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整理10篇)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1
伟大工程反映伟大时代,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建设者,在中建系统工作,亲历着一项又一项伟大项目的建造和竣工。两山医院,一场建设者关于“大爱”的极限挑战,使得在中国建筑创造的无数纪录里,这两个不足四米高的建筑却如此令人仰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雄安高铁站站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无一不是攻坚克难,挑战极限!展现了几代建筑人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的.不懈追求。
自然之斧以画神秀,匠人之巧可夺天工,脉搏来自天地,心跳经过你我!“中国建造”名扬全球,与“中国制造”一起成为“中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建筑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更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2
我是一个打工在外的贵定人,从小就生长在独木河边的布依山寨喇亚村。前两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建造》里看到了我家乡的巨变,在那里居然建起了一座横跨独木河的阳宝山特大桥,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这辈子想都没有想过这座大桥居然能建到了我的老家。
在我的记忆里,独木河两岸都是悬崖陡峰,峡谷深沟,我们寨子里祖祖辈辈的人一直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这里虽然风光秀美,土地肥沃,我们布依寨世代种植的紫皮大蒜和冰脆酥李在当地很出名,但是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落后,再好的山货也只能是自给自足,不能批量运出大山。寨子里的年轻人只能选择到外省打工挣钱,家乡的`发展缺少了我们年轻的劳动力,留下老人们在家带孩子,好多田土就慢慢荒芜了。但我们也时常惦记着有一天能回去把家里的农业发展起来,能把我们有名的特产卖到外地去。现在,阳宝山特大桥就建在了家门口,我也不再愁了,昨天我也和家里人通了电话,下个月我就回家去亲眼看看这座大桥,再把家里的产业搞起来。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3
通过观看该纪录片,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作为一名建造者要时刻注重学习与创新,纪录片中的建筑物,没有一个不是建造者们反复学习和创新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必须要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否则,难免会坠入邯郸学步的误区。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自己也要注重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创新能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调整思路,不可过于依赖以往施工方式,寻找施工新做法以保证项目更加保质保量推进。要勇于否定以往经验与方法,深入挖掘项目技术难题等一系列问题,以保工作更加扎实。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4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建造大国。在对比赛场地要求非常高的竞技项目中,华中公司参建的国家高山滑雪项目,是中国唯一一例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而在比赛后冰雪融化的水资源也会在雪道之间预先搭建的完整的回收系统中进行回收重复利用,充分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比赛结束后赛道区域植被又进行了重建,且复活率达到70%。这也展现了我们植被重建技术,雪山依旧可以变成青山,实现了生态复绿。而在这复杂错乱的山体中,完成这项超级工程,离不开中交人辛勤的'付出以及日夜的坚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名员工的辛勤付出,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我,发扬“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5
观看《大国建造》让我沉浸式的体验到科技的力量,建筑的宏伟,结构的精妙,我深感振奋与自豪,我内心不禁感叹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从一点一滴的千辛万苦中得来,因为有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建设者同胞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着一个共同的光明方向努力,这样的`景象是欣欣向荣的,这样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地标建设,但是作为中建这千千万万建设者的一份子,我从内心油然升起一股力量,是一种集体的力量,一种团队的力量,仿佛注入自己的血液之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动力。我将带着自己的小梦想和中国梦一同进步,一同前进,前进,前进!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6
怀着平静而自豪的心情观看了《大国建造》纪录片,纪录片里像放电影一样把建造阳宝山特大桥时的片段记录下来我的'内心一片激动和紧张。
回想去年吊装第一片钢桁梁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确实紧张和不易,由于是第一次两点起吊,虽然经过了充分的评估和准备,未知的风险还是会有,我们要做的就是攻坚克难,要有不怕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另外,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们的团队关键时刻齐心协力,一个都不掉链子!这种团队精神一直让我心存感动,这就是我们最可敬的建桥人。能修建规模如此大的桥梁工程,我从内心深处更感激二公局为我们争取到这些施工项目,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创新,不断进步成长。我身为二公局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祝二公局的明天更加辉煌耀眼,如日中天!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7
