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读《窗外》有感(整理10篇)

时间:

读《窗外》有感篇1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相信大家的身边都会有几个很好的朋友,但是一直能保持联系却很少。今天我坐在窗台边,看了一本书叫《窗外的萧晓》。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里面的人物故事,虽然生活中很常见,但是会让你越读越有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和自己的小伙伴们玩耍,有欢笑,有泪水。然而故事的主人公萧晓在他的童年时也发生了一些让他难忘的。

在某一天的下午,萧晓走在放学的路上,当他经过一个小区时,从一家窗户传出了很大的声音,于是他就朝着那个开的窗户看去,他发现里面有位家长正在批评小男孩。等男人走后,萧晓立马跑进去和男孩沟通起来,他发现他们有同样的爱好就是踢足球。接着他们就约明天一起去踢。第二天,萧晓放学后来到了男孩家,和男孩踢起足球,可刚踢一会,男孩的爸爸把他叫了回去,并且那个窗户也关上了。第三天、第四天。萧晓每天坚持都来看,但始终那个窗户都是紧紧闭合的。他很失落,终于有一天窗户打开了,他急忙跑过去,可是里面只有一位老爷爷,老爷爷跟我说萧晓已经搬走了。这时窗外的萧晓明白了,原来他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可是好不容易结识了一个好朋友,突然的不辞而别,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让他的心里感到遗憾,他们之间友情是珍贵无价的。

本书作者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主题写的故事集,虽然我只读了其中一集,但是我真的很喜欢。希望大家都可以来看,让我们一起遨游在友情的海洋里。

读《窗外》有感篇2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男人之所以让女人痛苦,是因为当女人将他们当作全部的世界,必然会有仰视者面对偶像时Hold不住的紧张感。无论拔高自己或者压制对方,都是无效的较量,他依然是他,而你只能是你。

唯有制造一个自己的世界,并且沉浸于此,当你收回追随的目光,他才可能蓦然回首。“面对”“接受”“解决”“放下”是林青霞的处事态度。唯有接受才能解决,而接受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无论你是美女还是才女,必须接受的事实是,没人有义务爱你一生一世,更没人有义务成为你的世界与舞台。

“我的一生与你有关”当关系不够密切时,它是一句缠绵的情话,当关系足够密切时,它是一种悲情的负担。相爱的两个人,有些事情是必定是无关的。苏若兰写诗,窦滔不必站在她身后,林青霞出书,更无需刑李原帮她宣传。知识拯救爱情,不是知识本身令他侧目,而是你的`知识吸引了更多旁边的人,他们帮助你扩大了世界的半径。

世上的婚姻是相似的,幸福女人带着自己的世界与他生活,不幸的女人带着单薄而泛滥的爱,挤入他的世界。

读《窗外》有感篇3

第一个故事集《窗外的萧晓》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篇故事是一直被同学说“胆子小小的”的主人公萧晓与另一个同样内向的萧晓交上了朋友而拉开剧幕。可惜的是第二天他们一起踢球的时候被另一个萧晓的父亲发现了,他觉得这样像个“野孩子”,生气地把另一个萧晓带回了家。

从那次后主人公萧晓一直在窗外等候着,主人公就便成了窗外的萧晓。但之后大家再也没说过主人公萧晓“胆子小小的”了,直到故事的结尾,他才知道另一个人也是萧晓。

文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从此,他老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好像存下了点东西,有感激又有遗憾。”我想,或许是因为有另一个萧晓出现,让主人公萧晓变得自强自立,所以主人公心怀感激,遗憾的,是他们刚认识的第二天就是他们最后的相遇。

大大咧咧的男生在哪都引人注目,文静的.男孩给人一种平易逊顺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需要去刻意地改变别人。我认为文中另一个萧晓的父亲以及同学们都有做的不对。活泼的男生并不代表是野孩子,萧晓想当个阳光开朗的男生没什么不好;安静内向的男孩并不不能代表什么,我们不能因为有人不随大众而就要嘲笑他。

有些“键盘侠”可能会说:男生就应该开朗点,这样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样子。

对此,我想问:你们口中所谓的“正常人”这个词是谁定义的?如果这个标签是我们身边的另一群同类设的范围,那我,那其他人,是不是也可以重新定义这个词的意思呢?

