,像一条彩虹横跨在江面上;还有的桥是斜拉的,像一条巨龙卧在大江之上。听说重庆是全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我真为我的家乡自豪。
重庆还是全国闻名的“美食天堂”。重庆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麻辣。人们做菜时,总喜欢在上面撒上厚厚的花椒和辣椒,吃起来又麻又辣。重庆最有名的要输火锅了。你看,冬天来了,大街小巷飘散着浓浓的火锅味。人们围着一口锅,锅里翻滚着红红的油汤,还冒着白白的热气呢!人们把各种各样的菜放进火锅里,煮一煮,捞起来便吃,麻辣鲜香,那味道才叫爽!如果你到重庆来,不吃火锅,就等于没来过重庆。
重庆的夜景可漂亮了。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重庆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朝天门码头闪耀的灯光,就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重庆,真是祖国西南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我爱我的家乡重庆!
与重庆的日记精选篇2
人是船,家乡就是港湾;人是鱼,家乡就是海洋;人是鸟,家乡就是鸟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家乡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我的家乡是重庆。
“锅底儿城市”
重庆地处深山老林之中,四面环山,是名副其实的“锅底儿城市”。重庆在四川盆地之底,但是个不平的锅底儿,到处都是小路崎岖,没能像成都一样平平坦坦,反而依山傍水。山,给重庆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水,给重庆带来了繁茂的经济。山水互倚互傍,正是这山山水水成就了重庆的繁华。
“把脚吊着的楼”
重庆吊脚楼依山而建,因地势较低的缘由,所有的吊脚楼都需要沿山坡依次建造。由嘉陵江、长江跨过城区所打造的两江四岸的地方,你总能看到由几根柱子撑起来的摇摇晃晃的吊脚楼,远看就像悬空的房屋,这是重庆特有的一种民居方式,如今现存的吊脚楼你仍然能在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等颇有西南风味的地方看见他们摇摇晃晃的身影。
“红色的岩石”
红岩是重庆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具有成长性和现实性的主流。红岩原本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叫红岩嘴,名字的来历是这里的石头是侏罗纪红色页岩。抗战期间,重庆曾是一座鲜血四溢的城市,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重庆独特的红岩精神。这里有他们抗争过的痕迹:渣滓洞,白公馆,歌乐山……这里涌现了许多的革命先烈:江姐、小萝卜头、杨虎城……
革命烈士忠于理想、坚持气节的斗争事迹,张扬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在烈火中永生。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就是这重庆!
与重庆的日记精选篇3
自古以来,重庆便有“依山就势,宛如山城;蒙蒙细雨,恰似雾都”的美名。趁着寒假,我来到了心中向往许久的山城、雾都——重庆。
飞机落地后,搭乘的前往酒店的车子在高低起伏,路势不平的城市中穿梭。放眼窗外,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山坡上的楼房“高耸入云”,仿佛想要冲破天际,与太阳一争高低。城门上挂着的灯笼映衬着游人幸福的笑容;夜幕下的重庆,灯光闪烁,光景迷人,绚丽而多彩。
距离酒店不远,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解放碑。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矗立在广场正中央,碑身米白色、棕色交相辉映,更显大气。碑上的时钟每逢整点便会清晰地传出铛铛的报时声。解放碑不仅记录着重庆的历史文化,更支撑着重庆的过去和未来。
次日上午,已是十点,城市间的雾仍未散去。走在江边,抬头一望,所有建筑在蒙蒙迷雾的烘托下,若隐若现,仿佛置身在仙境中。一番“腾云驾雾”我们来到了李子坝,准备体验一下重庆的“穿楼轻轨”,据说这个设计花了整两年的时间。李子坝站旁边坡的浮雕墙叫“岩之魂”,它守在嘉陵江的高地上,见证了重庆的历史。
我怀着急迫而又紧张的心情,搭上了列车。“哐当哐当”,轻轨穿楼而过,那一瞬间我无法用笔墨来形容。重庆的轻轨犹如过山车,在城市起起伏伏的海市蜃楼中穿梭,上坡下坡,让我体验了重庆的3D美。
怀着飞扬的心来到了万里长江第一索,看着排成的一条龙队伍,我们相视一笑,决定让爸爸留下坚守阵地,我和妈妈去尝尝重庆小面。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到我们了。上了索道,城市的靓丽风景一览无余。横跨长江,从此岸到彼岸,看行驶在涛涛江水中的船只,看穿梭在道路上的车流,看错落的城市建筑,聆听城市的脉搏。
到了重庆,怎能不去洪崖洞?洪崖洞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夜幕下的洪崖洞,吊脚楼配上红灯笼,仿若宫崎骏《千与千寻》中奇幻场景,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
接下去的几日我们参观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孕育出红岩精神的景点——白公馆、渣滓洞;游览了华丽庄严的人民大礼堂;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的圆形玻璃博物馆;青瓦白墙,依水筑居的磁器口等地。
重庆的靓丽风景,就似天边的一抹云霞,有着万种风情,无论何时,它都美得令人陶醉!
与重庆的日记精选篇4
家乡的故事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串连着你对家乡的喜爱。家乡的声音像一首欢乐的乐谱,勾起你对家乡的回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念念不忘的地方——家乡。家乡是养育自己的故土,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一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接下来就由我为大家介绍我的家乡——重庆。
火锅重庆
说到重庆的美食,想必大家立马就会想到重庆的火锅。说到火锅的由来,那可就要从一群渔民们讲起:据说当时的重庆渔民们,他们天天都要下水拉船或打鱼,正是因为天天下水,他们的关节都受了潮,行动起来又痛又不方便,他们就拿一口锅来,在锅下点火,把辣椒,花椒和食物一起丢进锅里煮着吃,没想到呀!这一吃,哎呀!寒就没了。渔民们就这样相互传授,传呀传,传成了现在的火锅。重庆人还把火锅分成了清汤和麻辣汤,为的就是让自己在冬天把身上的寒除掉。
语言重庆
在重庆,不仅吃的有特色,连语言也很有特色。重庆的语言不像东北那样有腔调,也不像北京那样标准,而是颇像重庆人那火辣的性格。比如:什么等于“撒子”,说话等“开枪”,钱等于“子弹”,没有等于“没得”……为此,还有许多关于重庆方言的笑话:两个重庆人去北京,一个人说:“你啷个一直不开枪哪?”“你不开枪,我啷个好意思嘛!”另一个说,第一个人又说:“对老,把你的子弹分我点儿!”之后就被关进了警局。
美景重庆
重庆朝天门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点,长江是从一个斜坡流向朝天门,在中间融进了大量的像碎金子般的细流沙,再加上坡的倾斜,水流不仅急还很浑浊,颇像是一只凶恶的野马要向人们扑来。而嘉陵江的水流区与长江相比,地势平坦一些,水流就比较缓,融不了太多流沙,所以比较清澈,像一条随风飘舞的丝带。两江汇合之处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从远处看,像一个阴阳盘,十分状观。
这就是我的家乡——重庆,一个有火锅,有特别方言,有“阴阳盘江水”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