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整理10篇)
名人传读后感篇1
古人云:“古今之立大事业者,不谓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基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都告诉我,成就伟大人生的,是痛苦和磨难。他们都经历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他们与命运不屈不挠地斗争,终于为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随着作者罗曼·罗兰一起品味了《名人传》这伟大的英雄交响曲,受到了人生的启迪。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经常受到父亲的毒打。当然,他也很幸运,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遇到了和他一样热爱音乐的莫扎特,又拜海顿为师。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爱情希望的破灭、生活的贫困、以及生理上的缺陷——耳聋,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残酷呀,他也曾痛苦过、无奈过、伤心过,看着那一段段文字,我也跟着伤心、悲痛起来。无论困难有多少,贝多芬从来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创作了不朽的经典《田园》、《第六交响曲》、《欢乐颂》等。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给受尽苦难的人们带来安慰和鼓舞。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结尾中写到:“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难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是啊,贝多芬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还能够勇敢地面对,怎能不令人敬佩?
和贝多芬一样,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人生中也经历了不少的磨难。从小学习雕塑和绘画的米开朗琪罗被教皇抓去造陵墓,逼着他痛苦地创造他不满意的作品,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屈服,还在临终前创作了著名的《哀悼基督》。托尔斯泰更是面对着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挤压,受尽了苦难,但他却努力地面对,还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著名作品。
名人传读后感篇2
黄昏即将到来,雷雨也随之酝酿,乌云蔽日,饱蓄着雷电,夹带着大风雨,突然,当暴风骤雨之际,黑暗裂了条缝,夜晚被赶走了,由于坚毅的意志力,白日又重新归还给了我们。
这就是贝多芬的人生,他将所有的一些化为美妙的音符,汩汩的从指尖流出。
贝多芬有着艰辛的童年时代,他有着一个喜欢酗酒的男高音父亲和一个做女仆的母亲。父亲用暴力威胁他整日练琴,把他当做炫耀的工具,这种严苛的训练方式让贝多芬喘不过气来,与莫扎特不同,贝多芬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情。在后来,贝多芬失去了最亲的母亲。内心的忧郁越来越深。过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后来,贝多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到了都城维也纳,一生几乎都在那儿度过。他的一生一贫如洗,虽然名声大噪,却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痛苦在一次悄然而至,30几岁的他遭受了耳聋的折磨内脏也遭受着令人难以忍受的痛楚,他的生命里难到永远失去乐声了吗?不,贝多芬,他能用心灵去感受最纯真的音乐。
很多人都认为是这会使贝多芬厌世,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种青年人的纯真,他是顽强的天使,无论暴风雨如何猛烈,贝多芬都能撕破乌云,寻找到光明。他一生沉浸在音乐中,如痴如醉,完成着自己心无旁骛的追求,他是不朽的灵魂!
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哀与欢乐凝成了一部著作——《第九交响曲》,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聆听他的人,仿佛就可以看见,贝多芬悲惨而有激情的,宛如一个雷雨天的一生。他掌握了大自然的精神。他是自然界的一股力量,原始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其余部分交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一般的壮观。
外人也许认为贝多芬是个愤世嫉俗,疯狂的人,但是,在贝多芬隐秘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想去完成伟大事业的慈悲的心。
一个不幸的人、一个被孤独、贫穷和残疾所折磨的人、一个被痛苦笼罩的人,世界不曾给予他欢乐,他却自己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这就是贝多芬,一个不朽的英雄!
