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坐轮渡作文(4篇)

时间:

坐轮渡作文篇1

四月十一日下午,我上完课,从学校来到安庆轮渡码头,已经快到六点钟了。太阳向西边慢慢落下去,长上的微风吹在我的脸上,一阵阵凉爽舒畅的感觉,让我快乐极了。

轮渡码头的繁忙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一长串一长串的大汽车、小汽车,在堤是排得整整齐齐,等待轮渡过。我和爷爷、奶奶侧着身子,从汽车的空隙间穿过去,出了一口粗气,才慢慢平静下来。我们坐在堤的斜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长和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

这时候,奶奶突然叫了一声:蓝蓝你看,对面的轮渡向这边开过来了。我睁大眼睛,注视着行驶在面上的大轮渡,轮机嘟嘟嘟的发出轰鸣声,船的后尾,白花花的浪花翻滚着,船头破浪前进,慢慢的开进码头,靠近岸。轮渡停稳后,陆续下车、下人,又把这边的车辆和乘客载上驶向对岸。就这样不停的来来回回忙碌着。一艘大轮渡能装大客车、大货车和小汽车28辆,还有那么多我没有来得及数清楚的乘客……

大轮渡,真威风,乘风破浪在水中,多装快跑显神通

坐轮渡作文

老江河是全国有名的淡水鱼种子库,老江河两岸一面是尺八镇,一面是三洲镇,两岸的人们互相来往,小渡船成了人们心须的交通工具。老江河的渡船十三、四米长,有四、五米宽,中间可以停自行车、摩托托车。两边有坚固的铁栅栏,铁栅栏上系着许多橙色的救生衣,使整个船看上去色彩鲜艳。

我们坐在栅栏下面的铁椅子上。凉爽的河风轻抚我们的脸庞,清清的河水轻柔地拍打着船身,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大摇篮,随时都可能舒服地入眠。

师傅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但他操纵自如,一下转弯,一下掉头,毫不忙乱。等来到宽阔的江中,师付竟用脚控制操纵杆,两只手在兜里东摸西摸,摸出打火机和香烟来,然后点燃香烟极惬意地吸了一口,怪的是师傅的眼睛还是一直透过驾驶室的窗口,望着船前进的方向。要不是我亲眼看见,真不知道还有这样驾船的。

抱着小孩回娘家的阿姨,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咚咚”地抛入水中,请各位神仙保佑自己的宝贝平安过江。有做生意的老板进了大批的货物堆在甲板中央。有几个叔叔带着礼品,正准备去拜访亲友。有位母亲带她七、八岁的孩子去郊游。

傍晚时分,码头上的人群散了,渡船静静地停在水面上,辛苦了一天,它也终于睡了。

坐轮渡作文篇3

厦门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鼓浪屿是厦门最出名的景点——海上花园。鼓浪屿是一座小岛,上面没有汽车,到哪都要靠步行。岛上也没有通向大陆的桥梁,因此鼓浪屿的人要去厦门,或厦门的人要去鼓浪屿,就只能乘轮渡船,踏浪而来了。

厦门的轮渡船是一种宽敞的大船,船头很尖,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像一把弯刀似的,劈波斩浪。轮渡船非常大,有上下两层,每层都有我们两个教室那么大。上层有很多座位,但下层却只有几个座位,那是给老弱病残以及孕妇坐的。船的客容量也很大,能容纳850人呢!

船长室设在二层的。船头,船长的驾驶技术很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江面上来往的船只很多,还有一些露出江面的礁石,但他操纵自如,从不手忙脚乱。行船时,船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是掉头靠岸,有时是直接靠上去,不管怎样,他都能让乘客们安全地上岸。

轮渡船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有些住在厦门的同学每天都要乘船来上学。由于出发的时间大致相同,他们总能在船上找到自己的同学、老师聊天。顿时,船舱成了一个大的“聊天室”。大家交流着学习经验,讲着有趣的事,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再看看那些远道而来的游人吧:有的拿着相机,在船上拍下鼓浪屿的全景带回去作纪念;有的背着画夹,准备用笔墨画出厦门的美景;还有的边吃着美食,边欣赏着厦门美丽的景色……轮渡船上有着说不完的情趣。

每天早上,还能看到“上班族”夹着皮包,提着袋子,匆匆忙忙地赶船。他们脚下生风,连与别人打招呼都不放慢脚步。

每逢周末,船上总是人山人海:旅游的、购物的、探亲访友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这时,轮渡船就会打乱固定的航班,加班加点地把人送到对岸。

入夜了,两岸的灯光照在水面上,仿佛鹭江在眨着眼睛。轮渡船轻快地驶过江面,划开了一条发光的路。光在江面上摇曳着,形成了一幅幅不断变化的美丽画面。游客们散去了,鼓浪屿恢复了沉寂。一切仿佛都入睡了,只有轮渡船还是灯火通明地在江面上游来游去,就像妈妈手里的手电筒,照着前方的路,准备接孩子们安全地回到家中。

坐轮渡作文篇4

一秒,一分,一个小时,一天……时间飞速流逝着,我也长大了。除了我自己变得越来越成熟了之外,周边的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有些专属于童年的记忆是永远也不会褪色的,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熟悉……

从我的村庄到姥太爷的村庄隔着一条河,小时候每次去姥太爷那儿,都得渡船。外婆带我走到河边,扯开她的大嗓门对着河对岸一喊:“过——河——喽——!”河对岸一间破旧的小木屋里便马上走出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撑着她那同样破旧的小船,笑嘻嘻地迎接着客人。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条船上有一块由几块木头拼接而成的船板,我们就站在那上面。刚一站上去,木板就晃动了几下,吓得我都不敢站了,还以为船板要散了呢。而每当这时,那位慈祥的老太太就会笑着对我说:“孩子,别怕,这船板稳着呢。”这时,我才会放下心。到了河对岸,外婆会从裤兜里掏出两三枚一角的硬币,乐呵呵地递给老太太,老太太也高高兴兴地收下。上了岸,我们便开始了行程。当时走的全是土路,跺一跺脚,还会“尘土飞扬”,呛得人直咳嗽。如果刚刚下过雨,那就更倒霉了,走不了多久,鞋子上便会沾满烂泥,“车骑人”的现象也不时出现。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这条路,因为路边有各种各样好看的小野花,摘下一朵闻闻,香气直钻到心里去了。还有一种可以当口哨吹的植物,吹起来可响了,可好听了。

然而,这样的画面注定只能成为回忆,那样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

现在,听说摆渡的老太太要交什么管理费导致折本,干脆就不干了。总之,要想再渡船过河是永远不可能的了。现在要上姥太爷那儿玩,得预约一辆“机动车”,因为这][辆车非常忙,不预约的话想去也去不了。这辆机动车走的是平坦的马路,走的是外圈,虽然比原先的路长了很多,但因为它速度快,因此时间上也差不了多少。坐上这辆车,虽然有解闷的零食,但心里还是感到缺少了点什么。到了目的地,外婆递给司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10元的票子。几年过去,路费也翻了几十番。

我多么怀念,以前那渡船的日子,那走幽幽土路的时光,只可惜时代的步伐前进得太快,把那段岁月,把我的童年永远留给了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