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设计(6篇)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1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造型设计;节能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如何使住宅区规划设计跟上时展的步伐,使住宅区真正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大众所欢迎和接受,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商品是设计者面临的新的课题。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经历,论述了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相关要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建设用地南侧为八栋高层住宅楼,设计总建筑面积60245.2㎡,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5.2米,住宅首层层高4.5米,建筑总高度58米,容积率1.94,密度27.6%,绿地率32.7%。基础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均为7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总体规划见图1。
图1建筑总规划图
2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均好性与共享性,以适应安置的特性。
(2)在满足规划要求情况下,减少地下室面积,节省投资。
(3)根据规划部门小户型的配置要求,穿插拼接一些一梯三户至四户的户型或一梯四户点式住宅,减少公摊面积提高住房利用率。也减少住宅电梯的配置数量。
(4)户型设计尽量做到全明设计,户型设计新颖,并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着重满足拆迁安置使用要求。
(5)合理组织内部交通,地面做大量的停车位满足停车要求。
(6)设置恰当的小区中心及景观空间建筑高低错有致,创造有特色的建筑群体形态。
(7)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屋面采用坡屋面,既满足城市景观要求又经济适用美观大方。
3建筑设计
3.1设计构思及手法
(1)以组团为基本模块,通过道路骨架,空间组合,景观配置来建构小区的空间形态。
(2)力求居住形态多元性,满足现代生活的多样化要求。
(3)注重社区居住性的整体感,安全感和邻里交往,在开放空间,公共绿地等处开辟多种自然轻松的交往空间,建构和谐而有文化内涵的社区氛围。
(4)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人性化,通过有效的人车分流组织,在组团内部形成人性化的步行系统。
(5)完善小区商业配套,休闲活动和服务设施,形成完备,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轻松健康的生活环境。
3.2空间布局
空间组织注重空间的层次感,渗透感和个性。突出空间中心景观。有建筑围合而成的带状弧形中心空间,周边建筑高低错落,虚实相间,并相互辐射渗透,突出自然园景,清静生态,流畅亲切的园中小道,铺装绿地,构成完善的生活休闲体系。
3.3车行系统
(1)本地块采用高品质的人、车分合流体系统,大部分车辆进入小区后可就近进入地下室,为小区的中心绿地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步行休闲空间。该地块由于为安置小区,如全部按人车分流(车位均安放到地下室),则地下室停车面积过大,投资太大,故考虑在小区道路上设停车位,和地面杂物间停车不做地下室停车,同时也缓解全部集中停车带来的服务半径过大的弊病。
(2)步行系统:小区步行系统围绕中心花园布置,步行小道与周边道路通过汀步相连,结合入口广场、铺地形成步行网络。
3.4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简短便捷的入口走廊把各个单元住户空间连接起来在本住宅楼中,设置了2部电梯。针对一般家庭的组成,每层楼相应设计了5房2厅和3房2厅2种户型。其内部功能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每个功能区域均可以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朝向合理,无视线干扰,完全符合住宅功能需要。在厨卫设计中,以小康生活为基准,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适宜的人体尺度,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特别做到洗厕分离,同时卫生间采用地沟,使管线不进家,保证维修更新的方便。在设计上,客厅与阳台门的分隔物一个24m宽的落地玻璃门组合,坐在客厅可将室外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低层的住户,坐在客厅就可将小区内的绿色景观一览无遗所有套型均设计了2个卫生间,餐厅与厨房联系紧密,各个房间的空间尺度合理适用。
(2)户型设计
在住宅户型设计中,应兼顾舒适性、功能性品味性等特点。户型分为建筑面积95m2、120m2、140m2、165m2等多种类型。户型设计原则为提高得房率,减少公摊面积,同时保证侯梯厅公共活动空间尺度适当、明亮。户型均为经典户型,面积分配合理,功能分明,住宅楼内所有住户均可见小区绿色景观,所有户型均无对视干扰,私密性强。
(3)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形式以经济适用,美观大方为原则,采用典雅的坡屋面,考虑立面的比例,尺度,构造等语言,又于现代,轻松,休闲,简约,时尚的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优雅之美。设计采用得体的比例,丰富的虚实对比,简洁的装饰线角,质朴明快的色彩搭配,以及坡屋顶,铁艺栏杆等细节点缀,赋予建筑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如图2
图2建筑立面图
(4)造型设计