名人传读后感篇3
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贝多芬出身贫寒,很小就辍学了。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他独自生活,他唯一的亲戚辜负了他,他的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仍然坚强地生活着。他没有朋友,他就像与世隔绝。……虽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痛苦地生活着,但他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在他耳聋后创作的。他终于战胜了命运、疾病、痛苦、观众的平庸、困难和障碍,爬上了人生的巅峰。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拒绝屈服于命运,他改变了命运,他的精神震惊了世界。
米开朗琪罗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底。他的祖国有很多灾难。他看到外国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作品被战争摧毁。他被别人折磨,他的家人向他要钱。他一生依附教皇,为教皇工作。教皇为自己树立了碑传,使米开朗琪罗达不到理想。他一生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自己的理想,他坚持活到了70多岁。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曾经成功过,但他鄙视他所拥有的一切。他拒绝享受生活,浪费时间。他想通过照顾人类来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他弘扬真正的基督精神,鄙视自由主义。
作者告诉我们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只要你不屈服于命运,总有一天你会改变命运。生活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中,命运就是他们自己的掌握。
名人传读后感篇4
读完《名人传》,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儿斯泰,他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他们的人生似乎有很多缺陷和不足之处,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虽然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种种磨难,却仍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书以三位英雄的经历为线索,诉说了他们不平凡的生命以及他们非凡的品质。而作者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们”不是指思想上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他们身上发现的“英雄气概”,是他们伟大的人格。唯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从内心去敬佩他,去学习他。
天才音乐家贝多芬的.音乐受到无数欢呼,而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他用痛苦换来快乐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托尔斯泰则被整个贵族上流社会排斥,甚至被教会开出来教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被迫成为教皇的奴隶,从此开始了他悲剧的人生。而他们仍然不屈不饶的抗争,在经历了超常人的磨难之后完成了自己的梦想。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不知道飞蛾飞向火堆时有没有回头,不知道流星划过天际时有没有回头,不知道烟花冲向夜空时有没有回头!但我知道,这些英雄在遭遇困难险阻时决没有回头,他们用自己的实际向我们证明了他们的“英雄气概”那就是知难而进。这本书教会了我,在走向梦想的漫长征途中,将有无数的艰难险阻等待着自己。无论自己遇到了多大的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征服困难,更要征服自己,不要留下丝毫遗憾。让我们大声的对梦想说,我来了!
名人传读后感篇5
古人云:古今成大事业的人,不仅要有超世之才,还要有毅力。
《名人传》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生活,赞扬了他们高尚的性格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他们要么遭受痛苦,要么遭受悲剧,要么由于内心的困惑和矛盾,要么三者叠加在一起。深深的痛苦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摧毁了他们的理智。然而,他们依靠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在对抗磨难中爆发了自己的“小宇宙”,登上艺术创作的顶峰:贝多芬用“痛苦”换来了“快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用一生的努力献出了令人震惊的杰作;托尔斯泰在“痛苦”和“哭泣”中追求真理,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梦想。
《名人传》就像我们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让我们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遭受痛苦。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冷静应对;与其羡慕那些伟人,不如脚踏实地,学习他们伟大的性格,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与其靠急功近利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成为不朽者之一。
我们渴望成功,有时不想奋斗,整天幻想一夜成名,处理小挫折,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名人传》就像一面镜子,展示了我们的懦弱和卑鄙。我们都知道,仅仅依靠幻想是无用的,我们应该真正了解自己,真正敢于对抗挫折,真正脚踏实地,真正像他们一样“战斗”!
剑锋来自磨砺,梅花香来自苦寒。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听这首“英雄交响曲”,享受英雄的呼吸!
名人传读后感篇6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受感动。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本书写了三个世界著名的人物。第一位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位是意大利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位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没有屈服于命运,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然不屈不挠地战斗,最终成为伟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困难和挫折是命运和生活的最佳锻炼!
贝多芬是这三位伟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他对音乐充满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辉煌、壮观,充满幻想。然而,灾难无情地降临在他的头上。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无法治愈,很快就会恶化。这意味着他可能再也无法创作了!多大的打击啊!但他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能在后期写出这么多不朽的作品。这种永不妥协生活和命运的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这个伟大而不屈不挠的灵魂使黑暗的世界闪耀,使生活充满希望。
《名人传》很好地证实了中国古代的一句话:古今成为大事业者,不仅要有超世的才华,还要有毅力。贝多芬的“在悲伤的`忍耐中寻找生活”,米开朗基罗的“我越痛苦,我就越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我痛苦,我只是想要真理”,都表明伟大的生活是一场无尽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渴望成功,却不想奋斗。我们想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可能会让我们昙花一现,但绝不能让我们成为人类中不朽的人之一。所以,读《名人传》可能会让我们更加清醒。