我是中国十七冶集团兰州G30项目一分部技术质量部负责人。看完了最近央视纪录片《大国建造》之后,我心中感触颇多。纪录片中的大多数场景作为现场管理人员我真的感同身受,联想到我现在所施工的G30连霍高速,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是甘肃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兰州市绕城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总里程67.226公里。其中一分部标段全长20.16公里,连霍高速兰州清忠段属于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高墩多、不良地质多。而一分部标段内含有中、大桥共39座,建设难度可见一斑。因为是不良地质,所以对混凝土的要求特别高,兰州气温白天高,夜晚低,温差影响也特别大,为了保证浇筑出高质量的混凝土,我带着实验室日夜守在拌合站进行混凝土的调试,比对各个参数,终于调试出高质量的混凝土,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工程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看到我们十七冶集团建设的兰州奥体项目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绩,作为十七冶一份子的我更是坚定了决心和信心,两超越、当排头,创国优,攻坚克难应对挑战,精益求精打造世界一流工程。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8
“巧夺天工技艺绝,深耕独处老还学”,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就有许许多多的工匠,从壁宇辉煌的紫禁城到金玉珍宝的阿房宫,从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到形态万千的莫高窟壁画,凡此种种,都是这些工匠们的伟大创作。而今天,我们国家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涌现出了太多的大国工匠,在20xx年度“大国工匠”颁奖典礼上,让我看到了我们国家的这些工匠们在不同科技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参与了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就。
看着他们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已不仅仅是对普通工匠的个体展示,而是对当代所有中国劳动者的群像聚焦;我们听到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也不仅仅是个人事迹的叙述,而是对中国民族共同精神财富的精神挖掘。每一位工匠所展现出的卓越匠心、精湛技艺以及执着坚守、默默奉献的国家情怀,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国人。尤其看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技能专家高凤林和为“嫦娥探月”工程组配高精度射电望远镜的钳工夏立的时候,心情最为激动,因为有这么多的航天人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着,作为航天科技集团的一份子,自己倍感自豪的'同时也更要学会用工匠精神在工作岗位中精雕细琢,厚积薄发。还有年仅29岁的国防军工行业新一代技术工人陈行行,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国防军工优秀代表更是能够触动内心,让自己见贤思齐,戒骄戒躁。
一个泱泱大国,想要在新世纪的发展浪潮中屹立不倒,甚至很多技术能够在科技领域处在世界前列,这些都与国家的强大、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进步还有许许多多匠人的努力密不可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学习工匠精神,用实际行动铸就工匠魂、练就工匠术、提升工匠力,匠心来筑梦,你我志苍穹!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9
在雄安站的每一场拍摄都还历历在目,看到成片依然感到震撼,在每一个壮阔的镜头背后,是整个拍摄团队的专业与坚持,更是项目建设同事们经年累月的拼搏付出。还记得去年第一次进入未完工的`雄安站内部拍摄,爬着长长的扶梯来到高架层,头顶是外露的大跨钢梁,雄伟,庄重,承载着千年的梦想。冬天拍摄时,站台上寒风格外凛冽,而庆龙和同事们每天都在偌大的站台来回奔走,凌晨四点还在打着手电检查缺陷。
在雄安,不论是我们的建设者,还是站台工作人员,甚至是出租车司机,在他们身上我始终感受到拓荒者的热忱,与眼中闪烁的希望光芒,就像结尾说的那样,“中国历史的发展,伴随着无数次出发和抵达,这一次千年之旅,始发站,雄安!”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篇10
早知《大国建造》来我们贵定拍摄了阳宝山特大桥,一直关心什么时间播放。7月5日看到了节目预告,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当看到阳宝山特大桥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画面,内心无比激动。
山峰之巅,云雾缭绕,烟波浩渺,更加凸显出阳宝山特大桥的高大挺拔,雄伟壮观。作为县里专职负责的项目协调指挥长,更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回想起20xx年8月,中交二公局的建设者来到了我们贵定,开始贵黄高速项目建设。踏勘、选线、选址、征地、拆迁、协调……一切从零开始,一个个突破解决。四年酷暑严寒,风霜雨雪,只有经历才有回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在此只想说一个字:值!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由衷感谢中交二公局广大建设者的伟大奉献,你们是“国家队”“主力军”,用科技创新诠释着国家实力,用极限挑战践行着大国建造。看着即将建成通车的'阳宝山特大桥,将打通贵定的北大门,彻底解决贵定北部山区的交通状况,融入贵阳一小时都市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将成为贵定的新地标、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