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面块、涂料、玻璃、石材等)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通过对墙体和阳台飘窗等的竖向排列和分段划分,使立面形象挺拔而比例适中,统一又活泼。对立面材质进行了细致设计,结合屋顶细部处理、墙面材质的组合,使立面以崭新的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相应。
3.5绿化景观设计
长期以来,绿化的规划设计应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过分重视建筑小品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因此,本工程进行绿地设计时,不仅设计有草地,更要有乔灌树木,在中心绿地应有大树。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立足于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乔木,并对乔木、灌木、地被、草地的进行合理配比。该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在密处配置层次分明的植物,疏处保留完整的草坪,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关系。另外,在配置植物时还需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不一定要做到四季有花可赏,但必须充分体现季节的特色,为人们创造出安静、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3.6节能设计
在本工程住宅楼规划设计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采用了经认定性能优异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科学设计,采取护墙经济、适用、环保、节能做法(即外墙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EPS板,减少热损失),住宅外窗玻璃的节能做法(即在住宅楼门窗的设计上,从材质到位置都充分考虑了对节能设计的影响,选用了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比起挡风雨、透视、换气的单层或双层普通平板玻璃,其保温隔热性能更具有节能的优势),给排水支簪道采用PPR塑料管材等措施,从而提高本工程住宅楼居住的舒适性,缓解资源紧张的现状,符合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4结束语
总之,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筑已经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并举发展。提高高品质住宅建筑的适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2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一期占地51120m2,地势平坦,东面的江景为小区提供了良好的先决自然环境。
总占地面积为5l120m2,总建筑面积为163835m2。由半围合形态的高层建筑和多层联排住宅共同组成
2.总平面布局
在都市高层建筑群中,公共空间决定人在建筑中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及产生的相应感受,进而决定了人与建筑群之间的关系。因此,精心建构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间,是使建筑与人和谐共处的关键。该工程多层住宅位于小区的南侧,具有充足的采光,同时也和南面的多层住宅小区形成良好的过渡,体现了对邻里环境的尊重。半围合的建筑组以张开双臂的姿态,以及环环相扣的建筑组团,营造出温馨宜人的界面,为住户的日常休息活动提供了优质的空间区域。户与户成角结合的组成方式,最大限度扩大了建筑的视野,使户户看江成为了现实。
该小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城市总体划分区规划,并依据有关法规,充分考虑规划用地
周围环境及道路交通要求。“环境为先”,一个小区的宅间环境对住户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所以,在该小区设计中,首先,应注意总体布局,设置小区中心绿地,院落绿地和小区中心
娱乐设施,分区域布置适合小同年龄段用户的体育活动场地、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
并结合当地小区所在的人文、风俗特点,因地制宜,创造富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温馨优
美的空间坏境。随着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如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等,我们必须更新陈旧同的
住宅设计思维模式,要根据居民的行为轨迹安排各项公共设施,提供最佳服务。如在道路
上分级布置,使进入小区的人流车流通畅便捷、导向明确。该工程小区属较大的小区,设
计时,尽量使主干道人车分流,为公交车进出小区创造一定的条件。
3.单体设计
住宅设计的基本是平面设计,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住宅设计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北方地区强调向阳、保温、则蝶式、蛙式平面使用较多,以求每户都有较好的朝向;南方地区强调通风、散热,宜采用十字型、双十字型、井字型等平面形式,以凹口解决通风问题。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又有明显的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高”要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在建筑结构、供水、供电、供气、疏散、防火、防水及安全上有不同于多层住宅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平面设计中。其布局较多层建筑更复杂,更不易处理,在多层住宅中,每部楼梯或每个单元服2―4户的布局使得每户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散热,而高层住宅每个交通核要布置6―8户,则其采光、通风、散热的效果就要差许多,通常还存在着暗卫生间的问题。其次,高层住宅较多层住宅的干扰问题更为突出严重,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声音干扰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彻底的解决。
