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圆时作文(3篇)
又是一年月圆时篇1
落叶谱一首小诗,秋风吟一支欢歌,金黄色的大地唤来了九月,此夜,果实该透了吧,庄稼该收了吧,月儿该圆了吧。
小时候,我生活在老家,那儿不靠山,不临海,唯一值得我喜欢的地方就是夜晚的天空,而我最为期待的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因为那一晚月最饱满,那一晚,天最美。
盼望着,盼望着,暮色渐渐昏暗,当空中再也留不住最后一丝晚霞时,夜,悄然降临了。我们将桌子抬到院子里,摆上饭菜、月饼以及圆溜溜的石榴,吃团圆饭、赏月。九月的秋风吹在身上带有丝丝凉意,夜空中飘落着零散的白云,风轻轻拂过,月亮渐渐显露了出来,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点亮了万物。
这时候,我们又动起来了,按照习俗,由老到小依次拜天,默念自己的愿望,把一块毯子铺在院子里,大人们依次进行,我待在旁边看他们严肃的样子很是好奇,便一点点挪近,探着身子,凑着耳朵听,结果总是什么也听不见。轮到我时呢,我就会把毯子移一个位置,防止他们像我一样偷听。
接下来,开饭。石榴被轻柔的月光沐浴着,像晶莹的露珠躺在盘中,等待着人们品尝它的美味;月饼是酥软的,月下的它煞是好看,真让人忍不住咬上两口,此时我早已等不及,捧起一块月饼,咬上一大口,香气顿时溢满口腔,低下头,月饼酥软的皮碎成渣渣,堆在手上,最美味的时刻来了,将渣一下子全塞进嘴里,不过有时我会因为太着急而误入鼻中,但那美味会仍在鼻前徘徊。月渐渐澄澈起来,云彩飘落了,漆黑的夜空只留一轮皎洁的圆月,剩下的,谈笑,赏月。
然而今夜,又迎来了一个月圆之夜,和往常一样,吃月饼,赏月,不过今年的饭桌不用摆了,因为没了小院,没了石榴树,而且拜天也已经成为一种形式。酥软的手工月饼也被油腻的盒装月饼替代了,吃在嘴里甜味腻得发咸,我多想再吃留的一手渣渣,然后一着急呛到鼻里,惹得大家欢笑,可那已经消失。如今的石榴呢大多还在树上,没有完全成熟,或许唯一没变的,也就只有天上的月亮了。太阳没下山之前,月亮就隐隐约约的出现了,我趴在窗口,等待着它慢慢变大变圆变亮,可不知怎的,那月始终蒙上一层纱,朦朦胧胧,使人看不清他真实的面庞,月光暗淡,周围一片静谧,我实在等不及月光变澄澈,便放弃了看月。
岁月流逝,时光变迁,当我再想去嗅一嗅过去秋风的味道时,它已经消散了,留给我的只有平淡。
月圆之时,有多少人在念从前,叹如今,又有多少人真正享受了月圆时的喜悦,又是一年月圆时,这一年,少了份童真,少了份乐趣,但多了份渴望,多了份平淡。
又是一年月圆时作文篇2
月光洒在我家乡的土地上,掩藏着它宁静的悲伤,但我无法忘记它的过去。
我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我家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不知道我参加过多少次。小溪对岸的高山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漆黑的夜晚,我舒适地坐在路边的岩石上,看着远处的明月,看着它多云,阳光明媚,又圆又短,有点迷茫。
我把童年的记忆都留在了家乡,所以每当我离开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可以去老家啊,已经被无情地火化了!我再也见不到它了。这场大火成了我童年的葬礼,毁掉了我生命的证据。现在,透过月光,我只能依稀记得它模糊的样子。
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一座新房子已经在那里盖好了,灰土包围着冰冷的墙,所以我找不到我梦想的起点。
我走在古老的乡间小路上。山上那座老房子的烟囱里飘着几缕荒凉的气息。夜风带来了竹林的忧郁。那里的阳光让我感觉不到温暖和期待。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的家乡。还有谁在冬天捡起小溪里的39块浮冰?还有谁能数清夜空中的星星?我涉水穿过另一边的芦苇沼泽,站在我先前梦想的高山上,看着我的家乡,但我看不到我最初的期望。或者只有家乡的一缕月光能给我最大的安慰和想象。
抬头看明月,低头想故乡。又是一个满月之夜。我又看了看明月。我只有在小时候才能看到我的背。我渐渐地迷失在城市的灯光中,我的家乡静静地隐藏在我的脑海里。
生活怎么样?例如,早晨的露水更苦。我们应该慷慨大方,让人难忘。为什么担心,只有杜康。再过一年月圆的时候,家乡的月光早已变了,夜也变得有点无边了。
树叶随风静静地落下,夜猫子在角落里低语。让山中的萤火虫在月光下与我独自畅饮。
又是一年月圆时作文篇3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题记
中秋节如同仙子般在我们的盼望下到来了……晚上,我站在阳台上,天空中一轮明月悬在天空中,快活的眨着眼睛的星星、五彩缤纷的烟花如花般镶在了夜幕中,像一幅油彩画。顿时,我烦躁的心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目不转睛的观赏这月,可是星星已经没有以前的多了,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小时候中秋节时候,穿着毛衣,拿着手拿的那个烟花,在广场的活蹦乱跳,也没有人会管你。像疯子般的吼叫,在童年,也只能表现出你很调皮。星星满天,代表着无尽飘渺的思念。有时,我会傻傻地问妈妈:“妈妈,天上的星星是什么?”“那是死去的亲人,你看,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对国家做有巨大贡献的人啊。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好报答国家。”妈妈抹抹眼泪。“恩。”那是我津津有味的听着。那时,我便有了一个希望:以后天空的星星更多、星星更亮。这样,会为找不到家的孩子点明方向。
慢慢地,我也长大了,爸爸妈妈的头发上也多了一缕银丝。天空也黯淡了,星星也寥寥无几。这是为何?现在我才明白,科技发达了,乌烟瘴气了,星星不爱这个地方了。中秋节也没有那时的欢快了,最多只是吃几块月饼就已经够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在外的游子们最好的写照。虽想回家,但却回不了。家里傻傻等待的父母还做了你爱吃的饭菜,可是这些却是一个安慰。去县城上大学了,去闯荡了。那时的稚气已变得血气方刚。也不再回家了,慢慢家里的联系没了。我还傻傻的说着“我已不是孩子了,不需要你们了。”换来的却是父母的眼泪。小时候的照片已经褪尽,妈妈却把一个相框,我小时候的照片全部装进了里面。我问她为什么要把这些装进那里?她说留着只是一个念想……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中秋节就是回来看看已经年迈的父母,和他们吃一顿团圆饭。他们是爱我们的。他们怕我们受伤,便把伤口默默忍受着。他们对我们做出了许多,我们却无以回报。其实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好的回报。
中秋节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