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精选4篇)
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篇1
第二次观看设计面面观,这部影片。感概颇多,一部设计宣传记录片,拍的确实挺不错,让我认识到设计这门学问的艺术性。觉得工业设计也是很美妙的,像一位大师,精雕细琢着这个世界,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设计,无时无刻不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最令我们视而不见、却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何为优秀的设计?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是什么,正如电影里面说的那样,好的设计需要创新,好的设计令产品实用,好的设计是美的设计,好的设计令产品易于理解,好的设计是耐用的,好的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好的设计是环保的。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不变的。它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生活。《设计面面观》更是让我们了解了设计的真谛,虽然整个过程观看下来,看似蜻蜓点水,却让人对设计这门有了真切的认识。
影片那句——生活中的每件产品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更好我却身体会到设计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它代表着的设计者背后的内涵和文化特征;而设计要思考的不仅仅局限在自己思想喷涌,而更执着于用户的体验,甚至说的如何更好地让人们做一件事更加轻松和自然,这是真正的设计目标对象;又因设计者的的态度:敬业和执着的追求,使设计可以潜移默化的改进人们的处事方法,甚至改善生活;而不至于让设计最终流落成为垃圾。
好的设计是贴近生活的,它是我们情感的皈依。就如这部影片里面提到的“精心设计过的东西是自然的不经意的,不显眼的”。正如宜家家居,“简约、自然、清新、设计精良”的独特风格,大自然和家都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宜家家居风格影完美再现了大自然:充满了阳光和清新气息,同时又朴实无华。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随意自由的摆放,体现出了对假期的渴影望,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和谐家庭和爱的追求。里面每样东西都是设计师的心血,经过了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它可以让在外漂泊的人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暖,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把这样的温暖带回家。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我们设计的还是生活。日本平面大师原研哉曾在《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中提到:“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只要下意识地将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设计。”好的设计不就是这样得来的吗。我们也可以换位思考,处在一个观察别人的位置,体验别人所经历的每一步过程来作为灵感的来源。这也是我在这部影片里面学到的。
设计面面观不得不说是一部很好很启蒙的纪录片。详尽地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心,一步步引导着新的设计创作者,让我们对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观察生活,明白了设计的真谛。
以上是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篇2
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故事。
产品设计师就是那种不断地观察和思考:why,whyislikethatnotlikethis。
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一种思维:设计用好而非用坏的,你希望创造一些随着时间推移可以增进感情的东西,而且你不用担心他,不需要过分爱护这些自己的东西,却可以越来越喜欢。
好的设计还应该是不显眼的。
这种设计师款款叙述自己观点的纪录片真是给我这种门外汉带来莫大的帮助,平常极少有机会接触具体的设计思想,而普遍的设计书籍中也只是牵扯到设计的那些准则,并没有太多的多样化。看了设计面面观之后,真是觉得这世上的所有物品都有灵性了,每样东西都值得我们思考感悟。
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篇3
今天终于闲下来看了这部有关设计的记录片,看完后颇有感触,当初会选择产品设计这个专业也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开始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并不多,然而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学习,对产品设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处处是设计,真正热爱设计的人应该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用户和设计细节中去,从而用好的设计去影响更多的人。
影片详尽的展示了创造工业产品流程的实录片断,并记录了与世界顶尖设计师们的交谈与讨论。导演GaryHustwit用洞察深切的镜头记录了这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工业设计产品,看似稀松平常的设计背后,却是设计师们倾尽全力的良苦用苦,在
产品的诞生过程中文化、科技、环保、创意等这些方方面面的细节集结成一个绚丽的故事,因为有了这些故事的铺垫,诞生出来的
产品才变得更有意义,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我对设计的概念性质特征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首先,设计要思考的不是客户,而是真正的用户,设计是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人的
处事方法的,好的设计不会有误导性,产品的设计不能直接从某一个元素提取过来然后嫁接到产品的造型上面,而是要引起功能变
化。这种功能的变化不是功能的累加,而是功能的适度便宜性,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灵活自如。产品的设计也不能直接从某一个元素提取过来然后嫁接到产品的造型上面,而是要能引起功能变化。另外这种功能的变化不是功能的累加,而是功能的适度便宜性,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灵活自如。
回看当今的市场,有太多草率、不亲切的设计,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大量投入生产反而会浪费更多的社会资源,好的设计是创新、实用的,容易被理解、无障碍、耐久、细节一致、友好,而最最重要的好的设计是少的设计,正如密斯凡德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少就是多。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从中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品味出来,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的画幅,而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当然这句名言体现更多的是德国人独有的严谨和理性,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在这部记录片中,完整的展示了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真实情景,这些场景是最令我感兴趣的,我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产品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一种交互设计,多发现多体验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纪录片《设计面面观》观后感范文篇4
设计面面观,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师,与你交流他的想法。没有那些专业人士的高大上内容,谈的就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手机电脑,牙签牙刷,椅子垃圾桶,亲切又蕴含着小道理。
这部纪录片让你对工业设计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发现那些最适合自己的。
以前的认识只是基于自己的片面理解。纪录片里都是当代最有名望的设计师,来自各个国家。他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让你在一个更全面的视野下有了认识。
设计关注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人最在乎的那个不一样。接触这些想法,修正了自己以前不合理的观念,也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
设计其实就是没有设计,它融入到了每个行为你都意识不到这个东西被设计过。就像你拿着笔写字的时候,不会意识到手里握着一支笔。
它应该很省心,你不需要过分的担心,怎么样才能不去损坏它。买了,机电产品不是想着用坏了就扔,而是想着越用越好,产生了感情,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