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生活作文(整理10篇)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1
初一生活,像竹林间的一条小溪,清而美;像秋天里枫林间的一阵微风,清爽而恬美;像金达莱树上飘落的一片花瓣,清幽而素美。
我已经14岁了,初中校园的景象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清晰而优美。教室里,同学们淡淡的微笑,老师们亲切的话语,让我的初一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变得清新,甜美。
初中生活,看起来枯燥,无味,其实,蕴含着一种内在的清美,功课虽繁多,但我们都是一样的,都要去学习。老师虽严厉,但是可在为我们奉献着,只不过,有时被掩盖了。
我们比小时候懂得更多,做得更好。再也不会做三七二十四的傻事,拿木头切石头的无知,把蚯蚓当成蛇的幼稚,只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博学。这一切都体现出了初中生活带给我们的美与清朗。
优美的校园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做了很好的铺垫。我的视野变得美观,心情变得豁然开朗,生活越来越美好,学习也变得快乐起来,初一生活显得非常清美。
课堂上,老师孜孜不倦的解说着课本,我们静静地听着,时时问老师问题,老师耐心的解答着。一节课下来,我们懂得了许多,收获的许多。
时间在一秒秒飞逝着,半年时间看起来似乎很漫长,好像总也过不完。但现在,初一半年的学习生活,已然过去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积累了下来,一本作文,记录下了我所有的精彩瞬间。翻阅起来,感觉到的清静与美好,回味无穷。
初一生活,只剩下半年了。我们深厚的友谊,温暖的话语,感动的安慰,永远都被铭记着。
初一生活,慢慢体现的清美,让我沉浸在里面,不想抽身,只求欣赏到那独特的味道,就可以了。
现在,我依然行走在竹林边的小溪,秋天的枫叶林,金达莱树下,静静的、悄悄的、满满的体味着初中生活的清澈与善美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2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冲垮,一个9岁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噬他的一刹那,母亲用力把他拉上了堤坡。这个小男孩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1943年,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创办了一份成功的杂志。但是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都坠入谷底,但是男孩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黑暗会过去,相信夜尽就是黎明,终于,他渡过了难关,攀上新的巅峰,而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的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约翰森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万事如意,善待生活,才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哭,他也对你哭。能够善待生活的人,便是对镜子笑的人,便是能够善待挫折的人,必然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
贝多芬自小失聪,并且家境贫寒,然而艰苦的逆境并没有打到他,他靠骨传导来艰难的感知声音,最终,他成功的创造出一篇无与伦比的巨作,以至驰名世界。
他们都有常人难以比拟的痛苦,然而他们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善待生活,他们便是对镜子笑的人,因此,镜子回送给她的也是笑。相反,如果她自暴自弃,对生活失去希望,那么结果将恰恰相反。
生活就好比是一颗嗷嗷待哺的婴儿,善待生活,就是为他带去丰富的营养,让他最终长成栋梁之才;生活就好像是一颗干枯的小树苗,善待生活,就是对它的浇水施肥,让他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因此,不要对生活自暴自弃,对他充满信心和希望,用轻松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以平和的心态善待生活,只有这样,它才会对你真心的笑。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3
清照寻寻觅觅,我亦觅觅寻寻……
放大岁月的瞳孔,转动时间的齿轮,我看到生活缩影成一帧帧光感饱满的电影胶片,缓缓的从眼前转过……
夕阳给宁静的村庄披上了薄薄的金纱,家家户户的烟囱里袅袅的升起乳白色的炊烟,盘旋着不愿离去。一个查字典。早已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她当然不再需要在夜幕降临时仍翘首期盼他们的身影,相反,她隐隐的希望自己能独立生活,能离开小时候曾无比热切盼望的爸爸的唠叨和妈妈的拥抱。她看到了生活的另一扇门,一扇色彩斑斓充满诱惑的门。她试着推开了它……
