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艰难的写作作文(精选1篇)
篇1
这个暑假里学校安排了那讨厌的品味书香,爱我中华征文活动的读后感。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一放假我就让老爸给我去买一本征文活动规定的书,我跟老爸说好要买关于长征精神方面的书,因为这方面丛书的精神、感受、联系实际,较容易写。结果,老爸却给我买了本《我的祖国-文明的祖国》这本书,我一看很是恼火,说我叫你买长征这类较容易写感受和精神的丛书,老爸你怎么能买这本书呢!说着我翻开那本老爸给我买的《文明的祖国》瞧瞧,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一看就差点晕倒,顿时眼花缭乱,有好几十个故事,什么我们的祖先、原始先民的家园、三国两晋南北朝等,这叫我怎么写啊?
这本书我整整看了三遍,结果脑袋还是一片空白。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专门看了几篇关于怎么写读后感的文章,还看了几篇读后感的作文篇(*) 那一刻,山摇地动,震撼人心。 那一刻,涓涓眼泪,化为力量。 那一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座美丽的城市,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撼动了。那时的我还在读小学,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有关汶川地震的作文,来表达我们对汶川同胞的关心。今天,我将它从书柜底层翻了出来。泛黄的纸上还跳跃着当年写作时流泪的痕迹,字里行间还渗透着年幼时纯粹的情感,上面还清晰地留着当年稚嫩的笔迹。 仍记得,那次放学回来,我看着新闻联播,听着那一声声的撕心裂肺哭泣、呐喊,那是失去至亲是心底最深的呼唤。我的心抽搐着为那些失去亲人的汶川同胞们抽搐着,眼眶中打转的泪最终还是冲破束缚,顺着眼角滑落下来。那真的,是是我成长途中一次艰难的写作。我想用笔墨记叙这件事,更想用双手去帮助他们。我在作文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有一面旗,叫五星红旗,它是国旗; 有一首歌,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国歌; 有一个屹立于东方的大国,它是中国; 而在中国的某个角落,有个地方叫汶川,这里发生了地震。 从昨日到今日,一日之内,余震不断,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孩子们在一片片废墟中抽泣着,渐渐的,他们停止了哭泣,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在互相鼓励着,说着:加油,不要怕 看着一条条报道,我为他们担心着。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些什么,充斥在心中的是满满的悲伤和满满担忧!一篇作文,我没有用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写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仅仅是用了与汶川同胞相连的那颗心。 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我微不足道的爱,我们全国人民的爱。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唱着这首歌,翻看着这陈旧的作文本,回忆着多年前,那次艰难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