4.立面设计
住宅立面造型直接影响居住区环境的视觉景观。为树立居住小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形象,通过建筑群体组合、空间造型的变化以及多元化的绿色景观。为居住者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温馨家园。居住区的单体建筑应和居住整体景观环境协调一致,不但本身要完善,而且它的造型、尺度、比例、色彩、风格及平面组合等都要追求景观环境的完整性和协调感,避免建筑形象的杂乱无章。高层住宅的阳台多取弧或圆弧角,既美观又可丰富建筑造型。在阳台上除必要的排水,晾衣处,还可以考虑花池绿化。
建筑造型为了避免高层住宅建筑的单调感,除了寻求建筑平面外形的变化外,设计中在建筑顶部作了退台处理,形成家庭的屋顶花园,这样既丰富了立面牢间,义取得了变化的天际轮廓线,为绿化空间的垂直立体化创造了条件。
5.公共交通核
小区规划中,人车分流,防止机动车穿越住宅区已成为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结合基地情况,便将小区车流入口设于临街东侧,车道宽6.0m,沿基地地形,并兼作消防车道。车流由此进出地下车库或地面停车场,泊车后再由步行进入住宅区,也可直接从西南出口至沿江北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为满足消防需求,东北另设有车行坡道上架空平台,以便紧急或特殊情况下使用。
小区步行道的设置,考虑了居民的方便实用,主要步行道宽6.0m,贯穿基地总平
面,并延伸至各楼栋出入口及中心。自行车从平台下,由底层入自行车库再进入住宅。
主要步行道管理基本上禁止一般车辆出入,但在紧急情况下可在消防联动控制下出入消防车,并可供居民货运出入。
6.环境设计
立体交通、立体绿化是本方案的重要特点之一,环境营造不仅体现在绿化休闲小筑的设置上。还需尽量争取住宅的好朝向,好景观和解决住户防外界干扰等方面,住房距道路均设有植被绿化来进行分隔,使其在美化环境防止热辐射、反射的同时起到屏蔽噪音和视线的作用。由步行广场入口至休闲步道、中心花园至平台空中花园,这种空间过渡平移是在优美环境中完成的,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同时,小区还考虑了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该花园规划停车位按总户数大概有1040户,单小汽车停车泊位数就有125辆。除了在架空平台下设置半地下车库外,另有部分地上临时停车像分散安排在每座建筑的(与环形车道连通)。避免了车辆直接进人住宅区干扰居民,同时又使车辆停放相对方便安全,便于监控。小区的自行车停放设置任半地下室或地下一层。
7其它
厨房通风排气厨房通风有三项排气需要解决,即排油烟机的排气、燃气、热水器的排气和房间的全面排气。厨房的通风排气到目前为止大多未得到充分彻底的解决,以往主要有两种作法即在厨房内放置竖向共用排气管道和考虑排油烟机排气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这两种作法能部分地解决厨房通风排气,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如竖向共用排气管道在部分排油烟机运转时产生回流和泄漏的现象时有发生,抽油烟机的排气管道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能不同程度地造成对室外空气环境和墙面的污染,为此,在该高层住宅设计中,我们考虑以下解决方案;
1)燃气热水器的排气,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正逐渐被淘汰,烟道排气式和平衡式燃气热水器正成为主流。由于燃气热水器的烟气是依靠自然引力排气不能同排油烟机的排气合并使用同一管道,因此,采取通过外墙或外窗上的排风口,直接排至室外。
2)厨房的全面排气,由于该工程位于南方地区,可通过开窗及在厨房的下部设固定百叶(有效截面积不小于0.02平米)或距地面留出不小于30mm的缝隙,即可解决全面排气问题。
结束语
高层建筑住宅是城市空间环境的元素,一些优秀的高层建筑住宅是并不排斥城市空间环
境的明星建筑,而是一种创造人性的社会场所,又融入并结合文脉的关系,不去打破城市空
间环境的和谐。优秀的住宅建筑是须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应以城市的公众利益做为去追求的
目标,我们要在高层和城市环境的发展中得到一个平衡,设计师应在设计高层建筑住宅中充
分地掌握各种尺度去融合人们的尺度,满足人们的使用与观赏的要求才能设计创并且造出更
好的城市特色景观和设和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3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节能;节能设计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peoplefacingtheincreasinglyseriousenvironmentalproblem,internationalalsopayingattention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energyefficiencytopicbethefocusoftheworld.Residentialbuildingispeoplesurviveandlifeessentialtools,itsdesignphilosophyisincreasinglytrendgreenenergyconservation.Thispaperbrieflyanalyzesresidentialenergysavingandplanninganddesign,therelationbetweenthemainlydiscussedthehigh-riseresidentialsinglebuildingdesignandenergy-savingbuildingenergysavingmeasuresthechoiceofmaterials,andfinallyexplorestheenergysavingdesignofthe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spractice.