当小女孩伤痕累累的回到那个曾被自己嫌弃苍白单调的家,她看到的是两张关切的脸,那欢欣的表情一如当年终于等到爸爸妈妈回家的自己。于是小女孩笑了,笑脸像多年前一样单纯和美好,她终于明白:有爱的地方才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有真实的生活。
家永远是温馨的港湾。然而太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忙忙碌碌忽略了这份美好。吃尽了苦头最后回家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原来不管你在天涯搁了浅,还是在海角覆了船,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女孩,但是幸运的是你不是其中之一。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4
寒假已经不知不觉间过了一个月了,但自己觉得好像昨天才刚刚放假一样,过得有点不真实,明明好像什么都还没干,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有好多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完成就已经过去了,剩下了太多了遗憾还没来得及弥补。
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生活,待在家里该吃吃该喝喝,没有了作业和考试就是一大快乐。每天不出门也不收拾自己了,连头发都懒得清洗了,每天顶着大油头在电视机前边追剧,面对父母的唠叨也视而不见,自顾自的在那逍遥快活,过着自己的幸福小日子。
每天都会时不时的打开手机看看班级通知群有没有新的事物发生,生怕错过了就被辅导员“通缉”,真是连个放假也不让我们舒服。这不,手机屏幕上方“@全体成员”我就知道事情不简单了,上了大学之后,有一堆的群,最害怕的就是@全体成员。人在家中坐,烦恼从天上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放假前辅导员让我们每天都在APP上按时填写自己的体温,这不,学校又整了一个新APP,让我们从原来的那个APP,逐步的转接到这个新的来。胳膊拧不动大腿啊,学校说干嘛就干嘛,手机上立马就下载新的APP,按照学校的指示来一步步的操作。
毕竟是新的软件,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也让不少的同学怨声叹气,学校为什么非要整一个新的,用原来的不好吗?新的还一大堆的问题,真的好烦。我每次填写的时候,因为获取不到位置信息,只好用手机录个屏,以后追究起问题,我也有个证据证明不是我的原因才行,力证我的清白。
寒假生活虽然快乐,但也少不了烦恼,就让我在最后的一个月里面快乐的度过吧!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5
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在我看来,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便很好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诠释。真实的生活,就是要尝遍世间的酸甜苦辣,历经人生的顺利与挫折,感受人类心灵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在幼儿园将要毕业时,老师安排了一场考试。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考试,所以我很重视。考试时我十分认真,而且反复检查最后得了满分,同时也博得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赏。那时我便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也曾有一次,我考试时过于紧张,导致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那时我心里很失落,很想埋头大哭一场。可妈妈告诉我,哭又能怎样,既不能改变事实,又浪费时间与精力,倒不如找找失败的原因,保证自己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误。那时我便明白了,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失败与挫折,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不过那又何妨,只要跌倒的时候还能勇敢的爬起来,哪怕是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力挽狂澜,那样的人一定能战胜挫折,冲破逆境,获得成功。
十岁时,爸爸教我下五子棋。一开始我觉得好难,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根本就听不懂爸爸对我说的下棋的技巧。不过我没有灰心,坚持每天都和爸爸下几盘。渐渐的我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战胜了爸爸,由原来的常败将军变成了常胜将军。同时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人才能迎来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不仅有成功,也有失败;不仅有快乐,也有难过;不仅有一帆风顺,也有困难重重。真实的生活不会完美,但我们要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快乐,悟出道理,让自己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真实的生活,就要有真实的自己。不要遮掩,不要逃避,让真实的自己去挑战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6