只要弟弟妹妹一哭,准是哥哥姐姐的错,可谁曾想过,哥哥姐姐也是个孩子。女孩子是不是妈妈从小就教育你:晚上不要在外面玩,要保护好自己,举止要文雅,要勤快点,这样才讨人喜欢。男孩子是不是从小父亲就跟你说:男孩子要勇敢点,不要亲戚一来就不说话,要绅士点,谦让一下女孩子。

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盛开时的样子,玫瑰有着自己的艳丽动人,向日葵也有着灿烂的光辉,尽管是一朵小雏菊,也让人觉得那是一缕深藏在心底的纯洁,我们该做的是去欣赏,而不是阻止花朵的盛开。

其次就是《女孩莘莘的日记》。我看完这篇故事后,深有感受。老师眼中的女同学之间闹矛盾只是鸡皮小事,有些女生可能会就此放下,握手言和,但有些女生事后可能会因此“结仇”。文中莘莘说了一句话:“南南为什么还不如男生呢?她为什么对我那么不好呢?”只因为莘莘在日记本里写到了有次投票没投南南,而被南南本人知晓了。

读《窗外》有感篇4

有窗子就有人,人生活在窗子里面,可是窗外的世界比窗子里美丽。这样的窗里窗外该是一个多么单纯的小世界!

读完小说,心里很是伤感,伤感那固执倔强的小雁容,还有很是诗意的康南,他们在现实的压迫下一点点地被现实侵蚀,有精神上的沉沦,亦有身体上的不振,江雁容在亲情的“威逼”下屈从了,可是接下来的.生活又何曾像幻想中那般美好,婚姻竟真的变成了爱情的坟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就算勉强算不上饥寒交迫,可是婚后精神生活领地上的贫瘠条件怎会允许满足二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许呢!

回忆是个贼,它窥探着每一个空隙,偷偷地钻进痴情人的心灵和脑海里,抛不掉,也逃不了。可回忆又有什么好处呢?得到的只是一片虚无,或者更严重一点是对自我的欺骗,是一种对私欲的贪婪和满足。命运的一次次更迭,并没有带来让人感动欣慰的结果,相反,是婚后的劳燕分飞,是时光不再,物是人非带来的颓废,雁容就像是一只追随爱情光明的飞鸟,飞来飞去竟迷失了方向,“我从哪里来,又要去向哪里”竟也茫然不知;而康南呢,五年之内,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抨击揭露打击一定频频再现,可又有什么能抵得住别人的流言蜚语,也许和失去雁容的事实相比,这些在外的担负于康南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心灵的孤苦寂寞加速了他容颜的衰老,增添了生活的无望和堕落。可纵使两人结合,谁又能保证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无人知晓。爱情就是一个矛盾的情感,能给人带来美好,也能引发苦痛。

这样的悲剧结局,到底可以归咎于什么?这难道是一种宿命?可命运有怎么可以用对错来评判呢!也许伤害从来就不可避免,只能是不断地减小给彼此带来的伤害程度。

原来,长大了,才更清楚地看清窗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琐事纷繁,五味杂陈,时间只能让从前成为历史,可望不可即。

读《窗外》有感篇5

暑假里,我读了老师的推荐书目《窗外的萧晓》,感触颇多。

文中有一个叫萧晓的男孩子,他有点内向,不爱说话,同学们嘲笑他“胆子小小的”,其实萧晓很想跟他们玩,可他们就是疏远他,萧晓也想和他们踢足球,可他们都认为萧晓不会踢,不让他参加。一直被否定的萧晓是自卑的,孤独的。萧晓有一天偶遇了另一个萧晓,他们两个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成了好朋友,可是另一个萧晓的爸爸却不同意他们交朋友,另一个萧晓也搬家了。从此萧晓经常跑到另一个萧晓家窗外候着,期待着另一个萧晓的`出现,也是在期待他的友情。

我认为萧晓的同学们做的很不对,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不爱说话,就排斥他,我们应该多鼓励他,多和他交流,让他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家长们也不能像另一个萧晓的爸爸那样,野蛮的干涉孩子的交友,这样会打击他的自信心,让他失去朋友,剥夺了他的快乐,同时也会让他更加自卑。和小伙伴一起玩有益的游戏,比如一起踢足球,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增加上进心。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无罪。

我的爸妈就从来不干涉我的玩耍和交友,我感到很自信,快乐和幸福。我每天学习之余都会下楼和小伙伴玩耍,我们一起打球,一起猜谜语,一起聊天,他们见我是小胖子,还督促我跳绳减肥,这样的玩耍让我的近视也有所好转,我十分的快乐。

如果童年是条小鱼,那玩耍便是小河;如果童年是一棵小树,那玩耍便是阳光;如果童年是只小鸟,那玩耍便是天空。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快乐的玩耍,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读《窗外》有感篇6

这是一篇暴露年龄的书评。我第一次读《窗外》,大概是初中。那时候特别喜欢看言情小说,老妈怎么骂也控制不了,偷偷摸摸的看,对爱情的憧憬是一个理由,对家长的叛逆可能占的比重更大。笑。老妈忍无可忍,对我说,看这些乱七八糟的小说还不如看琼瑶的小说,文学性不说,最起码没有错别字!~这大概是我为数不多的听妈妈话的时候。