【keywords】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energyefficiency;Energysaving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住宅建筑物在设计方面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通过应用相关节能措施,以及正确选用节能建筑材料,都可以对这些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起到节能作用[1]。所以,为了满足时展需求,贯彻绿色节能理念,并且应该在保证住宅建筑功能性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安全有效的节能设计。
2.住宅节能与规划设计
2.1整体技术与节能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某个项目,必须从整体出发,重视进行系统化的节能设计。所以,应该在建筑材料选择、住宅区规划、房屋日常养护、基本经营运作等各个阶段贯穿起来,对设计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2]。
2.2住宅舒适性与节能
我国不同地域对房屋住宅有不同的需求,那么如何维持好节能与人们对住宅舒适性要求的平衡就是我们要考虑设计的重点。可以说,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肯定就是对住宅建筑目标的认可,节能设计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2.3气候差异与节能
节能理念不应该因为地域不同而有所偏颇,例如:南方地区炎夏时段的节能,主要是在空调节能方面,注意对房屋进行遮阳隔热措施;北方地区严冬时节的节能,应该主要体现在采暖节能方面,注意对房屋进行保暖措施。所以,在对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气候因素,根据不同时节采取不同的节能手段。
2.4科学技术与节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带来许多便利,人们可以借助高科技,降低节能成本的投入。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设计。
3.高层住宅单体设计的节能方法
3.1合理安排的平面布置
在住宅建筑物进行施工建设前,必须对其建设空间进行合理安排,尤其是高楼层的住宅建筑物,更要明确起居室、厨房、卧室、卫生间等组成部分的构造布置,各个单元住宅楼的具体面积等数据的安排[3]。人们日常居住的建筑物,应该重视房屋在生活方面的功能性需求,以及空气对流、光照、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3.2符合标准的面积规划
高层住宅建筑物的面积标准,同人们对能源资源条件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如果在设计住宅建筑时只是一味追求大面积,可能会脱离当前社会现实的需求,导致出现购房两极分化现象,即资产丰厚的人相互攀比炒房,资产薄弱的人出现购房乏力,所以,应该坚持节约型设计理念,对房屋面积进行符合标准地规划。
3.3体形系数的合理设计
根据各地人们在不同气候区的不同需要,住宅建筑物要设定好其体形系数标准值,作用于护机构面积,确保面积在应该控制的范围中。如果体型系数超过规定的界限,可以利用保温隔热方式进行弥补。同时为了给建筑加强通风,适度地制造一些凹凸口,在不影响体型系数超标的前提下,可以追求一些阴影变化等,还是属于合理的设计的。
3.4注重窗户与墙壁的比例
住宅建筑物的窗户与墙壁的面积比例在设计时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建筑的通风、光照等功能问题,所以,不能为了追求现代设计感,而导致窗墙面积比例失衡,应该根据不同作用、不同方向、不同高层住宅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不可以随意地设计飘窗、多角窗等。
3.5设定适宜的住宅高度
高层住宅建筑物本身在设计时就比普通住宅楼的楼层要多,相较之下,其投资成本也会高出许多,所以在设计时要兼顾到各个方面,既能保证消费者对楼层的需求,每个楼层又要避免日常使用的资源浪费。
4.合理选择建筑节能材料
正确选择具有节能性质的建筑材料,对高层住宅建筑建设起到不小的作用。只有在遵照经济、高效、环保、健康、安全原则基础上选择的建筑材料,才能真正起到节能的功效。
4.1选择适当的蓄热材料
蓄热材料能有效地抑制光照对室内温度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用于建筑维护结构,能够使室温更加稳定,光照吸热分布更加均匀。蓄热材料有较大的潜在功效,在夜间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利用冷空气对其进行通风降温,从而平衡夜间室内的温度。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不同,高层住宅建筑物自身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维持室内温度平衡上要从多方面考虑,具体技术有:冷却水降温、喷洒蒸发冷却、机械辅助通风降温、地下冷空气降温等。
4.2选择适当的隔热材料
隔热材料(Thermalinsulationmateria1)又被叫做热绝缘材料,主要作用是隔绝热流的相互传递,在住宅建筑物中,引用得最广泛的是玻璃材料。玻璃材料具有保温作用,而不同的玻璃材料不仅仅有隔热保温功效,还兼顾着其他的功能,例如热反射玻璃、电敏感玻璃、低辐射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凋光玻璃等等。设计师在对高层住宅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可以更加了解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玻璃材料,利用其自身的复合,提高材料对建筑的隔热保温性。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房屋节能型需求越来越明显。如今,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节能就是战略发展下的一个长期奋斗目标,充分体现环保节能的先进理念,也对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物与其他普通住宅建筑物比较,既有共同的特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其自身房屋住宅作用的基础上,再融入节能理念,运用节能措施,提高其自身的建设价值,这也是未来住宅建筑物建设比较明确的发展趋向[5]。
【参考文献】
[1]杨权.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与室内装饰设计要点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136-139
[2]施嘉霖,杨霞.住宅建筑节能技术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J].建设科技.2010(16):152-153
[3]曾旭东,秦媛媛.设计初期实现低碳建筑设计方法的探索[J].新建筑.2010(04):177-180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4
【关键词】:建筑设计;外观设计;户型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