我们班的陈上读了四遍《亲爱的汉修先生》,老师表扬了他。我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再次打开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再次阅读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记得初读这本书时,我不免有些失望,书中除了写一个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外,其它的似乎没有什么了。但当我再次品读之后,才发现,作者笔下的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世界千姿百态:有爱也有痛;有意外的收获,也有必然的遗憾。只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才能使我们真正的成长。
在和汉修先生的交流中雷伊学会了写日记,练就了一手好的文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他时而开心,时而伤心,把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以及心里的真实想法全部渲泄在了日记里,他慢慢地长大了。这时,他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当一名像汉修先生一样的名作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很快,他的一篇描写他与爸爸坐卡车出游的作文在比赛中荣幸地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这个荣誉的获得,让雷伊既兴奋又激动,同时,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在和汉修先生的交流中雷伊学不仅会了写日记还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他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雷伊的父母的离异似乎一下子使他成长。在雷伊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妈妈是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仅鼓励雷伊从父母离异的问题中走出来,还教雷伊要从容面对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这样的母亲无疑是伟大的,她不禁使我肃然起敬。
除了汉修先生和妈妈以外,文中还有一些人物对雷伊的成长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对孩子们成长的关爱与鼓励,也不时令我感动着,钦佩着……像时刻关注他提醒他的法兰德林先生、把汉修的新作第一个给雷伊看的图书管理员、理解学生的睿智的校长、负责任的爸爸、欣赏雷伊,鼓励雷伊的女作家,正是他们使雷伊小小的心灵逐步成熟、自信,鼓胀起无限的希望和梦想。
再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我读的不是雷伊的生活故事,而是这真实生活中朴实的爱。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7
理想中的生活处处流光溢彩,现实中的生活往往并非如此,而我从爸爸妈妈的生活中嗅到了一股醉人的醇香。
爸爸胃不好,在妈妈生我的时候,他由于操劳过度住了院。出院后他却丝毫不顾身体,依然馋那口小酒。妈妈也总是在唠叨,少喝点酒,药吃了没?一次爸爸心情不好,妈妈又开始数落他时爆发了一场口角,最后在我的劝说下,爸爸承认妈妈是为他好而当我面给妈妈道歉。
真实的生活平平淡淡,但那偶尔泛起的涟漪却值得回味。
妈妈有时对我说:“你爸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头牛,自己认定的事不撞栏杆不回头。”爸爸这时就会说:“你妈那会儿可臭美了,什么潮流都想赶,还差点成了文学青年。”从昔日的照片依稀可以看出他们当年各自的风采。岁月的磨练教会了他们如何过平淡的生活,如今老爸学会了“跟你商量一下”,老妈也偶尔和我探讨林黛玉等人物形象。
或许梦想会破灭,但真实的生活总少不了那不曾遗失的美好。
爸爸是刀子嘴,豆腐心,春节时我和妈妈去一个阿姨家玩,十点多还没有回家,爸爸打来了电话,开口就埋怨:“你们还回不回来?看看现在几点了?不会来就住在别人家!”我们来不及分辨,他就挂了电话。才过一会儿又打来电话:“我来接你们,你们先等会儿。”
真实的生活时有缺憾,却又不乏阵阵感动与惊喜。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我说大了还要跟他们一起住,爸爸听了连忙说,我才不受你的气,我和你妈回乡下住,种点菜,你想回来就回来。“三八”妇女节到了,我知道爸爸木讷而不会表达什么,于是就自己掏腰包替他买了一支玫瑰,鼓励他送给妈妈,他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睡觉前我偷偷趴在他们门口,爸爸若无其事地将花递给妈妈时说:“姑娘给你买的。”我捕捉到了妈妈脸上的红晕以及爸爸嘴角的窃喜。