名人传读后感篇7
《名人传》由三大家组成——音乐家、雕塑家、文学家。这三大家分别是音乐巨人贝多芬、雕刻巨人米开朗琪罗、文学巨人托尔斯泰。
贝多芬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全部内涵。他曾说过:“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他发自内心对音乐有一种崇敬,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可怜的人类”,唤醒沉睡的心灵,给他们以斗争的勇气。所以,当贫穷和疾病困扰他时,他并没有退缩,反而从艺术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快乐。在他的音乐里,有田园的气息,有英雄的战歌,有欢乐的主题,更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从他身上我们懂得了,一个人也许身体会有缺陷,生活会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个自由、丰富的精神领地,那么你一定不会被打垮,因为一但精神领地被侵略,你整个人都会塌了,每日生活在悲伤之中,事事无成。所以,我们应该用热爱和乐观来做为人生大厦的基石,让欢乐成为生命的主题,让坚持化作最好的建材,来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米开朗琪罗的性情胆小怕死,因第一次迷信吓得发神经之后又发生了不止一次。他的胆小懦弱、优柔寡断让我对他充满鄙视,但他那高超的`雕刻技术让我不得不敬佩。他也用着顽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一步步接近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有过许多名言:“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但他的人生也是充满坎坷。他曾穿着破烂的衣服坐在车站里,被别人认为是脚夫。
三个巨人三种不同人生,但都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因内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毁灭了理智。但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对艺术的执著,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类的爱和信心。
名人传读后感篇8
信念是灯光照亮期待的心灵,信念是指引前进方向的路标;信金是支柱,支撑着无与伦比的灵魂。一个接一个地记住
他的生活坎坷而艰难。他从小就很不幸。酒鬼的父亲盲目地强迫他年幼的儿子练习钢琴,并希望他成为自己的摇钱树。后来,他的母亲死于严重的疾病,他失去了唯一的.亲戚,但也失去了快乐的学习时间。不能接受,疾病一直困扰着他,他得到了天花板,26岁时听力下降,老年人聪明,一生孤独。他是《名人传》中的英雄贝多芬。
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矮小、长相丑陋的人,写下了著名的音乐,如《英雄》、《田园》、《命运》、《第九交响曲》、《月光》等。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坚强,是什么让他在风雨过后依然表现出如此奇迹般的篇章。
罗曼罗兰已经告诉我答案最可怕的敌人是没有信念。是的是信念!正是他我的艺术应该造福穷人的信念,是他反对封建制度专制、追求平等和平的信念,也是他用音乐呼吁世界自由和幸福的信念。因为信念,他无所畏惧,因为信念他的作品动人心脾,梅特温反动统治猖獗后,他可以写第九交响曲。他,因为信仰而闪耀,因为信仰,成为不朽的奇迹!
事实上,古今中外有多少伟人因信仰而创造奇迹。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时,只有18人。如果不是因为信念,他现在怎么能成功呢。爱迪生曾花了十年去研制蓄电池,经历五万次左右的实验,试用了两万多种材料才有了现在的电池,电灯。如果没有我能行的信念,他怎么能坚持呢?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实验了四年,才提出镭,如果不是信仰,她怎么能冒着生命危险去研究呢?是的,正如温塞特所说:如果一个人有信仰,他就能创造奇迹。”
那么,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不应该建立信仰的帆吗!前面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但我们应该有梦想、追求、信念,更应该把信念与祖国、民族联系起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两百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有信念,扬帆起航,创造奇迹!
名人传读后感篇9
名人,更大意义上是“明人”。何为明人?说真话,办实事,行正举。名人很多,明人却很少。这些少有的明人之间总有一种牵系,无关时代,无关界域,无关信仰,只关乎顽执于真理。
傅雷先生说:只有真正的痛苦才能驱除浪漫底克幻想的痛苦;只有克服痛苦的英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只有保持不进地狱的精神,我们才能拯救一个沮丧和自私的国家。”智者总是命运多舛。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是名人,也是明人。17岁时,贝多芬承担起照顾兄弟的责任,他的生活艰难。十八世纪末,他离开故里,独自前往维也纳。四年后,贝多芬的听力逐渐下降,他爱上的女孩朱丽埃塔也是命中注定的。在极度消极的情况下,法国大革命让他振作起来,写下了世界著名的英雄交响曲。但光的背后是黑暗。人生的苦难接踵而至,无法招架。他说:没有人能打败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
米开朗琪罗从小就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家里。他独特的绘画技巧使他被历代教皇任命。但是他的创作自由是不允许的,或者说他的思想局限于别人的思想。他的生活和爱情都是无味的。他还在雕刻一幅《哀悼基督》,直到他去世。但他说:越痛苦越喜欢。”托尔斯泰九岁时父母双亡,随祖母迁至喀山。托尔斯泰是一个不受约束、独立的人。他厌倦了周旋在上流社会的生活,决定辞职回归自然。几年后,我的.兄弟们参加了志愿者战斗,对抗山民。
之后,托尔斯泰进入了文学界,他的《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他同情下层人民,担心俄罗斯的前景,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他说:科学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还是托尔斯泰。他们顽固的一生所追求的,他们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由、平等、希望。总而言之,只是真理二字。这就是所谓的名人。
贝多芬为善,爱自由比一切都重要,即使为了王位,也永远不会欺骗真理。
名人传读后感篇10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朽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F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校正时间的偏差。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的,是自我同无形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为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籍。他们是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新时期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
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确实,“用痛苦换来了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动人心魄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人生最清醒的领悟。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永恒的精神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