中途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住宅建筑已经迈向数量、质量型,以建筑群形式出现。人们要住舒适、房间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房子。因此,建筑设计者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住宅建筑的使用、长寿、经济和环境等性能,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
1.建筑外观的选择与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应该从城市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建筑物外观的设计与城市空间、周围建筑环境协调统一,不能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只片面考虑建筑自身的立面效果;高层住宅群的设计一定要注意色彩与基地环境主题协调一致,在满足采光、通风要求的前提下,布置错落有致,使建筑生动活跃。高层建筑外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1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协调统一
高层建筑外观设计要注意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同样的,设计者也要注意城市空间对建筑物的影响,两者相互协调统一。本项目为高层住宅群,在基地东南边、南边、西边和北边都有超过18层的高层建筑遮挡,景观视线欠佳。而东北角、西南侧、西北边面临着大片园林及湖光水色,视野开阔,无超过10层以上的住户,具有比较良好、无遮挡的城市空间和景观资源。因此,项目拟定此三个方向为最佳建设基地。
1.2规划设计布局要合理
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建设基地的良好环境,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规划空间,合理地采用拼接的板式住宅及点式住宅结合的形式扭转错开,打开了东西方向城市空间,使城市空间得到延伸和拓展。合理的规划布局使得这个建设基地的城市景观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充分挖掘了基地主题的元素符号,体现出人文、文化的特色。
1.3高层建筑形象在尺度上须有可识别性
高层建筑物上要有一些能使人把握其整体大小的局部形象尺度,如:顶部、主体和裙房等主要体块给人带来鲜明的立体感。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屋檐、柱子、台阶、楼梯等使整栋建筑造型生动活跃起来;或者采用层高、阳台、窗户等尺寸,这些是人们所熟知的,能够把握建筑该部分的尺度大小。
2.户型的设计
随着现代住宅面积的扩大,户型结构必须充分体现出不同单元的用途,如: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阳台等各分区,这些不同单元的布局要灵活适宜,满足“个人隐私”“洁污独立”“动静分开”的要求(见图)。
图住宅户型平面示意图
2.1客厅
客厅满足自然通风、直接采光的要求,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尽量减少交通走道的面积,提高平面利用率。在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家庭,客厅便成为住宅最核心、最常用的空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客厅与餐厅、厨房、卧室等功能分区联系紧密,在低收入家庭住宅中往往兼有书房、进餐、阳台、家庭休闲娱乐的作用,因此要留足开间、进深的尺度空间,提高住宅时间、空间相对上的舒适性。
2.2卧室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要求:卧室之间不能相互穿越,应尽可能将卧室设计在建筑物有最佳通风、采光的朝向。对于卧室面积的要求:双人卧室不宜小于10m2,单人卧室不宜小于6m2;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家具、室内装饰的尺寸合理布置。卧室的最原始的功能是供人们睡觉和休息,不过随着城市建筑业地发展,新型居住模式也随之产生,现在大多数建筑中的卧室功能趋于多样化,除了供人睡觉及休息外还兼有衣帽间、浴室、书房等功用。
2.3厨房
我国具有独特的饮食习惯,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如煎、抄、炸、煮、蒸等),在烹饪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有害的油烟,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厨房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其通风排烟的性能;要注意其进水、排污、天然气、热水管线的方便性及安装的美观性;在设计中要熟悉表和阀的布置位置,要做好防火、防暴的防护工作;同时还要根据居住人群的经济收入情况,设计较为经济合理的操作空间的分布形式。
2.4餐厅
俗话常说“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及饮食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有多大。当今社会已经是文明社会,饮食不仅是作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成为精神享受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住宅建筑中餐厅的设计及布置便成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餐厅面积的大小及平面的装潢对于建筑户型设计的舒适度及居住用户的满意度很重要,设计应该根据用户家庭的人数和购置的家具尺寸来确定。在一些低收入家庭中,他们对于就餐环境的要求相对简单,可以适当缩小餐厅的面积而相对扩大其他分区的空间,他们一般会将客厅兼做餐厅。
2.5卫生间
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如上所述,在很多现代建筑中,常常在主卧室里也设计有卫生间。卫生间的功能作用主要是供人洗浴、洗漱、如厕,因此,在建筑中的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等基本都集中在这里,对于给排水管道、热水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较高;另外,要注重卫生间空间尺度的合理性,给以后改造留足余地,空间应该有足够的舒适性。
2.6阳台
阳台不仅是建筑物的识别尺度,而且是住宅中必不可少的结构。阳台空间可作为学习、存储、晾晒及休闲的空间,甚至作为客厅的延伸,对于住房面积相对紧张的低收入家庭来说,阳台甚至还可以兼当卧室的作用,是他们生活空间的重要部分。
3.电气设计
3.1配电与消防电源
高层建筑对配电与消防电源的要求:1)配电电源必须是来自于两个不同的发电厂,保证一个遇到问题或者突发事件时,另一个也可以正常工作,从而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如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如:消火栓泵、喷洒泵、防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中心、电话机房、主机房等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端切换;2)配电电源来自于2个不同的区域变电站;3)小于30kW电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30kW以上电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
