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情作文(6篇)
校园情作文篇1
——题记
新学期,中午,小卖部。
“阿姨,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小卖部内人山人海,声音一个比一个大。我把饭卡收回手里,放进口袋,打消了挤进人群买东西的念头,转身,隹备回宿舍。
“对不起……”一转身就撞到了人,我几乎是下意识的说。
久久不见“受害者”说话,我抬起头,心底的悸动和喜悦刹那间涌现,是他!
耀眼的阳光洒落在他的脸上,样子没变,就是长高了许多。还有……他的眼眸,是陌生的阳光色。
“逃、快逃!”心里的声音一直叫嚣着,双脚却如千斤重,半步也不能移动。他却逃走了,不计后果的逃离了我的世界……
“喂,你走什么啊?不要午饭了啊?”他的朋友在他身后呼喊着,他却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只是匆匆忙忙的说:“两个面包。”
真的有那么讨厌我么?那么迫不及待的想逃离我存在的空间么?蓦地,深深的失落感像无边无际的黑色潮水在心里深处蔓延开来。
他的朋友正在苦恼着拿什么做他的午饭,我鬼使神差的挤进人声鼎沸的小卖部,指着他常吃的面包,说:“他应该是要这个。”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回了宿舍,在他的朋友诧异的眼神中。
下午,教室。
“关于她的事,我不想知道也不想说。”他十分随意的说出一些足以让我的心支离破碎的话,何其残忍?他也曾故意说出伤人的话刺激我,可却不像现在这般坚决。这是他的真心话了吧?不再是为了逼我放弃而故意为之的了吧?
我苦涩的扯起了嘴角,推开门,在他惊讶的表情和同学的嘘笑声中走进了教室。
他嘲讽的话语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过去的伤害一幕幕重现在眼前,猝而心痛;倚在他曾靠过的墙壁上,触摸和他相似的桌子,冰冷的触感自指尖传递,心如刀割;眼睛早已干涸,偏执的不肯掉落一滴水珠,每一次眨眼,干涸的同感就如暴风雨般袭来,欲哭无泪。
如此执着的爱他,是由于爱情,还是不甘心?
我笑了,放肆狂妄的大笑起来,眼泪却像关不住的水龙头似的从眼眶倾泻而出。我该说什么呢?我又能说些什么呢?
校园情作文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作用;关系
2015年5月,教育局举办了以《我理想中的校园文化》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12月1日又举办了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规划》为主题的中小学校长论坛,通过学习与交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教育乃至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引领作用。我们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确立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励志文化”,学校的核心理念:“琢磨淬励,激扬远志”。现就学习与交流浅谈一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开放的、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心理氛围等,被校园全体成员认同和遵循,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每一个校园人的信仰、情感、意志及行为;校园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以校园制度为依托,反映校园人追求理念的文化,规范着校园人的行为和作风;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最直观的部分,是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实物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内容的积淀,校园的布局、建筑风格、自然生态环境等都凝聚了文化因素,它可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好的校园环境文化的呈现,可以使励志文化有更好的承载,可以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诠释;校园行为文化是学校生活中人们最直接感受的校园文化形态,通过师生的活动表现出来,例如,校园人的日常言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文化氛围。校园内各种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健康发展。
二、德育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具有同一性和互补性,德育和校园文化的目的都在于育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是实现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生活在校园的每个人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平台,是教育师生的有效方法,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广大师生精神振奋、心情舒畅,激发师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雅气质和开朗性格的形成;规范的制度文化维护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促进学生文明举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精神文化与德育相互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健康发展。校园精神文化振奋师生的精神,激发师生的追求,凝聚师生的意志,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教育思想、校风学风、道德规范都属于德育范畴,各种各样文体活动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道风景,提高师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修养,充实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的贯彻离不开德育的保证,构建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文化,规范师生的行为,凝聚力量,统一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制度管理和道德建设相互补充,发挥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思想道德的引导力量,将制度的遵守转化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和谐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和谐校园文化具有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作用。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加速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低俗的社会思潮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各种非理性的文化进入校园,所以应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德育途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和谐的校园文化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精神风貌最直接地展示了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师生形成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形成强大合力。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这一教育方针指导下,校园文化要形成有价值的氛围,指引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师生的自身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帮助师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引导性,校园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校园人。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自己完整的体系,引导校园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要理解学生、研究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的兴趣,关心教育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形成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引导者,应加强与学生的接触,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理解与尊重学生个性,激感共鸣,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关爱。
2.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高尚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形成与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校园人人格的发展与学校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校园文化在特定的学校中形成,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校园文化在校园环境中形成和发展。师生处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必然要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和感染,每个校园人心中都会留下校园文化的痕迹,影响着师生人格的发展。积极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为社会的发展前进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谐校园文化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推动教师文化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教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身立教,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以优良的品质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自强不息的品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帮助学生形成高雅的审美情趣。
