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槐树的作文(收集5篇)

时间:

关于槐树的作文篇1

在村头的那棵老槐树下,经常有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在树下等待着,不停地喃喃自语。在黄昏下,那树,那人还有那深沉的等待……其实,那位老人就是我的太奶奶。

太爷爷年少时出去参军,几十年未归。几年前,终于年逾八十的太爷爷回来了,太奶奶高兴极了,但是太爷爷已在台湾定居,且有了一个妻子和一双儿女。太奶奶没有责怪太爷爷的不忠,只是希望他常回家看看。这些年太爷爷都没有回来,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太奶奶近来身体不好,只是说她想见太爷爷,但太爷爷久居台湾,年世已高,不会回来了。大伙只好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太爷爷不久后要回来。太奶奶哭着笑了……

从那天起,太奶奶每天都在村子里走来走去,逢人便说我太爷爷要回来的事,弄得全村人都知道了,但只有这样,老人一颗思念的心才得以平息。村口的老槐树成了太奶奶经常去的地方,她和我说,当年,她就在这里送走的太爷爷,现在,还要在这里接他回来。哎!善意的谎言给太奶奶一个美好的'梦。

现在,她还总是问我们:“那死老头儿怎么还不回来呢?他连我最后lixue86。com一眼都不见了吗?”,于是,太奶奶不思茶饭,不能入睡,身体在逐渐消瘦。家人看在眼里,可也不知怎么劝她。此时,爷爷开口了:“台湾离这儿多远啊!爸爸前几天还打电话来说一定要见到一个健康的你,你现在这样怎么行?”“我……我要去医院做全面检查,我还要吃好的……”太奶奶像个孩子似的说。

从此,村头老槐树下就有了一位老人在等待着什么,她在等待什么呢?

关于槐树的作文篇2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在五月前后,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那扑鼻的芳香,那白的不单调的颜色.是我最好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爸爸用攒了一年的钱买了一辆小摩托车,骑啊!骑啊!一直骑到了我五岁那年.而我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在那辆又小又旧的摩托车上度过的.

那时,一到槐花盛开的时候,爸爸就拉着我骑上摩托车,去植物园采槐花.有时一去就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午饭就在附近的副食店买些面包、火腿肠,坐在草地上随意打发了。直到黄昏,我和爸爸才拌着夕阳,依依不舍的回家。

其实我摘槐花并不是为了吃,而是喜欢采集时的乐趣。偶尔我也会把槐花拿回家,让妈妈用老陈醋凉拌着吃,或者作成槐花饼。

在我的家乡——孤岛,喜爱槐花的人有很多,所以,不是每一次都能满载而归的。摘不到槐花,我有时就会哭。这时爸爸便会说:“爸爸知道一个地方,有特别多的槐花,明天就带你去。”我听到这些马上就不哭了,眨着还粘有泪珠的眼睛,似懂非懂的'看着爸爸,点点头。

采槐花,成了我那时侯的大事。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北京,虽说北京的风景确实很美,美的让你留连忘返,大片的槐林也有。但是我觉得,这里的槐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槐花。

于是,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槐花乐”,还有那辆摩托车。

花开,有花落。我从童年到现在,经历了太多风雨,太多沧桑。啊!我终于体会到了,思念是一个五味瓶,它里面有着一切我们能说出,和只能意会的味道。

关于槐树的作文篇3

这可老槐树能过勾起我童年的记忆。是我人生起航的地方,是我久久不能忘记的“奶奶快看我爬得高嘛!”“快下来吧,别磕着”奶奶对我说到。我没有听,坐在树杈上东张西望。奶奶树下缝补衣服,我问奶奶“妈妈呢?”“你妈和你爸大清早就出去了,得挣钱养活你啊”“切,我用钱还找着呢”我不懂事的回答道。奶奶没有回答,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奶奶极不满意,我也感觉有点伤人,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我也只好来尽量弥补。我说“这槐花好香啊”奶奶似乎也想说这句话,可劲的点点头“嘿嘿,其实我早就知道奶奶喜欢槐花了”。

秋天到了!老槐树的叶子一片片的往下落,奶奶每天扫俩次,我在上面晃,奶奶在下面扫,有时还说别把槐树枝摇段了………。秋天天黑的早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忽然发现奶奶的灯还亮着呢,我推开门进去了,奶奶手忙脚乱的把手中的一张纸藏了起来,我似乎看出了点什么事,我说“奶奶你怎么不睡觉啊”“我…。不…困…”奶奶吞吞吐吐的.回答道。我说“我看看那张纸”奶奶不情愿的给了我,是一张医院的检查报告,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什么也看不懂,刚要给奶奶的时候,忽然看见胃癌晚期这四个字,当时就手就软了。我那一也没睡着……我清楚的记得20xx年11月29日奶奶病情加重,隔着大老远就能听见奶奶的呼吸生,一次一次的打击着我的心。

12月中旬,一切的一切都结束了,打破了往日的寂静,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想念,想念奶奶和我说的最好一句话“以后懂点事,帮你爸妈照顾好这个家…………”每当看见这棵老槐树是,就会想到奶奶。奶奶,你在那边还好吗?

关于槐树的作文篇4

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

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王”说起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守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

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惊心目”,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大槐树。故山东、河北老百姓中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

关于槐树的作文篇5

走到村口,我经常会看到一棵高大而又挺拔的老槐树。

也许它曾经不起眼,但历经沧桑,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巨大的根须深深地扎入地底下,任凭狂风暴雨猛烈吹打也毫不动摇。深褐色的枝干,如狂龙巨蟒般盘旋着,挣扎着,伸出幼嫩的绿叶,争先恐后地汲取阳光的滋养。老槐树枝繁叶茂,阵阵幽香飘溢在家乡的上空。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老槐树经历过日本人灭绝人寰的枪炮声,聆听过老百姓悲惨凄厉的哭喊声。粗壮的`躯体上,弹洞依旧在,斑斑伤痕清晰可见。徜徉树下,仿佛置身当年战场,抚今思古,心中不由感慨万千。日本人曾狂妄地认为,屠杀可以征服一切,但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彻彻底底地错了,中华民族的血能白流吗?不,侵略者点燃了中国人永不熄灭的民族之光,仁人志士谱写了叱咤风云的诗篇,华夏大地掀起了史无前例的革命狂澜!老槐树饱经洗礼,永不屈服,坚韧顽强地挺立,炼铸忠勇不屈的英魂,不正是华夏儿女的化身吗?。

面对凛然正气的亮剑精神,凶残的侵略军显得那么渺小,他们的滔天罪行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八十年弹指一挥间,侵略者早被英雄的中国人民赶出国门,中国正发生一场伟大的变革,创造着亘古未有的奇迹。斗转星移,家乡的老槐树的枝叶护佑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不但没有垂老衰败,反而更加生机勃勃了。

这棵老槐树的记忆不是一个人的记忆一,而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站在村口,我向这极不普通的老槐树表达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