3.2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是指当高层发生火灾及其它灾害、故障时,导致正常照明系统中断而启用的照明。由于本工程属于一类高层建筑,故在楼梯间及前室、公共走道、公共场所、地下车库重要机房等处设事故照明、疏散照明、疏散指示,满足疏散通道的照明要求。楼梯照明灯采用电子延时开关控制,火灾时强制点燃。设两路电源供电,照明供电电压为380/220V。
3.3防雷与接地
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该按照“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多重保护”的原则,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并找齐高层建筑物的顶端和其他易受雷击的部位,将防雷措施做好,进行治理。本工程在屋顶女儿墙敷设ф12镀锌园钢避雷带作为接闪器,利用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以整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作接地极。接地采用TN-S系统,其工作零线与保护接地线在接地点后严格分开。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以及弱电系统接地等共用一个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否则应增打人工接地体。为了防止静电感应产生火花,建筑物内的金属物体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均要接地。
4.给排水设计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
4.1建筑给、排水系统
建筑内设置独立的生活给水系统,并按竖向分区。4层及4层以下(低区)由小区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5层及5层以上(加压区)采用生活变频调速恒压设备供水。排水系统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采用污废合流制。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地下室设集水井,由排水潜污泵抽吸加压排水。
4.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建筑内设置独立的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在地下室设置消火栓泵和消防水池,消防水池贮水量为252m3(其中自喷贮水量108m3),消防水箱贮水量为18m3。室内消火栓采用单栓消火栓,消火栓箱均带消防泵启动按钮,屋面试验用消火栓前设压力表。消火栓栓口处出水压力凡超过50m水柱时,均采用减压稳压型单口消火栓。
4.3建筑灭火器配置
本建筑内各层均配置建筑灭火器,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本工程主要为住宅建筑,其火灾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灭火器内的灭火器灭火剂充装量为4Kg,满足建筑消防要求。
5.结语
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及城市空间影响很大。首先,设计者要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干扰性;其次设计者要不断地研究人们的居住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以保证建筑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最后,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情况及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也从某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宏.廉租房建筑设计探讨【J】.建筑技术,2010,(23).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5
关键词: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空间设计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大量增长,使得土地使用日益紧张,因此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住宅产品以高层的形式出现,高层住宅的使用年限长,投资大,对城市景观影响大,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都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把高层住宅设计好、建设好,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高层住宅的设计就单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平面、立面以及空间设计。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住宅设计的根本。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个地区对住宅需求略有差异。如北方地区对朝向要求,更强调向阳、保温;而南方地区则更强调通风、散热,这些在设计中须多加注意。住宅平面有板式(单元式)、塔式之分,其中塔式又有蝶式、蛙式、十字型、井字型等平面形式。板式住宅南北通透,每个单元服务2户~4户的布局使得每户都能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散热,广为南北大众所接受,但公摊面积较大,总体排布缺少灵活性,空间型式单一。塔式住宅每层要布置5户~8户,其公摊面积较小,空间造型挺拔,景观视线好,但多数户型不通风、户间存在视线干扰、日照标准不易满足,居住品质要求高的楼盘已较少采用。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通常包含的三个部分内容:交通核、入口大堂、套型。
交通核由楼梯、电梯、候梯厅、前室以及众多的管道井等组成。其设计的优劣不仅决定使用便利性,而且直接左右了得房率的高低。楼梯、电梯、候梯厅等的组合形式决定交通核的布局。根据层数的不同交通核内楼梯、电梯数量也由至少一部楼梯、一部电梯增加为至少两部楼梯、两部电梯。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如何经济地使用电梯,以最少的投资和最低的经常性维护费用来争取更多的服务户数,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管道井的排布问题,高层管井多,有给排水、强弱电井、暖井(采暖地区)、消防管井、风井,每个管井都是开间大,进深小,并需对公共空间开设检修门,因此要占据很大的墙面长度,如何合理的组织管井是个难题。管井的位置还应方便实用,有些设计中管井位置不合理,造成众多管线穿越候梯厅,影响美观,明装消火栓与入户门过近,造成住户反感等,这些在设计中必须加以注意。
从售房情况来看,各层次购房人对房型乃至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希望有较高的得房率,从大量的户型资料来看,套内建筑面积系数――得房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而提高得房率的关键是要把高层住宅交通核面积最小化,主要的设计方法有: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减少交通走道面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宜尽量合用;楼梯、电梯的合理组合也是减少交通核面积的手段之一。