3.健康的校园文化榜样示范师生的行为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渗透性,校园文化不是规范师生的思想行为,而是把好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渗透到师生的身心之中,校园文化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英雄人物,模范典型,常常是人们学习的楷模,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榜样示范,优秀教师、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都是校园文化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和德育具有教育的统一性和互补性。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德育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中隐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德育的文化气息,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励学生不断求学的精神,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感染,丰富学生的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悟,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密切相关,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同舟.校园文化:大学德育的重要途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校园情作文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校园文化育人
一、引言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校师生价值观的精神承载。近年来,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优化育人环境、建设人文校园的观点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语文教学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载体,其德育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可以触摸时代的脉搏,从而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促进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技校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对于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于语文教学的德育作用的关注,难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利于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目前,外来文化的侵入及大众文化的流行对于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抵制这些不良文化倾向的负面作用,从而引导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审美情操和高尚的道德观念。这就要求技校语文教学者关注语文教学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对技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二、校园文化及语文教学的的涵义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的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它以师生、尤其是学生为文化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是校园中的各种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活动的总和,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活动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又与社会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是针对于学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其往往基于一定的文化底蕴,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文化的教育。语文教学活动既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又关注在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因此,语文教学作为文化的载体,对于校园文化的塑造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语文教学对技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语文教学是技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丰富了技校校园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技校《语文》课本为例,该课本内容中既有包含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古文,又有大量抒发作者崇高情感的散文和诗歌,以情感人,以理育人,对技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种教育价值的创造过程,它基于一定的文化价值意识和规范,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教学活动进行文化传播。因此,语文教学一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有较强的文化功能,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更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其精神世界,从而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精神引导。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技校《语文》课本为例,该课本中含有大量的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古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师说》等,这些古文中不仅包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还包含了大量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进行思考。而同时,一些抒发感情的散文、诗歌则对学生个人情操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沁园春》包含了作者对于国家的深厚感情,《致橡树》表达了作者独立的思想情感,这类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2、语文阅读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要求阅读者运用自身所学知识,运用联想、分析、归纳、总结、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将新加工的内容归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对阅读者的思维体系产生影响。阅读活动的开展具有多种形式,如读书分享会、阅读类讲座、撰写读书笔记、书报评论、文学作用分析等等,这些活动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其创新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科学思维体系的形成。第二,弥补传统教学活动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是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接收。而在语文阅读中,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阅读实践中大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发散性思维。
3、听说教学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形式最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朗诵、复述、讨论、演讲及辩论等等。其注重于对学生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听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目前,我国各类校园中经常开展的各种大型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案例分析大赛等等基本上都属于听说活动的范畴,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培训时加强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从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促进各类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传播。
语文教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对于我国技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技校语文教学工作者应重视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文钦.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7-18.
[2]张彦哲.论语文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对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77-179.
[3]张晓云.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9-91.
