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小学作文

读狂人日记有感笔记600字范文(读《狂人日记》有感600字)

时间:

读狂人日记有感篇1

一直以来就很佩服鲁迅先生,但对于他的文章没有怎么多的接触过,除了在以前课文中学到的。这周开始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开篇的《狂人日记》就给自己深深地震撼。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很容易解读出来。因为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而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遐想,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我们也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理解出现。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在那样的时代,这不得不让我们敬佩。


读狂人日记有感笔记600字范文

读狂人日记有感篇2

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与黑暗社会作不懈斗争的革命家。他的作品,看似只是轻描淡写的杂文,但细细品味,便觉其中奥妙——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人性的变诈,可谓套用郭沫若的一句话“写人写事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他,就是鲁迅。

提及鲁迅,即可想到他开创中国白话文新篇章之作——《狂人日记》。它主要记叙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我”站在一个狂人的角度,凭空觉得周边的人都要吃自己,而自己则是这个“吃人集团”爪下的一头“猎物”。而这个“吃人集团”的老大就是自己的哥哥,自己就算哪一天要被吃了,也得背负着“吃人的人的弟弟”罪名。后来,“我”还发现连小孩子和想吃人,也吃过人。

从这篇小说的表面来看,“我”绝对是一名狂人,一位名副其实的狂人。但,只要稍经思考、体会,就会发现:这篇小说蕴含着深深的讽刺意味。所谓“吃人的人”,实指当时的贪官污吏、腐败的政治条款;“狂人”,当时受其压迫的平民百姓;“吃人”,可想而知,指当时统治者倚仗权利剥削百姓、鱼肉百姓,令老百姓生不如死。在这暗无天日、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旧社会里,用“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懦弱、狐狸似的狡猾”这句话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小说的结尾,是意味深长四个字,发人深省:“救救孩子……”仅仅四个字,便道出了鲁迅先生的心声:对祖国的未来,对未经玷污、不知世风污浊的孩子的深深担忧。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救国英雄,还是一个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未来的伟人。

他自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读狂人日记有感篇3

令人胆战心惊!

那是一个狂人,或者说“迫害狂”患者更加妥当,是他,见证了这一幕幕罪恶与血腥的场面。

那是一个有很好月光的夜晚,然而那赵家的狗却让他害怕,但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他更是觉得不妙,一路上的人都交头接耳地议论他,又怕他看见。其中最凶的一个还张嘴对他笑了笑,让他从头冷到脚,就连小孩子也是脸色铁青地在议论着他,像是和他有什么仇,他想来想去想不通,便自然而然地在那一晚失眠了。

有一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他哥哥说他们村的一个恶人被大家打死了,还被吃了用来壮胆,呵!吃人的才是恶人,他们还用得着壮胆么?终于,他清楚且明白了:他们都会吃人,而且要来吃他了。这样说来,之前他们对自己的奇怪举动便可以清晰地解释清楚了。然而,在知道这个事实的同时,他也发现了另外一个惊人的事实:他的哥哥竟然也是吃人的人!他突然知道了,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哪怕他自己被人吃了,可他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可悲,可叹,可恨!而他,无能为力!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似的怯弱,狐狸似的狡猾,可怜的他必定是那只可怜的兔子吧!他不想再想下去了!也不敢再想下去了!

知道这些事实之后,他依然决定鼓起勇气去劝说他的哥哥不要吃人了,是该说他天真呢,还是说他有胆量呢?是天真且愚蠢吧!他哥哥听着他的话,一开始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了,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而这时门外还有一群人,正探头探脑地挨进来,很明显,这些人都是哥哥的同伙,都是吃人的人,他们在偷听完他的话之后都气愤不过了,于是抿着嘴冷笑,越发狠狠地盯着他看。终于,那些吃人的人忍受不了他的话了,气愤愤地直走进来,想阻止他继续往下说,可是哪里阻止得了?他仍是不屈地喊:“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可怜又固执的人儿啊!

他知道自己被关起来了,关在一个漆黑的,终日不见阳光的狭小地方,日日是两顿饭。他开始想起他的妹子,他现在终于知道她的死因了,是被他哥哥吃了,现在想起来,真是让人伤心不已啊!说不定,当初不知道真相的他还吃过他妹子的肉呢,只是现在,恐怕过不了多久,他也会和他妹子一样了。

最终,难逃一劫……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战斗的新文学向垂死的封建礼教制度宣战所发出的第一声最猛烈地呼喊。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在那狂人的眼中简直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这是对封建社会的本质做出的振聋发聩的概括,更是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最深刻的批判!

故事是阴冷的,是令人毛骨悚然的,然而却是最真实的,最鲜明的,最深刻的,更是最坦诚的!

故事运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交融的方法,用借实引虚,以虚证实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那些最冷峻的色调,最黑暗的现实都藏在这篇最真实的小说里面,体现出的是那最深刻的罪恶与血腥……

读狂人日记有感篇4

初读狂人日记,没有完全看懂,再次阅读方才体会到狂人之意。

狂人的狂,指的既是病理上的神经错乱,语无伦次,措辞荒谬;还指了狂人在心态上的一种病态变化——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故事梗概: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

传统观念认为,鲁迅借狂人之口,抨击吃人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也只要狂人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但是,我和妈妈共同认同这部小说的是对狂人精神状态的描绘,确实是精到、准确,妈妈说以前课本很多革命小说都如过眼烟云一般消散在历史尘埃中,而狂人却不会,我是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而妈妈则是重读,她认为,因为这篇小说和鲁迅曾经学过医有关,这篇小说准确地写出了一种有迫害症和强迫症的精神病人的形象,这篇作品成功不是其立意多么高,而是其形象把握之准而名流文坛。

我现在不懂不要紧,过几年后,回过头再看看,也许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