入口大堂的设计所涉及的问题较少,一般可在标准层平面之外再向外扩充一定面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原有布局影响小,且空间布置灵活,可取得几层通高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大堂内应考虑信报箱的位置,可结合电控单元门或独立设置,但应便于单元外投递。
套型设计应注重舒适性、耐久性,以人居设计理念提高居住空间品质,从整体套型到细部设计都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功能空间布局以人为本,符合家庭生活行为模式,按照生活行为功能特征进行功能分区,安排空间序列,以起居室为中心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功能分区明确,各得其所,又相互联系,达到洁污分离,动静分离。主卧设置在平面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减少交通面积提高面积实效。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并且还需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避免视线干扰,保证生活私密性。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如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柱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应尽量集中布置。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来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当前形势下,套型设计时还应注意提高住宅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在结构形式可能的前提下,考虑大开间灵活分隔设计,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套型空间具有横向或纵向合并(或分隔)的可能,对于设备管线集中的厨房卫生间实行标准化设计,布置上集中布局,集合管道,为日后的设备变动提供便利,以适应未来居住空间要求,延长住宅的功能使用期。
二、立面设计
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挺拔向上的韵律感,精心处理好建筑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裙房轮廓线,使住宅建筑的风格得以确认,并有所创新。不过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顶部处理中水箱和电梯机房结合立面可做为顶部的收头做造型处理,中段要考虑结合窗及阳台对空调机位隐蔽处理,底部结合门厅突出建筑的归属感及亲和力。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的对比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这些都是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的屋顶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更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
三、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两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并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建筑空间积极融入城市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相互咬合、连接、渗透,使得两个环境层次之间的门槛日渐模糊,这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样在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要符合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然而许多高层住宅区在规划和设计上,虽满足了功能需求,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需求,即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居住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群居动物,邻里之间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居住条件对人们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同一地区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在一些大城市中,“高楼综合症”给居住者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在传统的高层住宅中,人们只有在等电梯的时候才有可能碰面,住进高层住宅便意味着脱离“地气”、“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封闭式空间使人际关系逐日冷漠,与我国人民传统居住的平房大杂院相比,无疑增加了人们的寂寞与孤独。因此,应大力提倡近年国内有关学者提出的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保持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建议,使高层住宅从简单满足人基本居住需求的水泥森林,逐步发展到关怀人更多的精神需求。
某些高层住宅中采用了带入户花园的设计方案,住户在出电梯之后要先经过十余平方米、半露天的入户花园,然后才进入自家户门,入户花园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设计,并且与庭院景观相通。还有一些高层住宅为方便住户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在楼宇入口处开辟一个挑空“大堂”,安放沙发、座椅以方便来客。此外,还每隔3层设计一个类似的交流空间,让人们在高层住宅中同样可以延续街坊、邻里文化。针对高层住宅防止人的孤独也有新的措施。底层架空,与地面的园林、绿化及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供居民活动交往,还把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搬进楼内,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这样自然会加大建筑成本,必须以“牺牲”一些销售面积为代价,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高层住宅推出后,很快就为市场所接纳。因此,若观念明确,在设计中注意正确安排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长期经济效益,这就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6
1高层住宅的设计类型
1.1高层塔楼
高层住宅为方塔或略有变化的方塔,把居住空间往上延伸,它的优越性就是节省土地,以提高住宅的容积率;然而朝向正北方向的户型采光和舒适性都较其他朝向的差,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为兼顾各朝向户型的舒适度,碟型、T型、Y型、X型等户型得到了普遍应用,并且是今后高层住宅户型设计的主要方向。