初中的时候,我喜欢我们班的物理老师,他个子不高,长得有点小帅,有那么点像李连杰,他抽烟,拿粉笔的手势都像是拿烟。现在想来,那种喜欢,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寄托吧,应该不是爱情。不过那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知道我喜欢他。真是的十分纯真的时代啊。我喜欢他的表现大概就是努力学习物理吧,总是希望能从他的嘴里听到夸奖我的话。不过,可能是严师的缘故,我物理考学年第一的时候,他都是在别的班级同学面前夸奖我,我从没亲耳听到过,从没有过。现在想来,真是遗憾的青春。

虽然当时以为自己是偷偷地喜欢,现在想来,老师肯定是知道的。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高兴、困扰、习以为常?!这就是年少的爱恋,无声无息,心里开出一茬一茬的花儿!看《窗外》的时候,特别羡慕这种轰轰烈烈的爱情,打心眼里觉得爱情就应该是这样,什么年纪,什么身份,都不是问题!甚至最后是不是在一起也无所谓!只要轰轰烈烈的爱过!

可是《窗外》是个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两个人在爱情这首舞曲里,节拍总是不同步。一个人一往直前的时候,另一个人在彷徨退缩;一个人终于下定决心了,另一个人又开始迷惘了。这是爱情,绝对是,但不是一个好的爱情。好的爱情,让人变得更好;坏的爱情,则让人痛苦、消沉、甚至沉沦。康南,那么好的.人,最后却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怪物,这样的爱情真的值得么?江太太这个人物特别的复杂,但她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家长而已。她没有错,她只是以自己的心意操控着自己的女儿,她认为她可以这儿做,她有这个权利。到如今,不也到处是这样的家长么?!不过,现在的孩子进步了。

就算没有江太太这个人物,我觉得《窗外》这个故事,也将是一个悲剧,这是人物性格决定的。只是可惜了康南!真的!我的泪,只为康南而流!

读《窗外》有感篇7

琼瑶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他的窗外是根据他自身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琼瑶阿姨的小说很受青少年的喜爱。作为90后,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甚至伴着我们的童年走过来。《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又见一帘幽梦》,这些作品都是我们记忆深处的宝贵财富。你说到我们的童年,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作品依旧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甚至对新一代青少年有着不同的影响。琼瑶阿姨的作品,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他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人物之间的那些感情。

《窗外》琼瑶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女学生江雁容与男老师康南的爱情悲剧,也是一部关于初恋的经典之作。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他文章中所描写的校园生活,看着看着,不禁让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校园生活。收到老师,我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老师,有的老师对我们很好,他会给我们带来一生的影响,有的老师很差,他也会影响我们的很多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她相当于是我的伯乐,发现了我这匹千里马,她知道我的优点,她知道我应该做什么,她发现了我的.优势,给我机会,让我去施展自己的能力,不再埋没自己的才华。感觉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不仅是学习,并且是生活上,他给了我很多建议与启示。

尤其在生活上。她的一些经历告诉了我,一个人的一生,要学会为自己做选择,随着自己的心而走,而不是被现实所束缚。我的语文老师,她是一位个子矮矮小小的妇女。虽然你看她个子小,但是她却可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她告诉我们,她刚开始考上的公务员,她上了一个月的班,她发现了这个工作的无聊与枯燥。她放弃了公务员优厚的待遇,而选择自己去学习,考取教师资格证,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当她进入教师这个行业的时候,她才明白自己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想要追求的是什么?所以她就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十几年,也十分满足这个职业带给她的快乐与成就。也许,再和她的那些同事比起来,她并没有优厚的待遇,但是她内心是满足的。正如他所说,人的一生要为自己而活,不要被现实所束缚。

这部作品还谈到初恋,初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即使最后没有走到一起,这一生最难忘的应该也是初恋,初恋,教会给一个人,就是他以后在恋爱中,他如何去对待一个人,她的恋爱观等等,这就是初恋的重要性。也许走进校园,你才会发现,校园里的情谊不止有爱情,师生情还有更多更多。

读《窗外》有感篇8

假日里,我读了秦文君的《窗外的萧晓》这本书。读着读着我觉得自己仿佛飞翔在五彩缤纷、如梦似幻的儿童世界里。书中紧凑的情节,优美的语句,纯真的童年故事,让我身临其境,心情随着不同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整本书由六个有趣的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像一场戏剧,上演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吉吉不愿为妈妈做事的`懒惰,肖蓓帮助动物的善良,肖小帆保护朋友的勇敢……其中《男丁传奇》的主人公男丁尤为让我感动。男丁刚出生就有病,从小父母双亡,是爷爷一手带大的。男丁渐渐地长大了,因为身体不好,让他尝尽了生活的磨难。但他没有向病魔屈服,而是克服身体不好带来的许多困难。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救了当兵的三保,并帮助三保找到丢失的枪。在与三保相处的日子里受到三保的感染,生出了当兵的念头。于是,天天缠着三保带着他一起去当兵。最后在小四的帮助下,去追赶回部队的三保。在作者的笔下,男丁这一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他为了心中的理想,不屈服于现实,敢于同命运挑战,勇敢地去追求。我心中暗暗地敬佩男丁这种的精神。