只要一家人相亲相爱、相濡以沫,真实的生活绝不会不缺少浪漫的氛围。
真实的生活平平淡淡,缺少波澜,但真情却从未枯竭。淡如水、香如酒,历久弥新。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8
母亲拿着我新近买的《马背上的男孩》翻看了几眼,朝我皱了皱眉头:“这本书买的可不太好。”“怎么了?”我急切地露着点不满。我对自己的眼光是很有种自信的,这种自信膨胀到有点自傲的意味。她只是说书里写着什么萨满法师都是些迷信的事。我不由得笑起来了——
我小的时候也极力排斥着迷信,甚至于一想到它们就会害怕地哆嗦,觉得它们就像是童话里在暗夜吃掉小孩子的魔鬼,会把我的心掏出来一点点地吃下来。可是我渐渐发现,无论你接受或是拒绝,迷信永远会是组成生活的一部分。迷信人们的欲求无法从现实中得到满足而在虚无中寻找寄托和安慰。它展示的是一个社会愚昧无知的一部分,但是却并非万恶不赦。如果把迷信还原分解,它也仅仅是由希求、幻想和好奇这三种人类寻常的思维组成的——人们对于虚无的不可触摸的领域往往充满了好奇,他们会想要探寻,而在这探寻的过程中幻想了许多与自己的希求相关的东西,便组成了现在的迷信。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头脑由愚昧向智慧科学靠拢,而迷信作为过渡过程中的产物,是不可能被避免也不可能被根除的。它已经变成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性的习俗,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一本好的书籍正是对生活的记述,既然有生活,便会有迷信的残余物。你拒绝迷信的同时也就是在拒绝生活,一味剪除掉那些真实的却不够美好的成分,你会发现这样看到的书完美却索然无味,甚至近乎虚假,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受苦,默默地挣扎着头破血流地寻找出路。生活本身存在着美好也就存在着丑陋,这正如阳光与阴影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生活的不美好而对生活说再见。对于生活中存在的并且根深蒂固的不幸,我们应该做的是勇敢地担当是尝试着改变,而不是一味逃避拒绝。
我愿意去接受《马背上的男孩》里的迷信,是因为我能够透过表象的迷信看见一位父亲对自闭的儿子深切的爱——有爱的书才不失为是一本好书。而且我能够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原始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9
一如既往的,上课铃响了,下课铃便也在40分钟后响了,一堂一堂课上过去,至始至终我都沉浸在书海里,窗外一幕一幕走过的人,雨停雨下我都毫不知情。
又是一个雨天,天阴阴的,那是因为乌云在哭泣。难得一次,我出了教室,随即斜眼看了几下这个小小的“世界”,周围被教学楼围住。偶尔在楼梯上只留下同学们“嗒嗒”上楼的脚步声,回荡在空空的楼层间,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不禁疑问,难道我所谓的世界就这么如此空虚吗?我沉默在雨中。
我绕着面前的小鱼池默默低头走着,没在回头看脚下走过的路。只直看到我的影子出现在前方。哦,我的影子怎么变得这么粗大漆黑?疑问在心里油然而生。
面前出现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谁,我无语的愣了一下,没有哪个人会像我这样漫无目的的来这儿吧。顺着身影往上看,他,面色黝黑,沧桑起了无数皱纹的脸上印着沉稳,和对生活的习以为常。
我无心再观,可却看着那个身影越低,再低,他弯在了腰,用一根脏污斑斑的竹木棍一次一次撩起一阵水,伸长手,一点一点地伸向,伸向一片沉浸水中数日的塑料。
微微飘散的云层透出了一丝缝隙,光映照了他一半的脸,质朴中不乏责任。
我看到了最现实中最真实的真实。
生活如一张纸,对折便有两面,我从各面的角度看生活,哪怕一瞬间,我也相信生活的真,我们不再漫无目的,我们的存在就是实。
真实的生活作文篇10
生活中有浪漫、轻松,也不乏鲜花和掌声;生活中有困苦、艰辛,也不乏险滩和暗流……
——题记
一阵旋风卷起遍地的落叶,一片,两片……落在我的身上、地上。我随手捞起几片叶子,青的,黄的,青黄的,枯黄的……每一片上,都记载着岁月悠悠。青的叶子是出师未捷先死,黄的是功成名退,青黄的是半路夭折,枯黄的是以入土为安。把这些叶子平铺手上,很轻,很轻,轻的几乎没什么分量,再仔细瞧上面曲折的茎干,像一张网,编索着它们密密麻麻的一生。
也许春雨曾滋润过它们,也许夏日曾烘烤过它们,也许秋风曾次虐过它们,也许冬风曾劈碾过它们,也许……小小的叶子经历过生命的艰辛曲折,成长的苦难和磨练,岁月的百味沧桑。一时间,我竟有点抬不起手来的感觉,生命的意义毕竟没有他的外表来得轻呵!在风中,我扬起手,任那满手的叶子随风飘落,看着它们落在地上,一层又一层,上面的压着下面,后来的压着先到的,我感到岁月的匆匆和流逝。
花开花落,春来秋去,我们的一生也在其中度过。匆匆,太匆匆,脚步匆匆,生命匆匆,是谁曾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么他肯定是真实的体会过生活。十几年后,也许只有几年后,我们就会像落叶一样找到自己该落脚的地方了。是青的亦或黄的?青黄的还是枯黄的?我迷茫而无头绪。
最后凝视那依依在前仆后续飘落的叶子,想在其中找寻到,若干年后象征自己归宿的一片落叶。风续续吹着,一片,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