校园情作文篇4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部门承担指标体系校园文化及群团工作考核材料检查工作。指标体系中包含校园文化、团学工作、工会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在就检查情况分别汇报如下:
一、校园文化
这部分包含四个扣分点,根据检查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校园文化概念较为模糊,大都以团学活动代替校园文化,提炼不够,大都没有上升到校园文化层次。
2、根据指标体系,领导班子需专题研究此项工作,大部分学院没有提供相应材料。
3、大部分学院没有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计划和措施。根本原因是学校层面没有校园文化建设院系层面的指导意见。
二、团学工作
根据各学院提供材料和征求校团委意见,各二级学院在团学工作方面基础较为扎实,存在问题较少,主要是:大部分开展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加入党组织规范性材料提供不足。此项考核应依据团委到二级学院考核结果,但团委考核尚未结束,只能依据考核材料。
三、工会工作
根据各二级学院提供材料和征求校工会意见,各二级学院能够配齐班子,积极组织和参与教职工文体活动,开展慰问困难职工等活动。只有个别学院存在教代会提案数不达标的现象。
四、工作建议
1、校级层面应明确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安排。
2、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应根据学校安排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和计划
校园情作文篇5
飞是初中时的另一个男生,有一种蛮讨女孩子喜欢的邪邪的气质。众所周知,他一直很喜欢琳。琳曾经是与我无话不谈的好友,所以我知道看上去毫不在乎的飞也有极其细心的一面。琳的生日时,他会送一本十分有诗意的散文集,琳生病了,他会偷偷关切地询问琳的情况。虽然琳知道飞的心意,但她并没有接受,因为她私底下对我说过,她喜欢的男生应该是很朴实,很有安全感的那种,不是飞。后来,到了高中,飞的身边多了一个与他同班的女孩,和校园里不少形影不离的身影一样,诉说着似真似假的故事。我们都觉得那个挺女孩子气的女孩和有些叛逆的飞站在一起,挺班配的。不过有时在走廊里遇见飞的时候,他会很有些不自然地低下头,好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洁是个很漂亮也很有心计的女孩,所以她的身边一直都有男孩陪着,一直都会收到令人心跳的小纸条或是缠绵的情书。现在的洁已是名花有主了,她和别班的一个男生是校园里十分引人注目的一对,但是她却说:“我和他之间决不是爱情,但也不是单纯的友情,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很快乐。”我还没真正领会爱情的含义,不知我所说的是否能算是爱情故事。不过我觉得,它们也有其不同一般的味道,好似青涩的果子,有一点酸,有一点甜。
青春如我们,谁没有属于自己的耐人寻味的故事?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拥有更精彩,更美丽的将来时,便会对这些最初的年少懵懂时的故事报以会心一笑,然后将它们永远小心地珍藏在心灵最深处了。
校园情作文篇6
在五小大门旁边,有一排又高、又大的柳树,长得特别是壮实。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彩、可爱的小朋友、婀娜的柳树、还有高大、壮观的教学楼,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这里最迷人的算是柳树了,它像一个个活泼的绿精灵,手拉着手在一起说笑、玩耍。它像一个舞蹈家,闪动着纤柔的身体,在微风中轻轻飘扬。它还像一个快乐的小姑娘长得特别美丽,身穿着绿色的小衣服,与风一起嬉闹、与草一起玩耍。
而它壮实的根,互相连接,在吸收大地给予它的水份、阳光赐给它的营养。它的干长得特别坚硬,棕黄色的干上,有各种形状,足以完成一幅古老的油画,特别显眼。如果有艺术家从这里走过,他一定会把这幅美丽的画拍下来。而柳树的枝,像一只不手,水汪汪的,还轻轻颤动,像是在与大家招手。
而那细嫩的柳叶,像一个个小宝宝,在树妈妈的身上嬉闹。如果吹起微风,那么树叶们就会在风中翩翩起舞。如果下起细雨,它们就会躺在枝上洗一个痛快的凉水澡。如果你把鼻子触到柳叶边轻轻一闻,你会感觉到这柳叶散发出一种甜密而清香的味道。如果你采下几片柳叶,放在嘴里尝一尝,你会惊奇的发现,那里含有春姑娘留下的气息,特别芳香。如果你闭上眼睛躺在地上静静地观察它,过不了一小会,它就会发出轻轻的呼呼声,因为那是柳叶宝宝正在呼吸。而细细的柳枝,就像一根根琴弦。而柳树的好朋友微风细雨,来弹奏乐曲。
我自以为大诗人—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应该改成“有情最是校园柳、依旧挺立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