读了男丁的故事,让我想前段时间拼乐高积木的事。爸爸给我买来了乐高,我喜不自胜地拆开包装。可看着复杂的图纸,数不胜数的小零件,无从下手了,心情顿时低落下来,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将乐高扔在了一旁。爸爸见了,说:“你不是一直都想拥有这套乐高吗?怎么,怕自己拼装不了?这可不像你平时的风格啊。看看这个拼装好的图纸,多么炫酷的一辆跑车,你不想拥有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我重新鼓起了勇气,下定决心,一定要拼装成功。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研究图纸,不断地组装,拼了拆,拆了拼。繁琐的程序,酸痛的手臂,起茧的手指,没有让我半途而废。终于,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一辆炫酷的跑车展现在我眼前。看着那火红的颜色,流畅的线条,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尤其让我明白了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要敢于去面对,去克服。面对心中的理想,一定要敢于拼搏,努力追求。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窗外》有感篇9

三年级下学期,《剃头大师》这篇幽默有趣的课文让我忍俊不禁。它的作者是秦文君。近日,我收到了秦奶奶的获奖新作《窗外的萧晓》,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

在散发着新鲜墨香的气味里,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每一篇故事都引人入胜。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篇文章《窗外的萧晓》。胆小懦弱的萧晓,总是被同学嫌弃或鄙视。一次偶然的机会,萧晓路过一座房子,听见窗户里的一个爸爸正在批评一个小男孩,引起了他的共鸣。萧晓和小男孩相见恨晚、互相鼓励。他们踢起了球,你争我夺,生气勃勃。热气腾腾的场面也吸引了萧晓的同学。后来,小男孩被他爸爸叫了回去。但从此后,萧晓天天和同学一起参加锻炼,慢慢地成为一个阳光、勇敢的男生。萧晓十分怀念窗户里的小男孩。终于有一天那所房子的窗户打开了。可是小男孩已经搬走了。他知道了小男孩的名字也叫萧晓。

这是一个和《剃头大师》的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整篇文章好像一幅江南水墨画,笔触随意散漫,没有似锦繁花,却好似春雨飘落大地、润物无声,催生盎然生机。秦文君奶奶清新、朴实的文字,是心灵的甘露,滋润着犹如青涩的小树一般的少年茁壮成长。

每一个人都有懦弱的一面,每一个人都有困惑的'时候。好朋友一句话、一件事,就有可能帮助你脱离困境、走向成功。第一个萧晓在第二个萧晓鼓励下,激发出内心勇气,回归到少年学生应有的状态,让人欣喜。不少时候,有了同学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才会有勇气继续前行。让我们珍惜这珍贵的友情吧!

好朋友是甜蜜的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同学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在同学情绪低沉时陪伴疏导。但是,少年的我们,要用正能量的友情,洗涤心灵,温暖他人,不是无论对错都相互迁就。在同学行为不端时要明确指出,绝不姑息,帮助改正错误。我们要用友爱的双手,帮助同学、影响同学。让我们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萧晓说:“我是另外一个萧晓。”是的,你是成长起来的萧晓,未来可期!

读《窗外》有感篇10

这些天阅读了茹特给我们推荐阅读的书籍《学校在窗外》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解答了多年来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开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忆作引线,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所寻找的答案渐渐露出水面。黄武雄教授认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维生”、“互动”与“创造”,其中,学校教育能且只能着眼于“互动”这一要素,从而“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该书直指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等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在探寻中一一揭露出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

人接受学校教育多与少到底有无差异?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追问,终于厘清学校教育对人关键性的影响是人的抽象能力。发展抽象能力是为了在联结别人的创造经验时,能够洞悉并掌握这些经验的普遍性,从而回归特殊世界,这样才称得上与世界真正联结。

如此说来,孩子去学校,最主要的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而联结的方法恰恰是打开经验世界,进一步发展他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可是,今日学校教育,纯为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出路服务,以致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背叛了学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我们一直苦心经营的应对高考的教育教学,就是对正常应有的“互动”的干扰,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就一切向高考看齐,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即使顺利通过高考,也因为接受的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套装知识”,基本没有继承与“互动”。我们苦口婆心、费尽心机,实际上是拆“联结”与“互动”的台。这样的台,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个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残忍、是居心叵测;如果从小学、从初中就开始拆,那简直就是刽子手。

所以,可以这样说,教育的过程是让每个人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人格的最大发展,让每个生命都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