1.2高层板楼
高层板楼和塔楼相比,其日照通风较好,但是它的缺点就是面宽大、占地较多,建筑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容积率得不到提高,并且也造成土地的浪费,特别是在冬天建筑住宅的北面落影之处的冰雪融化较慢,而且其内廊跃层住宅和改进型内、外廊住宅都需要进行不断创新、改革,高层板楼住宅能提高居住的舒适性,而且很好的改善了日照和景观条件;如果其住宅结构规划较合理,就可以节省土地,降低建造成本。
1.3连塔型高层和板塔结合高层
为了提高住宅容积率和很好的利用土地,连塔型高层和板塔结合高层就应运而生,实际它就是板楼的一种变体;在规划设计中都是按板楼进行计算楼间距。其最主要优势就是加大了房屋的进深,很好的节约土地,并且提高了住宅容积率。
2户型设计的原则
2.1动静设计适宜
在高层住宅中,由于客厅、餐厅、厨房以及卫生间都是住户常用到的地方,这些地方都需要和卧室、书房等安静的区域进行一些间隔,这样动静适宜的设计才能满足住户使用时的需求。
2.2主次分明
在高层住宅中,主卧和次卧的间隔要远一些;在客厅设计方面要注重朝向和宽敞度;可以给主卧配置一个独立的洗浴间;另外,户型设计要从整体出发,对于住户的交通路线进行入手,而且要由内而外的原则设计进行各功能空间的划分,然后,再由外到内进行细致的比较,比如户型内部、户与户之间以及户外空间等,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户型。
2.3注重隐秘性
在高层住宅户型设计时,要将公共区域、书房以及主卧等进行比较明显的划分,不可以能让客人一进屋就可以看清整个屋子的分布情况,另外,也要注意门的开起方向;楼栋之间、户型之间也要考虑隐密性,房间之间最好不要正对。
2.4做好隔音和防水处理
由于卫生间和厨房都是用水多的地方,那么就要注意防水设计,卫生间和厨房在设计时空间尽量不要分开;厨房、卫生间是产生噪音的主要地方,书房和卧室设计远离这些区域。
2.5重视内天井的自然通风与采光
由于很多高层住宅都是并排布置,而且中间套户型的北向房间基本采用内挖天井的做法,就是为了争取采光和通风。而内天井的设置基本采用半开敞的空间,所以要注意平面的大小,采用比较顺畅的空气流通、自然采光;另外,还要注意各户之间不要出现视线干扰等。
3高层住宅户型设计的制约因素
3.1市场的要求
第一,要迎合不同消费、文化层次的业主需求。第二,要考虑不同地域、年龄的业主购房需求。第三,要和开发商沟通住宅设计的整体思路。第四,要符合客户的经济承受力、生活习俗。第五,室外环境、住宅户型等相适应。
3.2消防的要求
第一,消防规范要设置防火分区、消防电梯、楼梯、疏散口及数量等。第二,要有一定的消防设施,例如消火栓、消防报警以及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系统。第三。所使用的材料要达到消防规范,其中包括建筑材料耐火极限、适用范围、使用方式等。第四,也结合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进行消防部署。
3.3节能的要求
第一,对建筑材质的节能要求。第二,要采用体形系数和窗墙比、窗型相一致的材料。第三,采暖系统的采暖范围、分户控制的要求。例如,合肥“景城御琴湾”住宅小区由13栋高层建筑组成,以18层居住建筑为主,户型主要为两房两厅及三房两厅,90m2户型面积为主导户型。在户型的设计,每户主要卧室及客厅南均极力避免本栋建筑户型之间的相互遮挡,保证太阳能利用的均等性,为每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创造内在的条件,节约能源。
3.4成本的要求
第一,对于住户要求的户内、外装修标准以及设施配备的不同标准。第二,结构形式的不同。第三,住宅层数以及是否和办公区相结合的形式要求。
4户型设计的未来走向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对于居住的房屋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高层住宅的居住功能,高层住宅建筑要拥有更加精细、优良的户型设计,高层住宅建筑要拥有更多的功能,设计要更加合理,使用性能更高,可变性更强的优点,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满足。
4.1户型的功能多样化
由于人们对高层住宅拥有更高的需求,因此,高层住宅建筑要拥有更多的功能,比如说在屋内举行各种娱乐活动,还要拥有安静舒适的休息室,有阳光明媚的会客室,还要有温暖舒适的卧室,另外,可以用一些先进的方法来改变屋内的格局,让住户在建筑物中感觉到舒适,而不是压抑。在空间层次上,可以增加更多的储存空间,让住户不再为存放东西而烦恼。
4.2设计要合理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来对住房进行设计,力求让居住的人在居住的过程中处在便利、舒适、安逸的环境下。以厨房为例,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使用厨房的人的使用习惯,设计者要研究怎样才能不费力气就能完成厨房的工作,寻找设计方法,最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厨房,可以避免住户抱怨厨房的设计不合理,避免住户和业主之间矛盾重重。
4.3增加高层住宅建筑的可变性
户型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对高层住宅建筑物的需求,因而,高层住宅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住户为本,力求实现住户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居住需求。然而,由于不同的住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习惯,所以对高层住宅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但是高层住宅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住户的需求,只能适当的增加高层住宅建筑的可变性才能吸引住户。增加可变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增加户内平面的可变性。设计者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建筑的过程中,要为住户预留出充足的空间,使得在住户想改变户内格局时,能够快速、顺利地进行改变,而不必进行大范围的修改。第二,增加户型平面组合的可变性。设计者在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邻的各个单元要有不同的特色,因而,在高层住宅建筑投入市场时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场调查不充分而引起的销售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高层建筑物的户型进行设计时,不但要对购买高层的消费群体进行分析,而且也要在各个环节给住户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另外,也要注意公共设施的实用性。只有充分地考虑高层建筑住宅的户型设计,那么就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房屋的住宅舒适度,实现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彭雷.商品住宅户型设计思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1)
[2]张宏宇,张春光.关于住宅户型的时代性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
[3]刘吉勋.现代住宅户型设计策略与研究[J].山西建筑.2009(20)